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880章

作者:兴霸天

北方的李成梁则是打不过就加入,成为了畸形制度下的内卷之王,噶人头的绝世天才,最后噶出个大清来。

现在戚继光就是调动不了那些兵痞,正在蓟门读兵法,即便如此,四年后他初次调到胡宗宪麾下,指挥江南军队时,带领的一万明军也险些被一千倭寇打得大溃,还是学习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三箭射杀三位倭寇头目,才挽回战局……

李成梁则因为穷得叮当响,没钱打点,三十多岁都无法世袭家族的武将职位,正在瞎混日子,跟野猪龇牙。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彦看向噶了五十个真倭的陶妖人:“单论这斩首数,你现在已经是大明的猛将了……”

陶妖人骄傲地昂起头:“不奇怪,我的能耐,那些明军将领有几人可比?不过武将地位卑贱,老是巴结着文官,还不如当道士!”

李彦暗暗摇头,又问道:“你杀了四批,有没有遇到身怀异术的真倭?”

陶妖人眉头一动,倒是取出一物递了过来:“这群倭人武艺倒是不错,有些真才实学,但根本无法反抗我的妖身,至于异术嘛……此物倒是有些稀奇!”

李彦结过,发现这是一块五芒星印记的护符,里面隐隐有一丝天地元力流转。

气息微弱,构建巧妙,有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感。

“阴阳师么……”

李彦对于日本历史了解不多,不过在记忆力搜寻一下,倒还是想起了一个符合特征的存在。

著名阴阳师安倍晴明留下的神社,里面的神纹名“晴明桔梗”,是一种祈祷咒符,就是这个模样,五芒星象征天地五行,无灾无邪。

不少日本武士的衣服上都镶有此纹,后来日本军官都在帽子上纹这样的图案,相信可以避祸防身,当作护身符使用。

在这个世界,既然中原大地有广泛的道法异术,妖魔横行,东瀛那边肯定也有一定的超凡手段。

陶妖人屠杀真倭,其实是挺不讲妖德的,作为妖怪还每次只杀七八个,勾得对方不断来,连续杀了四五次后,终于意识到不对劲,逃得远远的。

真倭人数本来就少,这样给他噶下去,如何受得了,应该会引出对方的异人来。

不仅是阴阳师,听沿海地区的传言,说是倭寇的大头领,是蛟龙所化,也不知是畏惧之下的以讹传讹,还是事出有因。

陶妖人却根本顾不上那个:“人头堆在这里作甚?赶紧换钱吧!”

小倩发丝后面的眼睛也露出小星星:“万两银子呀,朝廷会不会急眼?”

李彦道:“正常情况下,民擒贼杀敌,比兵受到的赏赐更高,这是朝廷鼓励民众能够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只是你杀得太多,全部兑换的话肯定要有一场大风波,现在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陶妖人精神一振:“哪两个选择?”

李彦道:“第一个选择,是去人头黑市上兑换,方便快捷,以你的实力,不怕摊主杀人夺头,银两也能很快落实。”

由于畸形的人头军功制度,大明朝还衍生出了专门伪造人头、贩卖人头的黑市。

各种人头发型不同,如地中海日本人、双马尾蒙古人、单马尾女真人、头上有网格勒痕的大明百姓,还有其他种种细微的特征。

自从专门用人头记功后,朝廷就有专门辨认首级所属种族的吏员,火眼金睛,与后天伪造的斗智斗勇,杀良冒功不是那么简单的,甚至基本都会被记录下来,李成梁就被记过多次。

所以还是真实的人头最吃香,而二百两一颗头是只论赏不记功,如果换算成往上爬的战功,又是另外的价格,黑市买人头的,往往是这个用处。

陶妖人明白了:“这么说,我把这些人头卖到黑市,用不了多久,苏杭这边就要冒出不少痛杀倭贼的大英雄了?”

李彦微微点头:“五十个人头的战绩太惊人了,除非也会异术,否则本朝现在的将领,还没有人敢独自冒认这么大的功劳,应该会被分配给四到五人,那就稍微符合些常理。”

陶妖人大为不爽:“另一种呢?”

李彦道:“就是你出面去官府领赏,只是要考虑好自己的身份。”

陶妖人脸色数度变化,缓缓地道:“我至今都没有对外人说过真实姓名,我叫陶隐,字通密……”

李彦默然,旁边的小倩听了有些不忍。

身为私生子,单名一个“隐”字,表字“通密”,伤害性颇强,有种强烈的羞辱意味。

陶妖人既然说了,干脆一股脑地道出:“这个名与字,都是陶仲文取的,你们应该早有疑问,我的娘亲是蛇妖,父亲到底是谁?是不是陶氏中的某位族人?”

