学霸之巅 第433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而为了能够深入到月球地下进行探索,徐佑也需要研究新型的月球设备,能够胜任各种地下的勘探工作。

“针对月球地下探索的新型设备,会是我们之后研究的重点。一旦这项设备研究成功,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新的月球探索了。”

有了空天战机这一强大的太空交通工具,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把这种设备投放到月球表面上。

空天战机的运输能力虽然一般,但运送少数这种小型的设备,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向大家陈述完自己的计划后,有人向徐佑问道:

“徐院士,您觉得月球存在这种空心的结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个人的想法是,月球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站,是由某个智慧生命文明设计制造出来的。”徐佑快速的回答道。

“巨大的空间站……这么说,月球内部现在依然存在着智慧生命?”

“不,我倒是不这样觉得。我觉得,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早已舍弃了这个空间站,而在离开之前,通过黑色孔洞的方式锁住了这个空间站,让外界无法进入。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测而已,并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

听完了徐佑的猜测后,大家在惊诧之余,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月球是空间站的这个猜想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只要月球现在并不存在外星的智慧生命,那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毕竟人类从来都没有面对过任何的地外生命,如果与比我们更强大的文明进行正面的交锋,那绝对是蓝星人不想看到的局面。

结束了会议讨论之后,徐佑表面上依然波澜不惊,内心中却充满着压力。

刚刚徐佑所说的那些推测,也只是徐佑能够想到的一小部分而已。

至于如果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那难免会引起大家的恐慌。

可林诗却已经发现了徐佑仍有心事在身,在徐佑身旁问道:

“老师,对于这些事情,你还有更多的想法吧?”

徐佑闻言转头看向徐佑,努力的挤出了一些微笑。

“想法肯定还有很多,也不是两三句话就可以说完的。”

“那老师,能不能多跟我说说,我虽然水平一般,但多少也能帮你分析分析吧。”

林诗的水平自然不能说是一般,只是与徐佑相比,稍微逊色了一些而已。

徐佑想了想,也觉得跟林诗说一说并无妨。

在物理学上,林诗可以说是与徐佑共同语言最多的一个人了,两个人亦师亦友,在学术上无话不谈。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交流着有关月球黑色孔洞的各种猜想。

“月球是一个巨大空间站的这个推测,展开了说,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那个智慧文明为何要建造这样的一个巨大空间站,为何最终停留在蓝星附近,让它成为了蓝星的一颗卫星,最后又为何舍弃掉这个空间站,消失不见了……”

徐佑一连串说出了好几个晦涩的问题,林诗也是飞快的运转着自己的大脑,进行着思考。

“首先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航天器,更像是一个以逃生为目的的航天设备。如此巨大的空间站,可以装载的生物数量是极其巨大的。甚至把蓝星的所有人类都放入里面,也是足以容纳进去的。”

虽说月球的表面积要比蓝星小出很多,但只要月球的内部是多层结构的,就足以容纳八十亿的人类。

在环境苛刻的太空中,只要月球内部营造的环境适宜人类生存,那这就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巨大空间站。

“老师,你是觉得,这个巨大的空间站,是用来逃难的?”

“是的,这样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如果这个智慧文明所在的星球,因为某些原因并不适合他们的生物继续生存,那就必须要转移一个阵地了。”徐佑说道。

听到这里,林诗不禁想起了电影《流浪蓝星》中的剧情。

“跟流浪蓝星有些相似?只是,他们并没有直接推动行星移动,而是制造了这样的一个巨大空间站?”

