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866章

作者:兴霸天

老道士气息平静悠远,即便听到换首,也毫无波动,直到听说头能重新换过来,才猛然睁开眼睛:“此人所言,当真能成?”

罗万象道:“徒儿不知,似这等邪术,应无挽回余地,然李时珍乃道医,亦有修为在身,或可为之……”

老道士抬头,声音悠悠:“世人皆言长生好……世人皆言长生妙……”

罗万象先是愣住,不明白师父何意,这跟长生有什么关系?

但他细细一想,悚然一惊,意识到其中的关键之处。

如果医术能够换头,那病弱之人换一个强壮的身体,垂死之人换一个年轻的身体,是不是都能实现?

凭借这样的方法,能否做到世人所追求的长生?

哪怕只是延寿,也会令无数权贵为之疯狂吧……

此事非同小可,绝不仅仅是一个秦淮妓子谋害他人那么简单!

罗万象道:“此风不可开……徒儿是否要去阻止?”

老道士重新闭上眼睛:“世事自有玄机,你已身在局中,不该问老道,去吧!去吧!”

罗万象默然片刻,稽首行礼,转身离开。

……

清晨。

南京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随着杜九娘关入牢狱,这起奇案的详细情况,也很快出现在了高层的案头,然后很快在勋贵群体传播开来。

与北京锦衣卫多卷入宫庭内部斗争不同,南京锦衣卫的职任,往往起到“恩荫寄禄”之用,功勋子弟多在里面任用。

比如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徐达、李文忠等人的后嗣,就分别任职“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或“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

刘世延在锦衣卫也有职位,不领实权,只拿俸禄,想要拥有真正的朝堂权力,还要另谋他就,所以平日里也不来此地坐班。

但此时,一夜未眠,双目通红的他出现在此地,亲手将杜九娘押入牢内,并且安排好狱卒,确保自己夫人的身体不会受到损伤。

然后就坐在牢狱外发呆,双手抱住头,管家来了也不吃不喝,整个人好似泥雕木塑般,魂都被抽走了。

直到数个熟悉的声音喊着他的表字:“孟光!孟光!”

刘世延这才缓缓抬头,就见身边围着一群人,个个全是祖上鼎鼎有名的勋贵后裔,都用关切的目光看过来。

倘若真的是杜九娘被始乱终弃,诅咒刘世延的夫人,那众人指不定会暗暗讥讽,甚至有意宣扬,让他沦为笑柄。

但现在的性质,没有人幸灾乐祸,诡异的术法防不胜防,枕边人突然换掉的恐惧,更让勋贵觉得心惊胆战。

此次是刘世延运气不好,下次谁知道会不会轮到自己?

所以别说一群南京锦衣卫的闲官齐聚此地,表示关切,下一刻随着通报,一位真正的重量级人物到来。

徐达后人,魏国公,南京守备徐鹏举。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步履稍显缓慢,来到刘世延面前,拍了拍这位年轻后辈的肩头:“贤侄,振作起来,没有过不去的槛!”

“多谢徐公!”

刘世延开口,发出沙哑的声音,回过神来后,起身对着众人行礼致谢:“多谢诸位高义,我别无他求,只愿护李先生周全,让他可以放手一试,为内人争取一线生机!”

徐鹏举目光微动,率先开口:“贤侄放心,李神医当真有那等手段,乃是尊夫人之幸,亦可消人人自危之风,我等自当助之!”

众人同样露出坚定:“我们都站在你这边!”

勋贵现在是弱势群体。

出了事。

自然要抱团!

……

南京城外。

一支车队连绵而来。

中央正是两抬八人大轿并行,等到了地方,陶道人从其中一台轿子里面走了下来。

以人为畜的轿子,具体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已经不可考证,基本是明清时代。

而在古代,轿子的形制都有严格的规定,地位、身份不同,所乘轿子的颜色、类型以及抬轿子的人数都有差别。

一般来说,平民百姓只能坐两人抬的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数目继续往上升,可有十多人乃至更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森严的等级。

至于最著名的八抬大轿,往往是新娘子明媒正娶的标志,二婚就没有这个资格了,纳妾则根本没资格坐轿子,有些地方只能坐黑轿子,说实话还不如不坐,有种羞辱的意思了。

此时陶道人坐着八人大轿,就说明队伍里面有官员在,他漫步而下,面容清矍,身姿修长,确实有几分仙风道骨,另一座轿子里面的官员走下,立刻来到面前,满脸微笑:“还请仙长莅临寒舍,指点迷津!”

陶道人不置可否,淡淡地道:“若有缘,自会相见,若无缘,不可强求!”

说罢,大袖一摆,潇洒离去。

待得背后灼热的视线消失了,陶道人才暗暗点头,又多出一个据点,往城东院落而去。

“那大夫身上颇有功德善气,显然是活人极多,灵鬼合身五日,灵性应该更强了。”

陶道人不禁露出期待之色,脚下似缓实急,一路大步流星,身姿风度引得少部分路人侧目,看了看又移了开去。

陶道人没有在意,等到了院前,声音朗朗,传了进去:“张环!何竟!”