“错!我今日就告诉你们,那个愚弄了我娘亲,骗取她内丹修炼的卑鄙小人,就是陶仲文,那位神霄天师,他是我血脉上的父亲,却是我实质上的死敌!”

“我斩杀昔日那个卑躬屈膝,对陶仲文摇尾乞怜的我,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找其报仇雪恨!”

李彦从不置身于家庭伦理之中,却也知道了他的决定:“所以你选择第二条路,亲自出面,去官府领赏?”

陶妖人咬牙道:“不错,我想以陶隐这个名字去领功劳,好好恶心一下陶氏,你若是答应,接下来要切我的肉去研究,我二话没有,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李彦摆了摆手,转回屋内:“这倒是不必,真倭本来就是你杀的,如何领赏自然是由你决定……我不喜欢妖的残忍戾气和肆意妄为,无论是妖人,还是妖道,皆是如此!”

小倩跟着回去,只留下陶妖人独自立于院中,突然低笑起来:“不错!我是妖人,陶仲文也不过是妖道罢了,又何尝比我尊贵?哈哈!哈哈哈哈!”

第1044章 嘉靖修仙的银子就这么赏下去了!

北京城。

杨金水跪在司礼监的门前,大气也不敢出。

滕祥、孟冲、黄锦、陈洪坐在里面,除了黄锦一向与人为善,有些不忍外,其他三个都是冷眼旁观。

“明代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员,或四五员”,到了嘉靖朝,吕芳身为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是妥妥的内相,和外朝的内阁首辅分庭抗礼,剩下的四位秉笔太监,就是四个干儿子,眼巴巴地等着他的位置,而再下的无数宦官内侍,又眼巴巴地等着他们五人的位置。

杨金水虽然在那茫茫多的宦官里面,却显得十分出类拔萃,滕祥、孟冲和陈洪私下里都商议过,找个机会将其外放出去,省得在宫内威胁到他们的位置。

现在杨金水南下陪都,弄得灰头土脸的回来,他们自是乐于见得,幸灾乐祸。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尖利的通报:“恭迎老祖宗!”

四个权威赫赫的秉笔太监赶忙迎出,将吕芳身上的披风和白狐皮袖筒恭敬地取下,轻轻拍打身上的雪花:“大人辛苦了!”

吕芳叹了口气:“我没什么苦的,只是妖人作乱,主子万岁爷忧心百姓,若是伤了龙体……唉,咱们这些做奴才的,才是万死难辞其咎啊!”

说到这里,这位权倾大内的老祖宗声音低沉,眼眶微红,险些落下泪来。

四位秉笔太监知道,吕芳不是作秀,是真的为嘉靖心情不好,而感到悲伤。

这种与主子同喜同悲的本事,有的人也想学,但就是学不会。

那位万岁爷太精明了,是真情还是假意,一眼就能洞若观火。

说了几句,吕芳坐下喝了杯热茶,稍稍休息后,缓解了情绪,冷声道:“杨金水,滚进来!”

杨金水双膝前行,一路进了屋内,伏首下去:“孩儿无能,请大人责罚!”

吕芳哼了一声:“若是责罚你,能让万岁爷消气,你还能在这?”

杨金水心头一安,表面上依旧瑟瑟发抖,拼命叩首:“大人饶恕!大人饶恕!孩儿愿意将功折罪!”

吕芳问:“你准备如何做?”

杨金水毫不迟疑地道:“操办葬礼,缉拿妖人,迎回神医!”

吕芳见这干儿子思路清晰,并没有乱了阵脚,声调这才降了下来:“陪都的勋贵要好好安抚,他们祖上都是大明的功臣,轻慢不得!”

勋贵是一个很特殊的团体,在朝堂的核心权力中,他们其实已经靠边站,但很多时候又不能完全忽略,还是具备着一定的影响力。

这起事件明面上最大的风波,就是魏国公徐鹏举之死,内阁和司礼监商议,准备将徐鹏举的遇害,定义为阻拦妖魔,以身殉国,举行规模隆重的葬礼,奏章已经批了红。

光是抬高身后名不够,还要寻找那个假死逃遁的妖魔陶道人,更有不少人心中真正关心的那位李神医。

这三件事情的优先级,其实是逐渐提高的,但杨金水一说,好似勋贵的事情变得最重要,确实能安抚人心。

眼见吕芳神情稍稍舒缓,陈洪却不希望杨金水这么轻易过关:“你要缉拿那妖人,说的倒是轻巧,天下之大,妖邪往深山老林一钻,你又到哪里拿人去?”

杨金水低声道:“禀告大人,孩儿是否要将妖人的身世揭露?”

