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413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徐佑能够听得出来,楼嵩刚刚应该是小跑过来的,直到现在还轻轻的喘着气。

“还记得之前我说的,有关黎曼猜想的进展吗?”

听到楼嵩的话,徐佑已经猜到了楼嵩这次的来意。

“怎么,楼嵩,已经有最后的结果了?”

“是的,已经有结果了!”

楼嵩用力的点着头,表情中充满着兴奋与激动。

“那黎曼猜想,到底是否成立呢?”

徐佑还记得,楼嵩曾经以开玩笑的口吻,假设过黎曼猜想可能并不成立。

“你猜!”楼嵩笑道。

“难道……真的不成立吗?”徐佑诧异道。

楼嵩神秘的笑了笑,转而说道:

“其实最后是成立的,只不过证明的过程,确实曲折了些。”

说着,楼嵩大致给徐佑讲述了一番,自己证明黎曼猜想的整个过程。

楼嵩说得非常得简略,每个步骤仅仅是点到为止,即便这样,楼嵩也足足给徐佑讲了快一个小时,才把自己的整个思路都阐述完毕。

“原来是这样……真的是不可思议的思路啊!”

徐佑听完不觉感叹着,即使是在徐佑最好的状态下,也未必能够完成与楼嵩一样的证明过程。

徐佑觉得,也只有楼嵩这样,将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数学上的专家,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证明过程。

“徐佑,你真的全都听懂了,是吧?”

“嗯,全都听懂了。再给我几天时间,应该可以把整个证明过程复述出来。”

徐佑估计着,就算以最精简的语言完成证明,恐怕也得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以及几百页的证明过程才行。

当然,徐佑是绝对不会做出抢占楼嵩证明成果的事情,这也是楼嵩愿意将这件事情第一个告诉徐佑的原因。

“证明过程我已经全部写完了,可以的话,希望你可以作为我的审稿人,把这篇论文发表在蓟京大学核心期刊上。”

以这篇论文的水准,即使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数学家,也未必能够理解楼嵩的整个证明过程。

楼嵩还是更加信任徐佑,哪怕数学并不是徐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好的,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我会找几位最专业的数学家,帮助我一起完成审稿过程。”

徐佑虽然能够理解楼嵩的整个证明过程,但对于论文处各种细枝末节的格式问题,还是需要有更权威的数学专家在场。

在崔颖的帮忙下,徐佑找到了几位最权威的数学专家,与自己一起,作为楼嵩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而这些专家中的一位,便是被称作“韦神”的韦教授。

韦教授这些年一直都非常的低调,面对各种质疑,也都表现得毫不在乎,而是默默的研究着自己的课题,完全不在乎名利与外界的评价。

从这一点上来看,徐佑也只觉得自愧不如。

而韦教授最近一篇关于流体稳定性的成果,也引起了数学界不小的震动,甚至被认为有希望冲击菲尔兹奖。

得知了徐佑想找自己作为论文审稿人的消息,韦教授也难得的显得非常的兴奋。

“黎曼猜想的证明吗?楼教授还真是很厉害啊。”

看到楼嵩那几百页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过程,韦教授并没有一丝的压力,而是显得非常的兴奋与期待。

接下来的时间里,徐佑几人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楼嵩论文的审核中。

这样的一篇论文,放在整个数学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一项成就。

徐佑等人也是非常认真仔细的,审核着楼嵩论文中的每一个细节。

大家都希望,能够让这篇论文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中。

经过几天的审核之后,大家已经达成一致,这篇论文的证明过程,并没有问题。

除了少数的某些地方,可以表述得更好一些之外,并没有太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在确认整篇论文达到发表的程度后,这篇论文正式发布在了蓟京大学核心期刊上。

因为篇幅的限制,在正刊上无法刊登论文中的全部内容,只能摘录部分内容进行发表。

而全部的内容,则会以一期特别刊的形式,单独发表在副刊上面。

晚上,徐佑特意将楼嵩请到家中,庆祝着论文的顺利发表。

林诗、罗文坤、崔颖也都来到了家里,陆知瑶则是作为主厨,做了几道楼嵩最喜欢吃的菜品。

饭桌上,大家都热烈讨论着,有关黎曼猜想被证明出来的事情。

“黎曼猜想证明出来之后,对世界的影响会是非常巨大的吧?我记得听谁说过,黎曼猜想的证明,对于经济、军事等等方面都会偶很大的影响。”罗文坤说道。

“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即使是有影响,也不会很快体现出来,怎么也得等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楼嵩回答道。

相比于物理界的理论,数学证明的影响产生的还要更慢很多,毕竟这些理论并不属于应用性的理论。

很多数学理论,甚至几百年后都不会有什么应用意义,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吃了一口茶之后,楼嵩继续说道:

“当然,黎曼猜想被证明之后,对数学界本身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第613章 世界最高学科奖

“什么影响?”罗文坤问道。

“那些之前假设黎曼猜想成立,才会成立的推论,现在都会成为定理了。而那些假设黎曼猜想不成立,才会成立的推论,则会遗憾的成为错误的推论。”

楼嵩说起这件事情时,一脸戏谑的表情,似乎这是一个非常好笑的笑话一样。

“说起来,这个影响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与黎曼猜想相关的推论差不多得有几千条,想必在数学界,马上就要引起一阵震荡了。”

黎曼猜想虽说在知名度上,比不上费马尔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但在数学界的重要性,却是最大的,没有之一。

甚至在徐佑所研究的量子物理中,也有很多理论是与黎曼猜想存在一定的关联的。

一边吃着东西,徐佑一边问道:

“楼嵩,你觉得,当黎曼猜想被解决之后,影响最大的应用方向会是什么?”

