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24章

作者:兴霸天

陶邈脸色惨变,长长叹息:“老夫有负朝廷啊,然我真定府绝不会为贼军轻易所夺!诸位且听好,便是杀一个贼人,我等也是为国尽忠,若能守数日,更能重重挫敌锐气,让各地看看,我大宋国祚绵长,江山社稷绝不会被林贼所动!”

“噢!噢——”

四周传来还算整齐的呼应声,守军动静不大,主要是折可适和种师道留在真定府的数百西军,开始趁机鼓舞士气。

“你们谁都杀不了,更是不可能阻挡我乡军半步,负隅顽抗只会自取灭亡!”

可这份战前动员的呼声刚刚落下,一道凌厉的声音随之响起,一队人直接出现在不远处。

虽然人数只有百人,但看着对方披坚执锐,军容整肃的精锐模样,西军已经露出浓浓的忌惮,陶邈则咬牙切齿:“乡军果然是狼子野心,早早就派人潜入我真定府了么?贼子,报上名来!”

为首之人沉声道:“真定府人士!孟康!”

孟康由于擅长打造船只,如今已经成为了水师的要员,一直在沧州造船厂打造水师,自从那时目睹辽军攻陷真定府来,尚且是首次回归。

这一看不禁大为震撼,以前真定府虽然不及大名府繁华,却也是一路的治所,如今却变成了这么凋敝的模样,他的声音里透出悲伤:“昏君逃亡金陵,狗官严苛税赋,你们心中可曾为百姓想一想?怕是一丝一毫都没有!赵宋国祚绵长?我呸!赵宋不亡,天理不容!”

说到这里,孟康又转向那些守军,高喝道:“乡亲们,这狗官根本不顾及大伙儿的命,你们反倒为他卖命,有这样的道理么!”

听得那熟悉的乡音,无比悲愤的声音,本地的守军面面相觑,握住武器的手顿时松了:“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啊……”

“贼子尔敢!你们休要听他胡言……”

不待惊怒交集的陶邈驳斥,孟康左右的解珍解宝已经大喝:“特攻营,出击!”

相比起钩镰营和刀斧营,特攻营是从武艺高强的猎户选拔出来,武器军械装配精良,每个人都能以一当十,并且强调协作配合,所定的战术目标,就是这种小规模的夺门之战。

此刻正是特攻营展露锋芒之际,双方一交手,精锐的西军就节节败退,几乎是一面倒的压制。

而当城楼上厮杀成一片,下方烟尘四起,将赋税车队截住的乡军,也朝着真定府包围过来。

“随我冲杀!!”

主将史文恭一马当先,眼见城墙上方大战,下方的护城河又根本没有恢复,立刻策马狂奔,直接杀向城门。

半个时辰后,真定府的负隅顽抗就彻底消亡了。

宋军可用的兵员太少,别说陶邈这种文官,即便是让折可适和种师道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孟康成功撼动本就低弱的守军士气,这场战争更是再无波折可言。

等到史文恭入城,数百西军已经被杀了个干净,不仅是特攻营的战绩,还有守军的直接倒戈,而真定府知府陶邈则被五花大绑,缚到了面前。

史文恭高据马上,俯视下来,露出浓浓的痛恨与不屑:“河北西路先是被辽狗肆虐,又遭了田贼之乱没多久,你是何等狼心狗肺,竟然将明年的赋税都收上来?你们这些士大夫,圣贤书是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么?呸!”

陶邈胡须飘扬,怒目圆瞪,狂吼道:“老夫一片赤胆忠心,你这等乱臣贼子,有何面目斥责!!”

“原来如此,想要青史留名?”

史文恭冷声道:“我们直接杀了你,倒是成全了你的忠义之名,来人啊!把他带出来,游街示众,看看真定府的老百姓,是怎么对待这位赤胆忠心的臣子,史书上又是怎么记录你这个‘预借知府’的!”

陶邈先是怔住,然后一路被拖着,一路凄厉高呼:“你们不能煽动乱民,毁老夫声誉!你们不能煽动乱民,毁老夫声誉!你们不能啊——!!”

歇斯底里的声音远去,史文恭舒服了,对着左右道:“总教头说过,恩威并施,才能有效的治理地方,别的乡军都没机会,倒是我们运气好,有施以雷霆手段的地方!”

众将都连连点头,却又觉得有些不过瘾:“只是这反抗也太弱了,简直不堪一击!”

孟康走了过来,提醒正事要紧:“总教头再三强调重民本,河北百姓的赋税,万万不能被这群贪官再度搜刮,一定要还于百姓!”