陈洪一怔,吕芳则淡淡地道:“纸包不住火,这里没有外人,说吧!”

杨金水道:“根据朝天宫和神乐观的证实,陶道人出身与天师陶氏有关,乃陶氏族人的私生之子,其母是妖类。”

“正因为半人半妖,才能欺世盗名,让南京群臣都信任他,期盼炼出能治愈疫病的灵丹妙药,被其所惑。”

“此人至今没有透露过真实姓名,若要发布各地通缉,还要向陶氏问明情况!”

……

“与妖生子?”

四名秉笔太监听得瞪大了眼睛,他们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陶氏人居然玩得这么花?

吕芳也觉得挺没滋味,看向刚刚出面的陈洪:“洪儿,与陶氏沟通之事,交予你如何?”

陈洪脸色剧变,赶忙拜下:“大人恕罪,孩儿才疏学浅,连天师的话都听不懂,如何问这等事啊……”

才疏学浅倒不是谦虚,以前朝代的太监,普遍文化水平低下,但明朝的太监是送入内书堂学习的,从小读书写字,教授的老师是翰林院的学士,不少太监的学问甚至不逊于外朝的科举官员,才能那么熟练的参与政事。

朱元璋、朱棣直到朱瞻基,是将这些阉人当成无情的工作机器,辅助执政,后面就失控了,开始宦官专权。

陈洪在太监里面,的确是文化水平低下的,但就算学问不错,能跟喜欢说青词,打哑谜的陶仲文攀谈,也没人敢应声,纷纷垂下头。

“此事确实不好办啊!”

就连身为内相的吕芳,都感到棘手。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中枢朝堂,各地官员,士农工商,若说受司礼监和东厂管辖最少的,其实就是宗教,尤其是道门。

若论亲近,吕芳和陆炳在嘉靖心里,肯定要超出陶仲文许多,但在某些事情的信任方面,还真不见得比得上那位神霄天师。

主要是因为嘉靖崇道,一心想着坐拥天下后,还能修行圆满,飞升天庭,成为长生久视的神仙,是以对于有本事的道士,向来很重视,陶仲文又有过几次成功的预言,如二龙不相见、行宫失火、释囚祈雨等等,在嘉靖心中就变得不可替代。

吕芳和陆炳可以忠心耿耿,但他们没有陶仲文修道的本事,就是不行。

“以此事去质问,可是要把陶天师狠狠得罪了……”

这也是秉笔太监都不敢应声的原因,黄锦想要开口,被吕芳一个眼神按了下去,又品了口茶,轻叹一声:“妖人之事,老奴会禀告,等主子万岁爷发话,再行定夺,将今日的奏本拿来吧!”

南京乱象告一段落,吕芳开始翻看起内阁递过来的奏本,他的阅读速度很快,脸色难看的速度也很快:“北方鞑子、南方倭寇、民间妖魔、各省灾情,放眼天下,难道就没有一件能让主子万岁爷,高兴高兴的好消息么?”

黄锦道:“大人,杭州那里倒是报上来了一次大捷,斩首真倭,足足有四十九人,狠狠挫败了贼子的气焰,保沿海太平!”

吕芳一怔,并不高兴,反倒露出怪异之色:“四十九个真倭人头?”

好家伙,真敢吹啊!

如果是从倭的人头,近五十个倒还有可能,如果是老弱病残孕人头,那就完全不奇怪了,北方明军有此辉煌战绩,都要靠“捣巢”得来的,就是冲进蒙古和女真部落的老巢,大杀一通,把老人小孩的人头,按汇率折算成首级。

是的,还有汇率,七个老弱妇孺的人头,顶一个壮汉人头,“幼男妇女,与七名颗以上,并不及数者,俱给赏”。

戚继光就最为看不起这种捣巢战术,“凡能神出鬼没,偷窃零骑,挑壕自固,便是好汉,此牢不可破之习也”“诸将又且利于此,习于此,偷马打帐房得功,视此为备边之长策,及至大举而入,便谓此必不可交锋,必不可堂堂相对。”

战争都是残忍的,历朝历代交战双方残杀老弱妇孺的情况屡见不鲜,但专门去杀老弱妇孺博取功劳,也只有被噶人头逼疯的明军去做,完全的毫无底线。

不过话又说回来,北方鞑子尚且有巢穴可以捣,南方倭寇在小岛上的驻点隐秘至极,沿海只有被进攻的份,根本无法成功反击巢穴的可能,这战绩就更虚假了……

江南明军,就容不下这么牛逼的人!

但吕芳没有说出口。

他跟在嘉靖身边久了,也学会“万允万当,不如一默”的道理,任何一句话,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所以“不可能”这样绝对的判断,这位内相心底就算再不信,都是不会说出口的。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