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39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因为这个项目的意义十分重大,项目负责人必须得保证,能够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这个项目上面。

经常被征调走的徐佑,显然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

见邓福这么说,徐佑也再没有了什么顾虑。

“邓院士,首先我非常认同您说的,我们必须要搞自己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真的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其他国家的身上。”

徐佑知道,参加ITER计划的这七方,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

随时要做好散伙的准备。

就算真的研究成功,之后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在龙芯计划中,至少大家都确定是盟友,不会轻易因为一些利益纠纷而散伙。

当然,徐佑也知道,在龙芯计划中,我们同样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如果他们能够提供关于芯片的一些重要技术,那是最好不过的。

这可以让我们更早的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如果那些合作伙伴不值得信任的话,我们也做好了完全自研的准备。

像这类重要的技术,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完全实现自主化的研究。

“没错,ITER已经一拖再拖,在我的有生之年,肯定是等不到可控核聚变成功的那天了。我只希望,在你们这代,能够真的实现可控核聚变。”

邓福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现在的身体还能够支撑自己去率领一个项目,但他自己也知道,未来终究是那些年轻人的。

“不,邓院士,我相信您也一定会看到那天的到来的。”徐佑微笑道。

“但愿如此吧。”

接下来,徐佑表达了自己对于可控核聚变的一些想法。

“邓院士,我个人认为,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可能会需要一些颠覆性的方案。”

听到徐佑的这句话,邓福也是一愣。

“徐教授,怎么说?”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现在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方向是完全错误的。理论上这些方案确实是可行的,很多待解决的技术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只是我觉得,需要关键的一个想法,去扭转这种困局。这就像是围棋中的手筋一样。”

“徐教授,你也懂围棋?”

“略懂一点儿吧,跟聂杰下过几盘,当时他让我九个子,我们还下得难解难分呢。”

“哈哈,那也不简单了。我年轻时也是个围棋爱好者,后来就没有什么时间下了。我觉得你的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我也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感觉。目前所有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更多的都是实验性的,距离应用还是遥遥无期。”

“但不管怎么说,像核反应的原料、各个工程环节、核反应容器材料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我个人在材料的研究上有一定的经验,可以负责核反应容器材料的研究。”

因为保密的缘故,徐佑并不能向邓福如实交代,自己对于华夏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的成果贡献。

第322章 得不到的,就把它毁灭

“好的,徐教授,那核反应容器材料这部分的研究,就要劳烦你了。有什么其他新的想法,也随时和我联系。”

从邓福的办公室中出来之后,徐佑一直在思考着相关的问题。

之前徐佑在滨城造船厂时,就参与过航母核动力装置的研究。

其中的核反应保护箱,与可控可聚变的核反应容器,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只是,核航母使用的是核裂变,在反应强度上,与核聚变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同样的材料,是肯定无法应用到核聚变的反应容器中的。

“唉,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啊。”徐佑感叹道。

包括常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可控核聚变这些项目,想要真正的实现,或许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甚至比火箭、航母等技术,还要更加的难以解决。

不过,徐佑也相信,在这几项技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也许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

大洋彼岸。

黑宫之中。

“你说什么?他们已经实现了202K的高温超导材料,还准备进行新的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研究?”

白发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大惊失色了起来。

“没错,看来他们对自己的成果有所隐瞒。150K的超导材料,并不是他们的最新技术,或许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消息可靠吗?”

“非常可靠。参加会议的一位教授不小心说漏了嘴,被我们的人听出来了。那个叫做徐佑的年轻人,也出现在了这次会议之中。或许202K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就与他有非常大的关系。”

“徐佑……又是那个年轻人吗?”

白发老人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听到这个名字了。

“没错,就是他。他是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者,同时也是150K超导材料的研究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徐佑在这项成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机会得到具体的成果信息吗?”

“这恐怕有些难度。我们的人权限比较有限,还无法接触到最机密的部分。”

白发老人皱眉想了想,突然咬了咬牙。

“得不到具体成果的话……如果有机会接近他,就想办法把他解决掉吧。”

白发老人觉得,既然自己得不到的话,倒不如就直接毁灭掉了。

“可是……先生,我们在他们的地盘做这种事情,难免会留下把柄的。”

“尽量做得干净一些。实在不行的话,留下痕迹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制造一些舆论,让他们没法分辨出事情的真相。”

白发老人并不清楚,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到底会为他们做出多大的贡献。

但他冥冥之中还是觉得,如果不尽早除掉这个年轻人,会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情。

……

会议之后,徐佑继续着作为蓟大教授的生活。

除了多了一些需要研究的课题之外,徐佑每天的时间,依然主要放在了科研和教学中。

这一天,徐佑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林诗的这篇论文,确认要刊登在下一期的《Nature》上了。

“徐老师,我够给你争气的吧!你教的学生都能发《Nature》了!等期刊发行了,我一定好好留着,也给你送一本留作纪念。”

“恭喜恭喜,我一定会好好保存的。”

徐佑回想着,自己第一次发论文时,心情甚至比现在的林诗还要更加激动。

只不过,距离徐佑第一次发论文,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

但林诗能以这样的年纪发《Nature》,也实属是一件震撼学术界的事情了。

“徐老师,有没有什么奖励啊?”

“当然有,实验室会给你一笔奖金以资鼓励,这个是跟学校的奖金不冲突的。”

“哎,提钱就没意思了。有没有稍微用心一点儿的奖励?”

徐佑想了想,说道:

“要不,请大伙儿一起来我家吃个饭?”

徐佑想着,早就说过要请他们来家里玩,一直都没倒开时间。

正好趁这个机会,邀请大家过来做客,顺便还能放松一下。

“好呀好呀,是徐老师下厨,还是师娘下厨?”

“我们一人做一道菜好了,都参与进来,看看大家的厨艺。”

“嗯,那也行。只是我厨艺很一般,最多只能把菜做熟。不过,应该是吃不死人的。”林诗笑道。

“没关系,就是图个气氛嘛。”

徐佑在四人小群里说了这个事情,楼嵩和罗文坤都表示愿意赴约。

陆知瑶得到这个消息后,也非常期待这次的会面。

除了楼嵩之外,陆知瑶还没见过徐佑的那几个朋友呢。

凑巧的是,胡书城也跟徐佑说,自己刚刚完成手头的任务,要回蓟京待上几天。

徐佑询问了一下大家的意见,也都希望彼此间能认识一下,便决定一起聚了。

聚会的时间,约定在周末大家都休息的一天。

徐佑先是和陆知瑶一起,把楼嵩和林诗接到了家里。

“师娘!”

见到陆知瑶之后,林诗便兴冲冲的喊道。

被一个跟自己同龄的人称作师娘,陆知瑶一时有些不太适应。

“你们……不是同学吗?”

“曾经是同学,但现在徐老师是我的老师啦。叫声师娘也是应该的。”林诗笑道。

这时,楼嵩突然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

“没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会不断改变的。像我和林诗还有罗文坤,现在已经是博一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叫我们学长和学姐。至于你和林诗,可以各论各的。”

“楼嵩……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不会说话。”陆知瑶撇嘴道。

“难道……不好笑吗?”楼嵩尴尬的挠了挠头。

好在陆知瑶也不是第一天认识楼嵩,并没有对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你们先回家,我去接门口老胡。罗文坤有些事情,会稍微晚点过来。”

因为陆知瑶是今天的大厨,徐佑决定让陆知瑶先带他们回去。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