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890章

作者:兴霸天

朱先抱了抱拳,飞速去了。

李彦接着问:“锦衣卫和东厂之人有出现么?”

马宁远道:“已经赶到了,但他们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稳定局面。”

徐渭嘿了声:“张总督不喜锦衣卫,更不会给东厂好脸色,这些探子之前都在外,不然朝廷也不会派来监军……瞧,他们来了!”

正说着呢,一顶轿子匆匆抬了过来,赵文华走下,带着罗龙文快步进了府衙。

虽然夜色之下瞧得不是那么清楚,但从脚步的欢快来看,这位工部侍郎的心情显然不错。

徐渭对于严嵩极为痛恨,在去年庚戌之变时,就直接写诗词怒骂,此刻语气里的憎恶也没有丝毫掩饰:“这奸贼近来可是风光得很,杀了不少倭寇,张总督现在出了事,他更是想取而代之了!”

胡宗宪心知肚明,赵文华所谓的风光,完全是建立在身旁之人的巧妙引导上,这位严嵩义子以前是不劳而获,现在指望一本万利,最后都将万劫不复。

但这等人坏事起来,也是恶心至极,别说让他统领抗倭,就算是暂代,都会把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所以这个时候,胡宗宪有了一个想法,一个七品官员不该有想法。

他略作沉吟,最后还是说出了口:“若张总督和李巡抚暂不可归,浙江抗倭事宜,我当出面,尽力为之!”

李彦正有此意,却不会事事安排,听到胡宗宪自己提出,欣然点头:“汝贞好志气,我与你一同入府,尽力斡旋。”

徐渭本就是狂生,哈哈一笑:“自当算上我,同去!同去!”

马宁远默默跟在先生后面,四人进入府衙,刚刚到了前院,就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

主要是赵文华在吼,数名官员在听。

为首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将军,名叫卢镗,也是抗倭名将,历史上仅次于俞大猷和戚继光,论战绩时间更是两人的前辈。

早在四年前,卢镗就大败倭盗于双屿港,将倭贼头目斩首,可惜第一任抗倭统帅朱纨受诬,获罪自杀,卢镗也受牵连,一起论死罪,所幸后来幸免,被关了三年,如今复职,在张经麾下效力,结果又出了这事。

“本官奉万岁爷之命,巡视东南防倭,现在张总督和李巡抚出了意外,自当由本官全面接管抗倭事宜,不然贼人来袭,军令何出?再吃败仗,你们能担待得起么?万岁爷可在等着大胜的喜讯呐!”

而此时的卢镗,明显招架不住赵文华的咄咄逼人,直到胡宗宪迈步到了正堂,更是直挺挺地立于面前,卢镗才大喜过望:“胡巡按来得正好!”

不仅是他,堂内不少属官参将,都态度热情地围了过来,与对赵文华的冷眼以待,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倒不仅仅是丹药的关系,枕中丹是敲门砖,但想要折服这群人,还是要靠真才实学,胡宗宪的才能无疑得到上下的认可,就连张经那般固执的脾气,都亲口夸赞过这位的才干。

赵文华眼中露出嫉恨之色,这段时间双方也遇到过几次,每次都傲气地冷哼撇头,连招呼都不打,此时干脆明知故问:“你是何人啊?看这官袍不过是七品,有何资格站在本官面前?”

胡宗宪知道自己不投靠严党,就是得罪了严党,此次想要担起浙江的重担,更必须挺身而出,为众官员所不敢为,朗声道:“下官乃巡按御史胡宗宪,代天子巡视浙江,负责一省监察纪检事务,凡事都可过问,不知这等职权,是否有资格站在赵侍郎面前?”

赵文华脸色剧变:“你!”

胡宗宪紧接着道:“赵侍郎一片拳拳心意,我等浙江官员铭记于心,然此事干系重大,应速速禀明朝廷,让内阁决议,不知赵侍郎可有快马急奏?”

赵文华张了张嘴,他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来抢权,有个屁的急奏,此时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气得发抖。

自从严嵩成为首辅后,已经没有多少官员敢这般跟严党这般光明正大地对抗了?

