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55章

作者:兴霸天

此言一出,朝堂上嗡的一下,几乎爆开。

一方面是官家如此言语,显然是圣心已定,除非现在将这位直接拉下龙椅,否则延续了一百三十年的大宋都城,真的要换地方了。

另一方面是迁都到何地,足以对接下来的朝堂局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陛下可迁都洛阳……”“当至江南金陵……”“可往蜀地成都……”

当群臣纷纷进言,甚至都来不及说出具体缘由,就被另一个迫不及待的竞争者打断时,赵佶露出了冷笑。

果然这些党争严重的,都希望迁到自己的家乡,或者是一定不能迁到对头的家乡。

但他们不知,赵佶早就有了决定,只是要先压下反对迁都的声浪,一旦确定要走了,其他都好办了。

而为首的四位重臣,面对朝堂争论的声音,也神情各异。

“家中的万籍堂,怕是保不住了!”

韩忠彦虽是庸碌之辈,却也是坚定反对迁都的,可事已至此,他又不知该如何压制群臣,下意识地想到相州韩氏,深深叹了口气。

如果真定府失陷,那相州肯定被北虏践踏,万籍堂内珍藏的古籍,许多都是孤本,一旦被毁就太过可惜了……

“若是章相公还在,不至于如此!”

范纯礼则突然想到了章惇。

他以前深恨章惇的为人霸道,肆意妄为,但这位相公真正被贬走,才发现一个一言九鼎的臣子有多么重要。

如果章惇还在,赵佶岂能随意做出迁都这等决定,群臣也不敢为了各自的利益炒作一团。

“看来此事已是势在必行了……”

曾布和蔡卞目光一对,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忌惮。

他们俩的心中其实也早就想过迁都,因为如今的局面确实十分危急,辽人曾经不擅长攻城,可此次入河北一路攻城掠地,虽然北军的糜烂肯定负有较大责任,但显然百年间又有变化。

再加上京营禁军比起北军,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因此对方一旦兵围汴京,是真的可能下城的……

如果汴京被破,那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了,所以避其锋芒,虽然短时间内看似是懦弱之举,但长远观之,何尝不是当断则断的大智慧。

关键是如果南迁,政治格局又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除了新旧两党之外,恐怕江南一派原本被边缘化的官员又要形成一派,必须好好应对。

当群臣各执一词,并未定下最后结果,朝会结束,蔡卞又想到了哥哥蔡京。

如今朝廷即将发生史无前例的剧变,之前兄弟俩人的矛盾有不算什么了,现在他倒是由衷地希望,蔡京能守住大名府,为自己争取一份举足轻重的威望。

有了这个想法,当回到官邸时,蔡卞立刻唤来心腹:“如今若要派人去大名府给蔡待制送信,可有不会遭到拦截的合适人选?”

心腹手下思忖片刻,眼睛一亮:“禀相公,吏部员外郎李格非请辞,据他所言他的家人如今正在河北大名府中,可以巧妙安排……”

蔡卞抚须微笑:“天助我也,速速安排李格非告老!”

就在群臣为将来的朝局纷纷谋划时,消息传开了。

别的朝代,或许消息不会传得太快,但北宋的汴京,几乎藏不住什么隐秘的事情。

于是乎,京城的百姓炸了。

官家要迁都,百官争论着迁去哪里,可曾有人在乎一下他们?

如果辽军真的兵临城下,谁又来守护京畿的安全?

顿时间群情激奋!

本就因为太后之死和接连杀官,而导致的朝廷信誉下降,借助此次事件彻底爆发开来,京营禁军不得不冲上街头,配合上开封府衙役,开始镇压“乱民”。

当京城大街小巷都乱了起来的时候,在无忧洞内搞基建的公孙昭也被惊动。

在得知了那不可置信的消息,再三确定并非谣传,上至官家,下到群臣,真的在确切讨论如何迁都之后,这位曾经的冷面判官气得脸色铁青:“京乃国本,主张迁都,奸臣可斩!昏君亦可斩!!”

