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乐要加糖
徐佑知道,自己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和巩瑞联系,巩瑞那边肯定早就想问自己进度了。
徐佑这边并没有收到巩瑞的消息,多半不是因为巩瑞不着急,只是巩瑞不好意思问自己而已。
接下来,徐佑将实验数据展示给巩瑞,并为巩瑞讲解着一些实验中的发现。
“其实在最开始,我研究这种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想到应用的部分。直到后来,在一位材料专家的提醒下,我才想到这种物质的合金,可能会有比较强的抗蚀性,有应用到医疗器械中的潜力。”
这位徐佑口中的“材料专家”,自然就是徐洲了。
当然,在与巩瑞交流的过程中,徐佑并没有仔细说明,这位材料专家和自己的关系。
“后来,在我数百次的尝试过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最合适的合金形式。经过机械测试、热测试、化学测试等多个测试后,这种材料完全满足生物适应性材料的性质。”
看着徐佑电脑中的各项数据,巩瑞也不禁连连点头。
“太好了,徐教授!你的各项测试做得非常专业,完全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来的。这种合金材料的表现,比我们之前使用的生物适应性材料都要好!”
“这都得归功于巩教授您之前的指导。当然,我做的这些测试并不全面,像植入、皮内、注射等测试,还得劳烦您再继续进行测试工作。”
其他的这些测试,就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医疗设备进行了。
徐佑毕竟不是专业研究医学的,不可能完成这些所有的测试。
“那是当然。不管怎么说,我代表我们实验组感谢您的付出!回去我先让我们实验室的财务,把第一笔科研经费给您转过来。等之后一切测试通过的话,再继续走接下来的账。”
“好的,巩教授,这都不是问题。之后有什么问题的话,也随时跟我联系。”
除了正常的科研合作之外。
徐佑也很希望多结交巩瑞这样的医学专家。
巩瑞不仅在医学研究上颇有建树,同时也是著名的心血管疾病医生,帮助很多患上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恢复健康。
徐佑知道,自己以及身边的亲人、朋友,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能够多认识一些医生朋友,等到以后再突然遇到这些健康问题,也不至于感到茫然无措。
在这之后,巩瑞实验室对这种新型合金材料,进行了更详细、更专业的测试。
在测试中,这样材料继续着良好的表现,在每项测试中,都显示出了非常好的性能。
最终,巩瑞确定,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生物适应性材料。
巩瑞实验室的计划是,先进行医学表面设备和外部通信设备的研究。
这些医疗设备,相对来说风险更小一些,不会与人体发生太强烈的排斥反应。
等到之后技术成熟,再继续进行植入设备的研究。
得到巩瑞肯定的回复后,徐佑也算是完成了又一个领域的突破。
能够在医学研究上,为全人类做出一点贡献,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荣誉。
……
完成了在生物适应性材料方向的研究之后。
徐佑继续针对这种物质,进行着其他领域上的研究。
在这期间,徐佑收到了另外的一个消息。
量子计算机的专家——韩书斌院士告知徐佑。
海岛量子计算机,在编程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
即使还不能像普通的计算机,或是超级计算机那样,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了。
“徐教授,你要是有时间的话,我可以去蓟京大学,当面跟你交流一下。你看看你最近方便吗?”
能让韩书斌亲自过来一趟的,徐佑算是非常少有的一个了。
徐佑对于这个进展也非常重视,马上调整了自己的安排,抽出时间,与韩书斌约定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虽说韩书斌是院士,徐佑只是教授,只看头衔的话,似乎韩书斌要更高一些。
但谁都知道,如今徐佑在华夏科学界的地位,是无人可以相比的。
徐佑拿到院士的头衔,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到了约定的时间,韩书斌带着助手刘娇,一起来到了蓟京大学。
第355章 我就知道你有些小心思
在徐佑逐渐成长之后,韩书斌已经不止一次,亲自来到蓟京大学去访问徐佑了。
这对于韩书斌来说,并不是什么屈尊的事情。
能有机会与徐佑当面交谈,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徐教授,好久不见啊!”
