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85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伏龙科技也不会因为过去的事情,而记恨这些国产科技公司,刻意限制他们的发展。

“我们对于每家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公司,都表现出开放的态度。当然有一个原则,就是伏龙科技必须首发自己的芯片,这一点是不容更改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华夏的芯片,能够高高的领先于世界之巅。”

龙芯G1的成功,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远远不是终点。

在未来的芯片之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结束了和罗文坤的对话,徐佑思考起自己财富如何使用的问题。

将这些上亿的财富闲置,显然是一种财富的浪费。

除了一些长期的投资之外,徐佑也希望能够将这些财富,用到合适的地方上。

“我的那个奖学金基金会,可以继续扩大规模了啊。”徐佑想道。

之前因为徐佑的个人财富所限,徐佑每年在自己的奖学金基金会上,投入的金额是二百万元。

这些钱看起来似乎很多,但能够帮助到的学生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徐佑也只能用这些有钱的奖学金,表彰一些蓟大表现优异的学生,以资鼓励。

而现在,徐佑完全有实力,在这上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了。

想到这,徐佑马上找到了崔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徐老师,您找我。”

“崔老师,有个事情还得麻烦你帮我处理一下。之前我们不是以我个人的名义,在蓟京大学开设了一个奖学金嘛?现在我想把奖学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不只限于蓟京大学的学生了。”

“好的,徐老师。之后我们是想把范围扩大到全国的大学,还是某些大学?”崔颖问道。

徐佑想了想道:“先把规模扩大到全国的39所985大学吧。因为资金有限,其他学校的奖学金预算,暂时要比蓟京大学少一些。”

徐佑先选择39所985大学,倒不是因为什么成绩歧视。

毕竟之后能成为祖国科研领域人才的,肯定是这些985大学要更多一些。

徐佑希望,真的能将这些钱用在刀刃上面。

第391章 他们在故意阻止我们的人才回国

因为这个奖学金,是以徐佑个人名义来创建的。

徐佑相信,那些得到奖学金的优秀的大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精神上的鼓舞。

不管之后走到哪个行业上,都能在这个行业中发挥出自己的能量,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这时,徐佑突然想到了什么。

“崔老师,除了这39所985院校之外,再加上一所。”

“徐老师,再加上哪一所?”

“国科大。”

国科大的全名,是华国科学院大学。

这所学校非常特殊,在为国家的科研贡献上,并不低于菁华大学和蓟京大学。

这也是徐佑曾经考虑过,要放弃保送名额,去的一所院校。

但这所学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徐佑合作过的多位院士、教授,都来自于这所大学。

在徐佑有幸参观国科大的实验室时,也感觉到了这所学校浓重的科研气氛。

这种科研气氛,甚至比菁华大学、蓟京大学还要浓郁。

为此,徐佑特意要求崔颖,在自己的奖学金名单上,加上这所大学的名字。

“明白了,徐老师,我一定会办好这个事情的。”

因为个人的能力所限,徐佑的奖学金基金会,无法做到国家级奖学金那样的级别。

但只要能够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到一些优秀的学生,就足够徐佑感到心满意足的了。

崔颖的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就按照徐佑的要求,将徐佑的奖学金基金会扩大了规模。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对徐佑的做法表示高度的赞赏。

“太好了,除了蓟京大学之外,其他学校终于也可以拿到徐佑教授的奖学金了!下学期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向徐佑教授的奖学金发起冲击!”

“呜呜呜,为什么只有985的院校,才有资格获得徐佑教授的奖学金啊。不过这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我自己当初不够优秀。等我之后科研,一定要考到一所985大学!加油!”

“不知道徐佑教授赚的钱,有没有那些明星赚得多,但每年能拿出这么多钱作为奖学金,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希望那些真正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们,能够获得更高的待遇。至少,不能比那些明星差吧?”