史文恭点头:“不错,就按照书院所学的节流思路,还于各地州县,实施总量分配!”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地方衙门收到当地的赋税后,是按照每年预算先分掉所需要的钱,剩余的再上交中央,久而久之,地方衙门难免擅自挪用,不过后来也出台了不少制度加以遏制,局面能够维持,直到仁宗朝天灾外加西夏战争到来,财政问题才彻底爆发开来。

庆历新政的改革思路是节流,朝廷选择让权给地方州县,宁愿中央财政赤字,也不过分从地方争利,乃是遵从孟子的“民本”思想。

而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路是开源,他认为与其把资源白白分散在地方,还不如全部集中到朝廷,凭借朝廷的权威投入到革新之中,用后世比较熟悉的话语,就是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全社会财富总值的增加。

这种思路十分积极进取,但理想与现实终归是不一样的,由于王安石变法具体的改变,是从原来的总量分配,变为税权分配,中央朝廷对于财政的控制力度无疑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则日益困窘,无形中降低了施政的容错率。

而神宗拿到了巨额财富,顿时可以大展拳脚,反倒觉得优势在我,浪了起来,最后其实就变成了与民争利,涌现出吴居厚那一批“掊克之臣”,百姓恨之入骨,神宗十分信赖,关键是对外战争所获得的红利,也没能弥补对内国力的透支。

所以总结一下,节流的思路,是上限低,但下限高,只要做好了,至少能维持太平,老百姓不见得活得好,但能活得下去。

而开源的思路,上限无疑很高,若是操作得当,那就是盛世强国,老百姓在盛世下,日子无疑会舒服许多,但下限会很低,风险与利益并存,稍有不慎,国家就会玩脱,民间也会苦不堪言。

王安石变法,其实是属于差点玩脱的,当然其中因素很多,不能单单以结果评价高下。

而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做出对比,再结合目前手下文治的稀缺阵容,李彦所选择的,是与民生息的“民本”思路,老套的节流。

没办法,凡事都要一步步来,先让之前被战乱肆虐的百姓过上稳定的生活,再考虑日子是不是能过得更好。

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全社会财富总值的增加,等到夺取天下,全国安定后再开始,不用迫不及待地从造反时期施行。

当然,有些事情却不能拖到那个时候,得趁机做。

比如每每改朝换代,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开源”办法——

“总教头有言,斗恶霸,治豪强!”

“河北百姓遭受辽人和田虎祸乱,本就生活困苦,这狗官居然还能将明年的赋税,都给收上来不少,各州县有哪些地主大户在配合?”

“这些地主大户在收刮百姓的同时,是不是自己也为了忠君,献上了他们的家财?”

“如果没有,敢慷他人之慨妄称忠义者,都是为祸乡里的恶霸,都要让百姓将之斗倒,次一级的豪强,也要狠狠整治!”

“是!”

史文恭一声令下,众人尽皆领命,他又吩咐亲卫:“此事干系重大,速速去请高监察派人前来,接下来选择斗争对象、访苦、算账,都要他们的全程监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乡军的构成虽然是底层那批愿意挺身而出保护家乡的良民组成,比起宋军招收地痞流氓、山贼土匪要好管理许多,但若说全靠自觉,就能一直做到军纪严明,不犯错误,那就是童话故事了。

监管部门,是必须要有的。

随着燕云的职权部门逐渐完善,而各路监察使也将安排,其中执掌这个部门的,需要一个大家都能信服的人物,李彦就请出了辞官归家的高俅。

高俅大喜,欣然上任,裴宣和高廉也作为他副使,此时负责史文恭这一路的,就是监察使高廉。

他的任务很重,接下来哪些地主被定义为恶霸,哪些豪强又要受到管制,正是考验乡军的时候,要避免里面有公报私仇,借机生事。

“打击不法,而非是一网打尽,我等要崇正义,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当高廉带着整齐的监察队伍出现,一开口就是着重强调现阶段的十二字方针:“重民本,崇正义,斗恶霸,治豪强!”

“打死这狗官!!”“打死这狗官!!”

与此同时,远处的街道上,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家中冲出,对着游行的囚车怒目而视,然后砸出手中的石块。

当真定府知府陶邈,被活生生砸死时,河北东西两路治所,大名府与真定府,一日之间,尽归乡军所有。

第847章 宋江:山东老家没了?我不能啃老了?

“聚义令!都怪宋江那厮,失了我的聚义令啊!”

郓城县衙内,已经升为县令的时文彬左右走动,唉声叹息。

左右亲信面面相觑,想要安慰一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梁山泊发放的聚义令,如今在山东已经是炙手可热的凭证,因为那代表着“为官清正,做事廉明”的评价,如果是知州或者知县得了,更会被称为一方父母官。

虽然由梁山泊评判地方父母官,怎么都让人觉得怪怪的,可一旦民间形成了这般舆论,是否合适就不重要了。

尤其是如今乡军南下的关头。

正如河北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山东也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郓城县和应天府都位于西路,而自从乡军从沧州南下,东路已经沦陷……不,是已经选择了弃暗投明!

