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88章

作者:兴霸天

李彦道:“这世上多有滔天大恶而寿终正寝者,佛门的因果报应,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笃信,在统治者手中不过是工具罢了,萧枢密是这么觉得么?”

萧兀纳语气微扬:“从阁下的语气里,对于佛门也无敬畏,因果之说不也是借口罢了?”

李彦摇头:“这倒不是,我对于佛门虽有许多不满之处,但佛经里的不少道理,还是认可的,因果报应之说不可盲信,但在百姓受教育并不普及的基层,善恶观念也是完全可以推行的。”

萧兀纳凝视过来:“阁下如此威仪气度,昔日定是身居高位之辈,然南朝官员里,老夫想不出哪一位有此能耐……”

李彦道:“那就别想了,多多考虑一下西夏军不愿让道时,你们该怎么办吧。”

耶律延禧终于找到机会插话:“他敢!以西夏如今的国力,倘若没有我大辽的支持,早就被南朝所灭了,他还敢不借道?”

萧兀纳沉默下去,眼神里露出深深的忧虑,李彦则道:“西夏在三国里面确实最为弱小,但也未到仰宋辽鼻息求存的地步,何况那位西夏皇帝既然是有作为的君主,他或许会担心一件事。”

耶律延禧下意识地道:“什么事?”

李彦道:“陛下此番御驾亲征,损失不轻,尤其是燕云要地丢失,回去辽国后恐受上下非议,然辽军主力尚存,还有一战之力,万一借道西夏,是行假途灭虢(guó)之策,要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弥补此次南下的空手而归,又该怎么办呢?”

耶律延禧先是一怔,然后眉头扬起,目光闪烁起来。

萧奉先一看就知道,这位辽帝竟是大为意动,而萧兀纳不看也知道,这位学生是肯定会心动的。

如耶律延禧这般好大喜功之人,假使进了雁门关,夺回了燕云,那还好说,回国上下也都有交代,可现在这样狼狈回逃,他是万万接受不了的。

所以这位天祚帝很快把自己说服了:“这不光是为了朕的名声,如今搜刮自中原的财物丢在了雁门关前,我辽军士气低到了极致,如果就这般空手而归,回国后如何安抚各部,就成了大问题!”

“何况此战是西夏使臣引朕南下的,现在从西夏身上找回来,正是因果报应,又有何不可呢?”

短短半刻钟的时间,他就对于西夏升起了不可遏止的贪婪,苦一苦盟友,骂名因果来担,然后下达命令:“萧统领,召集各部将领,商讨事宜!”

萧奉先不敢迟疑,立刻领命:“是!”

当各部将领围过来,听到耶律延禧下达的命令时,也同样没有多少错愕,更不在乎是不是“佐命”逼迫的,反倒是喜上眉梢。

显然在丢弃了财物后,这段时间他们压服手下极为勉强,小心翼翼地生怕炸营,此刻得陛下许诺,能去西夏境内大肆掠夺一番,可算是解燃眉之急了。

李彦看着一个个辽军将领散去,分辨可用之辈,发现数目真是少得可怜,不禁暗暗摇头,萧兀纳的背部佝偻下去,就连萧奉先都觉得在外人面前丢了脸。

倒是耶律延禧兴致盎然,看了过来:“‘佐命’阁下如此武艺,已近神明,南朝不能用你,西夏小国,想必是肯定看不上的,那效忠我大辽如何?”

“咳咳咳!”

萧兀纳实在听不下去了,剧烈咳嗽起来,萧奉先也被这位天祚帝的自信给弄懵了,倒是李彦早就知道他是什么德行,有时候想想,低血压待在这样的皇帝身边,恐怕一两日就能痊愈,倒也微笑道:“辽帝谬赞了,我这人只选潜龙,扶持的也是潜龙。”

耶律延禧眼睛一眯:“扶持潜龙?”

但凡这等人物,要么自己造反当皇帝,要么就效忠现有的天子,既要冒天大的风险,自己又不当皇帝,那图的是什么呢?他不理解,也不相信!

萧兀纳则开口道:“阁下虽为大逆,但如此藏头露尾,显然不利于将来举事造反,扶持潜龙上位,老夫是信的……只不过老夫没料到,在三国君主中,阁下最为看重的,竟是那西夏的李乾顺!”

李彦道:“兰陵王这话就不是发自真心的了,辽国天子不必说,想必大宋天子,阁下也有过间接的接触,换成你自己,难道不会最看重西夏的李乾顺么?”

