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859章

作者:兴霸天

围在床榻身边的婢女,热得满头大汗,又泪水涟涟,脸上满是伤心之色,而非故作姿态。

李彦查看之后,法力收回,手指轻颤,体内的真劲传了出去。

相比起法力是昨晚开始转化的,这真劲就是准备金丝的几个时辰内凝聚出来的,做不了什么大事,查看一下情况却是绰绰有余了。

“这不是病……”

于是乎,在众人紧张的注目下,李彦眼神一动,很快得出了结论。

之前他也询问了基本情况,这位伯爵夫人从年初开始生病,病症古怪,冬冷夏寒,疼痛难当,却偏偏能吊着一口气,也能喝得下汤药,故而饱受折磨。

这其实就不符合病理,但很多疑难杂症都很怪异,前来看病的医师也只能对着某些症状抓药,结果自然没有效果。

而李彦的真劲却敏锐发现了,伯爵夫人的体内徘徊着另一股奇特的气息,这很可能才是导致缠绵病榻,痛苦不堪的罪魁祸首。

李彦右手牵着金丝,轻轻颤动,口中吩咐道:“让婢女扶起尊夫人,离开病榻,我要施针。”

众人愣住,这悬丝诊脉倒也罢了,施针难道也能隔空?

刘世延觉得心快要跳出嗓子口,颤声道:“听见没有?赶紧去!”

等到屋内准备妥当,李彦用金丝辅助固定好对方的身体,避免照顾得疲惫不堪的婢女手抖移动,扣住银针,弹指射出。

李时珍最广为人知的成就,自是《本草纲目》,但实际上,他对于脉学及奇经八脉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著作的《奇经八脉考》,是对经络学说发展的一大推动,后世的不少观念都引用其中的理念。

而恰好李彦在大唐世界,得鸠摩罗学习了七针过穴之法,在水浒世界,与安道全切磋了八脉神针,再有李时珍的医道根基,武学为主,针灸为辅,再加上全面的药理基础,或许医学之道还没有攀登到顶峰,但在治病救人的效率上,堪称舍我其谁,称为神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于是乎。

银针射出!

嗖!嗖!嗖!

透过窗户,准确地扎入伯爵夫人的身上。

围观的众医师:“……”

现在的后生这么可怕吗?

突然觉得同为医师,压力大了起来……

最令刘世延狂喜的是,里面的婢女惊颤着将夫人放平后,狂冲出来禀告:“伯……伯爷……夫人的眉头舒展开来了……不再疼痛了!”

“神了!神了啊!!”

众人禁不住一片惊呼,尤其是刘世延喜极而泣,深深一躬:“先生真乃神医,本伯不知该如何感谢……”

“伯爷不必多礼!”

李彦伸手扶住,他知道,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无法救治这位病患。

隔空救不了,就算是面对面施针,也救不了。

医生是有极限的,后世医学都有许多无法攻克的难题,更别提没有抗生素的古代。

武学也是有极限的,伤重难治的情况数不胜数,功力再强只能保护自己,到了他人的体内,就得遵循对方的身体环境,跟虚不受补的道理一样。

伯爵夫人这种情况,就属于拖延太久,别说治本了,连治标都办不到,现在其实仅仅是压制痛苦。

这其实已经能交差了,至少大张旗鼓的悬丝诊脉,数个时辰的等待折腾,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李彦并不满足,继续道:“准备一间屋舍,旁人不可接近。”

刘世延精神再振,立刻道:“去安排!赶紧去!”

别说下人们匆忙去收拾,南京各家医馆的医师也露出期待之色。

这是要开药方了!

独门药方不让外人,那位伯爵夫人如此严重的病情,难道真有起死回生的手段?

确实是药方。

确实能起死回生。

只是跟大家想的,或许有些不同……

李彦独自进了屋内,侧过头对着背上道:“贿赂鬼差的银票,还剩下多少?”

女鬼到了晚上又活络起来,熟练地骑在他背上,闻言歪了歪头,似乎听不明白。

李彦运起法力,伸手拉向女鬼的袖子,抖了抖,从里面抖出一沓鬼气森森的银票来。

女鬼急了,探手去抓,被李彦抢先将银票捡起,打量起来。

上面写着的字符,不属于任何一种所能辨识的文字,看不明白意思,但能推测应该是数额。

银票一出,四周的环境也阴森起来,熟悉阴寒气息涌动起来。

李彦早有准备。

从他就察觉到了熟悉的鬼气。

属于勾死人的鬼气。

有鉴于特殊事件【九幽鬼使,鬼差勾魂】尚未结束,他才会来此。

而今看来,果然应验。

片刻之后,锁链声响起,鬼气森森的勾死人再度出现,直接穿透墙壁,来到屋内,眼神幽幽地凝视过来。

虽然是第一次正式打交道,李彦已经十分熟练:“我欲给诚意伯夫人续阳寿,还望九幽鬼使通融。”

勾死人波澜不惊地开口:“此人贵重,续阳困难。”

“先续一个月的,视效果再定后续。”

李彦将银票抽出,抽了三张,准备抽第四张的时候,女鬼急了,咿咿呀呀起来,他知道给多了,就递了三张过去。

勾死人熟练地接过,声调顿时昂起:“谢赏!!续命!!”

第1018章 《伯爵夫人中邪事件》

“夫人终于有救了!”

