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85章

作者:兴霸天

【兀颜光(赤金龙显形):颜值12,体质36,智慧10,家世51,运道37】

所以他又更进一步得出结论,兀颜光的气数庇护,和之前耶律德光手下的将领不同,更类似于梁山好汉的那种,有仙神背景。

只是梁山好汉是魔星下凡转世,而这位是得赤金龙形庇护,在天命未尽之前,但凡遇到生死威胁,都会由这份天命提供气数,反哺到人身之中。

具体到属性,就是兀颜光的运道由只比普通人强点的12点,瞬间飙升到37点,足足25点的跨度,怪不得能屡屡逃生,屡次再被抓回。

当然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高的运道了,五次在李彦手中越狱的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气数,如今赤金龙显形时,运道只剩下30点。

从37点降低到30点,这个过程肯定会比从30点降到12点长,下降的幅度起初小,到后面会越来越大,大概再逃三到四次,兀颜光在生命威胁下,运道也保持12点不变。

到那个时候就是气数已尽。

用数据化的信息,直观地体现出这个过程,李彦获益匪浅,有了极大的启发。

如果将这种天命庇护,当成一种被动的请神之法,结合天枢法咒的秘诀,他对于当时请神化身的思路,已经越来越有实践的把握。

“我这次会给予你尊重的!”

“啊——!”

所以为了防止自己接下来的作法期间,这位进行第六次越狱,李彦在这次观察完毕,将兀颜光一掌打得奄奄一息,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再离开了牢狱,回到自己的内宅前。

小黑优雅地走过来,这段时间它除了训练兽类外,大部分时间都负责两地传信了,此时看到这位的动作,歪了歪脑袋,在地上画了个蒙面宽袍的形象。

李彦笑道:“还是你了解我,万事俱备,只欠尝试了!”

小黑点点头,跃到门前,摆出护法的姿态。

李彦放心地走进屋内,眉心泥丸宫跳动,一股股天地元力化作无形的漩涡,向着这里汇聚。

他如今五大属性里面,运道最高,有40点,智慧属性其次,有36点,恰恰此时施法,最关键的就是这两大属性。

而由于《太渊镇法》里面许多咒法的效果,被他强横的武力所覆盖,与其花里胡哨的念咒施法,还不如一拳头锤过去来得清静,这段时间军营之旅的修炼,李彦一直在储备法力。

这般出众的灵慧,这般高的法力天赋,到了现在,就连他自己都估摸不准,法力储备到了何等地步,但有一点能够确定,凭这两大属性值,施展天枢法咒上面的咒言是肯定够了。

“守镇祈位,先请神,看看这个世界有没有真武圣君……”

不过李彦还是很谨慎。

这个世界毕竟也是有天庭的,九天玄女是最好的例子不说,原剧情里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座次,其实也是大聚义后,公孙胜主持罗天大醮的结果。

当时梁山上下可以说亲眼见到天庭洞开,“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又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霞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

那团火焰落在地上,挖掘出来,就是定下头领排名的石碣碑,不提什么公孙胜作幻法、吴用事先埋之类的阴谋论,这就是天庭赐下的排位顺序,原著里面的天命论确实很重。

既然有天庭,也有神仙可以联络,李彦自然要弄清楚,此时的天庭里没有真武圣君这号神仙,否则真的请下来就尴尬了。

这点很好确定,天枢法咒里面有正统的请神之法,理论上天庭神仙都能请,所以李彦很快作法:“天枢神返,地蕴合聚,四方命极,迎护尊名……”

“恭请真武圣君!”

毫无反应。

不是对方不应,而是那头空空如也,根本没有这尊神明。

李彦深吸一口气,咒诀变化,头顶上陡然升起浩浩荡荡的天枢之气:“天枢神返,地蕴合聚,诸灵化氛,皆奉此名……”

“我为真武圣君!”

