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65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和从前一样,徐佑还是毫不拖拉,直接将新型月球车的设计图展示在了大屏幕上。

看到屏幕上新型月球车的设计图,大家一开始都有些诧异。

“徐教授设计的新型月球车……竟然这么大吗?”

大家看到这个设计图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款月球车的体积实在太大了。

按照他们的印象,月球车的体积都会控制得比较有限,否则是很难通过运载火箭将它送到外星球的。

不过,既然这是来自于徐佑的设计,没有人会轻易怀疑徐佑的设计是有问题的。

这些年来,徐佑在科研领域上的种种成果,总是刷新了大家的认知,最后却又都证明徐佑才是对的。

徐佑会做出如此的设计,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徐佑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连忙说道:

“我知道大家看到我的这个设计,第一时间一定会觉得这款月球车有些过大了。大家不必着急,请听我解释其中的原因。”

说着,徐佑神色自若的讲解着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首先,就是履带式月球车的设计方向。我知道在这之前,还没有履带式结构的星球车,真正的登上外星球,不过这并不代表履带式结构是一个被放弃的方向。如果我们想对月球进行深入的探索,这是必须要进行的突破。”

以月球现在的地形结构,履带式结构的星球车,显然更适合在月球上进行长途奔袭。

“大家注意看,这款新型月球车并不是完全的履带式结构,而是轮履式的复合结构。在必要的情况下,新型月球车可以切换成与轮式非常相近的结构,让提升它在平坦路况中的运行速度。”

一边说着,徐佑一边打开了另外一个界面。

这是一个仿真模拟状态下的界面,此时,新型月球车刚刚通过崎岖的坑洼路面,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路面中。

紧接着,新型月球车的驱动伸缩机构,带动两个摆臂将两端的履带抬起。

此时,只有履带驱动轮下的轮子与履带进行接触,整个结构转换成了近似于轮式的结构。

而新型月球车也因为模式的转换,速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特殊结构,最大化利用了履带和轮式结构的优势,同时规避了两种结构的缺陷。而其搭载的伏龙系统,也可以根据新型月球车传感器上的数据,智能进行模式的切换。我们并不需要实时的遥控它,只需要设定目的地,它便可以自动前往目标所在的位置。”

听完了徐佑的这一段讲解,大家对新型月球车的印象都提升了很多。

至少在这一方面的设计,徐佑的确做出了极大的创新,并且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接下来,是能源的部分。因为体型的提升,新型月球车在能源的消耗上,肯定会比之前的月球车要大很多。因此在储能上面,我们使用了类似于伏龙手机的电池结构,以高密度的储能方式,让新型月球车可以在没有能源补给的情况下,实现长时间的续航。”

在月球上也是分昼夜的,因为主要的能源获得方式为太阳能,在夜晚的时候,是无法获得能源的补给的。

这个时候,储能系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除了储能之外,新型月球车的太阳能电池板,我们也进行了独特的设计。大家请先看这里。”

说着,徐佑控制电脑,让新型月球车在软件中模拟太阳能电池板展开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使用了特殊的柔性材料,让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以最大的面积进行展开。在阳光充分照射的情况下,只需4-6个小时就可以将电充满。”

第526章 这就是最佳的方案

除了正常行驶状态下的充电之外,新型月球车还有另一种快速充电模式。

这种充电模式的弊端,是在充电时无法继续行驶,必须静止在原地。

但因为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的表面积非常大,可以让新型月球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这种快速充电的模式,适合在阳光充足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而在电池板的材料里面,徐佑用到了之前由自己研发出来的柔性电子材料技术。

可以说,新型月球车中的各项技术,很多都不是只靠一朝一夕研究出来的,而是来源于徐佑这几年来的积累。

“没想到还可以这样进行月球车的电池板设计,真的是完全想不到啊。”

听到这里,会场的各位航天专家们,皆是对徐佑的设计充满着敬佩。

大家越发聚精会神的听着徐佑的讲解,期待着更多新功能的展示。

“接下来,是防止翻车的设计部分。这里我们采用了不倒翁的设计思路,将新型月球车的重心集中在车辆底部的重心。即使新型月球车发生意外翻滚的情况,也可以马上恢复平衡,继续完成行驶的任务。”

徐佑接连不停的讲述着数十个新型月球车设计的突破之处,听得大家只能啧啧称赞。

“以我们现有的火箭运载能力,一次将多辆新型月球车送上月球,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在某些未知的领域,使用月球车进行探索,是比航天员亲自探索更适合的方式。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我建议尽快开始这种新型月球车的加工和测试工作,最好再下一次征途九号的发射中,就可以让这种新型月球车登上月球。”