楼嵩闻言却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应用方向的问题。这应该不是数学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应用数学之外,数学确实不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这样,与应用有很强的联系。

像楼嵩这样,研究数学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并享受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而已。

被楼嵩将问题反抛了回来,徐佑却也给不出完整的答案。

“楼嵩,我明白这种感觉,就像当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也未必可以给出所有相对论的应用方向。而数学理论相比物理理论,会更加抽象一些。相信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黎曼猜想应用方向的研究之中,让我们能够寻找到黎曼猜想的正确打开方式。”

……

当下一期的蓟京大学核心期刊正式发布之后,楼嵩成功证明出黎曼猜想的消息,逐渐扩散了开来。

这个消息,自然引起了世人强烈的震撼。

“我们……居然有人解开了黎曼猜想?这可是一个一百多年多没有人证明出来的难题啊!可惜,即使是上面摘录的这几段证明过程,我还是一点儿也看不懂啊。”

“要是这个证明过程真的是正确的话,那拿个菲尔兹奖,应该是完全没有悬念的事情吧?对了,还有我们自己的世界最高学科奖,无论是从影响力上来看,还是奖金上来看,都不比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差了。”

“楼嵩?怎么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员吗?不知道这个证明过程是否正确,不过既然能够刊登在蓟京大学核心期刊上,应该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核了吧。”

绝大多数的网友,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都没有详细去看网络上截取的证明过程,更别说去尝试寻找完整的证明过程了。

毕竟大多数人们,对于这些事情也只是抱有看热闹的心态,除了知道黎曼猜想的名字之外,对于黎曼猜想的内容也说不出来一二,当然也不会去看证明过程了。

而因为这些年的沉寂,很多人对于楼嵩的名字并不熟悉,更多的也只停留在楼嵩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阶段。

那个时候的楼嵩,以满分的成绩分别拿到了全国和世界的数学竞赛满分,着实引起了全国人们的关注。

只不过,在那之后,楼嵩便默默的进行着数学问题的研究,连在学霸社区都不怎么露面,这也让楼嵩逐渐被大家所遗忘。

甚至当人们偶尔想起楼嵩时,还以为楼嵩已经逐渐泯然众人矣,数学奥赛的冠军已经是他的人生巅峰了。

随着消息的逐渐发酵,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对事情进行了关注,并认真的阅读着楼嵩对黎曼猜想的整个证明过程。

为了让全世界的数学专家们,都可以无障碍的阅读整个证明过程,整个证明过程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

当然,在华语逐渐被推广的这个时代,很多国外友人都可以直接看华语的原版证明过程,而不必去看翻译的版本了。

经过数日的研究之后,陆续有多位国外的数学专家,对楼嵩的证明过程予以了肯定。

这些数学专家中,包括好几位获得过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在业界非常有信服力。

在他们的肯定下,楼嵩对黎曼猜想的证明过程,也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

这一天,徐佑和楼嵩一起,来到了国家科学院,参加世界最高学科奖的颁奖典礼。

凭借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徐佑和楼嵩当之无愧的分别获得了第一届世界最高学科奖的物理学奖与数学奖。

路上,徐佑和楼嵩仍然在谈论着有关黎曼猜想的问题。

“楼嵩,你成功证明了黎曼猜想之后,相信那些提出以黎曼猜想成立为前提的理论的数学家们,肯定会很感谢你吧?”徐佑问道。

因为黎曼猜想的证明,这些理论也都成为了完全正确的理论。

“嗯,应该是这样的。可是,你可要知道,还有很多理论是以黎曼猜想不成立为前提的。相信这些数学也一定会非常痛恨我的,我都有点儿担心我的安全了。”

楼嵩说这些话,自然是带着开玩笑的口吻,毕竟这些数学家不可能真的这么的小心眼儿,去给楼嵩寄刀片儿什么的。

既然黎曼猜想真的成立,那也只能说明他们之前的证明思路是错误的。

“好了,相比我这个研究了很多应用技术的人,你还是要安全很多的。我可没有你那么安逸的研究环境,差一点儿现在我就看不到你了呢。”徐佑笑道。

想起之前几次差点失去性命的事情,徐佑现在仍然还有些后怕。

到了国家科学院的会场后,徐佑和楼嵩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于会场的第一排落座。

这一次的世界最高学科奖,是严格按照世界上各学科的贡献度来评奖的,并不会考虑获奖者的国籍和身份。

包括徐佑和楼嵩,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是当之无愧在该学科中最出色的成果。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