从未有这么一刻,他庆幸自己不再是赵宋臣子,而是上了通缉告示的反贼,否则遇到这么个毫无担当的怯弱昏君,还不得五内俱焚?

“这等大事,必须速速通知兄长和‘佐命’前辈!”

公孙昭本就关心河北和山东的局势,只是知道兄长在那里,出于信任才继续留在京师,如今汴京即将发生巨变,他再也忍不住,道袍一振,施展神行法,离京奔行。

唯有寻到兄长,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使得中原大地不至于沦入异族的铁蹄之下!

昏君无道,当扶潜龙!

第760章 豪杰辈出,英雄齐聚

“天子迁都,所在人心崩溃,契丹乘势深入,则天下不可保啊!”

李格非逆流而上,往大名府而去。

确实是逆流,因为一路上能够看到浩浩荡荡的车队,从河北逃往京畿。

有权贵富户,财物众多,神色警惕,也有百姓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满是不舍。

只是他们如果知道,河南也很快不再是太平之地,连官家都准备迁都,又不知该作何想法。

李格非悲愤之下,愈发起了倔脾气,别人南下,他偏要北上,即便是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

在一路上不少看傻子的目光下,李格非终于抵达大名府外的东湖。

他以前也曾来过这里,看到士大夫带着官妓,在东湖的画舫中宴饮会客,美人歌舞,纵情享乐,和洛阳名园日益腐败一样,是极为看不惯的。

可现在瞧着空空如也的湖面,又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然后才迅速入城。

幸运的是,辽军分兵之后,还未完全抵达大名府下实施攻城,入城很顺利。

而入城之后,李格非更是激动地发现,这里军容整齐,兵士巡逻,士气居然维持在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

“没想到蔡京和高俅居然能有这般能耐,若能牢牢守住大名府,又何至于迁都?”

“可惜陛下和百官都不信我们,能长时间坚守大名府,又何至于迁都?”

正在李格非惊喜之际,衙门内,高俅发出感叹。

蔡京、林元景、韩嘉彦、王继忠等人屹立于地图前,脸色都极为难看。

皇城司的情报已经先一步从汴京传来,这从背后捅来的一刀,太过猝不及防了。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此次战局恰恰相反,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相比起京师的恐慌,他们这些坚守河北的官员已经看出来,前期辽人攻势凶猛,捷报连连,并不是辽军过于强悍,实在是宋军太弱,北军烂到骨子里,连倚城而守都办不到,才被辽人肆虐河北。

但大宋毕竟是防守的一方,当最初的慌乱和迷茫度过去,在这片大地上,将有百万奋起之辈,痛击辽军,最终的胜利依旧会是他们的,区别是惨胜还是大胜。

如果单纯地用人命去填,正如曾布所言那般,最后将辽人驱逐出去,那自然是惨胜,但现在乡兵团的崛起,收复雄州城的消息相继传来,已经让上下振奋,连正规军队都受到鼓舞,辽狗也没什么可怕的,连乡兵都能击败,没道理我们办不到!

这让大名府的众人看到了大胜的希望,显然河北军的士气就将触底反弹,可以开始关门打狗……

结果后方天子带着百官跑了!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可想而知大名府上下的士气会遭到何等严重的打击,那种被放弃的恐慌感,会让局面一下子变得前所未有的糟糕。

想到辽国西夏两个皇帝御驾亲征,大宋的官家却是这般,高俅忍了又忍,还是惨然道:“我大名府尚在,陛下为何不等一等啊?”

王继忠低声道:“站在朝廷中枢的角度,如果等大名府被攻陷,那个时候迁都就来不及了,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行进如风的契丹铁骑。”

韩嘉彦道:“现在迁都,若是大名府守住,将来还能回来,如若大名府失守,河北沦陷,朝廷中枢也将保存,陛下此举不失明智……”

明明五内俱焚,还得为天子推托,怎么办呢?总不能直接反了吧……

蔡京不说那些废话,当机立断地道:“高提举,此事有皇城司全权负责,禁绝迁都的消息在城内流传,但凡有议论者,都以北虏谍细散布谣言论处,必要时绝不手软,权贵富户亦杀之,军心决不可动摇!”