萧兀纳沉默下去。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如今这个年代的宋、辽、西夏三国皇帝,执政的时间相隔不超过一年,也都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国的主宰,寿命还都比较长,结局却大不相同。

赵佶和耶律延禧是亡国之君,还统统被金人活捉,在《大宋宣和遗事》里面,记载了两人被俘后在金国见面的场景,十分讽刺。

同时根据这里面的记载,金帝完颜亮,命令宋钦宗,也就是赵佶的儿子赵桓,和耶律延禧一起去比赛马球,宋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天祚帝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野史杜撰的可能性较大,但被掳后的日子也可以想象。

相比起来,李乾顺却成为了西夏的中兴之主,他或许也不是特别厉害,但由于生在的时代太好,跟这两个货一比,顿时显得那么出众……

而李彦和萧兀纳的交谈,让旁边的耶律延禧火冒三丈。

身为堂堂辽帝,礼贤下士,想要招揽一个行刺自己的人不成,还被自己的老师公然议论,不如那区区的西夏小王,顿时感觉人格受到了侮辱,冷冷地道:“两位既然这么看重那李乾顺,朕倒要看看,他如何抵挡我大辽的精锐铁骑,又如何做到国君死社稷!”

萧兀纳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李彦的语气里多出了几分认可:“我拭目以待!”

第802章 朝廷准备给高俅定什么罪?

辽国。

中京大定府。

耶律得重的脸映在大殿前的火光下,隐隐绰绰,阴森狰狞,语气更是杀意毕露:“但凡跟女直狗奴勾结者,杀无赦!”

留守中京的斡鲁朵立刻上前,对着押在阶前的数十人举起屠刀,鲜血飙射之后,又有一批官员哀嚎着被推了出来:“殿下我们冤枉……冤枉啊!”

耶律得重理都不理:“行刑!”

丁润站在不远处,看着辽人一批批的死,啧了啧嘴:“这位御弟大王,看来是准备割据中京道了!”

公孙昭道:“割据还谈不上,但他得到了奚族支持,就能以除女真叛徒为由,大肆打压异己,接管中京道的控制权,为自己求一线生机……”

与耶律得重并肩而立的,是奚族六部共推的奚王回离保。

在辽国,如果将各个民族的地位排个名,最高的无疑是契丹,凌驾于法规之上,其次就是奚族,被契丹贵族用来镇压其它被统治的民族,至于汉民和女真,或许可以争争倒数第一的位置。

而耶律得重如今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在自救。

他作为镇守南京道的南院大王,必须承担丢失燕云的主要责任,辽国对于这些重罪可不似大宋那般温柔,即便是皇帝的亲兄弟,也会贬为仆役,甚至斩首示众。

但自从耶律得重逃回中京道,在此人的大肆宣扬下,燕云的丢失有两大重要原因,第一是辽帝御驾亲征的主力没有及时回归,第二则是女真狗奴在背后捅了刀子。

第一条原因确实有些道理,第二条则是完全的甩锅,完颜阿骨打等人出现时,燕京已经丢了,可耶律得重颠倒了顺序,就变成里应外合,激得上下辽人大为愤怒。

在辽国五京道里,南京道即燕云之地,是供应钱财米粮的地方,又和大宋互市,它的失陷绝不是丢了一块地盘那么简单,哪怕不提战略被动,接下来整个辽国也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所以在耶律得重的引导下,中京道的舆论很快变成了,辽帝到底什么时候归国以及怎样处置女真,他则趁机与奚族结盟,开始以抓捕叛徒的名义,大肆清理与自己政见敌对的官员。

一旦拿下中京道,掌控辽国的中轴地带,接下来天祚帝回来,也有转圜的余地,至于反攻燕云……

想到要与那个人再度对上,耶律得重的心头就不免发寒。

“先去东北剿灭女真,将完颜氏荡平,等陛下带主力回到雁门关前,让他们与占据燕云的林冲正面交锋!”

“以林冲麾下猛将如云,又在燕云收买人心,即便陛下能收回燕云,也是惨胜,到那时本王的地位反倒稳定,陛下绝不敢动本王!”

至于耶律延禧带领辽军主力,万一也夺不回燕云,甚至还被乡军所败的情况,耶律得重也考虑过,真到那个时候,他要做什么事情,就不足为外人道矣……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数匹快马飞奔到宫城前,上前禀告后,耶律得重听了后怔住:“陛下取道西夏,现在我辽军主力,正与西夏军交锋?”

奚王回离保也大为不解:“这是怎么回事?陛下不是和南朝的皇帝议和盟约,要从雁门关回燕云的么,为何去了西夏?”

传信之人嘴唇颤了颤,不敢大肆宣扬,凑近了低语起来。

耶律得重听了后,心头狂喜,脸上却是惊怒交集,声调昂起:“陛下被南朝的大逆‘佐命’生擒?胡说八道,速速拖下去,鞭笞五十!”

奚王回离保斜了耶律得重一眼,倒也不阻止,摆了摆手:“当众行刑!”

这一嗓子下去,再加上传信者被打得遍体鳞伤,高声惨叫,四周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就连不远处的公孙昭都招来侍卫询问:“发生什么事了?”

侍卫脸色难看,闭口不言,丁润身形闪出,很快打听了详细,回来笑道:“‘佐命’前辈在雁门关前擒了辽帝,让二十万主力绕道,从西夏借道回国!”

和朱武一样,公孙昭闻言大喜:“不愧是前辈,每次出手都是这般改变天下大局的壮举,这下燕云终于可以暂时不动兵戈了……”

他又觉得有些惋惜:“只可惜昏君议和,错失良机,居然让辽军二十万主力安然撤退,等到他们接下来回辽后,肯定还要反攻燕云,不过能争取数月的时间,对于燕云根基的稳固,也是一大好消息!”

