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88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要不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这个项目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

反观其他国家,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退出这个合作项目。

在这之后,米方在ITER中的负责人员,向我们提出了分享“东日”技术的要求。

对于他们提出的这个要求,我们早有准备。

这个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自然是不会轻易交给别人的。

收到消息后,我们马上予以了礼貌的回应。

“华夏在ITER中,一直严格按照要求,按时完成所分配的工作进度。‘东日’是一项非官方的项目,与ITER并无关系,且因为自身的探索性质,项目充满着很多的未知因素。我们愿意独自承担‘东日’项目的风险,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够严格按照ITER的要求,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

在这封回复中,我们已经给足了面子。

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的话。

那就是,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跟其他国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你们连合作项目分配的任务都完不成,还妄想着白嫖我们的技术?

真是脸都不要了啊。

收到了华夏的回复之后。

白头鹰也只能无能狂怒,对我们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并威胁将我们在ITER项目中除名。

对于这个“威胁”,我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恐惧,反而还有点儿想笑。

因为ITER项目,本来就是一个实验性质的项目。

ITER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氘氚放电自持300~500秒,预期功率到500MW。

即使达到这个目标,整个核聚变装置,也是没有任何商用价值,并且是一个终将拆除掉的项目。

要不是因为我们承担了项目中的重任,这个组织恐怕早就已经提前解散了。

既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全自研技术的重大成功。

ITER对我们的意义,已经是小之又小。

结束了第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之后,徐佑继续带领着整个项目组,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认真总结第一次实验,并找到在实验进行到两千秒之后,各项数据开始出现波动的原因。

虽然数据的波动范围不大,仍处于安全的范围之中。

但相比前两千秒,这样的波动还是存在一定的隐藏风险的。

另一个事情,就是开始进行强化版“东日”的设计。

初版的“东日”可控核聚变装置,舍弃了外部的磁体,仅仅依靠内部等离子体产生的磁场,进行对自我的磁约束。

这让装置的体积小了很多,但与此同时,磁场相对没有那么强大。

在放电功率上,甚至没有超过传统的托卡马克装置。

但如果再加上外部的磁体,让两个磁场能够正向的叠加的话。

装置对于内部等离子体的约束能力,将更为强大。

这样一来,装置将可以实现更强烈的核聚变反应,放电功率也将更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东日”项目组针对这两个任务,进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两项任务看起来并不复杂,实际进行中却是充满了挑战。

即使在磁约束的作用下,装置内壁材料的温度远在熔点之下。

但长时间的高温,也会让材料出现一些微小的性质变化。

这样的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在磁场的叠加上面,如何让两个复杂的磁场能够很好的配合,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为此,徐佑多次利用大脑仿真模拟的技能,对整个过程进行着模拟。

但受到自己脑力的限制,在一些对计算要求非常高的地方,以徐佑现在的脑力,还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庞大的计算。

有了之前的教训,徐佑并不敢再轻易的去突破自己的极限,超负荷使用自己的脑力了。

这个时候,徐佑想起了那个计算能力极其强大的海岛人工智能。

第396章 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

具备可编程能力的海岛人工智能,可以依托于海岛量子计算机,完成庞大的计算,并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徐佑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如果能将自己的大脑,与海岛人工智能,以某种方式相连接的话。

那组合成之后的智慧体,将是非常强大的。

徐佑的大脑,可以利用大脑仿真模拟这项技能,将各种复杂的反应非常精确的模拟在自己的大脑中。

而海岛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海岛量子计算机,完成各种计算量庞大的计算问题。

徐佑的大脑与海岛量子计算机,正好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这样的连接方式,非常类似于一种极具科幻色彩的概念——

脑机接口。

关于脑机接口的研究,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家科研机构在做了。

虽然还不至于像一些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一样,利用脑电波完成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操作。

但已经实现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比如说,能将人类大脑中的一些神经信号,转化成电脑可以识别的程序码。

甚至,还可以让一些残障人士,通过脑机接口去控制机械臂。

在脑机接口的方式中,分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

顾名思义,侵入式需要将脑机接口,直接接到人类大脑的灰质中。

这样的方式,获取的神经信号质量更高,能够更好的让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相连接。

但与此同时,这样直接侵入大脑的方式,可能会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轻则影响到后续的信号传播质量,重则引起一些人体的免疫反应。

另一种脑机接口的方式,则是非侵入式。

这种方式不需要在人脑上开口,只需要在脑外佩戴对应的设备就可以了。

因为颅骨的存在,会对大脑的神经信号、神经元发出的电磁波等,产生一定的屏蔽、衰减效果。

导致接受到的信号质量较低,难以通过这些信号来完成各种指令,更多的只有检测的意义。

对于现在的徐佑来说,这两种脑机接口方式,都有着其明显的缺点。

“哎……总不能为了让我能够与海岛量子计算机相连接,把我的大脑给开一个口子吧。”

如果徐佑已经八十岁了,倒不介意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验。

只是徐佑现在才二十多岁,在这样的年纪,就对自己进行开颅,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非侵入式的方式,因为信号质量较差,是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让徐佑的大脑能够控制海岛量子计算机的。

“最稳妥的方法,还是研究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徐佑想道。

如果能够想办法,增强大脑发出来的各种信号的强度,还是有希望通过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完成脑机的连接的。

而除了这种方式之外。

徐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那就是,试着直接通过自己强大的脑力,来与海岛量子计算机相连接。

这种方式,类似于徐佑通过系统获得的深度学习状态与大脑仿真模拟的功能,是以徐佑目前的能力,所无法解释的。

但这,又都是真实存在的技术。

“或许,当我的学习等级继续提升之后,或者脑力值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能获得类似脑电波外放的能力也说不定。”徐佑想道。

只是,在五级的学习等级下,需要累积一万点的经验值,才能够完成升级的任务。

想要积累一万点学习经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更何况,之前徐佑因为过度劳累导致晕厥,触发了系统的紧急保护机制,还扣掉了宝贵的两千点学习经验。

这让徐佑距离提升学习等级提升,有了更多的差距。

但不管怎样,徐佑并不会后悔当时的选择。

毕竟,学习经验扣了还可以再积累,生命结束了,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等一下……我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提前获得这种能力?哪怕是弱化版的,也是可以的。”

这时,徐佑突然想起了,自己之前学习“大脑仿真模拟”这一技能的经历。

在徐佑没有正式获得系统的这项技能之前,徐佑就在偶然之间,提前学会了这项技能的简化版。

而因为脑力所限,当时的徐佑,还无法很好的完成复杂问题的仿真模拟。

之后随着学习等级的提升,徐佑才正式掌握了这项技能。

想到这,徐佑决定,试着测试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天赋。

直接通过脑电波来操纵电脑这种方式,很快被徐佑否定了。

要是真有这么强大的脑电波,徐佑甚至可以直接操控其他的生物了。

在这之后,徐佑安排崔颖,帮助自己购买了微电流传感器。

这种微电流传感器,是可以通过贴在头皮上的方式,来检测到大脑电流产生的磁场变化。

通过检测,徐佑发现,自己大脑中的Beta波和Gamma波,都处在一个非常高的强度上。

这两种脑电波,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记忆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等。

而当徐佑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或是大脑仿真模拟状态时。

这些脑电波的强度,则变得更加的强大了。

“如果能够让我脑电波强度,保持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的话……是的确有可能通过非侵入式的脑电接口,来让我的大脑与计算机相连接的。”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