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69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徐佑知道让徐洲在这个年纪,再去进修计算机知识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便打开了量子计算机,开始对这一课题进行建模。

徐洲则是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徐佑的操作。

徐佑的手速极快,在软件界面中快速进行这各项操作。

徐洲仅仅是在一旁观看,都无法理解徐佑到底在操作着什么。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老年人,在看电竞选手打职业联赛一样一脸懵逼。

不知不觉中,徐佑已经完成了这一模型的构造。

“好了,初步的建模已经完成了。除了新型铁之外,我还加入了碳、锰、磷、硅、硫、镍、钒这些元素,当然它们的加入量也可以是0。剩下的工作,就靠量子计算机完成就可以了。”

看着屏幕上徐佑设置好的各项参数,徐洲仍然感觉有些不敢相信。

“这样就可以了?模拟的结果与真实情况有多高的相似度?”

“具体的数字我也无法确定,不过一定会对实际情况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就是了。还记得我们俩之前做金属原子簇的研究的时候吗?”

听到徐佑的话,徐洲回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带徐佑来自己的实验室实习的时候。

本来徐洲想要卖弄一些学问,让自己在儿子的心目中,能够有一个崇高的父亲形象的。

结果,自己最后倒是被徐佑给教育了一番,依靠材料模拟的技术,帮自己解决了金属原子簇的合成问题。

被徐佑这么一说,徐洲也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知道了,信你准是没错的。不知道想要计算完所有的结果,需要多长的时间呢?”

徐洲并不知道,计算完这个问题,是徐佑几分钟、几个小时,还是几天的时间。

徐洲能够确定的是,这个问题的计算量肯定是极其巨大的,而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这就像是用最锋利的矛,去刺最坚固的盾,孰胜孰败并不容易下出定论。

徐佑闻言却摇了摇头道:

“算是肯定算不完的,就像计算圆周率一样,只能无限的往下计算下去,却永远也得不到小数点后的所有数字。我们只能得到各种配比的合金的各项性能,其中可能存在有比新型铁单质性能更好的,也可能并不存在这样的更好的配比情况。”

说着,徐佑随便找出了几种配比情况,上面已经计算出了对应情况的预测性能。

“仅仅是这一会儿,已经完成了数亿种配比情况的计算了。只是,这些已有的计算结果,看起来并没有任何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结果,足以说明,仅仅依靠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几乎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的。

“这一下子,就排除了几亿种错误答案啊。”徐洲笑道。

徐洲也不得不承认,只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材料学的研究,确实已经不够用了。

就在这时,徐佑的计算机屏幕上,突然闪烁着一项数据。

这是徐佑一项特意的设置,在计算出符合条件的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对徐佑进行提示。

看到这个闪烁的数据后,徐佑赶紧将这一组计算结果打开,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含碳量0.12%,含锰量0.73%,含硅量0.18%……”

在这种特殊的配比条件下,新型铁合金拥有了比单质状态下,更加优良的性能。

对于这样的结果,徐佑和徐洲都感到非常的兴奋。

“果然,我就觉得,在新型铁中加入这些元素,会让它的性能变得更加优异。只是这样的特殊配比,如果没有量子计算机帮助计算的话,在实验中真的很难调配出来。”

因为其中涉及的变量实在太多,每种变量占比也都非常的精细,想要得出最优的结论,需要的数据量确实太过庞大了。

这个时候,徐佑和徐洲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验证这个结果是否准确了。

第533章 金兔一号

想要验证这个结果是否准确,看起来非常的简单。

只需要按照这个配比,完成钢材的制备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这个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因为新型铁的数量非常有限,而完成这样的搭配,是需要较多的新型铁才可以。

否则的话,各种添加元素的量,是很难控制得非常准确的。

更别说,钢材的制备并不像调料那样,仅仅添加对应比例的原料就可以。

而是需要多项加工锻造过程,才能做出最终的钢材。

“徐佑,以我们目前做实验可以使用的新型铁,足够完成这样的测试吗?”徐洲问道。

“不好说,目前我们手头可以使用的新型铁数量,其实已经非常的有限了。用这么少的铁进行锻造实验,我也不确定是否能够完成。”

对于冶金、成型等技术,徐佑的涉猎并不是很多。

徐佑知道,想要很好的进行这些加工过程,最好还是要有足够多的原料才行。

一番商议之后,两人都觉得,剩下的工作还是需要更多行业内的专家提供帮助。

“那接下来,这些工作就交给冶金和成型方面的专家好了。如果只有几十克的量,确实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接下来的大方向,还是得在月球上建造采矿和冶炼的基地才行啊。”

“是的,我也觉得还是原料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能更准确的完成实际的测试。不管怎样,我觉得你的这个预测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个配比从理论上也是非常的合理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徐佑又联系了一些冶金、成型等行业的专家,一起加入到了项目组之中。

华夏在这些行业中的实力确实很强,新来的几位专家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竟然成功利用已有的新型铁,加工成了徐佑计算出来配比的合金。