丁润笑道:“放心吧,辽军从西夏借道,和西夏守军起了冲突,又与大宋西军交锋,三方打成一团,别说数月时间,我看一年他们都回不来!”

公孙昭由衷地感叹道:“真是上天助佑,让辽人有了这么个君王!这一年太重要了,以兄长对麾下的治理,燕云百姓定能归心……”

丁润咧嘴道:“总教头这位潜龙,终将腾飞九天,化作真龙!他现在就能夺回燕云,等以后取代了赵宋,那简直不敢想啊,反正这些异族一个个的,都休想跑掉!”

公孙昭想了想道:“师兄,你先回吧,梁山泊关系到山东局势,需要你去主持。”

丁润正色道:“你师兄我虽然想快点改朝换代,但还不至于急于这一时半刻,你一个人在这里,没个帮衬怎么行,我们可是见识过那女真族强横的……”

公孙昭分析道:“时机密的谍细已经与我们取得了联系,我就不是一个人,现在耶律得重对我的信任,也远超第一次相救,他对其他人也不放心,还不如信我这位救了他两次的恩人。”

“况且此人的野心也逐渐暴露,那辽帝如此昏聩,恐怕不会久居于下,他就算知道我与兄长有联系,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丁润琢磨了一下,倒也认可这个看法,干脆地道:“既然如此,你注意点,我就先回了!”

他行事从不拖泥带水,洒然告别,很快离开中京道,一路往南,到了燕云边境。

这段时间,卢俊义的乡兵军一直驻扎于檀州,防备辽人的反扑,同时也收拢中京道逃过来的汉民百姓。

丁润抵达边境时,印入眼帘的就是排成长队的汉民,拖家带口,前往关寨。

通过询问,他也了解到,这些人正是之前燕云大征粮时,实在活不下去,才往北边跑的,如今得知燕云之地易主,并且收复后依旧遵守不纳粮的政策,只要还能回来的,立刻闻讯而来……

“小师弟的估计恐怕都是保守了,照此下去,根本不需一年,这片地方就能被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再得河北山东之助,早早南下,拧下狗皇帝的头来当鞠踢!”

丁润骑在马上,越看脸上笑容越盛,不过很快眉头又是扬起,侧耳倾听,发现后方似乎有大批骑兵追了过来。

他皱了皱眉,意识到恐怕是中京道的那些异族酋首,眼热这些汉民,要掠夺为私奴。

既然遇到了,哪怕只有单枪匹马,丁润也立刻调转马头,准备迎敌。

不过他很快就没了压力,因为前方出现了一队士气更加高昂的骑兵杀出,为首的正是李应。

以前梁山泊和独龙岗三家庄都是仇敌,现在昔日的敌对关系烟消云散,李应远远看到丁润那醒目的大脑袋,不禁喜悦地高呼道:“丁寨主,你回来了?”

丁润颔首招呼:“李少主!”

李应十分自豪地道:“现在没有什么李少主了,我只是乡勇军中的一员将领罢了!”

丁润笑道:“说得好,先痛杀辽狗,再与李将军痛饮!”

众人直接迎上。

那些掠夺私奴的辽人骑兵欺软怕硬,见到乡军这等气势,就先怯了几分,等到短兵相接后,更是立刻被冲散,杀得抱头鼠窜。

短短两刻钟,战斗就落下帷幕,飞刀将最后一名逃亡的辽人铁骑射杀后,李应犹自嫌弃不过瘾:“卢统领说了,接下来我们要将之前被奴役的汉民,从辽境内逐步救回,不让他们为异族奴仆!”

看着千恩万谢后,被送入关寨的百姓,刚刚出面保护的丁润,眼神却警惕起来:“你们也要小心点,辽人喜用谍细,不光是契丹人,汉民里也有投靠,需要注意筛选,谨防贼子从内部作乱。”

李应点头:“总教头告诫我们,辽人用暗谍确实厉害,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先全力收拢汉民入燕云,至于里面的谍细,接下来会有时机密派人搜查……”

“时机密可够忙的!”

丁润出身情报机构,但对于谍报工作不是很感兴趣,倒是想到了自己的抄家好伙伴:“其实皇城司在这个时候有大用,高提举还在么?”

李应脸上喜色消散,愤恨地道:“高提举不让辽军进雁门关后,为报圣恩,准备南下金陵,不料刚刚到大名府,就被扣下……”

“抱歉,今日无法与李将军痛饮,我要先行一步了!”

丁润顿时变色,告罪一声,拍马而出,声音远远传来:“我倒要看看,这软弱无能的朝廷,敢对一个光复燕云的功臣,定什么罪!”

第803章 鲁达拳打内侍官,死了也是白死!

“查清楚了么?到底是谁在外面,到处宣告陛下的谣言?”

梁师成坐在八仙楼的大堂内,看着这原本大名府第一酒楼,如今却门可罗雀,先是生出几分感慨,然后望向匆匆走入的内侍。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