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79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办公室内。

几个戴眼镜的白领,正在盯着海岛量子计算机的测试视频,进行着分析。

“怎么样,找到问题了吗?”

“基本没有问题,整个测试应该是完全真实的。”

这位白领摇了摇头,对于海岛量子计算机测试的真实性,表示着认可。

他们之前完整的经历了鱼鹰号测试的过程,知道很多东西是难以作假的。

如果真的作假的话,能够骗得了普通人,也骗不了他们这些专业的人士。

“所以说,他们真做出了比我们量子比特数多,比我们算得快,保真度还比我们高的量子计算机?”

“当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了。”

“但是,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么大的技术跨越?上一代他们才只做到了60多量子比特而已。这可是整整三代的跨越啊!”

“只能说,他们在暗中,实现了多项技术的飞越。这个东方文明古国,还真是神秘莫测啊。”

对于这件事情,不只是IBM非常重视,甚至也引起了米国政界的极大关注。

这些年来,华夏在科技领域,一直保持着追赶者的姿态。

还没有几项尖端技术,能够在全世界领跑。

这一次海岛量子计算机的突然发布,着实让米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米国内部在了解到了IBM的反馈后,经过紧急的商讨,决定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

为此,他们特意促成IBM和谷歌两大巨头,合作进行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工作,势必要超越华夏的海岛量子计算机。

原本,IBM和谷歌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各自做着自己的研究。

即使存在合作,也不太可能是这种程度的合作。

但海岛量子计算机的横空出世,让这两大巨头,不得不选择共同合作,以制造出更先进的量子计算机产品出来。

在这个领域,米国必须要守住自己的优势。

毕竟这很可能是在未来,引起科技变革的重要技术。

如果真的让华夏一直走在前面。

那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

在海岛量子计算机的项目告一段落后。

徐佑终于可以放下心来,继续自己的学业和科研项目研究了。

徐佑知道,像海岛计划、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这些内部的项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但徐佑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些内部项目上。

徐佑还需要做好,自己作为学生和研究员的本职工作。

另外,徐佑在发了那么多篇论文后,如果真的长时间不再发表论文。

也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怀疑。

因此,徐佑还需要找一些很重要,但成果不至于对外保密的课题进行研究。

最近,徐佑对于HD分子红外跃迁的精密测量相关的问题,感到非常有兴趣。

它可以用来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确定质子—电子质量比等用途。

因为这一课题,主要是属于量子物理部分的问题。

徐佑便通过王相武所在的量子物理实验室,进行了这个课题的申请,并很快通过了申请,获得了充足的科研经费。

在对高温超导材料,以及海岛量子计算机两个内部项目做出巨大贡献后。

徐佑再申请课题起来,也是变得非常容易了。

不需要再进行漫长的等待,可以获得快速审核的通道。

这就是作为一个顶尖科研工作者所获得的特权。

对此,徐佑也不会觉得对其他人不公平。

公平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军人能够有优先通道一样,是军人的一种特权,也是十分公平的。

徐佑觉得,自己还是对得起这种项目审批的特权的。

项目正式通过审批后,徐佑来到量子物理实验室。

见到徐佑,赵为佳还是像以前一样,心情非常好。

“来了啊,徐博士!”

虽然这只是徐佑的大学第三年,但徐佑已经开始了直博生活。

面对“徐博士”这样的一个称呼,徐佑自己也有些不习惯。

“哈哈,师兄,你这么叫我,我自己都感觉有些别扭。”

“这才哪到哪,估计再过一年,你就要成徐教授了。到时候也别再叫我师兄了,我可要担不起师兄这个称号了。”

对于“徐教授”这个称号,徐佑更是从未想过。

徐佑自己倒不觉得,自己一年后就可以成为教授。

不过这应该也是早晚的事。

这么一来,徐佑家里可就要有两个徐教授了。

这时,赵为佳突然问道:

“徐佑,最近你是不是没怎么发论文啊?你前两年可是发了好多篇论文的,这有点不太正常啊。”

第234章 知道的太多,可能不快乐

赵为佳记得,徐佑在刚上大学的第一年,可就发了将近十篇论文的。

而且,都是在《Nature》、《Science》、《PRL》这样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

相比之前,最近徐佑的论文产量还真是少的过分了。

被赵为佳这么一问,徐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总不能说,自己一直在做各种保密项目的研究吧。

看来,平时还得多做一做自己的课题啊。

要不然,别人问起来,最近自己在做什么,都不好解释了。

这时,赵为佳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你是不是还在研究高温超导呢?上次我就说,150K那个超导材料是你发现的,果然让我说着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不是在研究这种材料的应用呢?搞不好,还发现了其他的什么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吧?”

赵为佳虽然没有完全猜对,但确实猜对了一部分。

见徐佑没有马上回答,赵为佳也明白了过来。

“放心,我知道有些事情是我不方便知道的。有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就是因为知道的太多了。”

见赵为佳没有继续追问,徐佑总算松了一口气。

毕竟赵为佳也是一起去参加过海岛计划的会议的,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乱说的。

“对了,徐佑,我有两个好消息想跟你说,你想听吗?”

“什么好消息,快说吧。”

徐佑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知道的太多而感到不快乐,更别说是赵为佳的好消息了。

“第一个,我要留在蓟大当老师了。”

听到赵为佳的话,徐佑也感到很高兴。

这意味着,当赵为佳结束博士后的工作后,不会离开蓟大了。

“不仅我没有想到,连王老师也没有想到。可能是我这两年的成果,做得确实不错吧。真的非常感谢王老师,还有徐佑你。要不是你们,真的没有我的今天。”

其实这两年来,徐佑除了在一些项目上,帮了赵为佳一点儿小忙之外。

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赵为佳自己做的。

相比博士期间,赵为佳对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更强了,工作起来也更加的努力。

“恭喜你,师兄!以后我也要追随你的脚步,争取能留在蓟大。”

“哈哈,你就别说追随我了,我可担待不起。只要你想留在蓟大,没人会反对的。”

虽说徐佑并不认为,赵为佳是多么出色的一个科研者。

但作为蓟大的博士,赵为佳肯定是合格的。

就算没有当初徐佑的帮助,赵为佳最多也不过是会晚毕业一年而已,也会有很光明的未来。

徐佑很高兴的是,自己不仅帮助赵为佳顺利毕业,更让赵为佳的科研态度发生了转变。

即使赵为佳总把抱徐佑大腿的事情挂在嘴边,却真的是凭自己的本事,得到留校的机会。

“还有一个事情,我准备结婚了。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和茂密的头发之后,我也可以迎娶一个优秀的媳妇儿了。”

“太好了,恭喜师兄啊!等婚礼那天,我一定过去!”

赵为佳将他们的刚拍的婚纱照,向徐佑展示了过去。

不得不说,赵为佳好好收拾一番,拍起照片还是挺帅的。

这时,王相武来到了实验室中。

“不好好做实验,在这看照片呢?”

见到赵为佳和徐佑在看照片,王相武故作责怪道。

当然,王相武也只是在开玩笑而已,只要徐佑不把实验室的房顶给掀了,王相武都不会批评徐佑一句的。

“王老师,我就是给徐佑看看我的婚纱照。我这就去做实验。”

赵为佳也知道,王相武并没有真的责怪的意思。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