经过实际的测试,成为合金后的新型铁,的确拥有更好的性质。

“徐教授,如果我们有更丰富的原材料的话,做出来的合金的各项性质应该会更优异的。根据我们测试得到的数据,如果能够将这种新型钢应用于我们的航空母舰上,就算是核弹头,也很难对其造成严重的杀伤。”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与徐佑的预测是完全相符的。

经过大家的一番商议后,决定给这种新型铁一个符合其特点的命名。

金刚铁。

这种铁的结构与性质,都与金刚石有几分的相似,在硬度、抗压能力上,更是已经超过了金刚石。

金刚铁被大家认为是未来应用价值非常广的一种金属材料,只是目前只有在月球上才发现了它的踪迹。

至于地球上是否存在这种金属矿物,尚不得而知。

而随着大家对金刚铁研究的进行,关于新型月球车的制造与测试工作,也已经进入到了后期的阶段。

新型月球车在测试中表现良好,基本符合徐佑对其的预期。

经过大家的征名与投票,这款新型月球车被命名为——金兔一号。

与玉兔系列相比,金兔一号的体积要大出了许多,也将在月球上行使更远的距离。

确定了金兔一号的性能后,徐佑与航天院的各位领导,就下一次的登月任务进行着讨论。

“下一次的探月任务,我建议采用无人探索的方式。以我们现有的运载能力,一次可以投放四辆金兔一号月球车到月球上。相比于人类航天员,月球车可以在月球上执行更长时间的任务,也可以去很多人类不便前往的地方进行探索。”徐佑说道。

虽说之前的玉兔系列月球车,已经在月球背面进行着陆了。

但限于玉兔系列月球车的速度有限,并无法探索到太多的区域。

而金兔一号月球车,不仅秉承了玉兔系列的极强探测能力,更是拥有了堪比阿波罗项目月球车的行驶速度。

另外,金兔一号还设置了驾驶员的座位,在未来再次执行载人登月任务时,航天员就可以直接驾驶金兔一号,进行月球上的任务了。

“我同意徐教授的观点。通过上一次星空一号的载人登月任务,我们可以总结出,目前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完成的工作是相对有限的。先让月球车完成基本的探索任务,确实是现有的最理想的方案。”

因为人类的各种生活所需,想要长时间在月球上执行任务,是并不方便的。

月球上并没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如果仅仅依靠飞船携带的资源,最多也只能供航天员在月球上维持几个月的生活。

更别说,其中还有各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风险,让航天员随时都需要做好面对危险的准备。

而执行无人探月的任务,则不需要准备各种各样人类所需的资源。

这可以让飞船与最大的运力,搭载更多的月球车去执行月球探索任务。

最终,徐佑的这一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随着项目的时间确定,这一新的火箭发射任务,也正式对外进行公布。

得知了这个消息,举国上下再一次沸腾了起来。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征途九号就要执行它的第三次任务了。征途九号是人类历史上综合能力最强的重型运载火箭,在这一技术上,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顶端。”

“没想到,这一次我们执行的是无人登月任务。可惜不能再一次看到祖国的航天员站在月球的土地上了,不过既然航天院做出这个决定,肯定是有他们的理由的。非常期待金兔一号月球车的表现。”

“一次发射四辆月球车,还是这么大体型的,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吧?相比之下,山姆航天局的表现真的是太拉跨了。如果不是这次的公告,我都快忘了山姆航天局还在计划进行登月呢。也不知道太空发射系统的故障,现在有没有得到解决。”

而在看到这个消息后,山姆航天局也是感到压力山大。

“征途九号都要进行第三次发射了。徐佑也该把配件给我们了吧。”

第534章 游历月球的每一个角落

威廉姆斯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在屏幕前喃喃自语着。

为了让徐佑能够帮助山姆航天局解决问题,威廉姆斯几乎动用了自己能够使用到的最高权限,甚至搬出了阿波罗项目的部分资料。

当然,山姆航天局为徐佑提供的资料还是非常有限,除了与故障部分非常紧密的资料之外,并没有给徐佑提供任何其他的信息。

他们需要保证,徐佑并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对兔子航天事业有直接帮助的资料。

但威廉姆斯不知道的是,徐佑早已利用信息脑补的神奇技能,从中推出了大量其他的信息。

“也该再去催催徐佑了。”

不管怎么说,山姆航天局给徐佑提供的这些信息都是属于非常绝密的信息,如果这些还换不来任何的回报的话,那这次的合作,他们就显得太亏了。

想到这,威廉姆斯找到了约翰逊,询问着他近来与徐佑的沟通情况。

“约翰逊指令长,徐佑那边最近和你还有联系吗?”

“威廉姆斯局长,最近徐佑教授并没有和我有任何联系。不过他之前已经说过,会尽快完成配件的设计与制造,争取早日交付于我们的。”

听到约翰逊的话,威廉姆斯脸上有些愠色。

“约翰逊指令长,征途九号马上就要进行第三次发射了。要知道,我们的太空发射系统,早在征途九号第一次发射之前,就已经在做任务的准备了。可直到今天,它仍然没有迎来它的第一次成功发射。天气原因这个借口,我们总不能使用一年的时间吧?”

约翰逊马上明白了威廉姆斯的意思,连忙应允道:

“威廉姆斯局长,我这就去催徐佑教授。”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