高俅露出狠色:“明白!”

蔡京对韩嘉彦拱手:“大名府内储备的粮草,已经不足以应付目前的局势,请韩公再动员安阳行会,多多储粮,做好被长久围城之备!”

如今韩氏核心族人已经避入大名府内,相州留守的也基本转移到了堡寨之中,韩嘉彦知道生死存亡,自无二话:“请蔡待制放心,老夫亲自去监督,一定聚拢粮草,越多越好!”

蔡京对王继忠道:“我等所能为的,只有内勤之务,仍需三军将士保卫河北家园!”

王继忠咬了咬牙,重重抱拳:“我等上下拼死,绝不会让辽军攻破大名府!”

最后蔡京对林元景道:“迁都之事不可久瞒,此番能否反败为胜,还要多多依仗令郎和乡兵团的敌后抗战,不知林指挥可有联系令郎之法?”

林元景想到李彦留下了一只大猫,点头道:“二郎留下了联络人员,让我在关键时刻通知,蔡待制若有书信,我也可以一并传去。”

蔡京轻舒一口气,即便听得这般噩耗,他依旧没有放弃立功的机会,立刻回到书房开始写信。

不过就在这时,女婿梁世杰却是走了进来:“父亲,有京中的书信!”

蔡京眉头微扬:“谁送来的?”

梁世杰道:“吏部员外郎李格非从京中告老,刚入大名府,一路护送的侍从,送来了书信……”

蔡京一听这话,就知道十之八九是弟弟蔡卞,展开扫了几眼,顿时冷笑起来:“这群京官倒是算计精深,迁都南逃,还想前方三军效死,这是党争都争得痴傻了!”

梁世杰也是刚刚得知了迁都的事情,语气里难掩恐慌:“父亲,都城若真是迁去了南边,河北又哪能经得住辽人的铁骑?我们还是早早寻得退路较好……”

蔡京看着这个进士女婿,恨铁不成钢地道:“退路?事到如今,只有守住大名府,击败辽军,才是我们的退路!趁早收起你那些愚蠢怯懦的想法,到了外面去也给我装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否则休怪我大义灭亲,拿你的脑袋祭旗!”

梁世杰吓得面色惨白,缩着脖子缓缓退下:“是……是……”

看着这位女婿的表现,蔡京摇了摇头,心中已是将其放弃。

如果是太平盛世,梁世杰的性格虽然有些软弱,但爱惜人才,谨守本分,是可以安排到重要位置上的,甚至在自己当了宰相后,可以知大名府。

可现在大战来临,这等毫无担当之辈,一定要速速换下,否则肯定能做出弃城而逃的举动。

放下信件,想到京师中那位对待自己人,能够弑母杀弟,对待北辽契丹,却立刻迁都南逃的天子,蔡京叹了口气:“我大宋若有北虏皇帝的几分勇武之气,此战当能大捷啊!”

……

“南朝皇帝居然要逃……居然要逃!”

“哈哈哈哈!不战而屈人之兵,朕真乃天纵之才!”

耶律延禧站在地图前,笑得合不拢嘴。

身后的萧奉先连连奉承,萧兀纳则觉得有些梦幻。

兵分三路明明是臭棋,为什么能逼得对方迁都逃跑呢?

难道说自己这位老将跟不上年代了,反倒是天祚帝这等不顾一切的鲁莽风格,反倒能收到奇效?

无论如何,这位兰陵王还是大为喜悦的。

因为如此一来,不仅辽军胜局已定,还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回报:“陛下可将析津府汉官调来,经营河北,吞并河南,一旦南朝京畿被吞,只得偏居一隅,就再也不成气候了!”

耶律延禧对于后半句还是很欣赏的,对着这位老太傅也露出了笑脸:“老师所言甚是,大名府何时可下?”

萧兀纳老成持重,虽然大宋官家给予了大大的惊喜,原定计划依旧保持:“我军正在督造攻城器械,五日之后当可攻城,日夜攻打,阻截援军,以断粮草……”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