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34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徐佑自己选择的一条路。

就算再难走,徐佑也会鼓起勇气往前走的。

“好的,樊工,我这就过去。”

路上,樊良忠和徐佑闲聊了一些话题,让徐佑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可当徐佑来到苏义国的办公室后,那种紧张感又涌了上来。

即使徐佑在这两年来,已经经历过很多的大场面。

但面对那种特别严肃的领导,徐佑的心里还是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

这种感觉,或许与徐佑小时候挨过一些老师、主任的批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即使徐佑非常的听话懂事,也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遭到批评。

徐佑知道,这些批评应该是为了自己好。

当徐佑长大以后,回忆起那些小时候遭受的批评,也都是些不足为提的小事。

可那却像是一种阴影,笼罩在徐佑幼小的心灵上。

即使阴影渐渐消散,也还会残存淡淡的痕迹。

“苏总工好。”

见到苏义国,徐佑礼貌的打着招呼。

“徐佑,你来啦。”

而当苏义国看到徐佑,竟然露出了一点微笑。

“苏总工……竟然……笑了?”

这种感觉,让徐佑不禁想起,当时因为竞赛获奖,被四中的校长叫去时,校长的表情。

原来,平时再严肃的人,也是有亲和的一面的。

“平时很喜欢航天吗?”苏义国问道。

“是的,很喜欢,一直在关注各种航天消息。之前做的大创课题,是天文物理方面的,也算是与航天有一些关系了。”

“哦,就是那篇上了《Science》封面的论文啊。”

苏义国回忆起徐佑他们发那篇论文的事情,当时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之大。

能够在太阳系之内,发现一颗黑洞,确实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一件事情。

即使这个黑洞还没有完全被证实,但徐佑他们已经给出了黑洞存在的很充足的证据了。

“这么喜欢航天,还要去蓟大干什么?”

这时,苏义国突然话锋一转,神情也再一次变得严肃了起来。

“因为……其他的也很喜欢,不想只研究航天这一个领域。”

徐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了。

如果徐佑选择蓟航的话,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局限,不可能像在蓟大一样,可以涉及到这么多方向的研究。

苏义国闻言又是眉头一挑。

没想到徐佑这小子看起来很老实,研究的东西倒是挺花的。

“你在蓟大的鹤卿学院,主要研究的应该是理学吧。怎么看起来,你材料也挺懂的?”

“上个寒假的时候,在我父亲那里实习了几天,学了一点儿材料相关的知识。我父亲,是宁江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徐佑如实回答道。

听到徐佑的回答,苏义国不禁笑了出来。

就实习了几天?

特么的都快比研究航天材料的一个组都要厉害了。

接下来,苏义国针对徐佑研究成果中的一些细节,和徐佑当面讨论了一番。

从对话中,苏义国也可以感受出来,徐佑的知识量确实非常的广。

除了材料学之外,物理学、数学、信息学等等的知识,都至少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

一番畅聊之后,苏义国终于对徐佑彻底敬佩了起来。

“徐佑,因为你是这项成果的研究者,之后材料开发的部分,你最好也参与进来吧。我会帮你申请更高的权限,不过你的实习时间也可能要更长一些了。学校那边可以耽误一下吗?”

听到苏义国的话,徐佑的心情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在蓟大那边,徐佑可是有不上课的特权的。

为了航天事业的大业,就算耽误几天,有又何妨?

“苏总工,学校那边没问题的,我愿意延长我的实习时间!”

“行,那我就和上面申请一下这个事情。”

既然航天局的领导,能够破格让徐佑过来参与实习。

估计提高徐佑的权限,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171章 嗯,略懂吧

而这个时候,苏义国又想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徐佑,你说你对航天领域非常关注。这么说,除了航天材料,以及航天软件模拟之外,其他的东西你也是了解的?”

徐佑确实非常关注航天领域,只要是网络上能够看到的航天新闻,徐佑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而在宿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徐佑又阅读了不少航天专业领域的内部资料,相关的知识量比之前更丰富了。

“嗯……略懂吧。”

但徐佑也没有回答的非常自信,毕竟相对于那些航天领域的专业人士,徐佑也只不过是一名实习生而已。

“行,那我问你几个问题吧。”

苏义国总感觉徐佑并不是“略懂”那么简单。

既然如此,苏义国倒更想通过一些专业的问题,去好好考察一下徐佑。

“徐佑,你认为,我们新一代的重型运载火箭,在技术上主要有哪些难点?”

徐佑稍稍思考了一下后,认真的回答道:

“苏总工,我觉得,主要的难点,应该在发动机技术以及大型箭体技术上。”

听到徐佑的回答,苏义国眉头又是一挑。

这个徐佑真的可以啊!

一下子,就能说到问题的重点上去。

这样的回答,绝对不只是普通的航天爱好者那么简单。

除了负责火箭研发的工程师之外。

就算是航天局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如此准确。

“展开说说发动机技术吧。”苏义国继续问道。

“好的,苏总工。在征途九号上,使用的是三型发动机技术。”

“首先,是液发130。液发130是海平面480吨级补燃循环双室煤油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我们的经验会足一些,属于是对上一代的改良。”

“接下来,液发90。液发90的真空推力是220吨,属分级燃烧循环氢氧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我们的经验比较少,研发难度很大。但如果能够研发完成,绝对是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最后,液发79。液发79是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可以说是我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一台发动机,研发难度可想而知。当然,如果研究成功的话,我们将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

当谈起这些的时候,平时看起来不善言辞的徐佑,竟然一下子变得夸夸其谈了起来。

苏义国知道,这些虽然在徐佑等人参观展览厅时,樊良忠已经大致讲了一下。

但徐佑不仅能够把这些完全记住,甚至还补充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这确实是徐佑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苏总工,我们的第一台征途九号火箭,应该不是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吧?”

这时,徐佑突然问道。

“嗯?怎么说?”

其实按照目前的计划,徐佑所说的确实属实。

只是苏义国也非常好奇,徐佑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苏总工,因为据我了解,我们肃州卫星发射中心,主要负责的是载人发射任务、近地轨道发射任务,以及太阳轨道发射任务。而像我国空间站的各种大型载荷、货运飞船,以及大质量的通信卫星、极轨卫星、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的发射任务,应该是在南海省的紫贝航天发射场发射的。”

南海省的紫贝航天发射场,是华夏最南的一座航天发射场。

因为其纬度较低,可以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

相比其他的高纬度航天发射场,同型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增加10%左右。

除此之外,因为其位置靠海,可以方便通过海运去运输火箭。

而在火箭发射结束时,火箭残骸会直接落入海中。

不需要像在内陆发射场发射时,进行人员撤离了。

听到徐佑的解释,苏义国又是连连点头。

“不错,你对华夏航天的了解,确实是很深入的。按照目前的计划,征途九号的第一次发射,会在紫贝航天发射场。还有一个事情你可能不了解,紫贝发射场也在准备载人航天相关的准备。如果顺利的话,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也会在紫贝航天发射场进行。”

“紫贝航天发射场也要准备开始载人发射任务了?”

对于这个消息,徐佑也是有些诧异。

这确实是徐佑之前所没有了解到的。

毕竟想要胜任载人航天发射任务,航天发射场是需要非常齐全的配备的。

目前为止,华夏也只有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具备执行载人发射任务的条件。

不过,因为紫贝发射场所在纬度的独特优势。

确实能将火箭的运载能力发挥得更好。

未来在紫贝航天发射场执行各种载人发射任务,也是大势所趋的一件事情。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