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58章

作者:兴霸天

显然,方腊气数初成,只是还未正式称王建制,因此不能完全显示出蛟龙之气,庇护一方。

在研究两卷天书之前,他尚且不能如此清晰地观测国运,如今除了自己的气数不可观外,方腊的看到了,女真也看过了,倒是赵宋和辽国还未看过。

不过也能想象得出来,那对难兄难弟的气数金龙,是何等的日暮西山……

实际上随着对这股飘渺力量的研究,李彦也意识到,气数由各方面汇聚而来。

一百零八魔星转世成人,确实是带着天命,但即便有这样的背景,他们也要完成人世间的任务,圆满道行。

如果失败,将会“永堕酆都”,不得超生,所以九天玄女才会下凡指点,给一条招安明路,最后为赵宋王朝出一把力,两不相欠。

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神魔背景,人类的气数,乃至一国的气数,还是八个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安居乐业,则国运昌隆,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国运。

宋辽之所以日暮西山,一方面是统治者正巧碰上一对“卧龙凤雏”,另一方面也是立国的时间长了,各个社会阶层积压的矛盾越来越多,以致于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

而上层不出事还好,上层再一犯糊涂,这些往往被高官权贵忽略的底层,恰恰是国家根基,根基一动摇,天下就动荡,国运自然不断消散。

无论大到一国,中到一军,小到一家,都是类似的道理,气数固然是这个神魔背景世界才清晰化的力量,但核心原理还是要团结周围的人心,领袖者才能拥有眷顾。

方腊和田虎同样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这两个原著里的四大寇,都是提前造反,结局却大不相同。

田虎在尚未拥有地盘根基之前,已经招募了相当规模的军队,然后直接称晋王,倒是应了那句“兵强马壮者为天子”,但在大名府下一败,就一波送走,再无翻身的余地。

反观方腊,变了年号,却未正式称王,而是安定一方,获得各个阶层的拥护,即便在襄阳城下受了重挫,在荆湖的气数依旧旺盛,这就有了卷土重来的资本,容错率高上许多。

“如此说来,倒是女真有些奇怪……”

“人数稀少的东北渔猎民族,谈不上什么大治,完颜部整合的也仅仅是本族内的人心,全员上下气数却能那般强盛,全因上苍眷顾么?”

李彦眉头微动,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忽然听到下面的中军营帐里,传来悲恸的哭号声。

“王英兄弟,痛煞我也!!”

宋江的泪水自黝黑的面颊滚滚而下,伸出手想要握一握王英粗短的手指,却又醒悟过来连尸体都没夺回来,顿时哭得更伤心了。

昔日他带领八健将出郓城县,一路又北到南,披荆斩棘,冲锋陷阵做过,深入敌后拼过,又得章惇赏识,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没想到眼见着能立下人生第一个大功,兄弟却先走一步,六尺人送五尺人啊!

“啊——!”

见得公明哥哥如此伤心,同样爆哭的李逵抹了一把眼泪,举起两板斧头:“哇呀呀呀,俺要屠了方贼满门!”

张青、孙二娘、邓飞、鲍旭也红着眼眶流着泪,发出类似的誓言:“苍天在上,不报此仇,我等誓不为人!”

相比起这些人哭号发誓,宋江悲伤之后,在宋清的搀扶下,总算缓过一口气来,拍了拍弟弟的手,将他拉到自己身边站好,然后看向穆弘穆春:“到底怎么回事?那方贼的妹妹是如何发现的?”

人死为大,穆弘穆春自然不能说王英色欲熏心,只能将凤仪楼的前因后果说了,还将一个麻袋从身后拎了出来。

宋江怔住:“这是何物?”

穆春解开袋口,就见里面是一个昏睡的孩子,看上去只有四五岁大小:“这就是江陵知府朱旦的独子,王英兄弟遇害,我们不能就这般走了,便趁着城中混乱,去朱府……铁牛,你做什么?”

他们话到一半,黑厮已经扑了过来,探手抓住小衙内,高高举起。

众人顿时惊呼起来,却见李逵双目通红,喘着粗气吼道:“作甚?当然是为王英兄弟报仇!他是堂堂正正的汉子,岂能因这娃娃而死!”

宋江大怒:“放下他!王英兄弟就是为了朝廷的平叛大业,才会出此下策,你现在把小衙内害了,是想让王英兄弟白死么?”

李逵胸膛剧烈起伏,不愿意放,却也不再砸下,而那本来昏睡的孩子一睁眼就看到一团黑炭,已是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包括孙二娘在内,根本没人愿意安抚孩子,都看向宋江:“公明哥哥,我们现在怎么办?”