眼见神医在屋内写秘密丹方,刘世延再度确定了夫人的情况稳定下来,不禁长长舒出一口气,绷紧的身子险些软倒下去。

府上管家赶忙搀扶,就见主子缓了缓,开口询问道:“这位李神医,是不是近来遇到了麻烦?”

管家道:“与一位外来道士产生冲突,前几日还被道士施了法,所幸吉人自有天相……”

刘世延皱了皱眉:“现在野道人这般嚣狂了么,这位李神医可是有生员功名在身的,也敢如此欺凌?本伯要为他作主!”

管家提醒:“伯爷,那道士姓陶……”

刘世延微微变色:“神霄天师的族人?”

陶仲文如今被敕封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总领天下道教,即便是有爵位在身的勋贵,也得尊称一声神霄天师,何况不久前这位刚刚得了爵位,是为恭诚伯,岁禄千二百石。

相比起来,第一代诚意伯刘伯温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在民间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知天文地理,算无遗策,但由于明初党争和永乐靖难,父子相继离奇死亡,嫡孙被废,诚意伯的爵位,其实仅仅传承了两代就断绝。

到了嘉靖年间,为拉拢勋贵武臣,嘉靖下旨由刘世延的祖父刘瑜继承爵位,成为第三代诚意伯,才重回勋贵之列,但与陶仲文同为伯爵,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管家低声道:“不知,但不得不防……”

刘世延有些不满,但还是叹了口气:“既如此,冤家宜解不宜结,打听一下那位陶道士的喜好,看看能否说和……”

“出来了!”

正低声讨论着,李彦袍袖飘飘,神采摄人地走出,将一份药方递了过来:“伯爷按方抓药。”

刘世延视若珍宝地接过,又要行大礼:“多谢李先生!多谢李先生!”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乃我辈之愿,伯爷不必如此。”

李彦扶住诚意伯,他所开的药方也不是乱开的,而是固本培元,增强体质之用。

这种药方原本不能给伯爵夫人使用,但现在阳寿续上,倒是能尝试一番,这是真的死马当成活马医。

李彦很好奇,一个本来的必死之人,在这个世界,续命后能达到何等效果?

如果考虑得极端一些,勾死人收了贿赂,给伯爵夫人续命一个月,那么这一个月里面,是否代表这位除了在病痛上不会死去外,也不会遭遇暗算、刺杀乃至范围性的攻击?

那得影响多大?

这个世界的地府权柄,怎么比起西游记还要随便?

他在思索这些,一群医师则围了过来,做出请教之色:“不知李大夫是如何诊治伯爵夫人的?”

对于外人来说,大夫、郎中、医师之类的称呼随便叫,但医生群体里面,大夫原为古代官职名,宋时医官中最高级的才能称大夫,其次为郎中,以下便是医效、祗侯,在明朝能被同职的医师称为大夫的,也是毫无疑问的尊称。

这位用神乎其神的医术,征服了在场的医师。

李彦语气平和,解释了一番刚刚使用的脉象之法,以扎实的医理回答了疑问后,又特意对之前提醒他男女大防的老医师行礼:“多谢老先生的好意!”

众医师好感大生,离开时都依依不舍,又兴奋不已。

回去也有吹嘘的资本,看看我们南京的神医,多么了不起!

刘世延旁观,由衷赞道:“李先生年纪轻轻,已是一派宗师气度,又有功名在身,假以时日,定成非凡功业啊!”

一位秀才不苦读圣贤书应试中举,反倒去当医生,在主流社会的眼中,无疑是离经叛道,自甘堕落。

但如果一位神医,有功名在身,那又是不同,有种全面发展之感。

医生社会地位再低,最顶尖的神医也是权贵的座上宾客,毕竟事关生死。

所以刘世延紧接着道:“如今天色已晚,李先生为贤内看病,都未用膳,本伯已命人设宴款待,请李先生万万不要推辞!”

李彦本来也想看看后续发展,自然不会离开,应道:“那就多谢伯爷了。”

两人来到正堂用餐,觥筹交错之间,关系开始拉近。

李彦对于历史上的刘世延印象不错。

功勋子弟大部分是混吃等死的米虫,但也有一些英杰之辈,没有埋没祖上的声名,年轻时的刘世延就是其一。

十年后南京天灾人祸,发动兵变,兵部侍郎被当街殴死,并且死后悬挂在新街口的牌坊上,尸体被士兵在下面用弓箭攒射羞辱,南京文武百官只顾着自己逃命,是刘世延果断顶上,慷慨陈词,向乱军反复陈说国威利害,并且许诺赏赐士卒十万两银子,平息了一场大乱。

结果到了文人笔记里面,刘世延一人独退乱军的壮举,被描写成居心叵测,不与文武百官商议,擅自向乱军许诺赏银,有收买人心的嫌疑,“世延少年佻脱,轻许至十万金,目中似无文武诸大臣”。

但凡这种“似”的词语一出,就是带着立场说话,专门揣测内心了。

这也是李彦在燕廷里面规定编撰史册的官员,必须注明资料来历的原因,文人笔记本来没有什么,编故事就编故事,小说之言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也不会当真,就怕把假的事情参在真的史册里面,混淆视听,颠倒是非。

刘世延并不知道不久后自己还会更倒霉,立功不得赏,还被文官排斥,吃着吃着,眼眶已是红了:“贤内知书达礼,性情温婉,待人和善,却病成这般模样……本伯……我实在痛心……”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