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82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我知道你现在想马上就去工作,不过总不能饿着肚子吧,先把饭吃完,我肯定不会打扰你的。”

徐佑也知道,饿着肚子搞科研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之前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时,徐佑曾经在不吃午饭的情况下,连续高强度工作了十个小时,最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没错,不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也不能废寝忘食。来,我们先吃饭。”

“嗯,这才对嘛!”

见徐佑乖乖的吃起饭,陆知瑶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刚刚突然产生的灵感,确实让徐佑的心思都跑到了工作的上面。

徐佑吃饭的速度明显比平常要快,几分钟就把自己的份儿给吃完了。

“那个,瑶瑶……”

“好啦,你快去工作吧,不用陪我了,饭桌和厨房我会收拾好的。”

陆知瑶只是可惜,准备好的果酒并没有派上用场。

“瑶瑶,这次就辛苦你了。等这阵子忙完,我一定还会补偿你!”

看着徐佑回到房间里,陆知瑶也只能无奈的摇头笑了笑。

第386章 走,我们进屋

“等这阵子忙完了”,这是徐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陆知瑶也期待过无数次,徐佑在忙完一个项目后,能够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不说为了陪陆知瑶,至少也得让自己的身体好好休整一下。

作为曾经的理科生,陆知瑶知道,做科研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

仅仅是理科学习的过程,陆知瑶就感到有些吃力了。

更别说是难度更高,强度也更大的科学研究了。

但每当徐佑完成一个项目的研究,就会几乎无缝的衔接到下一个科研项目中去。

那句“等这阵子忙完了”,从来都只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

可当陆知瑶站在徐佑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些问题时,又非常能够理解徐佑的想法。

科研是徐佑的爱好,也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责任。

既然选择了徐佑,陆知瑶必须要接受徐佑的一切。

吃完了自己的那份披萨之后,陆知瑶静静的进行着收拾厨房的工作。

因为担心打扰到徐佑,陆知瑶努力将做家务时产生的音量放低。

当然,其实陆知瑶的这些顾虑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徐佑根本感受不到这些声音的存在。

收拾好餐桌和厨房之后。

陆知瑶轻轻打开徐佑的房门,不时向徐佑看去。

陆知瑶并不想打扰徐佑,只是担心徐佑自己在房间里,再出现什么异常的情况。

即使徐佑承诺,不会让自己超负荷工作了,但陆知瑶还是会担心,徐佑会像上一次那样突然晕倒。

徐佑自然不会轻易去犯同样的错误,一直让自己的大脑,在承受范围之内进行工作。

按照刚才的方向,徐佑在大脑中,构造着光量子芯片网格结构。

通过在大脑中多次的构造、仿真模拟之后。

徐佑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处理不同信号功能的构造方式。

“按照这样的方案去设计,就可以通过外加控制信号,改变内部光学器件的连接状态……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信号处理功能了!”

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徐佑大脑仿真模拟的准确度是非常高的。

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后,徐佑连忙把这个设计,复制到自己的电脑当中。

完成了这一切的工作,时间已经来到了午夜十二点。

此时,陆知瑶已经困的不行,却还是客厅里等着徐佑。

陆知瑶担心徐佑会太过劳累,却也不敢随便打扰徐佑,生怕影响到徐佑的工作。

“嗯?”

听到徐佑卧室房门打开的声音,陆知瑶一下子有了精神。

“工作终于做完了?”

“嗯,做完了。瑶瑶,你还没睡呢吗?”

“我还不困。”陆知瑶回答道。

陆知瑶说这话的时候有些违心,因为在刚刚的时间里,陆知瑶已经趴在沙发上,好几次快要睡着了。

这时,只见徐佑走向陆知瑶,直接将陆知瑶公主抱了起来。

“我们进屋睡觉。”

……

第二天,徐佑召集所有“光子芯谷”的项目组成员,讲述着自己的设计成果。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波导网格,来作为通用基本单元。通过可调耦合器,改变波导网格的连通方式,实现对不同路径的自动选择。它们可以构成不同尺寸的各种光学器件,以实现特定的信号处理功能。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增加可重构功能的灵活性……”

徐佑在大屏幕上,展示着自己最新的光量子芯片波导网格设计结构。

看着大屏幕上的设计图,听着徐佑的讲解,会议室中的项目组成员,无一不表现出极其震撼的神色。

这样巧妙的设计方案,从理论上的确可以让光量子芯片,实现更复杂的编程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项目组进入到了实验的工作中。

通过实验中对各项数据的测量,证明了徐佑的理论确实是完全正确的。

“徐教授,多次的实验证明,我们的这种网格结构,确实可以实现带宽的可调节功能。通过微盘谐振器对光脉冲进行频谱整形,再经过色散光纤实现波长到时间映射,可以实现任意波形产生的功能。”

得到项目组成员肯定的答复后,徐佑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就好,实验做到这里,已经证明我们的这种结构,是可以支持复杂的编程工作的。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光量子芯片的设计,并准备进行实验芯片的试产了。”

有了成功的基本网格结构,设计光量子芯片的工作便少了很多的麻烦。

而想要进行芯片的设计,EDA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着之前伏龙EDA的成功,开发出一个针对光量子芯片的EDA也并不困难。

徐佑直接在原有伏龙EDA的基础上,针对光量子芯片的一些特点进行改动,开发出了一个专门用于光量子芯片设计的EDA。

整体上,比正常的传统硅基芯片的EDA还要简化一些。

随着光量子芯片EDA的完成,芯片正式进入到了设计阶段。

罗文坤对于这个项目十分关注,经常来到实验室,询问着项目的进展情况。

每有一个小的突破,罗文坤都会激动很长时间。

因为这就代表,“光子芯谷”距离成功要更近一步了。

世界芯片格局,距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再那么遥远了。

随着最后的设计工作结束。

光量子芯片正式进入到了试产的阶段。

这颗芯片,被命名为“龙芯G1”。

与龙芯001相同的是,这两款芯片,都是由我们自主设计研发,并自主生产的。

不同的是,龙芯G1是世界上第一款,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手机芯片。

和上次一样,这次的芯片制备工作,依然使用的是魔都微电子的国产光刻机。

因为光量子芯片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并不高,魔都微电子的28nm光刻机,完成这样的工作是绰绰有余的。

龙芯G1的试产过程,甚至比龙芯001的更加顺利。

完成了龙芯G1的试产之后,伏龙科技对于这款芯片,开始了测试工作。

第387章 这叫性能不算强?

对于龙芯G1的表现,大家都是非常紧张的。

毕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光量子手机芯片。

不说它在性能表现上,能否超越传统的硅基芯片。

能不能稳定的运行,都是一个问题。

相比与其他人的紧张,徐佑倒是显得放松很多。

因为在对龙芯G1进行设计时,徐佑已经提前通过大脑仿真模拟的功能,对这款光量子芯片进行了模拟的评测。

如果评测足够准确的话,龙芯G1的表现,是会超越当今市面上其他任何一款手机芯片的。

且不说是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

就算是水果的A系列芯片,都无法与龙芯G1相比。

另外,在功耗的控制上,龙芯G1也要比传统硅基芯片更加出色。

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搭载龙芯G1的下一代伏龙手机,将会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做好了准备工作后,伏龙科技的研发组,开始对龙芯G1进行详细的测试。

上一代的伏龙Z1手机,成为了这一次的实验手机。

研发组将龙芯001替换成龙芯G1,开始了手机的性能测试。

其实,伏龙Z1的很多设置,都是为龙芯001量身定做的。

直接更换手机芯片,不进行任何优化的话,肯定无法让新的芯片展现出最佳的性能。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