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29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短时间内,肯定是很难上市的。

但以罗文坤的实力,又的确不会轻易被这个事件所击溃。

大不了的话,罗文坤的父亲在伏龙科技上投一笔钱,都可以解决暂时的危机。

从长远上考虑,伏龙科技依然有非常大的潜力。

在罗文坤的语言攻势下,股东们都没有提出出售股份的想法,决定继续与伏龙科技站在一起。

把股东们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后,罗文坤总算松了一口气。

其实对于这个事情,罗文坤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的信心十足。

罗文坤确实在担心,大批股东会想要抛售自己的股权。

因为白头鹰的禁令,伏龙科技的价值,已经跌到了谷底。

这个时候,是很难有人愿意用正常的价格去接盘的。

罗文坤的父亲,总资产虽然很高,看起来帮助罗文坤解决这个危机,并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可实际上,总资产和流动资金完全是两码事情。

别说让罗文坤的父亲掏出几十亿的现金了,就算是几个亿,都不是马上能够拿出来的。

因此,罗文坤只能想方设法,尽量去稳定住股东们的情绪。

而在方法上,又不能仅仅去依靠画饼。

哪个股东也不是傻子,不会在这个时候,仍对伏龙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正是想到这点,罗文坤才故意说出那些,有些咄咄逼人的话。

为的就是镇住那些投资商,让他们不敢轻易的退出。

要是只有一部分投资商退出的话,这些缺口也是完全可以补得上的。

稳住了这些投资商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公司未来该如何经营下去了。

面对这些禁令,下一代伏龙手机,肯定会陷入难产的境地。

除非能够解决芯片、手机系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在不久之后,有关“龙芯计划”,又有了一些新的消息。

对于这些参与龙芯计划的组织、企业,其所属的国家,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资金赞助。

以鼓励他们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相关技术的研发。

除了科研资金之外,在科研方面,他们也得到了相应的支持。

一些优秀的相关技术科研人员,被派往这些组织和企业,帮助他们进行研究工作。

而作为华国新兴的科技企业,伏龙科技也得到了很重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我们的计划,是能够在两年之内,就用上完全由自己独立研发的芯片。

当然,仅仅是造出芯片是并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高性能的芯片。

整体性能上,不能落后他们最新技术一代以上。

这让罗文坤及伏龙科技上下,重拾起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徐佑作为龙芯计划的参与者之一,也参与到了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

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手机系统的制作等等。

这一天,罗文坤找到徐佑,和徐佑沟通起了公司的近况,以及各个研究项目的进度。

因为在未来,伏龙科技将不再获得安卓系统的授权,这让伏龙科技必须做出自己独立的手机系统。

“手机系统这块,我们的进度非常不错,有希望在半年之内就完成新系统的制作工作。新的系统,会兼容所有的安卓app。”

第306章 难道我被监视了?

在这个问题上,罗文坤借鉴了很多夏为的经验。

不考虑市场情况,随便研发一套自己的手机系统,肯定是不现实的。

不管新的系统有多么的好用,如果没有任何app愿意对新系统进行开发,那这便是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系统。

能够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就不会让各大app再特意为了适配这个新系统,单独开发出一个新的app版本了。

“我们的新系统,采用的是双内核设计方案。手机app是基于Linux内核,其他的硬件是基于LiteOS内核。在使用上,因为我们的系统没有那么臃肿,使用起来会更加流畅、更加的稳定。”

伏龙科技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赶紧做出自己的独立系统。

这样的话,至少能在安卓不再为伏龙手机提供服务之后,用户已经购买的伏龙手机,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在芯片设计上,公司的研究工作也在稳定的进行之中。

只是,芯片涉及的技术实在太多,芯片设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想要掌握整套的芯片技术,还需要所有参与龙芯计划的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我爸知道公司的困难,特意为公司投资了一笔钱,也成为公司的股东之一了。我有一种预感,两年之内,下一代伏龙手机就可以问世了。”

“太好了,等到那之后,我们就再也不需要依赖他们的技术了。”

因为技术实力的差距,徐佑知道,即使下一代伏龙手机发行,在芯片等硬件的水准上,也肯定会落后于他们的。

但只要相差不超过一代,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此时,徐佑也想给伏龙科技一些资金支持。

不过,想到自己账户里,那有些不值一提的资金数量。

徐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时,林诗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看林诗的样子,似乎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呦,罗总来了啊。”

“好了好了,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叫我罗总还不如叫我坤坤呢。最近怎么样,准备发论文了吗?”

正常来讲,一个直博第一年的学生,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发论文的。

直博的第一年,严格来说,跟研一都没什么区别。

“还真让你说着了。不过也只是刚过初审而已,不确定最后到底能不能发表。”

听到这话,罗文坤确实完全没有想到。

“真要发了?这架势,要成为下一个徐教授啊!”

徐佑知道,林诗最近关于超导的一个研究成果,投到了《Nature》上,得到了不错的答复。

这与林诗是徐佑实验室的成员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成果本身的意义。

林诗所研究的,是一种新型的拓扑超导体。

即使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应用价值。

对于整个超导界,却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徐佑也对林诗的这个课题非常的关注,徐佑觉得,这可能会帮助自己进一步的去理解超导。

林诗的论文能得到《Nature》的肯定,这也在徐佑的意料之中。

“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发,《Nature》的审稿实在是太慢了。好在我手里的课题还有几个,就让他们慢慢审好了,也不耽误我的其他工作。”

“是啊,《Nature》审稿确实很慢……等一下?”

这时,罗文坤才注意到了,林诗话中所说的重点。

“林诗……你也要发《Nature》了?”

“我纠正一下,只是刚过初审的阶段,最后能不能发,现在还不能确定呢。”

林诗说的时候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看《Nature》审稿人的态度,这篇论文虽然还需要修改,但登刊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能够在直博第一年就发《Nature》,即使跟徐佑这种BT没法相比,也足以是一件震惊学术界的事情了。

“我解释一下哈,林诗的这个课题,完全是林诗自己独立做出来的。可能会对我的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但整个过程我基本没有参与进去。”徐佑说道。

“那当然了,林诗的实力我还是知道的,除了你之外,当年IPhO林诗就是最厉害的一个了。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嘛,林诗就是物理界的花木兰,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人。”

“行了,坤坤,你可别再贫嘴了。以后我能在蓟大留校就不错了,还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玩意儿是那么好得的嘛。”

徐佑能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拿到这个奖,不是因为这个奖好拿,而是因为徐佑根本不是正常人。

这在华国,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成就。

后面就算有来者,也不会这么快的。

而身为林诗的指导老师,徐佑也为林诗取得的成就感到开心。

徐佑并不希望,只有自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他也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同样会因为自己的感染而取得进步。

除了林诗之外,楼嵩最近也取得了一项不错的成果。

虽说楼嵩还没有解决黎曼猜想这个百年难题。

但楼嵩却完成了一项与斐波那契数列和素数有关问题的证明。

这同样是数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且与黎曼猜想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篇论文已经确定,将要刊登在《数学年刊》上。

而罗文坤在商业上的成就,同样远超同龄人。

这个四人小团体,都在各自的领域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且仍在不断的进步之中。

这时,徐佑的电话响了。

拿出手机一看,是来自于吴婧的电话。

吴婧平时很少给徐佑打电话,而只要有电话,都不会是什么小事。

“你们先聊,我接个电话。”

说完,徐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了门。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