宋江深吸一口气:“江陵府知府朱丹身为堂堂知府,居然率先投了逆贼,朝廷必不容他,单靠一个孩子,要让他倒戈投降,再是疼惜的独子,恐怕也是不成……”

穆弘和穆春一听,顿时大为失望,但宋江又接着道:“不过值此攻守之际,此法却能引得贼人内乱,只要城内对朱丹起疑,闹将起来,自相残杀,我们就能速速攻陷江陵,彻底将方贼剿灭!”

说到这里,他又伸出手来:“把这孩子给我,只要此计得成,王英兄弟就没有白白牺牲!”

李逵呼呼喘了几口粗气,这才气呼呼地将哇哇大哭的小衙内递给宋江,宋江转手递给宋清:“照顾好小衙内……”

宋清哄着孩子,哭声终于渐渐停止。

“哼!”

帐内众人并不知道,上空正有一道衣衫猎猎作响的身影,目光冷冽地收回手掌。

在李彦看来,王英身死完全正常,因为这位早在见到宋江之前,就因为想要淫辱妇人,被梁山追杀,几度险死还生,有了这个差距后,最先气数耗尽的肯定是矮脚虎。

而如果刚刚李逵真的掼杀孩子,那天杀星也没有了,相比起杀董平时的硬磨,李彦现在有的是法子收拾魔星。

实际上,李逵杀小孩,在原著里面远不止一个小衙内,那一段是特意描写,先写小衙内可爱,再被弄死,所以给人印象深刻,其他时期则一笔带过,但数目显然更多。

比如早在江州劫法场,李逵就是不分男女老少,青红皂白,一通乱杀,梁山好汉本来是杀人无算,都看不下去,想要阻止其滥杀无辜,结果根本拦不住这杀红了眼睛的家伙,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

所以无论李逵的心思有多么天真直率,“为善为恶,彼俱无意”,无论设定是不是生来就要杀人,“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都令人厌恶。

真要天真直率,善恶不分,众生作孽,合该被杀,李逵怎么不杀自己老娘?他的老娘是老娘,别人的老娘就不是老娘了?

历代许多文人对李逵评价很高,独爱其无拘无束的反抗精神,但李彦偏向与另一派的评价,“像李逵这种蛮不讲理、缺少理性思考、出手极黑的人,对于不想驱使他人的人们来说,是可厌、可恶、又可怕的”,鲁迅先生就更直接了,“我憎恶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喜欢张顺将他诱进水里去,淹得两眼翻白”。

讲白了,对于天杀星的感官,其实全看代入谁,代入无辜的老百姓立场,就不可能喜欢得起来,代入别的阶层就不见得了,终究是斧子没砍到自己的头上……

不过李逵在原著里,就是梁山手中的一把刀,虽然偶然也有失控,他有次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人设崩塌,还想砍宋江,但终究还是被拿捏住的。

此时宋江在失去了王英后,显然也更加器重黑厮,瞧着他气冲冲往外走,出言将其留下:“铁牛,莫要怨哥哥,哥哥也是为了你好!”

李逵瓮声瓮气地道:“公明哥哥,我不是怨你这个,而是王英兄弟没了,我等为这朝廷卖命,一刻不休,又是图的什么?那些知府说降就降,我等又是多大的官儿?我看这朝廷久不了,与其为它送了性命,不如占个山头快活!”

换成以前,宋江会严令喝止李逵说这话,但此时王英身亡的悲伤冲击着他的心绪,张了张嘴,最终只有一声长叹:“莫再说这般话了,莫再说这般话了……”

李逵不再多言,大踏步走了出去,宋江则缓缓坐下,一张黑脸陷入沉寂之中。

上空的李彦摇了摇头,准备离去,目光却陡然一凝。

片刻之后,宋江的表情也变了变,看向笔架。

那上面的一支笔轻轻颤动起来。

宋江试探性地伸出手,拿住笔,就见那笔带动着手腕,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宋将军,你想要攻克江陵,立下大功么?”

第889章 明尊:教内氛围好,护法们都不介意谁当主教

“左道之术?”

宋江看着纸上那明显有别于自己的字迹,目光露出凝重之色。

他苦读天书人之卷,其中最难理解的,就是那些道法咒诀,只觉得如看天书。

这话听起来挺怪,但宋江觉得,玄女娘娘既然把书赐予给他,那就应该是凡人能看懂的,如果完全是无法领悟的天书,那何必多此一举呢?

