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46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在这样的状态下,陈平秋变得越来越话多了起来。

“跟你们说一个秘密吧。也不算什么秘密,未来这个是肯定会公布的。”

听到陈平秋的话,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作为学术圈的人,他们自然都对这些学术机密非常的感兴趣。

“在蓟京,马上就要建造一个公里级的高温超导电缆了。项目已经通过审核,进入到了准备阶段。估计过不了多久,这个项目就要开工了。”

陈平秋觉得,既然这是个马上要开工的项目,想瞒也瞒不住。

提前几天跟实验组里的人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感到有些吃惊。

“陈教授,是上次您说的那个202K的高温超导体吗?”一位老师问道。

这个时候,陈平秋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

“都别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有202K的高温超导体了?行了,这些你们就当不知道,你们也都被乱往外传啊。要是让我知道谁往外乱说,我可拿你们试问。”

“放心吧,陈教授,我们心里都有谱呢,肯定不会乱说的。”

本来他们还期待着,陈平秋能够再多透露一些细节。

陈平秋突然的欲言又止,让大家心里都有些失望。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不能说的。

很快,大家又继续热聊了起来。

此时,角落里的一个人,似乎有什么心事,眼神在不断的转动着。

结束了饭局之后,大家醉醺醺的从饭店中出来。

这一场下来,他们都没少喝,有的走起路来,都有些蹒跚了。

“今天大家喝得很尽兴,明天我给大家放半天假,上午都不用去实验室了。”陈平秋说道。

“谢谢陈教授!”

从饭店门口分别后。

老师们或是叫着代驾,或是打车,各自回家。

学生们则是一起拼车,回到了学校。

“陈教授太好了,不仅请我们吃饭,还特意给我们放了半天假。”

“是啊,我们明天早上就不用早起了。”

“想想陈教授能有这么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材料人,也不觉得那么苦逼了。”

回到宿舍之后,学生们都困意十足,很快都躺在床上,进入到了梦乡。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睁开了双眼,神情似乎有些挣扎。

犹豫了一会儿后,他还是做出了什么决定。

打开手机,进入了一个聊天软件,用指尖快速点击着屏幕上的虚拟键盘。

……

这一天,华国的各大主流媒体,发布了这样的一个消息:

“我国第二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于今日在蓟京动工。”

点进标题里面,关于消息的具体描述非常少。

只说明了这条高温超导电缆的长度,具有的一些意义等等。

关于这条高温超导电缆,具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超导临界温度是多少,甚至预计的输电效率等关键信息,新闻里都并没有提及。

因为新闻中所说,这是我国第二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很多人以为,这并不算是什么重磅消息,只是上一条高温超导电缆的推广而已。

但一些了解科技实事的网友们,从这个消息中,得到了一些另外的信息。

“我记得之前,我们已经研究出150K的高温超导材料了。照这样分析,这一次我们的高温超导电缆,很可能使用的是这种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啊。”

“之前魔都的高温超导电缆,导电层主要使用的材料,应该是Bi2223带材。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约为110K,需要通过液氮降温,去达到超导临界温度。如果使用150K的高温超导材料,同样也需要液氮去降温,不过因为超导临界温度提高了40K,会减少一定的冷源投入,节省输电成本。”

“不知道这种高温超导电缆,在未来有多大的应用价值,总体算下来,会不会比常规电缆的成本更低。”

“建造价格肯定是要比常规电缆更加昂贵,技术相对也没有常规电缆成熟,但这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即使为了营造超导环境,需要使用冷源进行降温,但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电能损耗这点,实在是太香了。”

“如果能把高温超导电缆的技术做成熟,我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需求都不会那么急迫了。”

第333章 没有意外,就制造意外

大洋彼岸。

办公室里的几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皱着眉头商讨了起来。

“果然,他们已经开始建造新的高温超导电缆了吗?”

“没错,这说明我们的人提供的消息,是非常准确的。这次他们高温超导电缆所使用的材料,并不像外界传言那样,是150K的高温超导材料,而是那种并未对外公布的202K高温超导材料。这种材料的应用价值非常可怕,因为突破了干冰的升华点,在营造低温环境的成本上,会比常规的高温超导电缆,低非常多。”

即使不是物理专家,也能很容易的理解这个概念。

两种冷却剂,在成本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怎么样,找到相关的机密文件了吗?”

