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408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第二个实验课题,则可以看做是治疗性克隆的升级版。

治疗性克隆,虽说不会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但实际上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会发育成完整的胚胎的。

而如果能够诱导全能干细胞进行定向的分化,就可以跳过胚胎发育的过程,直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器官。

这样的方式,无疑是比治疗性克隆的方案更加高效,也会完全避免任何伦理上的问题。

“以高幂教授他们的能力,解决这些实验课题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

徐佑对高幂以及整个项目组还是比较信任的,像很多不算特别疑难的问题,都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们去处理。

至于那些更复杂的问题,那就只能徐佑亲自来解决了。

此时,徐佑想到了一个意义更加重大的课题。

那便是,如何实现永生。

仅仅是实现全能干细胞的逆转,也只不过是为永生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而已。

如何将这个可能性变大,后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想到这,徐佑开启了大脑仿真模拟技能,开始在大脑中进行特定环境的模拟。

徐佑这些天来不仅学习了很多生物学与医学的相关知识,更是与众多专家近距离的交流,这让徐佑在这些领域上的学科水平快速的上升着。

扎实的学科水平基础,支撑着徐佑准确的对这些过程进行着仿真模拟。

徐佑先是在脑海中,模拟出了一个全能干细胞,试着让这个全能干细胞发育成完整的胚胎。

“少了母体的庇护,全能干细胞还是比较容易夭折的。不过只要细胞的数量足够,细胞培养室的环境尽量适合细胞的分化的话,发育成为一个胚胎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胚胎的存活率上,全能干细胞的方式不仅要比正常的生殖细胞要低,也远远低于克隆技术的胚胎存活率。

不过,全能干细胞的技术毕竟不需要卵细胞,这让这项技术可以一次使用大量的细胞,即使成功率较低,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干细胞逆转的技术足够成熟,理论上我们是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到全能干细胞的。

接下来,徐佑继续模拟着全能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

只要将全能干细胞进行定向的诱导,成为各种不同的多能、单能干细胞,就可以进而发育成我们所需的各种器官、组织等等。

这样的技术,让器官移植供体缺乏的问题,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

只要患者能够提供自己的体细胞,我们就可以将这些体细胞逆转成我们需要的干细胞,进而培养出对应的器官。

因为使用的是自己的细胞,并不会存在任何受体排斥的问题,待器官发育成熟之后,便可以进行器官的移植了。

相比那些人造的器官,会更加适合患者的身体,也不必担心任何电子设备可能存在的辐射、干扰等问题。

只是,仅仅是这些成功的模拟过程,还没有让徐佑感到满意。

毕竟即使是自己的细胞发育成的器官,还是需要很长的培养时间,且移植手术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徐佑希望,最终能够达到的程度是,人体体内的全能干细胞,可以根据身体的情况,自动进行细胞的修复。

这样的话,就可以永远保持年轻的身体,不会因为年龄的成长而衰老了。

可是,这样的愿景,并没有在仿真模拟的过程中实现。

“不行……即使把全能干细胞注射到体内,这些全能干细胞也无法自动的控制分化的方向,而是近乎随机的进行分化。这不仅不会有利于身体细胞的修复,还可能会引起身体的紊乱。”

这种感觉,就像是拥有了一批精兵,却没有一个智慧的将帅,导致群龙无首,整个局面像一盘散沙一样。

因为全能干细胞本就不该存在与发育完整的动物体内,想要让它们自主的对身体细胞进行修复,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能够有什么东西,对全能干细胞发号施令呢?”

这个时候,徐佑想到了另外的一个可能。

如果可以使用某种方式,在全局上控制所有的全能干细胞,让它们可以自动的检测身体,并根据身体的情况,自动对需要更新的细胞进行更新,那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而这样的技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方式。

“纳米机器人……这项技术也该提上日程了。”

所谓的纳米机器人,也就是指一种非常小型的机器人,可以在纳米的尺度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微观操作。

在一些小说、电影中,只要患者服下“纳米机器人”,机器人就可以自动在人体内开展各种医疗行动。

第604章 被行李箱支配的恐惧

纳米机器人的技术,听起来充满着科幻色彩,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了部分的应用。

当然,这些应用距离理想中那无所不能的“微型人体医生”来说,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目前为止,人类制造出来的纳米机器人,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而已,更多的是停留在实验室的研究阶段中。

比如说,在一块微米级别的芯片上,进行各种微观的刻蚀行为等等。

但徐佑显然不会满足于这种实验阶段的成果,能够实现更强大的应用,才是徐佑更希望看到的。

徐佑试着在大脑中模拟纳米机器人控制全能干细胞的场景,但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不行……我对于纳米机器人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而且,按照纳米机器人的体积,想要达到足够的算力,身体内需要的纳米机器人数量是非常多的。”