所以这其中的差距,应该就是没有那位天机星共同参悟了。

当真可惜……

不过虽然无法理解道法咒诀的妙用,宋江在这方面还是特意了解不少,所以此时一看这笔走龙蛇,就知道是有异人与自己沟通,在纸上写道:“阁下是何人?”

笔自行颤动起来,继续写道:“金华山,洞云子。”

宋江眉头微扬,金华山是道教福地之一,也是鼎鼎有名,但他并不完全相信:“有何证据?”

笔写道:“贫道如今就在方腊身边,进攻襄阳时,方腊令行刺杀之道,殊为下作,贫道厌之!”

宋军的情报,是基本上没有情报,对于敌人的了解,全靠两军战场上的交锋,宋江还真不知道方腊身边有这么一位左道之士,不过对方说得言辞凿凿,倒也不像是诓骗。

宋江稍稍沉吟,继续写道:“道长准备如何助我攻克江陵城?”

笔开始奋笔疾书,字体之间竟有了几分凌厉的剑意,好像一位方外道士在御使飞剑:“江陵城的文武守将,是方腊的两员亲信,兵部尚书王寅和吏部尚书王庆,王寅对方腊忠心耿耿,绝不会动摇,王庆此子却颇多心机,不是久居于人下之辈,又在方腊军中笼络了一批自己的干将,宋将军若要破敌,还需与王庆联手!”

宋江目光闪烁,如果此事是真,那收获实在巨大,想了想写道:“多谢道长!”

这个言下之意,就是我承下情,你可以提出条件了。

“能帮到将军就好,贫道告辞了!”

然而笔却写下这么一句话,微微往下顿了顿,好似行礼一般做出告别,上面的一丝灵异散去。

宋江再看纸面,发现上面所写的字统统消失不见,确定对方已经离开,喃喃低语:“方腊身边的洞云子想要弃暗投明么?总觉得有几分古怪……但吏部尚书王庆,如果此人真的与方腊有二心,一定要速速接触!”

“原来是幻术……”

相比起宋江打开了攻取江陵府的新思路,李彦则近乎亲眼见识到,明尊是怎么与人联系的了。

怪不得方腊的梦境里面,明尊的形象颇为诡异,时而俯首称臣,时而张牙舞爪,却又看不出任何特征,那其实不是明尊隐蔽的好,而是其内心印象的一种具现化。

在方腊的印象里,明尊就是既要巴结着自己,又心怀叵测,表现到幻象中,那屏风后面的影子就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其实如果有第三个人旁观,就会发现方腊一直在对着空气说话,屏风后面根本没有任何改变。

笔和纸也是一样,如果方腊和宋江的注意力不被对方的话所吸引,他们就能发现,自己在纸上写了不少字,笔上和砚台的墨汁却半点没少。

最终字的消失,也并非对方的手段,而是压根就没写。

“走幻术风格的话,倒还真是有些麻烦,明尊实力如何暂且不说,躲猫猫是肯定很在行的。”

明尊自始至终没有发现在上空观察的李彦,那不光是距离的问题,还因为这具化身本就是气数所成,在参悟天书后气息越来越隐蔽,但反过来,李彦也难以追寻到对方的下落。

他自己对于幻法没有研究,《太渊镇法》里面也没有具体篇幅讲述幻法。

不过术业有专攻,由此李彦倒是想到了有过短暂较量的一人:“支持田虎造反的‘幻魔君’乔道清,幻法造诣十分高深,此人是罗真人的师弟,如果回归了二仙山,倒是可以请他相助一下。”

有了明确的难题,解决思路很快清晰起来。

而不仅要破解明尊的道法手段,李彦对于此人接下来的目的也很感兴趣:

“莫不是准备弃了方腊,转投王庆,然后与宋廷结盟?”

……

“可惜了,如果能擒下此贼,严加审讯,应该能获得贼人的动向。”

王庆并不嫌弃血污,旁观仵作将王英的尸体仔细检查一遍,并无什么收获,轻轻叹了口气。

“都怪杰哥儿,都仔细关照了,还痛下杀手!”

玉叶公主十分恼火,狠狠瞪了方杰一眼,这大侄子赶忙垂下头去,不敢吭声。

姑姑确实特意关照,希望抓个活口,没想到王英一反抗,自己就打得兴奋起来,最后将之踢飞出楼外,一刀砍下。

不过方杰也很冤枉,他当时察觉到这贼人似有同伴接应,对方又状若疯虎,拼命厮杀,不当机立断痛下杀手,很难保证不会被救走,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玉叶公主则不愿意听这种解释,懊恼于错失了立功的良机。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