其实除了奖学金的事情之外,徐佑还有另外一个愿望。

就是希望那些在国外高等院校留学、或是在国外做尖端研究的科研者们,能够更多的回到祖国。

只有尖端人才足够多了,国家的科技发展才会更加迅速、稳步。

徐佑知道,他们最终没有回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无可厚非的选择,自己绝对不可强求。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特殊的情况,徐佑很可能也会寻找出国留学的机会。

无论是科研资源,还是科研环境,很多国外的顶级院校,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在徐佑的带领下,华夏已经成为了世界又一个学术中心,大有超越西方的趋势。

在芯片等尖端研究领域上,我们也已经突破了封锁,实现了弯道超车。

可以说,现在是我们科研环境最好的时候了。

有了这样的环境,足以吸引那些海外的国人回国进行科学研究。

这一天,徐佑找到罗文坤,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文坤,如果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的话,我建议能够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也包括那些海外的国人。”

罗文坤闻言点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想要我们的整体科研实力强大起来,肯定是要更多的人才的。不过这个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想要留学生回来倒还是其次,在国外尖端领域工作的那些人,不是那么好挖的。”

这个问题,并不是钱就能够解决的。

对于那些真正的尖端人才,国外一定会用尽全力阻挠人才回国,甚至不惜使用一些阴暗的手段。

“困难肯定是困难,不过有希望的话,还是试一试吧。这么多海外的国人,一定会有想要回到祖国的。”

只要他们自己愿意回来,就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剩下的,就是如何帮助他们回国了。

“知道了,我会想办法做成这件事情的。我们在很多研究领域上,确实经验非常不足,要不然也不至于一直做不出来高精度的光刻机。”

在整个龙芯计划中,人才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徐佑一个人可以解决很多关键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全部的问题。

只有整体的科研队伍强大了,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

在这之后,包括伏龙科技、夏为公司、华芯国际、魔都微电子等,参与到龙芯计划的企业,一起就人才回归的事情讨论了起来。

这些企业都表示愿意用可观的价格,来吸引海外优秀国人归国。

这个计划,暂定为“人才回归计划”。

为了防止这个计划,引起西方国家的过度注意。

这些企业并没有太过声张,而是比较低调的进行着这个计划。

正如大家预想之中的是,很多在国外的优秀留学生,因为华夏科研环境的提升,对毕业后回国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一些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的国人,也有了回国的想法。

但是,事情在这之后,突然有了一些变故。

很多在海外的国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禁止离境,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们给出的原因,包括竞业协议、窃取商业机密问题、财务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很多是根本不存在的,要是已经在企业从事机密工作还好,一个留学生的话,根本不会涉及到什么机密的问题。

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无疑是在故意阻止这些优秀的人才回国。

“果然,他们比想象中还要更加不择手段啊!”

徐佑庆幸着,当初的自己没有轻易的选择踏出国门。

否则的话,现在是否能够回来,都是一个问题。

第392章 我们的国家,站出来了!

这对于那些去国外学习尖端知识,又想要回来报效祖国的莘莘学子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不出国深造,就无法学到那些尖端的知识。

但出国的话,又要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

像徐佑这样,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弥补学术环境和学术资源差距的人,是屈指可数的。

正当这些想要归国的海外国人,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离境而感到无助时。

我们的国家,站出来了!

首先,第一个行动,是一些在国内从事涉嫌非法情报收集工作的外国人,被依法捉拿归案。

之前我们没有下手,并不是因为没有证据抓他们,只是因为暂时还不值得下手,或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

与国外那些颠倒黑白的定罪方式不同,我们的抓捕是完全符合法律的,各种证据非常确凿。

这样的行动,是为了增加帮助我们人才回归的筹码。

第二个行动,我们对那些遭遇了不公平对待的海外国人,进行了声援。

没有的罪,一定不要认罪。不合理的惩罚,一定不要妥协。

即使以个人的能力,无法与他们背后的恶势力对抗。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