“还没有。在那位教授实验室的电脑中,并没有什么相关的重要文件。这些东西可能会隐藏在他的个人电脑中。我们正在想办法,通过我们的Hacker,潜入到他的个人计算机中。”

“嗯,如果不行的话,看看能不能进入他的房间中,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线索。另外,再想想办法,搞到一些他们的高温电缆材料。想要铺设公里级的高温超导电缆,准备的材料一定会非常多的,搞到一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知道了,先生,我会去安排的。”

布置了多个方案之后,白发老人总算轻轻舒了一口气。

“这些狡猾的兔子,竟然在背地里,偷偷搞这些技术。这样的尖端技术,理应是为全世界人类服务的。”

白发老人身边的男人,在听到这个说法之后,心里竟也觉得有些可笑。

同样的观点,在他们的身上,也并没有得到应验。

在维护他们的霸权的时候,从没有想过,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或许,这就是人类双标的本质吧。

“对了,关于那个叫做许……许什么来着?”

白发老人由于偶感风寒,记忆力相比于之前,又差了一些。

“先生,您说的是徐佑吧?”

“对,就是那个徐佑。怎么样,有机会解决掉他吗?”

“难度很大。徐佑平时基本就待在他的校园里面,他们似乎是为了保护徐佑,学校里的安检非常的严格。我们的人想要进入学校里面,都并不是很容易。徐佑这个人也非常的谨慎,出校门的时候,身边都会带着几个保镖,常人甚至很难接近他们。不出意外的话,想要在他们的国家解决掉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意外,就想办法去制造意外。那些波斯的科学家,不也是我们不使用一兵一卒,在他们的地盘给解决掉的吗?”

“可是先生,波斯和华国的安保级别,可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要是做得太明显的话,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不用顾虑这么多了。那个年轻人对我们的威胁实在太大了,而且我们并不知道,他在背地里有没有做什么更可怕的事情。只要做得干净一点儿,不至于会留下什么痕迹的。大不了,就把锅甩到他们自己人的身上。”

“好的,先生,我知道了。”

……

高温超导电缆的建设工作,徐佑并没有参与进来。

有专业的人负责这些工作,徐佑并不需要对此太过担心。

这段时间来,徐佑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对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构想之中。

无论是使用常规方法,还是另辟蹊径。

有些问题,肯定是逃不过去的。

比如说,寻找到更好的材料,去承受高强度的核聚变反应。

目前为止,市面上的任何一种材料,都远远无法承受,长时间剧烈核聚变反应,所造成的超高温度等恶劣条件。

也只能对反应物进行约束,以避免反应物与任何物质发生接触。

在现有的技术下,尚无法长时间的对反应物进行约束,因此也只能进行较短时间的核聚变反应。

“即使找到性能更好核反应容器材料,对于目前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来说,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啊。”徐佑感叹道。

可控核聚变装置,就像是一个“人造太阳”一样。

容器材料的耐热能力更强,肯定是我们想要的。

但相比之下,对于反应物的约束,却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

如果能够使用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反应物死死的控制在容器的中间,让反应物能够一直与容器保持一定距离,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对容器材料的要求。

目前我们使用的约束方式,主要是磁约束。

可是,现有使用磁约束对反应物进行约束的装置,为了不损毁容器材料,需要让聚变等离子体的密度非常低。

这样的结果是,无法长时间维持反应,输出的电力也会低于输入电力,并无法作为能源使用。

徐佑觉得,在对反应物的约束方式,必须要做出重大的改变。

“呼……还真是一个难题啊。不行的话,去往冷聚变的方向试试看?”

想办法去降低核聚变的反应温度,同样是一个可能的方向。

但徐佑也知道,冷聚变这种近乎于民科的概念,很可能是根本不可行的。

在这个方向上,还是尽量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还真是永远的五十年啊……”徐佑感叹道。

但不管怎么说,约束条件、核反应容器材料、冷聚变这些问题,徐佑都不会轻易的放弃。

就在徐佑陷入瓶颈的时候。

陆知瑶给徐佑发来了信息。

【路之遥:我论文的初稿写完了。徐教授要不要点评一下?】

“初稿都写完了?速度够快的啊。”徐佑感叹道。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