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60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几天后。

星空一号已经成功完成了多次变轨,最终稳定的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着。

马上,就要进入到最后的登月阶段了。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星空一号距离月球表面的距离,只有二百公里了。接下来,飞船会继续减速,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吧。”

长达几天的登月直播,并没有消磨掉观众们的热情,反而让他们对最后登月的这一刻,更加的期待。

这个时候,全世界足有几亿人,在同时收看着关于星空一号的直播。

甚至,在有些地区,现在正处于深夜,都未曾影响到大家收看直播的热情。

“看,三位航天员正向我们招手呢。此时,他们三位离我们的距离,足有三十八万公里。这样的距离,远比地球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距离还要远的多。电磁波信号的一次往返,也需要二点六秒的时间。”

从三位航天员脸上轻松的表情,很难看出他们现在执行的任务有多么的艰巨。

在月球上降落,也只有山姆航天局有一些经验,更何况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无论之前准备得多么充分,要说这个时候没有一点儿紧张,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看,两位航天员已经从载人飞船中出来,进入到登月着陆器中了。接下来,着陆器将进行点火减速,最终平稳的降落在月球上。”

心细的观众,此时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那就是,三位航天员并没有全部进入到登月着陆器中,而是留了一位航天员,在载人飞船中进行照应。

载人飞船将继续停留在近月轨道上,一旦两名登月的航天员,或是登月舱出现了什么问题,也方便及时进行支援。

另外,在返回的时候,登月舱还是会与载人飞船重新对接的,载人飞船上并不能不留人,否则的话,就不能够保证载人飞船的安全。

二百公里,一百五十公里,一百公里,五十公里……

随着登月舱与月球表面的距离越来越近,登月舱也在不断的进行减速。

最终,登月舱将与非常缓慢的速度,降落在月球表面,最大化保障登月舱与航天员的安全。

“看!我们的登月舱,已经距离月球表面非常近了!”

在登月舱的视角中,已经可以较清晰的看见月球表面的岩石,以及其坑坑洼洼的表面了。

通过AI的计算,登月舱将自动对下方的地面进行探测,尽可能寻找到一处平坦的位置进行降落。

如果降落的位置选取得不好,是有可能对登月舱造成损害,甚至影响到之后的返程的。

在登月舱已经距离月球表面非常近时,它仍然保持着较快的速度。

就在这时,登月舱突然向下作用了一个力,让登月舱瞬间减速很多,以几乎与月球表面相对静止的速度,降落在了一个平坦的位置上。

看见登月舱安全的降落后,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们,都兴奋的庆祝了起来。

紧着着,登月舱的舱门缓缓打开。

两名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从登月舱中走出,手里握着鲜艳的红旗。

第517章 本不该出现在月球上的东西

这一刻,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的数亿华夏人,心情是无比激动的。

曾几何时,我们想要将一颗小小的卫星送上太空,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努力。

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壮举。

这一面鲜艳的红旗,即将竖立在月球的表面!

此时此刻,在电视机前和在网络上收看直播的人数,达到了最高值。

大家都在期待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的到来。

“看,我们的两位航天员,准备把红旗插在月球上了。我们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了!”

隋士桓和覃国庆选好了一个位置,认真的将红旗的旗杆固定在地面深处。

看得出,他们刚刚来到月球表面,对于环境的变化还没那么适应。

即便如此,他们没有休息太久的时间,想让大家尽快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随着红旗在月球上的竖立,整个神州土地上,荡漾着欢庆的声音。

“月球,我们终于成功登上月球了!这并不是我们航天事业的终点,只是我们探索外星球的一个起点!”

“三十八万公里的行程,这在之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星辰与大海,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不管怎么说,我们就是这个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这份荣誉,属于我们华夏航天事业,也让我们每一个华夏人都为之骄傲!”

此时,不论是上学的学生,还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成年人,全部都暂停了手头的学习和工作,尽情享受着这个美好的时刻。

“大家知道,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也没有风,不能让旗帜飘扬起来。所以我们的旗帜是经过特殊结构固定起来的,可以一直保持一个类似飘扬的状态。”

为了防止被一些人误解,主持人特意强调了一些细节,免得有人对旗帜的状态产生怀疑。

画面中,两名航天员站在红旗的两旁,留下了一张张非常值得纪念的照片。

“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另一名航天员,因为需要执行留守的任务,无法将脚印留在月球上。不过相信她此时的心里,也会和我们一样激动,一样享受这美好的一刻。”

此时,画面转移到星空一号飞船内部。

另一名航天员郑云慧,正在星空一号里面,同步观看着月球上的直播,并冲着我们比出胜利的手势。

因为星空一号距离月球很近,郑云慧观看直播并没有什么信号延迟,可以比我们提前一秒了解到最新的情况。

徐佑则是依然关注着星空一号和月球上传来的各项数据,在脑海中不断进行着各种分析计算。

完成了红旗的竖立后,两位航天员稍作信息,便开始了接下来的工作。

“这一次,我们的两位航天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包括在月球上的几个地方安装摄像机,采集月球样本,进行科学实验等等。接下来的工作还将持续几天,我们的直播也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进行。请屏幕前的各位安排好时间,也不必一直守在屏幕前,我们也会对重点的内容进行总结的。”

大家已经关注登月项目好几天了,或多或少都有些疲惫。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都不忍心关掉电视,生怕错过什么登月工作的细节。

就在这时,镜头中了两位航天员,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双废旧的靴子?”