第651章 跨越星球的快递

“是的。我觉得可能是他们的行星实在太大,想要推动一颗巨大的行星进行星际的航行,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换做是一颗更小的星球,那推动起来就要简单许多了。”

徐佑很喜欢各种科幻小说、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认真的追究起来,其中很多的剧情并不严格的符合与实际的科学。

就比如说,《流浪蓝星》中,让蓝星进行移动,以人类的技术水准是完全做不到的。

按照电影中人类的技术能力,使用行星发动机并无法推动蓝星达到所需的加速度,甚至连使蓝星改变轨道,都是难以做到的。

当然,科幻小说与现实的科技并不可以用同一标准来比较,为了彰显小说中的科幻美感,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牺牲一些小说中的科学严谨性的。

“林诗,既然你想聊,那我们好好聊一下吧。假如说,太阳系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让太阳系不再适合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就类似于电影《流浪蓝星》中的情况,那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个危机呢?”

林诗想了想,说道:“首先,最起码的事情,是要保证人类的种子能够延续下去。让部分人类乘坐蓝星最先进的飞行器,带着充足的资源,朝向地外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系飞去。”

由于徐佑并没有严格的假设生存危机的背景,林诗首先想到的是,决不能让人类彻底的灭绝。

徐佑听完也点了点头,表示这的确是必须要做出的考虑。

得到了徐佑的肯定后,林诗继续说道:

“当然,最好的情况,还是能够让全人类都进行转移。如果有足够的飞行器,那自然是最理想的事情。不过我觉得,不管我们的航天实力有多么发达,也很难造出足够八十亿人进行转移的飞行器。”

按照蓝星现在的航天实力来看,每一次火箭的发射,都需要至少几千万甚至数亿的成本,才能够将寥寥几个人送往太空之中。

就算蓝星的航天实力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也确实很难满足八十亿人的需求。

“既然航天器的数量肯定不够,那像电影《流浪蓝星》中,将整个蓝星一起进行转移,肯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之一。不过蓝星的质量如此之大,想让它脱离原来的位置,进行高速的运动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就算用尽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基本做不到的事情。”

林诗的话说到这里,徐佑倒是对她接下来的发言非常期待了。

“但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蓝星不远处,就有月球这样一个完美的卫星。我们无法让八十亿人全部乘坐航天器到遥远的外太空中,不过只要我们的航天技术能够快速的发展,把八十亿人转移到月球上还是有可能的。而月球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巨型的航天器,仅凭月球上存在的氦3资源,就足够提供使它运动的动力,让它载着八十亿蓝星人,朝向外太空飞去……”

听完了林诗的这些设想,徐佑也不禁微笑了起来。

因为,林诗的这些想法,与徐佑自己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

以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月球很可能是某个外星智慧生命,遗留在蓝星附近的一个巨大的空间站。

而这个空间站也是可以作为航天器使用的,虽然不知道在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的故事,但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延续文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见徐佑只是笑笑不说话,林诗连忙问道:

“老师,你觉得我的这些想法怎么样?是有些可笑吗?”

徐佑闻言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其实我们的想法是非常接近的。我不在会上说这么多,只是不想引起大家的恐慌。这个方向虽然听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却很可能是我们之后必然经历的事情。”

得到徐佑的肯定之后,林诗总算也露出了一些笑容。

“老师,你觉得,人类在未来真的会面临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吗?”

“我只能说,这种可能性一定是存在的。现在还有很多我们尚未解开的秘密,如果只是按照我个人的想法来看,我觉得是必须要全力做出准备的。”徐佑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神州航天局全力准备着下一次的任务,而徐佑等人也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下潜设备的研究之中。

之后的各项准备都非常的顺利,神州航天局对于空天战机的各项测试都非常成功,而徐佑等人也成功研制出了,适用于月球环境的下潜设备。

这种研究相对来说较为简单,难点主要集中于月球上的各项特殊环境。

这项设备因为其特殊功能,最终被命名为“地鼠号”。

而除了下潜、攀爬等功能之外,地鼠号还具有非常强的探测功能,可以在进入地质深处后,进行更为详细准确的地下探测。

在地鼠号通过测试后不久,神州航天局就决定,马上启动下一次的火箭发射任务。

这一次的火箭发射,依然是无人航天任务,任务的内容是,由神鸟号空天战机装载着地鼠号,飞往月球上空。

神鸟号空天战机虽然不适合在月球上降落,但可以通过投递的方式,将地鼠号投递到月球上,之后再由月球上驻扎的航天员进行接应,将地鼠号转移到月球背面的黑色孔洞附近,执行地下探索任务。