一个或几个纳米机器人,根本无法组织起庞大的人体细胞活动。

想要实现徐佑理想中的情景,恐怕需要上万个、甚至数量更多的纳米机器人才行。

“还是先把能够获取到的,与纳米机器人相关的资料先好好了解一下吧。”

这个时候,徐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蓟京大学信息学院的彭俊教授。

在上本科的时候,正是依靠彭俊的指点,徐佑才在信息学上开始入门,并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信息学的专家,甚至在量子计算机的领域上有了举世瞩目的造诣。

即使彭俊对徐佑直接的指点并不多,不过却为徐佑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不知道彭俊教授对纳米机器人的技术了解有多少,不过就算彭俊不搞这个的话,应该也可以帮我找到门路。”

想到这,徐佑决定过去找彭俊一趟。

同为蓟京大学校内的老师,徐佑的办公室离彭俊的办公室并不远。

徐佑让崔颖帮着确认了一下,彭俊确实在办公室中,便一个人过去了。

“彭老师!”

见到彭俊之后,徐佑微笑着向彭俊打着招呼。

几年不见,彭俊的头发变得更加的花白了,神色也显得有衰老了一些。

“徐院士,快请坐!”

见到徐佑,彭俊的态度显得非常的恭敬,就像是下级遇到上级时的那种感觉。

“彭老师不必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

“那怎么行,论级别你现在可比我高多了,可不能再像几年前这样,只叫名字了。”

徐佑并不喜欢这种非常生疏的敬畏感,这会让徐佑感觉到两人之间存在一些隔阂一样。

不够徐佑也能够理解彭俊的心情,只好说道:

“这样,我们都是蓟京大学的老师,就以老师相称,这总没关系了吧?”

彭俊想了想,也觉得这样确实没什么问题。

无论级别多高,称为老师都总是没错的。

“好的,那就按徐老师说的。不知道这次徐老师过来,是想要咨询什么事情呢?”

徐佑也没有过多的与彭俊寒暄,开门见山道:

“不知道彭老师对于纳米机器人的技术是否了解?”

提到纳米机器人,彭俊眼神一亮,似乎对这个领域充满信心。

“真别说,徐老师,这次你可是找对人了。我的团队正在做一个纳米机器人的项目,在相关的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除非还有哪个团队在秘密的进行相关的研究,否则你都找不到比我还了解纳米机器人的专家。”

彭俊一副“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纳米机器人”的架势,让徐佑也忍俊不禁。

“那就太好了。彭老师,方便跟我讲一讲内部的一些信息吗?”

听到徐佑的这个问题,彭俊不禁面露难色。

不过想了想,彭俊还是做出了决定。

“按理说,这种项目的细节肯定是不会轻易透露的。不过如果是徐老师想知道的,我一定会知无不言的。”

徐佑在国家学术界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即使没有经过申请,徐佑也有权了解一切他想了解到的学术资料。

毕竟徐佑已经站在战略层面去考虑各种科学问题,了解到更多的尖端研究信息,有助于帮助徐佑更好的进行科学战略规划。

说着,彭俊向徐佑讲述了自己正在做的纳米机器人项目,徐佑一边听着,一边提出着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有关纳米机器人的制备,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括电沉积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自卷曲技术、可控组装技术、3D打印技术、生物杂化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各有利弊,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纳米级马达,就是通过3D激光打印技术来制备的……”

彭俊耐心的给徐佑讲解着各种相关的问题,包括纳米机器人的制备、驱动方式、编程方式、应用方面等等。

徐佑认真的听着彭俊的讲解,同时大脑也在快速的思考着,将这些知识进一步的整理和拓展。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彭教授,该去吃晚饭了,晚上您还需要上一节课呢。”

这时,彭俊的助手走了进来,对彭俊提醒道。

徐佑这才注意到了时间的流逝,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彭老师先去吃饭吧,别耽误了晚上的课。”

毕竟这只是徐佑个人请彭俊帮的一个忙,如果太打扰到别人,可就不太好了。

“没关系的,只要徐老师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找我。必要的话,我也可以直接把相关的资料都给徐老师。”

听到这话,徐佑顿时眼睛一亮。

彭俊意识到自己又犯了爱客套的老毛病,可是话已经说出口,就再覆水难收了。

“既然彭老师你都这么说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知道彭老师的资料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一共有多少啊?”

想起当时被徐佑的行李箱支配的恐惧,彭俊现在都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嗯……纸质版和电子版都有,加起来数量也不少了。吴老师,来帮我整理一下吧。”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