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96章

作者:兴霸天

一路过瀛州、莫州、雄州,看着已经恢复到太平年间状态的州县,不禁满是欣慰。

当过了三关,被大喜过望的乡军迎入,他更是从燕云汉民百姓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耕种的米粮,再也不用担心被契丹人全部剥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笑容当然变得真切。

高俅也由衷地道:“燕云易主,百姓这么快就能安居乐业,真是太好了,总教头呢?”

花荣笑道:“兄长正在书院里教书……在燕州和蓟州,我们又各开了一家书院,以后燕云各地的每一州,都要开办书院!”

高俅道:“那还不带我去,我以前一天跑八趟,现在却不认识路了!”

……

“为政不在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不在乎发挥你一个人的长处,难能可贵的是吸收天下的美德者。”

“同样的道理,治理地方时,也要谨记不用一己之长,事必躬亲,而是要合理的选择吸收人才,很多时候,这就是文治与武功的最大区别。”

岁安书院,李彦站在讲台上,下方是岁安三期的学员。

岁安二期:徐宁、张清、凌振、段景住、柴进、史文恭、李应、栾廷玉、秦明、杜兴;

岁安三期:吴用、朱仝、裴宣、焦挺、孟康、陈达、孙立、孙新、解珍、解宝;

二期和三期是同时定下的,每批都是十人,轮番上学,再加上时不时回来补习加强的岁安一期,还有正准备按照功劳选入的岁安四期,这些学子不仅是要马上打天下,更要马下治天下。

而后者显然要投入更多的心血,所以李彦这位善为人师的院长,也教得更加认真,上课时都不允许外人打扰。

不过这一回,他主动破了一次例,讲到一半,放下书本,对着下方的学子道:“随我出去,迎一位老友!”

吴用眉头微动,最先反应过来,其他人先是不明就已,在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迈入书院,才大喜过望。

熟悉的书院,熟悉的人,双方展颜,道出问候:

“我回来了!”

“欢迎回家!”

……

第十卷 龙蛇起陆

第813章 宋江:我想接济好汉,但朝廷不发工资怎么办?挺急的……

郓城县。

宋家内宅。

宋江在镜子前正了正衣衫,黑黝黝的脸上露出满意和期待,身后白净的宋清也笑道:“兄长终于及冠,要接替父亲的差事,入衙门做事了!”

宋江笑道:“主要是能报效朝廷,盼能得一个前程万里,光大我宋氏门楣!”

宋清信心十足地道:“是兄长的话,一定可以的!”

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大宋的地方官员都是数年一任,但衙门里的吏胥,却是历久不换,甚至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宋江接下来所任的押司一职,就是负责案卷整理和文秘的小吏,虽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毕竟属于朝廷,而且各地衙门里,吏胥的数目要远远超过官员,也是这些人代表着官府同百姓打交道,影响力不容小觑。

别的不说,在衣着穿戴上,宋江成为押司后,就可以穿黑色长衫,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长靴,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短衫,蹬高帮鞋,这种区别就注定了阶级的分明。

不过宋江本人最高兴的,倒不是能穿得比普通百姓好,而是他有机会借助吏胥的职责,结识三教九流,多交朋友,又能一展所长,将来或有当官的机会。

要知道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也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虽然数目极为稀少,但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所以他穿戴完毕后,一路迈着豪迈的步伐,往正堂而去,去拜别自己的父亲。

宋父坐在堂内椅子上,看着这位精神抖擞的黑儿子走了进来,顿时露出欣慰之色:“我儿志气轩昂,当真是长大了!”

“全是父亲教养之恩,往后家中事务该由孩儿担起,请父亲颐养天年就好!”

宋江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给父亲叩首,他是三郎,前面两个哥哥已经过世了,父亲的年纪又大了,幼弟宋清还小,自己当然就是顶梁柱,支撑起整个家。

宋父抚须笑道:“好!你性情沉稳,为父也没有什么关照的,第一日当差,早些去衙门,将这钱囊带上吧!”