……

小黑守在屋前,警惕地看着四方,防止有人不知情地打扰。

起初没有什么人往这边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有手下来此拜见,都被它挡了回去。

正考虑着如果作法时间太长,是不是要画一幅画挂在外面,小黑带过来的箱子猛地一震,倏然间往房间内而去。

小黑大喜,转头看去。

就听吱呀一声,大门开启。

一道宽袍大袖,森冷面具,持链子刀,拥有难以揣测威严的伟岸身影,从中走了出来,肩膀上还立着许久不出的鹰儿。

而这位出现后,李彦本体依旧在屋内端坐,缓缓睁开眼睛,露出微笑。

“佐命”化身——

出!

第798章 辽帝驾临雁门关

高俅看着桌子上堆起的十二块金牌。

沉默许久,从书桌内,又将之前的四块金牌取出,继续往上垒。

焦挺在后面看着他颤抖的手,就知道要倒。

果不其然,哗啦一声,金牌全部掉了下来,摔了一地。

高俅定定地看着。

裴宣忍不住道:“提举,我们……”

高俅抬手制止:“不必说,我早就想好了怎么做了,只是看着这些金牌,想到陛下对我的恩情,终究是难受得很呐!”

他站起身来,怅然地道:“我本是个不学无术的市井子,因踢得一脚好蹴鞠,在端王府被陛下看中,成了贴身随侍,后来又作为潜邸旧臣,执掌皇城司……”

“我文不成,武不就,为求圣宠不失,每日学习书画金石、诗词歌赋、锻炼相扑、训练蹴鞠,连冬至都没个休息,便是如此,府上管家心底里也瞧不起我,还敢公然蒙骗……焦挺,你就险些被埋没了!”

“直到我遇到了林公子和丁判官,一切才改变!”

听到这里,裴宣和焦挺对视一眼,神情各异。

丁润之前和高俅关系再好,后来也不再提了。

因为丁润杀官造反,已是朝廷的头号要犯,身为皇城司提举的高俅必须回避。

但现在他却不再顾忌,只是语气愈发悲伤。

“跟着林公子与丁判官,找到了明尊教的贼子,又查抄了厚将行会的家财,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倒是成了百姓口中的青天,人人敬我……”

“逢年过节还有人来家中送礼物,虽然不比那些士大夫来往的尊贵,但都是百姓的心意,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如同梦境一般,但我也清楚,那是沾了能人的光,本事不在我。”

“直到此次光复燕云……”

高俅停下脚步,指向众人所站立的这片土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道:“我对得起河北山东出来的乡军,也对得起大宋的百姓,光复燕云,我是真的有功!”

裴宣和焦挺立刻抱拳,由衷地道:“朝廷无道,多亏提举撑着,我们才能尽此全功,为河北山东被侵,为大宋这么多被辽狗杀害的百姓,狠狠出一口气!”

高俅摇头:“还没有尽全功,辽国不会放弃燕云,此次宋辽议和结盟,更是让辽军走雁门关,回燕云……呵!”

“随便去街上找个市井子问问,都知道辽人不可能忍下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只有朝廷里那些自欺欺人的臣子,才会觉得辽狗会遵守新的盟约,真的将燕云这片宝贵的地方划给大宋……”

“辽人的主力现在来了,逼近雁门关,陛下再连发十二道金牌过来,意思很明显了,是逼着我命令乡军放开防守,让他们进来,如若不然,我们就都是破坏两国盟约的乱臣贼子!”

如果换成早有反心的朱武和吴用,当然知道目前的局面,其实是宋廷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还愚蠢地主动宣告天下,让全天下人看着,它是怎么对刚刚光复燕云的有功之臣诸多逼迫的……

但对于还没有造反想法的人来说,这份皇权给予的压力,还是无与伦比的,十二道金牌已是歇斯底里的表现,裴宣和焦挺也屏住呼吸,看着高俅,等待着这位上司做出最后的选择。

在两人的视线里,高俅面向南边,缓缓跪下,重重叩首。

“砰!砰!砰!”

焦挺面色一变,裴宣却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果不其然,高俅朝着赵佶所在的金陵叩首之后,不再迟疑:“走!去雁门关,当着两军面前,亲自表明态度!我不认议和盟约,就是十二道金牌来,也绝不会令乡军撤退,放辽狗入燕云!!”