哪怕是之前的庚戌之变,蒙古人打到北京城下,严嵩在写青词,朝上也是“莫发一言”。

敢跟如日中天的严嵩正面抗衡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叫赵贞吉,一个叫沈炼。

赵贞吉直接骂严嵩“权门犬”,已经结下深仇大恨,虽然当时主战的态度让万岁爷很欣慰,但如今已经被贬去江西了。

至于沈炼脾气更臭,同样是进士出身,却早早被贬到锦衣卫里面当文书,可见为人处世,倒是得了陆炳看重,但也蹦跶不了多久……

没想到如今在浙江,再多了一位胡宗宪?

他固然不是严嵩,可作为朝野尽知的严嵩义子,当着众人的面,被如此抢白,又有什么区别?

眼见赵文华只知无能狂怒,罗龙文目光阴冷地看了一眼胡宗宪,在身后低声道:“上下尊卑……上下尊卑……”

赵文华得了提醒,突然反应过来,胡宗宪毕竟官品太低了,他再是能耐,也只是七品的巡按,此时全凭气势对抗,自己完全不该怵对方……

可当这位正三品的工部侍郎准备发难,从胡宗宪背后,走出来一道身影。

胡宗宪一行四人入内,大家看得很清楚。

学生马宁远自不必说,徐渭名声出众,不修边幅的特点也很鲜明,但众人明明看到还有一人,却好似潜意识里认为对方不存在一般,没往那里看上一眼,直到对方主动上前,才眼前一亮,大为惊诧。

如此神采出众,世所罕见,简直就像是画中仙人。

胡宗宪见到这反应,就知道是冲着李先生去的,但很快心头一沉。

因为他发现,原本在边上静静旁观的锦衣卫先是愣住,然后眼睛猛然瞪大,快步走了过来。

正在胡宗宪身体紧绷,罗龙文嘴角弯起时,锦衣卫到了面前,以一种前所未有客气的语气道:“可是李神医当面?”

第1057章 不同寻常的作案手法

“是我。”

李彦点了点头。

锦衣卫抱拳行礼:“在下北镇抚司副千户朱十二,见过李先生,七哥一直在寻找先生的下落,要当面感激先生擒拿妖邪,护御陪都安全。”

李彦拱手还礼,面色如常:“过誉了。”

两人交谈之际,其他人都安静下来,神情不定。

锦衣卫这个臭名昭著的机构,经过近两百年的大明王朝,已经有了深入骨髓的威慑,那群腰佩绣春刀的探子但凡站在旁边,哪怕不言不语,都能形成一股无与伦比的威慑,朱十二之名,一听更是陆炳麾下的十三太保,什么时候对一位平民这么客气过?

不过通过称呼,他们倒也想起一人。

在如今的南直隶,有一位神医声名远播,在南京城内更是家喻户晓,而浙江本来就紧靠南直隶,消息往来方便,自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他就是神医李时珍!”

“换首……灵丹……道医……”

在窃窃私语中,几个关键词被反复提起,众人的目光改变,隐隐明白了锦衣卫的态度为何这般特别。

这位的本事独一无二,换头手术在勋贵中引发何等狂潮,结果潇洒离去,不声不响地来到了抗倭前线隐居,如今眼见着乱局将现,又飘然现身,当真是一派高人风范。

“果然是李先生,先生牺牲太大了……”

胡宗宪早有猜测,此时得到确定,更感动于这位原本隐居,为了相助才主动暴露在锦衣卫的视线中。

“枕中丹是这位所炼……胡汝贞背后的支持者就是他了!”

马宁远和徐渭则恍然,尤其是后者,立刻想到了枕中丹。

得到一位医生支持,就敢与严党对着干,怎么想都有些荒谬,但看着这位高昂挺拔的身姿,却又奇异地安定下来。

别说他们,就连副千户朱十二都道:“七哥对于先生的刑案之能赞不绝口,此次张总督和李巡抚失踪得诡异,还望先生相助!”

李彦本来就没有特意躲避,他是懒得被打扰,现在出了这等大事,想不被打扰也不行了,颔首道:“略尽绵薄之力吧。”

朱十二微笑:“请!”

在这位副千户的带领下,众多官员不再聚于堂前,朝着里面走去。

赵文华急了:“等等!等等啊!”