利用火箭发射空天战机是最快的一种方式,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左右,就将这一“快递”送往月球,其速度甚至不输于蓝星上最快的快递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神鸟号空天战机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

对于这次的航天任务,神州航天局并没有对外透露太过具体的信息,只说是进行一些物资的运送任务,以免引起人们的恐慌。

即便如此,这次的任务还是吸引了很多航天爱好者的关注。

“听说这一次,神鸟号将要把一个快递送往月球,而且只需要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我在国内寄快递都不一定能达到呢。”

第652章 通道的尽头

“说起来,这还是钱的问题。你要是愿意花费几千万去寄一次快递,不管在蓝星的哪里,二十四小时内肯定也送到了。”

“总感觉月球上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啊,为什么要这么急着送东西过去呢?利用火箭发射空天战机的实验已经成功了,如果没必要的话,直接用正常机场起飞的方式,虽然会晚几天,但是可以节省几千万的经费呢。”

“之前应该只是测试了火箭发射的起飞方式,而这次是想要测试一下从蓝星往月球寄快递的最短时间吧。月球上的科研基地已经开发得不错了,按理说并没有什么急迫的物资需求……”

大家在网络上,也在积极的就这一事件进行讨论,当然并没有人真的知道这次任务的最终目的。

经历了二十三小时五十六分钟的飞行后,神鸟号成功到达了月球背面附近,并将搭载着地鼠号的登月舱投放到了月球背面,黑色孔洞附近的位置。

很快,登月舱便与预定位置成功着陆,而月球上驻扎的航天员们,也成功的收到了这一份快递。

快递成功被接收的消息一经发出,又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强烈议论。

大家都在为这一航天领域历史性的成就感到振奋,有了这样强大的运输能力,之后进行蓝星和月球之间的物资运输,将成为非常平常的事情。

而整个神州航天局内部,并没有因为这次的成功而太过振奋,因为后面还有很多重要的任务需要执行呢。

“徐院士,地鼠号已经到达了黑色孔洞附近,准备开始进行下潜任务了。”

此时,徐佑正坐在神州航天局的控制中心里,实时关注着月球上的一切动态。

从月球上传递来的信息来看,地鼠号目前的状态良好,具备着执行任务的条件。

“好的,安排地鼠号执行下潜任务吧。”徐佑说道。

地鼠号的体积并不大,这一次通过空天战机运送到月球上的地鼠号有六只之多,具备着一定的容错率。

就算因为一些意外而损失了一两只地鼠号,也可以再投放其他的地鼠号进去。

很快,月球上的航天员便受到了执行任务的信号,将地鼠号启动之后,放入到黑色孔洞附近。

地鼠号并不像名字中的那样形如地鼠,相比之下更像是蜘蛛,能够依靠其有力的机械臂,完成各种攀爬和下潜的任务。

在启动开关之后,地鼠号按照被植入程序设定,自动的对附近的环境进行检测,开始了下潜的过程。

相比于月球无人机和金兔系列的月球车,地鼠号无疑是更具专业性的勘探机器,很快便顺着岩壁下到了黑色孔洞底部,并发现了之前无人机发现了另一个更深的孔洞。

按照徐佑等人之前的推测,这里是用于排出那些,被黑色孔洞强大的吸引力粉碎成粉末状的物质。

这里的通道,相比之前的黑色孔洞要更狭窄一些,不过由于地鼠号的机械臂可以自由的伸缩,这并不会限制地鼠号继续向前行进。

此时,大家都在集中精力的观察着屏幕中传来的视频信号,期待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通道之内的情景相对单调,因为黑色孔洞内的“人造黑洞”已经被解除,这里甚至并无法看到任何残留的粉末。

“嗯?”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