……

“太傅,万一那乡军不放我大军进雁门关,我们真的要在关外驻扎,派遣使者往来谈判么?”

耶律延禧骑在踏雪千里红上,看向远处的雁门山轮廓,眼中不禁涌动出深深的思念。

半年多前,他在得知辽军前线势如破竹地连下大宋重城时,就迫不及待地御驾亲征,来到了这片萧太后和辽圣宗曾经纵马驰骋过的土地上,然后开始处处碰壁。

如今不仅丢了燕云,更有将辽军最精锐的主力葬送在这里的风险,好在萧兀纳以退为进,在无比劣势的情况下跟宋廷签订盟约。

现在大军不仅带着在中原掳掠的财富,安安稳稳地回到了雁门关之前,还有机会重夺燕云这块要地。

“只要除去那支突然冒出来,由宋人贱民组成,最后却趁着我们主力不在,捡了便宜的乡军,朕就能回南京了,现在却还要等?”

一听到耶律延禧这么说,萧兀纳就知道不好,这位的脾性又要发作,赶忙晓之以理:“陛下,我们已经签订了盟约,如今大军过雁门、进燕云,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如果乡军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那我们发兵攻城掠地,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事后岁币照样拿,榷场依旧开,相比起那些利益,难道不能再等几日么?”

想到辽国内部的贵族,确实渴望南朝的许多商品,如果两国断了互市,那他回去后也要焦头烂额,耶律延禧强忍不悦地道:“好吧!好吧!等入了燕云,朕一定要将那些叛徒杀个干净,以泄心头之恨!”

这话也是万万不能说的,但萧兀纳已经拦不住,也不想拦了。

他甚至没法阻止辽军的大肆掳掠财物,有了那些财物,接下来就不能一心一意地进攻乡军,可没有那些财物,说不定路上就会哗变,只能听之任之……

所以萧兀纳得谈判。

他要的不仅是大义名分,还要观察对方的军力士气,避免主力精锐被乡军大破的情况。

那种可能性看似不大,但原本也没有人相信,乡军能拿下燕云,现在依旧发生了。

再加上辽军主力如今的士气实在一言难尽,万一真的发生那种数万破二十万的情形,就万劫不复了……

不是丢燕云,而是要亡国!

所以再行了一段路程,萧兀纳立刻派出斥候,前去查看雁门关的情况。

雁门对于中原大地来说,要早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曾进行著名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籍此大败异族的入侵,建立了雁门,后来名将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更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得匈奴不敢寇赵。

而雁门关的称呼,则来自于大唐,那时北方突厥崛起,屡有侵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设关城,戍卒防守,此处也以险著称,后来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在宋朝,雁门关一带则曾经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后世传颂的杨家将,主要就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其中更有杨业杨令公,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被誉为“杨无敌”,但后来被监军威逼,陷入重困,最后麾下士兵全部覆没,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拿,宁死不屈,绝食为国。

萧兀纳遥遥看着这片关隘,喃喃低语:“天神保佑,希望那位‘林无敌’,也步上‘杨无敌’的后尘,饮恨于此吧!”

但很快斥候的回报,却是带来了一个不出意外的坏消息:“乡军镇守雁门关,沿途十五座大小军寨,皆有重兵把守,毫无退兵之意。”

萧兀纳脸色微沉,立刻道:“你们再探,看看那个皇城司提举高俅在不在!”

斥候去再探,萧兀纳则对耶律延禧解释道:“此人是乡军在朝廷里的官方依靠,他如果被乡军扣下了,我们就有了更好的发难借口!”

耶律延禧咬牙切齿,拔出腰间的宝剑,唰唰挥舞两下:“不用太傅说,朕也记得这高俅,大名府外袭击我营地的秦明,就是此人的麾下,朕要将这高俅与那秦明碎尸万段!”

萧兀纳看了看这位暴跳如雷的天祚帝,也不知这位为何这般记仇,只能安抚孩子道:“会有那么一日的!会有那么一日的!”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