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96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没错,只要有两个基本型在,就是可以生成万物的。如果宇宙之中,真的存在所谓的造物主的话,那他也没有必要去创造第三种基本粒子了。”

在徐佑的解释下,林诗开始理解了徐佑的想法,但仍然保留着怀疑的态度。

“当然,这一切更多的是哲学思想而已,如果仅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已经足够,但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还需要依据去证实。这里,我们就先证明一下正荷心与负荷心的存在。”

按照徐佑的这个理论,无论是质子所带的正电,还是电子所带的负电,都只存在于一个核心之上。

除了这个带电的核心之外,剩下的部分都是只存在质量,而不存在电荷的。

“我们知道,计算两个带电体之间的库仑力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的公式去计算。但这个公式的计算其实并不准确,特别是当两个带电体的距离非常近时,计算的差距就会非常大,导致根本无法直接代入公式去计算了。如果我的这个理论是成立的,那便可以准确的计算出,两个带电体之间所受到的库仑力了。”

林诗听完马上问道:“老师,其实产生的误差,主要是因为电荷之间的距离,并不等于两个物体中心的距离吧。当两个带电体之间排斥时,实际距离会更大,而当两个带电体吸引时,实际距离会更小。”

“林诗,你说的这个没错,不过这只是主要的误差而已,并不是实际的误差。你要知道,除此之外,每个粒子的位置都会不断变化的,甚至是随机出现在范围内的不同位置中。而这,也是组成误差的一部分,特别是当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时。”

说着,徐佑通过多个实测的库仑力数据,来对带电粒子出现的位置概率进行着统计与分析。

听着徐佑的讲解,林诗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也开始拿着纸笔计算起来了。

连着算了足足几张草稿纸后,林诗兴奋的把笔一放,明显算出了什么重要的结果。

“没错,这样一来,一切都可以说得通了!万有引力的本质,真的只是电力而已!”

两个不带电的物体之间,并不是完全没有电力,只是因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近乎相等,让这两个力接近于零,实际上的差距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如果,至少其中的一个物体的质量非常大的话,那这个微小的差距也会无限的放大,这也便是我们常说的万有引力。

即使目前徐佑并没有更多的证据去证明这个理论,但至少这些计算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个理论并不是子虚乌有,而是拥有很大的可能是成立的。

“怎么样,林诗,这回你知道哲学的重要性了吧?”

早在数千年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提出了“阴阳”的理论,认为“阴阳”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几千年过去了,这样的理论依然在引导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是啊,说实话,我之前还真没觉得哲学有这么重要。这个理论之中,师娘也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吧?”

“是的,可以说没有瑶瑶的话,就没有我的这套理论的存在。是瑶瑶让我意识到了哲学的重要意义,真正的将思路打开。”

徐佑的话并没有什么夸张的成分,而是真正发自于内心的。

如果仅仅依靠实验室中发现的一些实验现象,来进行各种科学理论的构造的话,的确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者,但却很难实现大的突破。

只有站在更高处去思考问题,才更容易开拓自己的眼界,发现常人无法看到的东西。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更加切实的证据,去增加这套理论的说服力了。如果真的能把正荷心和负荷心给提取出来,剔除掉那些只存在质量,不存在电荷的微粒……那么太空重力系统实现的那一天,也指日可待了。”

“可问题是,老师,以我们现在的观测能力,连夸克都无法直接看到,又如何去看到更细小的微粒呢?无法看到这些微粒,想要分离它们,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吧。”

“是的,这的确很难,甚至连我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许剩下的任务,并不能依靠人来做了。”

“不依靠……人?老师,你的意思是……”

“对,剩下的工作,或许让人工智能来做,是更加合适的。”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只要确定了问题,它们经常会有比人类更加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眼前的这个问题,徐佑已经把整套理论的骨架构建完成,剩下的工作更适合让人工智能这样,拥有极强计算能力的机器去处理了。

接下来的实验中,徐佑让人工智能成功理解了徐佑的理论,并通过大量的计算去找到提纯电荷核心的方法。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项目组成功找到了提纯电荷核心的方法,并进一步证明了徐佑理论的正确。

当黑子与白子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就可以组成带电的正荷心与负荷心,展现出类似于万有有力的性质。

这样的神奇现象,让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的“重力镀层”,也将不再只是想象中的产物而已。

做好了第一块“重力镀层板”后,徐佑决定先用动物进行测试。

“按照我们理论上的预测,这块重力镀层板,最高可以实现0.01g的重力加速度。除了验证重力值是否符合理论值之外,我们也要观察小白鼠的反应,看看这种人工重力镀层板,是否会产生什么副作用。”

这种新科技刚刚研发的时候,自然不会直接用人来做实验。

这些可爱的小白鼠,将代替我们,为科学而献身。

第581章 实验成功!

徐佑所做的人工重力镀层系统十分的复杂,而其中的理论核心,是黑子与白子的重新组合。

在重力镀层的开关没有打开之前,它还是一块普通的板子,并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重力。

但当开关打开之后,其中的部分黑子和白子将重新组合,产生更多的正荷心和负荷心。

这些新产生的正荷心和负荷心,会对周围的物体产生更多的电力,从而增加了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因为黑子白子重组技术、正荷心负荷心位置分布控制技术、以及安全考虑等等条件的限制,第一次的人工重力系统的实验,最高的人工重力值,也只有地球加速度的一百分之一而已。

即便如此,这样的实验一旦最终成功,则将会实现人工智能系统从零开始的第一个重大突破。

为了保障其他的人和事物不被人工重力系统所影响,实验地点被设置在野外的一个杳无人迹的实验室里。

人工重力系统与正常的万有引力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因为人工重力系统的重力镀层板在达到同样效果力时,距离要近出很多,因而并不会对远距离的物体有什么影响。

只要距离人工重力系统的距离足够远,就并不会受到它的波及。

到了实验开始的那天,大家在布置好实验室之后,便离开了实验室附近的区域。

因为大家并不确定,这样人工的重力系统是否会对生物产生什么副作用,因此还是离远一点为好。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大家将通过远距离的控制来完成。

此时,实验室的小白鼠们,正在重力镀层板上来回的走着,并不知道一会儿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开启黑子白子重组系统!”