见到徐佑之后,韩书斌微笑着和徐佑打着招呼。
“韩院士,好久不见!崔老师,麻烦帮我们泡一壶热茶。”
“好的,徐老师。”
徐佑知道韩书斌一直有喝茶的习惯,便安排崔颖,提前准备好了韩书斌喜欢喝的茶叶。
这些可能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不过能想到肯定是更好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韩书斌便说起了正题。
之前海岛量子计算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量子计算机进入到了千量子比特的一个新领域。
不过,在编程上,量子计算机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相比普通计算机,或是超级计算机来说,并无法解决各种各样类型的问题。
这也是量子计算机的一个局限性。
但在韩书斌团队近来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个新的成果突破。
“最近,我们研制出了一种新的量子优化设备架构。这会帮助我们在医疗、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金融等领域,加速进行量子研发的突破……”
听着韩书斌的讲解,徐佑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这种新的架构,可以让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以某种方式进行结合。
可以同时发挥出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两者的优势。
这对于量子计算来说,很可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
“当然,目前来看,这种技术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更多具体的应用方式,仍在探索之中。徐教授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尝试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一下。”
韩书斌特意来蓟京大学找徐佑一趟,自然不是仅仅为了当面向徐佑汇报这个成果而已。
韩书斌的根本目的,还是希望徐佑能够利用自己那非凡的才智,帮助韩书斌团队在这个领域上继续研究。
徐佑早已不是刚上大学时的懵懂学生,早就猜出了韩书斌心中的想法。
“韩院士,能在量子计算领域上深入研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方便的话,请让我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吧。”
徐佑的回复,正中韩书斌的下怀。
“徐教授,我们当然方便了。没有徐教授的贡献,海岛量子计算机的项目,绝不可能这么快就取得成功。”
接下来,韩书斌给徐佑大致的讲解了一下,这个量子优化设备架构的主要内容。
“具体的东西,都在这个硬盘中了。顺便提醒一下,以后如果涉及到一些机密的信息,最好不要用邮箱发件了,还是用硬盘更安全一些。”
这与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徐佑对此也有同样的观点。
“好的,韩院士,我会认真研究的。辛苦您特意过来一趟了。”
“辛苦什么,正好我也跟蓟大其他的朋友聊一些事情。徐教授,等之后有什么进展,我们再随时联系。”
送走了韩书斌之后,徐佑便开始研究起了这一套新的量子优化设备架构。
不得不承认,韩书斌团队在这方面的构思确实是非常的巧妙。
这种将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结合到一起的方式,徐佑之前也是没有想到的。
整个设备架构,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协同功能。
当然,这个设备架构,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平台的作用。
具体的相关应用,还需要继续进行开发。
不过,在有了一个高效的平台之后,应用的开发难度,也要比之前低出了许多。
徐佑对于利用量子计算机,来计算超导材料的问题,终于有了信心。
但在这之前,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徐佑去解决。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量子比特系统非定域性的问题。
想要利用量子计算,去很好的解决优化选择问题。
就必须要弄清量子比特系统的非定域性。
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要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徐佑来到了量子物理实验室,想要安排一些量子实验。
来到量子物理实验室后,徐佑没有见到王相武,而是见到了曾经的师兄,赵为佳。
“师兄!”
即使现在的徐佑早就今非昔比,徐佑还是习惯于用原来的称呼去叫赵为佳。
“我敬爱的徐教授,叫我赵老师就好了。”
和赵为佳叙旧一番后,徐佑问起了王相武的事情。
“王老师不在实验室吗?”
听徐佑提前王相武,赵为佳的心情似乎有些低落。
“王老师最近身体状态不太好,先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怎么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应该就是太累了吧,估计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