在解析出阿波罗项目中的一些机密信息后,徐佑越发明白了月球的战略意义。

徐佑知道,必须在山姆重新获得载人登月能力之前,在月球最好布局的工作。

经历了一番谈论,大家一致觉得,徐佑的新型月球车的设计方案,是现有的月球车中,最佳的一种方案了。

很快,徐佑的方案便被提交了上去,便通过了申请。

月球车零件的加工还需要一些时间,趁着这段时间的空隙,徐佑决定进行另一个项目的研究。

之前,从月球带回来的金属矿物,研究人员只是进行了较初步的研究,还没有进行特别深入的分析。

而现在,徐佑已经确定,这些金属矿物中的铁,是非常特殊的铁。

如果能够将这种铁加以利用,那起到的作用将难以估量。

想到这,徐佑决定叫林诗一起过来研究。

除了凝聚态物理之外,林诗在材料学上面,也已经有了不错的造诣。

叫林诗过来,不仅能让她在科研上面帮助自己,同时也满足了林诗接触航天项目的愿望。

想到这,徐佑便向上进行申请,想要征召林诗一起,加入到项目的研究中去。

上面一直对林诗也非常关注,知道林诗是除了徐佑之外,华夏最有能力的年轻科学家之一了。

徐佑的这个申请,被顺利的通过。

徐佑也马上通过电话,告诉了林诗这个消息。

“您好,请问您是?”

“是我,林诗。”

“老师?怎么了,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在这之前,徐佑在外面做项目时,是很少给林诗打电话的。

“最近实验室的工作忙吗?”

“嗯,还是跟以前一样,除了教学任务之外,基本时间都放在实验室里了。还有,就是晚上需要陪着师娘,你在外面做项目,总不能让师娘一个人在家里吧。”

听到林诗的话,徐佑不禁有点想念陆知瑶了。

“崔老师晚上也在吗?”

“嗯,崔老师也在。反正我和崔老师都是单身狗,一起陪师娘住一段时间也是没关系的。反正我们的房子都将蓟京大学家属院里,来回都是非常方便的。”

得知还有崔颖陪着陆知瑶,徐佑总算稍稍放下了心来。

“林诗,如果没什么其他要紧的工作的话,这段时间就来跟我一起执行任务吧。”

听到徐佑的话,林诗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真的吗?我又可以和老师一起执行任务了?说实话,这段时间还是比较忙的,不过这些事情稍微拖一拖,也不会有什么。”

跟与徐佑一起执行任务相比,林诗目前手上的那些项目,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因为林诗相信,能让徐佑参加的任务,绝对不会是什么普通的任务。

第二天,徐佑便派人将林诗从蓟京大学接了过来。

见到徐佑,林诗显得非常的兴奋,一时之间很难将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老师,可以告诉我,这次到底是执行什么任务了吗?”

看着林诗急切的样子,徐佑轻轻笑道:

“之前你不是一直说,想要参与航天项目的研究嘛,这次就满足你的愿望。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对上一次从月球带回来的金属矿物进行研究。”

听到徐佑的话,林诗更加激动了起来。

“老师!你真是我的亲老师啊!我、我……”

林诗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感谢徐佑,却又刻意的压抑住自己的情绪,生怕说出什么太过出格的话。

激动过后,林诗努力让自己恢复了平静。

能够参与到这个任务之中,林诗必须要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

如果自己表现不够出色的话,之后可能就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毕竟林诗也有非常大的目标,想要再更多科研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的。

与林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徐佑便将大家组织到一起,进行工作的安排。

“根据山姆航天局的资料,在这些金属矿物中,是存在一种特殊的铁的。这种铁结构非常特殊,不是普通的原子结构,也并非我之前做过的任何一种原子簇结构,而是另一种同素异形体形态。”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铁如果能够得以利用,将具备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但与此同时,想要在矿物中分离出这种铁,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527章 带你过来就对了

其实单单分离出铁元素,倒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只是,想要不破坏这种铁的特殊分子结构,绝对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旦通过化学方式,对金属矿物进行作用,很可能就会破坏铁的结构。

由于矿物的数量有限,使得大家在对这种物质的探索上,并没有多大的容错率。

将项目组的专家们组织到一起后,徐佑向大家了解着之前对这种矿物研究时的一些情况。

“徐教授,经过我们对这种金属矿物的研究,发现里面确实存在一种特殊形态的铁。这种铁与我们已发现的所有铁都不同,是以一种类似分子的形态结合在一起的。”

正常的铁,都是单个原子的结构,并没有像这样分子的结构。

这种形态有些类似于徐佑与徐洲之前研究的铁原子簇,但相比起来又有些区别。

“在分离这种特殊形态的铁的时候,有什么突破吗?”

“我们尝试过用各种化学方式去分离这种铁,的确成功把铁元素分离了出来,只是在反应的过程中,已经对铁的分子结构造成了破坏。”

徐佑轻轻点了点头,这与他之前猜想的情况是一致的。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