宋江接过,稍稍一掂,就有些诧异:“父亲,这里面的数目……孩儿用不了这么多吧……”

他从小耳濡目染,又喜欢琢磨,已经学到了不少为吏的技巧,当然知道打点好上下的作用,但自己刚刚当差,就一下子带这么沉甸甸的钱囊,似乎过于夸张了。

宋父轻轻叹了口气道:“今时不比往日了……你为人仗义,遇见不平事时又喜欢管一管,在衙门不好常常回家,还是拿着备用吧!”

宋江心头怪异,不敢推辞:“是!”

一切收拾妥当,宋江告别父亲和弟弟,仆从牵来一匹跟他身高比较匹配的矮马,翻身上马,向着郓城县衙门而去。

他之前早早去报过到,办好手续,再加上宋父也是在里面当差的,自然是熟门熟路,没有什么生分的道理,但等近了衙门,却见前方乌泱泱地围着一群人,就那么立着,直直瞪着里面,也不吵闹,穿着还不是普通百姓可比。

宋江皱起眉头,翻身下马,对着一位同样在看热闹的壮实汉子道:“这位兄台,请问衙门前是怎么回事?”

“讨薪呗,各地都是如此,还能怎的?”

那汉子先是顺口回道,然后看了看宋江的装扮:“小兄弟莫非也是衙门的官吏?”

宋江见他身材壮硕,气质出众,立刻拱手道:“在下宋江,字公明,今日刚刚来衙门当差,任押司一职,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汉子见他神态热情,倒也抱拳还礼:“在下孙元,没有表字,小兄弟身为押司,吃的也是皇粮,却能如此对待我们这等平民百姓,倒是难得!”

宋江笑道:“我便是吏胥,也只是职务,交的是友,讲的是义,与旁的何干?孙兄谈吐不凡,我一见倾心,午时往岁安酒楼痛饮一场如何?”

孙元赞道:“好个交友讲义,今日能交到阁下这样的朋友,我孙某就不虚此行,但那岁安酒楼可是樊楼的底子,人多的紧,我还是不去凑那份热闹了。”

宋江闻言眉头微动,仔细打量了一下孙元:“请孙兄放心,我与那里的掌柜熟悉,定能有个好位置,让你我尽兴!”

孙元哈哈一笑:“那我就不推辞了,午时酒楼见!”

宋江抱拳,目送孙元离去,交到一个新朋友,心中十分高兴,但转向衙门后,黑脸上的笑容又渐渐消失。

“衙门欠薪……居然在我郓城?”

郓城县属于济州,这个年代济水畅通,漕运大兴,是京东西路最发达的地域之一。

宋氏不小的家业,就从他祖父开始积累的,两代吏胥就成了县内有些颜面的人物,这个地方的油水可见一斑,现在衙门居然闹欠薪,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难以想象……

掂了掂腰间的钱囊,宋江倒是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有所准备了,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但考虑到不久前他来衙门办理手续时,并没有堵在门口要薪水的情况,或许过不久上下俸禄都会补发,他又振作起来,走入衙门。

“向韩知县问安!”“见过时主簿!”“见过邓都头……”

“宋押司年少有为啊!”

有父亲的人脉,耳濡目染的学习,从小和各种人打交道的经验,宋江适应环境的速度极快,拜会了上官后,飞速进入工作状态。

让他感到头疼的是,衙门里的文书比想象中要多了不少,似乎已经积存了不少时间。

偏偏其他吏胥都没有理会,县令县尉等官员也没有过问,但现在他接了手,如果将来真出了什么事,肯定是自己背黑锅,所以这些还是要处理好。

一个上午的工作结束,宋江起身后,活动了一下酸疼的手臂,迈着恭敬的小步走了出去,一路上不断招呼同僚,然后出了衙门,骑马往岁安酒楼而去。

郓城县并不小,在山东属于比较繁华的州县,这座岁安酒楼也就是年前承包下来,仅仅开业一个多月,就宾客满席,生意极其兴隆。

宋父早就打听清楚,在开门前就托人订下了席位,虽然是在大堂之中,而非包间,但宋江喜欢大堂的热闹气氛,倒是觉得相当不错,正好此次请好汉喝酒。

到了岁安酒楼的街道,人流量明显大了起来,宋江目光四处望着,很快在街边发现了孙元。

孙元蹲在地上,打量着四处过往的行人,一副闲汉模样,见到宋江招呼,站起身来后,又透出一股彪悍的江湖气。

两人进了酒楼,宋江找到掌柜,报上宋父的名号,等了半晌,在小厮的引路下,到了靠窗边的桌子坐下。

他向来不吝啬钱财,好菜一一上了,并且特意对酒博士吩咐道:“温两壶‘复燕云’!”

