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75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再给我几天时间,我肯定能练回来。”

徐佑同样喘着粗气,果然很久不练之后,就是会出现体力下降的情况。

不过这一番跑步下来,全身的汗都出透了,确实感觉非常舒服。

两人在操场上继续走着,做着剧烈运动后的恢复。

这个时候,徐佑想起自己和陆知瑶见面之前,心里的那个想法,对陆知瑶说道:

“每次都是我一找你,你就能出来。当你找我的时候,我却总是没时间。我是不是做得不太好?”

听到徐佑的话,陆知瑶愣了一下,转而笑道:

“没想到你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啊。没错,正常来讲,这样确实不太好。”

被陆知瑶这么一说,徐佑心里更加自责了起来。

“对不起,我……”

陆知瑶却突然话锋一转道:

“不过,也得看是什么原因了。我知道你在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不只是你喜欢、热爱的事业,也是关系到国家、甚至全人类的重大事业。对于英雄来说,就是应该有这样的特权的。”

“我算什么英雄,哪有那么伟大啊。”徐佑摇摇头道。

“哼,你当然算了。你就放心做你的科研项目好了,你什么时候累了,能想起找我一起喂喂猫,跑跑步,就行了。我也会好好做我的哲学课题的,不管在哪,我们都要努力,都要一直进步啊。”

徐佑回忆着这几年来,自己和陆知瑶虽然不会一直待在一起,但两人确实都在一直进步。

这种感觉,有点像两个纠缠的量子一样,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影响到彼此间的联系。

“陆知瑶,谢谢你。”

“我们之间说谢谢就太见外啦!没有你的辅导,我现在可能都不在蓟大呢。”

将陆知瑶送回宿舍后,徐佑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这一晚上,徐佑感觉真的非常轻松。

除了系统面板中疲劳度的下降之外。

徐佑身体和精神的感觉,也都是非常舒服的。

有的时候,就是需要科研工作暂时放在一边,换一换脑子。

这几天的时间,徐佑没有去做任何的科研工作,而是把时间花在了上课、看书、运动、喂猫等活动上面。

其实徐佑要是没有这么早就做科研的话,确实每天就应该是这样的生活。

这也是大部分大学生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几天过后,徐佑的疲劳度已经彻底清空,状态也是出奇的好。

晚上,回到房间后,徐佑坐在沙发上,看着一本哲学类的书。

这种与纯理科不同的思考方式,让徐佑的思维变得更开阔了起来。

这个时候,徐佑突然觉得,在自己脑海中,有很多不易名状的东西,在不断飘散着。

徐佑将书放在一边,闭上双眼,靠在沙发上。

任凭这些想法进行着碰撞。

第228章 比计算机更强的大脑

不知不觉中,徐佑的脑海中的景象,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

这是一块量子芯片,仅仅有大拇指指甲般大小。

但当徐佑把它放大后,这块量子芯片,慢慢将徐佑脑海中的视界占满。

直到徐佑可以清楚的看到,量子芯片的每一处微观结构。

“这是……”

徐佑非常诧异,此时出现在自己脑海中的情景。

这甚至比之前,徐佑能够自己和自己在脑海中下围棋,还要显得更加的不可思议。

隐约之中,徐佑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进入到心流状态中了。

从一年之前,徐佑刚刚获得能够进入到心流状态的能力,非常偶尔才能进入到一次心流状态。

到现在,徐佑已经可以比较容易的,直接跳进心流状态中。

脑力和体力的提升非常重要,而疲劳度的清空,以及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随后,除了量子芯片之外,整个控制线串扰系统,也在徐佑脑海中出现了。

与量子芯片不同的是。

串扰系统中,很多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比如说磁场、电场、串扰隔离度等等。

但这个时候,徐佑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完全把这一切的信息,直接在自己脑海中模拟了出来。