随着徐佑一声令下,实验正式开始了。

重力镀层板内,黑子与白子开始重新组合,更多的正荷心与负荷心被生成。

而这,也让重力镀层板上面的物体,受到了更大的重力。

第一次的人工重力系统,仅仅设置了0.001g的额外重力加速度,这让这些小白鼠们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由于小白鼠们很难稳定的静止在原地不动,这让压力测试仪无法准确的测出此时小白鼠的实际重力。

不过,根据重力镀层板上其他静止物体的压力变化,正确的显示出,物体的重力确实比之前增长了千分之一。

看到了这样的实验数据,项目组的成员们心里都是十分的欣喜。

这证明了这个人工重力系统,的确是有效果的。

接下来,工作人员控制着遥控按钮,继续增加着人工重力系统的重力数值。

随着额外的重力逐渐增加,其中的一部分小白鼠终于感觉到了一些异样,叽叽喳喳的叫着,似乎在寻找着发生异常的原因。

这样的感觉,就好像在人的身上套了一件羽绒服一样,会感觉到多了一些重量,却也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很多感觉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小白鼠,没有发现任何不一样的变化,依然保持着之前的状态。

而压力测试系统的测试数据,则确定了重力镀层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人工重力系统的影响。

结束了一个上午的测试之后,大家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庆祝着这次实验的成功完成。

“老师,我们真的实现了人工的重力系统,而且并没有使用体积庞大的装置,去制造离心力。以后我们的航天员再去太空的话,不需要再面对完全失重的环境了!”

林诗显得非常的兴奋,因为这样的突破,的确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是啊,以今天上午统计的数据来看,人工重力系统的表现,完美的符合了我们的预期。小白鼠们的反应也并没有什么异常。不过我们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另外黑子和白子的重组技术,以及正荷心与负荷心的位置控制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想要让航天员在太空中,与地球上受到同样的重力,那人工重力系统就需要做到至少一倍的重力加速度才行。

陆知瑶并没有像林诗一样,表面上那么兴奋,不过心里也是一样的激动。

看到徐佑从提出一个假想,到给出理论依据,再到由实验证明整套理论。

这一步步完成科研成果的过程,陆知瑶真的为徐佑感到高兴。

陆知瑶并不认为,自己给了徐佑多大的帮助,但只要自己能够为徐佑贡献一点儿力量,那陆知瑶就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徐佑继续对黑子白子重组为电荷核心的方法进行着研究,进一步提升人工重力系统的重力加速度。

与此同时,在人工重力系统的实验室内,关于小白鼠的各种测试仍然没有停止。

越来越大的重力负担,的确对小白鼠产生了一些影响,让小白鼠身体的细胞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不过这些影响只是因为压力的增大而已,并不是与力的作用方式有关。

换句话说,只要把实验的地点放在太空中,让内外的两个重力加速度之和等于g,那便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了。

经过严格的测试后,人工重力系统已经符合了安全的条件,进入到了人体的实验阶段。

除了地面的人体实验之外,我们也将在下一次的载人太空任务中,进行人工重力系统的实验。

“这一次的载人太空任务,将是人类第一次在无重力的情况下,实现人工的重力。这次的任务成功之后,以后的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之中,将不必受到完全失重状态的影响了。”

这对于在空间站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长时间在太空中的无重力状态,对人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一种十分严峻的考验。

而有了这样的人工重力系统,也可以方便未经过严格航天训练的普通人,进行太空旅游之类的活动了。

到了发射任务的那一天,全世界的人们再次把目光放在了我们的火箭上。

第582章 真正的太空行走

这是征途九号又一次的火箭发射任务,而更让大家感到期待的,就是人工系统在太空中的第一次应用了。

这样突破性的技术,自然吸引了每一位航天爱好者的注意力。

“据说这一次,兔子航天局实现了一个g的人工重力系统装置。这样一来,即使是在完全没有任何重力的太空中,航天员也不再需要面临完全失重状态了,而是和在地球上一样,可以舒服的站立、坐在、躺在太空舱之中。”

“有了这项技术,以后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乘坐航天飞船了。那些骨质疏松等航天员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后也将不会再次出现了吧。”

“兔子航天技术的进步真的可怕,每一次都能创造出如此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我觉得相比空天战机,这项人工重力系统技术才是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这个时候,徐佑还没有对外公布,自己有关黑子、白子、正荷心、负荷心的这套理论。

大家对于人工重力系统的原理,都处于完全摸不着头脑的状态。

这一次的火箭发射任务,徐佑并没有前往航天院,而是待在了蓟京大学,只是通过网络进行着火箭发射直播的观看。

相比之前的几次发射任务,这一次的发射任务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了,不需要徐佑再为此付出心力。

而一旦人工重力系统发生什么异常,直接将其关闭就可以了,这样太空舱内的航天员,将重新恢复到完全失重状态。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