酒博士道:“请客人稍候。”

孙元露出好奇之色:“这岁安酒楼原身为汴梁七十二家正店之首的樊楼,出名的酒水应是‘和旨’和‘眉寿’吧?”

宋江笑道:“孙兄有所不知,原来确实是这般,但自从大名府的岁安酒楼宴请乡军亲属,有位才女将珍藏的佳酿‘觅生涯’取出分享,后来林义勇将之改名为‘复燕云’,以作庆贺,如今已是岁安酒楼的招牌美酒。”

孙元感叹道:“原来如此,单单是这酒名,就当浮一大白!”

等到酒博士温好酒,两人碰杯:“干!”

推杯换盏之中,双方的关系很快变得熟稔起来,宋江问道:“孙兄是京畿人?”

孙元叹息:“什么京畿,自从官家南逃到金陵,我们河南又算是哪门子的京畿了,现在战乱连连,不得太平啊……”

宋江皱眉:“那占据西京的张贼,还没被剿灭么?”

孙元斜了他一眼:“宋小兄弟这话可千万别去河南说,现在那位可是被称为张神仙,已经数度击败官兵围剿,还和关中的武将军结盟,势力越来越大了!”

宋江脸色一沉:“有何不能说的,其势再大,也不过是乱臣贼子,无君无父,必遭天谴!我宋某人自小亦是习得棍棒,若是得了机会,定当尽忠报国,剿灭匪贼!”

孙元摇了摇头:“宋小兄弟是济州本地人吧?如今还算太平的,也就是河北、山东和江南,其他各地都乱了,你若是在别处求生活,恐怕就不会这般看法……也罢,宋小兄弟是官府中人,老汉我不该说这些讨嫌的,干!”

宋江也收敛了情绪,继续干杯。

两人喝到酒酣耳热,这次是孙元主动开口:“恕我冒昧,不知宋小兄弟可识得梁山泊的人?”

梁山泊就在郓城县边上,有一半隶属于济州,宋江对此倒不避讳,稍稍压低声音道:“如雷贯耳,只是无缘得见,孙兄莫非是要投梁山?”

孙元哼了声:“现在梁山不比前任罗寨主在位的时候,怕是看不上我等江湖中人了!”

宋江怔了怔:“孙兄满身英雄气,是个好汉子,梁山岂会错失你这般人才?”

孙元哈哈一笑:“不瞒宋小兄弟,我在河南一带也薄有名气,人送外号‘山夜叉’,原来上梁山的话,定是能混个座次的!但现在那儿的规矩多的很,这不许做,那不许干,真要听他们的,家传的手艺都要断了,我是受不得那等拘束的,才不愿上山!”

宋江恍然:“那实在是可惜!”

孙元大手一摆:“梁山的规矩受不住,买卖还是要做的,尤其是如今通过梁山,还可以买到燕云的好物。”

宋江奇道:“孙兄何不去沧州呢,那里不是开了互市榷场么?”

孙元嗤笑:“宋小兄弟这就有所不知了吧,沧州的榷场是糊弄朝廷的,真正想要与燕云联系,走梁山的路子准没错。”

“原来如此……”

宋江干笑了一声,有些低落。

今日是他第一天正式当差,但无论是衙门的所见所闻,还是江湖好汉口中所言,都与自己心中的朝廷大不一样,忽感气闷,仰首喝酒:“北虏犯边,奸臣当道,天下何时能够安宁啊!”

一杯烈酒下肚,宋江提了提神:“既然孙兄要寻梁山好汉,宋某为济州本地人,自是没有不帮忙的道理,请稍候几日,我定为孙兄牵线搭桥!”

孙元抱拳道:“别人说这话,我是不敢轻信的,宋小兄弟却是能人,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不过我这几日不见得在县城中,倒是我的女儿和女婿会来,宋小兄弟若是有了准信,可以带给他们。”

“好!”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