原本于治所济南府附近生乱的孙列,与梁山泊交锋时就是屡战屡败,连连逃窜,此番乡军出击,直接追击百里,将这股乱军彻底消灭在沂州。

所以评价京东东路是弃暗投明,倒也没有错,毕竟朝廷已经很久顾不上京东了,倒是赋税收得特别起劲,没有半分忘怀。

可他们恨不得对北方横征暴敛,甚至杀鸡取卵,但今年的税银车辆,则全部被梁山泊截下,送入乡军,接下来再统筹分配,重新回到百姓手中。

这个举动令山东上下震惊,如果说之前还是半遮半掩,有不臣之心,现在就是公然造反!

和河北一样,也有决定以死殉国,为赵宋江山尽最后一份忠义的官员,但大部分州县衙门的官吏,都拼命打听聚义令的下落。

此物代表着梁山泊,而众所周知梁山泊其实就是乡军的编外部门,打燕云都是一起去的,将来肯定合并。

有了这个中间媒介,对于不太愿意直接投靠乡军的官员,也是一层遮掩。

时文彬就是这类人,现在却痛失机会,自然后悔不迭。

其他人也觉得他十分倒霉,倒是新任的主簿开口道:“依属下之见,县令不必烦恼,这乡军如今四处传扬十二字的施政大略:‘重民本,崇正义,斗恶霸,治豪强’,如今郓城县太平,全赖县令之功,正是‘重民本,崇正义’,他们当称颂县令的政绩才是!”

时文彬轻轻抚须,有些矜持地道:“如若这般,自是本官之愿!”

相比起被梁山泊刺杀于家中,后来搜出大量财物的前任知县,他的治理确实较为得力,也是引以为傲之处。

但他对前半句感兴趣,有人却对后半句感兴趣。

比如邓都头,想到那宋江将自己的族弟和得力狱卒李逵都拐走了,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再加上清楚这位知县对于宋江同样痛恨,赶忙提议道:“县令也可关注一下本县的恶霸豪强,比如城外的宋家庄……”

时文彬不是本地人,闻言扬眉道:“宋家做过什么恶举吗?”

邓都头冷笑道:“这宋家仅仅两代吏胥,就积攒了偌大的家业,那宋江刚刚当差,更是在衙门内到处使钱,籍此来收买人心,若说银两来路干干净净……我是不信的!”

时文彬皱了皱眉,沉吟了下道:“将此事报给乡军,你们不要插手,更不要自作聪明,栽赃陷害!”

邓都头原本还真想做点什么,一听这般严肃关照,倒也弃了打算,抱拳道:“是!”

时文彬又仔细吩咐了一番众多下属,发现每个人都想着怎样更好的投效,不禁暗暗感叹:“乡军积蓄了巨大的威望,又有如此明确的施政大略,山东河北很快就要真正归于其麾下统治了,占据燕云和四路之地,大势已成啊!”

……

“还望两位将军进言,山东之地万万不能被贼军所夺,否则人心涣散,朝廷再无威望,后果不堪设想啊!”

西军大营内,宋江对着郝思文和韩滔拜下。

“宋三郎这又是作甚,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郝思文和韩滔面色变了,赶忙左右将他扶起,叹息道:“三郎是山东人,忧心家乡,我等自是明白,但如今两位将军的困局,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郝思文是关胜的结义兄弟,也是其副将,韩滔则是呼延灼的副将,他们如今和单廷珪、魏定国一起,都被分配到了西军的关键位置上。

但空有其名,除了自己带来的亲卫外,几乎指挥不动其他部下,而从这四位将领的处境,也能看出接替折可适和种师道的关胜与呼延灼,目前在西军内的地位了。

宋江其实也清楚这点,但他实在接受不了山东被乡军占据,更无法接受弟弟宋清在信中惊恐的言语,此番乡军打出“斗恶霸,治豪强”的口号,县内还想将宋家庄定为恶霸!

关键在于,宋氏在郓城县的所作所为,是否违背公理道义,两兄弟心里都没底。

以防万一,宋清带着宋父提前出逃,前来西军投奔兄长。

对于这点宋江是赞同的,只是想着自家庄园的放弃,就意味着没了长久的钱财来源,又感到心痛不已。

可无论他多么希望山东不能丢,从西军上下的反应,还有郝思文和韩滔的连连回绝中,都顾不上山东之地了。

宋江唯有做出最后的努力:“乡军尽夺河北两路,京东两路,若无丝毫像样的抵抗,气焰必然更加嚣张,两位将军以为,他们会不会趁胜出击,盯上河南京畿之地?”

郝思文和韩滔面色微变:“这伙反贼真敢如此猖狂,那我军必定予以迎头痛击!”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