在他的预计中,接下来会有两道身影惊喜交集地扑出来,跪在面前高呼仙长。

这两位追随者,是他特意选中的,身份地位不高不低,正好接下来撬动南京的势力,引得更多人来投,到时候也可提拔提拔他们。

然而大门紧闭。

内外静悄悄的,什么人都没有出来。

陶道人顿生不悦之色。

不提拔了!

确实也轮不到他提拔,张环在神医之名流传开来,就见势不妙溜之大吉,何竟则被族兄何茂才禁足在家,根本无法出来,这院落早就空了。

很快,陶道人亲自入内,找了一圈,神情彻底难看下来。

追随者没了。

医师没了。

关键是灵鬼没了!

灵鬼可不比普通的鬼类,是有特殊能力的,这只灵鬼就会写冥票,将俗世金银转换为地府所用。

他花费了许多心血,供其书写,积攒了不少冥票下来,正放在灵鬼身上。

倒不是陶道人不想贴身携带,主要是天地污浊,吐纳修行已是不易,冥票更会引起孤魂野鬼的贪婪,在外行走,招惹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交给这灵鬼,也可安抚对方的心情,倘若遇到意外事件,能以冥票收买九幽使者,渡过难关。

现在……

鬼呢?

钱呢?

“谁干的?到底是谁干的?”

“贫道的钱!贫道的钱!!”

第1027章 呦,这陶道人身上还有不少好东西?

“客人慢行!”

百草厅门前,伙计刚刚将一位老大爷送上轿子,就见到街角边出现了一位道人,定睛一看,脸色立变,一溜烟跑回堂内:“七少爷,那陶道士回来了!”

陈景琦在柜台边,手撑着下巴,闻言瞬间站起身来:“那骗子还敢来?”

掌柜见了暗道不好,赶忙拦住:“七少爷,冷静啊,此人跟脚还不知……”

“放心吧,就是要整他,也不是当面!”

陈景琦低声丢下一句,迎了出去:“这不是陶道长么?有礼了!闭息丹炼成了?”

“是净息丹!”

对于这个一笑满是褶子,下手却比谁都果断的陈家老号少东家,陶道人不愿多加纠缠,冷声道:“李时珍呢!让他出来见贫道!”

陈景琦笑容收起:“李大夫表字东壁,道长虽是出家之人,但基本的礼貌还是要有的,直呼姓名是有不死不休的大恨么?”

陶道人眼睛瞪起:“他贪墨了贫道之物,如何不是深仇大恨?陈七少爷,有些事情别参合,别说这陪都,就是京师里的陈家老号,也多的是你们得罪不起之人!”

陈景琦见他又抬出了自己的后台,不禁咧了咧嘴,难不成天下姓陶的道士,都是那位神霄天师的族人?

换成少时的脾气,早就破口大骂,但家大业大之辈,终究不会在没有把握之前,把事情做得太绝,陈景琦淡淡地道:“李大夫现在已经不在百草厅坐堂行医了,他已是名动南京的神医,你不去见他,他也会来与你再论高下!”

陶道人呵了一声:“你骗谁啊,贫道才离开五日,他就成神医了?还名动南京?那贫道的仙丹还出炉了呢!”

陈景琦嘿嘿笑了笑:“爱信不信!”

陶道人沉声怒喝:“别扯东扯西,他到底在何处?现在躲藏也无用,拿了贫道的宝物,这事就绝对没完!”

“瞧这模样,李兄弟反倒夺了他的宝物?有趣有趣!”

陈景琦见这道人脸色微微涨红,情绪无比激动,不禁有些好奇,刚要再刺激刺激,掌柜来到身边,耳语了几句。

这位七少爷眉头一扬,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大夫受魏国公之请,在东园作客,陶道长去寻吧!”

……

在南京一众勋贵里面,徐达的后裔利用身份和人脉大兴土木,建出了一座极为雄伟的私人园林,取名东园,又称徐锦衣东园。

三十多年前,正德皇帝朱厚照南巡,就在东园内设立钓台为乐,平日里东园主人“招名流啸咏其中”,常邀各路亲友名流、文坛大家齐聚,历史上的吴承恩都受邀来过这里。

是的,现在的吴承恩还活得好好的,并且就在南京,由于科举屡试不第,五十多岁的老人了,还在南京国子监当太学生,等到十年后才当官,外放任一地县丞。

说起来这位到底是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其实是有分歧的,明朝时期《西游记》出版时,没有作者署名,直到清朝乾隆时期,一位江苏淮安的学者吴玉搢,才认为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是他的同乡,明朝人吴承恩。

这个说法当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直到民国时期,鲁迅等人都采用了这个说法,并对吴承恩的事迹做了考订,找到了证据支撑,吴承恩著西游记这件事,才变得家喻户晓。

也就是说,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在四百年中一直是无名氏,直到近现代的一百年,才被确定为吴承恩。

不过至今学术界反对的依旧有不少,同样有证据支撑,这其实就说不清楚了,除非穿越到作者写书的时候,盯着对方写……

言归正传,吴承恩现在固然科举失意,但有了些名气,勉强够得上来东园宴会,而李彦得徐鹏举邀请,直接住了进来。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