眼尖的徐佑,一下子注意到了画面中的异常。

在脑力与体力提升之后,徐佑的视力甚至也好了许多,不需要戴眼镜,就可以很清楚的看清各种物体。

很明显,这是本不应该出现在月球上的东西。

不过,在这里发现这些,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两位航天员,在前面发现了一双废弃的靴子。在我们登陆月球之前,也只有山姆完成过登月的工作,所以这双靴子的主人是谁,也便没什么悬念了。”

看到这个消息,在电视前收看直播的观众们,纷纷抱怨起山姆在月球上随便扔垃圾的行径。

而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大家则是直接发起弹幕吐槽起来。

“月球不应该成为他们的垃圾场!月球并不属于山姆,不能任由他们肆意的破坏。”

“听说山姆上个世纪的几次登月,在月球上留下了非常多的垃圾。由于技术有限,难以将垃圾运回是事实,不过就这样随意乱丢,确实有些太不负责任了。”

“月球也是一个独立的星球,很可能是未来我们的另一个家园之一。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对月球进行破坏,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这个时候,主持人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分析。

“对于这些山姆遗留在月球上的垃圾,确实存在很大技术局限的原因。因为飞船运载能力的限制,是很难将这些垃圾运回地球的,只能暂时留在月球上。但我个人觉得,就算将这些垃圾暂时留在月球上,也应该集中放置,而不是随意的乱丢乱放。我们应该像爱护地球一样,爱护月球这颗卫星。”

只见隋士桓拿出一个特制的袋子,将这双靴子装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华夏航天员的素养。不仅会将自己的垃圾整理好,也会帮助收拾那些前人留下了的垃圾。大家请放心,等到未来我们的技术足够成熟,会去处理这些垃圾的。我们会让月球成为我们的另一个家园,而不是一座垃圾场。”

隋士桓这样的行为,获得了全世界人们一致的点赞。

一路下来,隋士桓和覃国庆已经发现了几处山姆航天员留下的痕迹。

这证明了山姆登月的事实,而这种对月球不负责任的表现,也留下了确凿的证据。

“嗯?”

就在这时,徐佑突然发现,从月球上传来的数据,出现了一些变化。

在徐佑反应过来没多久,发射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也发现了这个异常的现象。

“快,快让两位航天员,停止向那个方向继续前进!”

第518章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注意到这个变化后,徐佑马上通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将这个命令告知给两位航天员。

随即,画面中的两位航天员,停止了自己前进的步伐,开始在附近徘徊了起来。

“刚刚的这个区域,月球尘埃的浓度实在太高了。如果长时间呆在这个区域中的话,会对我们的航天员造成一定潜在的危险。”徐佑说道。

即便我们的航天服已经非常的安全,徐佑也不想让他们去冒这个险。

与地球上的灰尘不同,月球尘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质。

它们的体积不大,像粉末一样,却又非常的硬,一旦不小心进入航天服内部,就会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月球尘埃浓度过大时,其危险系数有可能超过航天服的临界值,对航天服造成一定程度的渗透。

“果然,月球上的确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啊。山姆航天局跟我说的话,并不全是危言耸听。”徐佑说道。

只是,徐佑觉得,这与是否处于月球背面,未必有直接的关系。

据已有的数据,月球背面是一个几乎不存在地球电磁干扰的区域,且具有大量高效无污染的能源。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月球上的这些资源,在上万年内,人类都不需要在资源问题上发愁了。

经过检测后,两位航天员绕过了这个月球尘埃浓度过大的区域,继续向前进发着。

主持人也是刚刚才得知了这个消息,向观众们解释了起来。

“刚刚我们的航天员遇到了一个月球尘埃高浓度的区域,因此才改变了前进的方向。相比地球上的灰尘,月球尘埃的危害要大很多,可能会引发‘月球花粉热’这种疾病。如果我们之后想在月球上建设家园,月球尘埃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绕过高浓度尘埃区域之后,两位航天员开始对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进行测量。

“大家都知道,月球上的重力非常低,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左右。每个普通人,到了月球上之后,都将成为运动健将。”

这时,隋士桓一个屈膝后高高跃起,直接跳了几米高,看得观众们惊叹不已。

直观的感受了月球上的低重力之后,两位航天员拿出实验装置,开始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