我呢?刚刚是我跟胡宗宪对线的啊,怎么都把我丢下不管了?

见他要冲过去,罗龙文轻轻拉住:“侍郎,稍安勿躁,先拟奏本,快马送出,再回来掌控大局也不迟!”

赵文华恨恨看了看胡宗宪的背影,大为不甘:“就怕到时候就迟了,这姓李的名气很大,手段非凡,万一扶持胡宗宪上位怎么办?”

罗龙文心想还能怎么办,低声道:“现在锦衣卫有所偏帮,侍郎不宜正面冲突!”

赵文华看向朱十二,又有些忌惮。

别以为副千户是小官,锦衣卫有正三品的指挥使一人,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二人,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三人,从四品的镇抚使二人,正五品的十四所千户十四人。

满打满算,这二十多人是锦衣卫的高层,往后就是各所的副千户了。

锦衣卫又向来是位卑权重,指挥使仅仅是正三品的官衔,和赵文华这位工部侍郎相等,但真要是锦衣卫指挥使来到此处,三品侍郎怕是腿都要软。

当然,赵文华作为严嵩干儿子,地位又不是一般的侍郎可比,可十三太保也是陆炳的亲信,他又没有镇得住场面的真才实干,还真的无可奈何。

咬牙切齿之余,赵文华只能朝着府外慢吞吞地走去,刚刚出了府门,就见远处又有一队人马抵达,中间两顶轿子不紧不慢地落下,陶仲文的两个徒弟郭弘经和王永宁走了下来。

他大喜过望,快步迎上:“两位高士来得太及时了,快,快压一压那人的威风!”

……

“张总督和李巡抚,是在这里失踪的?”

与此同时,李彦一行来到府衙中央。

这里是一片较为拥挤的办公区域,一张张办公桌椅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有些一看就知是新加的,可见公务繁忙。

平日里沿海各县的军情战报、倭寇动向,都会送达此处,经过张经这位六省总督定夺,再传达下去。

李彦观察一遍,开口问道:“张总督和李巡抚,同在此处的时间长么?”

总督和巡抚各有事务,有些合不来的甚至几乎不见面,张经与李天宠关系融洽,但也不可能形影不离。

有贴身侍从上前答话:“张总督和李巡抚一般三四日才会聚上一次,探讨防倭寇事宜。”

李彦道:“那就可以基本排除私仇了。”

“如果是失踪一位,另一位可以立刻接手,稳定大局,浙江乱不起来,只有总督和巡抚同时失踪,一场乱局才在所难免。”

“并且同在一处失踪,会让消息更加难以封锁,贼人定是处心积虑,早有谋划,张总督和李巡抚的具体行程安排,有多少人知晓,是否有泄露给倭寇的可能?”

在场官员面面相觑:“这……”

朱十二的眼神冷了冷,哼了一声:“怎么的,心虚么?”

李彦是例行发问,其实早就清楚,抗倭总帅失踪,倭寇有巨大怀疑,却不是唯一嫌疑人。

历史上,朱纨、张经、胡宗宪,嘉靖朝三任抗倭统帅,两个自杀,一个闹市斩首,全都不得善终,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抗倭行径,堵了东南沿海豪商士绅的走私财路,毁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

平心而论,海禁本来就是一条错误的国策,是违背国家发展规律的,但这些豪商士绅勾结倭贼走私,再纵容倭贼侵略沿海地区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也是该死至极。

偏偏这群人藏于暗处,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在场的这些官吏衙役,不知道有多少眼线和勾结,嫌疑绝对不小,会干出什么事情很不好说。

胡宗宪看了看徐渭,徐渭轻轻摇了摇头,这条线千头万绪,查不下去。

李彦不以为意,重新观察起来:“如果动机追查复杂,那就先从作案手法入手……”

朱十二低声:“普通人不可能让两位要员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除非是妖邪之辈的法术,先生亦能擒妖,可有破咒的把握?”

李彦轻轻摇头:“任何事情都没有不可能一说,还未确定,不要断言是邪法异术所为。”

这个世界所碰到的两起案件,一个是杜九娘换头,一个是陶隐妖性杀人性,都属于超凡事件,破案倒也并不困难,思维更开阔些便行。

但这一起,作案手法似乎更加不同寻常。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