这甚至是徐佑之前在计算机中都无法完全模拟出来的场景。

徐佑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好的状态。

虽然不确定,这种模拟的准确度到底有多高。

但徐佑总感觉,这是比计算机仿真建模更神奇的存在。

徐佑改变着三条控制线的结构,与此同时,它们的电场和磁场,也在随之改变。

甚至对串扰隔离度的影响,也一下子体现了出来。

要知道,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整个影响涉及到的因素太过复杂,并没有很好的计算公式。

徐佑的大脑,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将整个串扰的情景完美的模拟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只要选择到合适的电流流向,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串扰了。”

通过对电流流向的不断改变,徐佑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中的磁场。

这样的磁场,对于各条控制线的影响是最小的。

此时,徐佑非常想直接把脑海中的这一副画面,复制到电脑之中。

可惜的是,大脑不是电脑,并无法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

徐佑也只能将脑海中的这一场景,牢牢的记住。

完成了对这一场景的记忆后,徐佑从心流状态中跳脱了出来。

徐佑拿出纸和笔,先将这一场景的草图,画在了纸上。

当然,徐佑并不需要把整个量子芯片的结构都画出来,只需要画出优化后的控制线电路就可以了。

完成了草图的绘制后,徐佑紧接着又在电脑里,将优化后的标准电路图,绘制在了软件中。

“可惜,还是无法利用仿真建模去验证,这个修改后的电路是否是有效果的。”

在完成结构优化之后,电路变得复杂了很多,之前的仿真模型已经没有很高的准确度。

徐佑总不能说,在自己的大脑中模拟了一遍,就可以确定这个新电路是有更好的抗串扰效果的。

具体好不好用,还是用实验来证明吧。

第二天早上,徐佑和韩书斌说了,自己构建了一个优化后的控制线电路的事情。

看到徐佑的消息,韩书斌也是非常的意料之外。

原本,韩书斌都做好退而求其次,降低量子比特数的准备了。

没想到徐佑真的能在离开项目组之后,还能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

韩书斌收到消息后,立刻邀请徐佑再次返回项目组。

到了项目组之后,徐佑打开电脑,将自己优化后的控制线电路,给韩书斌、常晓平等人看过去。

“这样设计电路的话,理论上各条控制线上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其他控制线的影响会降到最小。”

在模型上,徐佑还做出了相对应的电场线、磁感线等数据,以及预测的串扰隔离度图像。

这些数据,并不是通过仿真建模得出的,而是完全通过徐佑的大脑所模拟得出的。

甚至徐佑都有些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推出的这些数据。

或许,这就是大脑的直觉了。

有的时候,人的大脑就是比计算机还要更加不可思议。

虽说关于大脑开发度的说法,并没有理论依据。

不过徐佑相信,每个人的大脑,都是有潜力的。

“徐佑,你还是通过仿真建模,去预测出来的这些数据吗?”韩书斌问道。

“这次有点突发奇想的感觉,是我自己重新设计的电路结构,根据这个结构推算出的串扰隔离度等数据。”

这种感觉,就有点像那种有经验的大厨,不需要任何的量器,能够根据情况,进行最好的配料比例搭配。

韩书斌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徐佑的想法,常晓平心里更是有些怀疑,这次徐佑优化后的电路,真的会那么好用吗?

“好的,徐佑,那我们根据你重新设计的电路,把它构造出来,再测量一下。”韩书斌说道。

不管怎么说,只要实际测量一下,一切的结果就都知道了。

徐佑优化后代电路设计的十分复杂,里面增加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结构。

能够看出,徐佑是想尽可能的减少磁场对控制线的影响,才如此进行的设计。

因为电路非常复杂,在电路的搭建上,花去了不少时间。

当然,对于这样级别的一个项目来说,这并不算什么问题。

经过电路工程师们的努力,终于把徐佑设计的优化后的控制电路搭建好了。

整个电路非常的精细,肉眼是完全看不出的,只能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它的结构。

电路工程师们,对电路的搭建也是非常的仔细,完美的还原了徐佑的设计,尺寸没有丝毫的偏离。

对于这样精细的部件,如果尺寸差出了一点点,对于最后的结果,可能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