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598章

作者:兴霸天

仁多卫忠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他宁可力战而亡,也不愿受尽严刑拷打,折磨而死,所以出招大开大合,势不可挡。

但那枪尖看似简单的刺来,却令他浑身汗毛倒竖,在战场上千锤百炼般磨砺出来的武艺,下意识地一个驴打滚,于千钧一发之际避开了一枪,滚到倒地的官兵身边,抓起圆盾,再不假思索地一挡。

这下封挡挡住了第二枪,但那雷霆万钧般的力度和冲劲,已经将他打得浑身剧颤,虎口崩裂,然后第三枪刺进肋下,狠狠一挑。

仁多卫忠浑身僵直,整个人腾云驾雾般飞了起来,落入一只宽大的手掌中,失去知觉。

李彦看着这个西夏人,颔首道:“此人确实有不俗的武艺,竟能挡我两枪。”

凌振看得惊叹不已,高俅却是习以为常,这位出马哪有搞不定的,当然如果带上丁润,也容不得对方放肆,想到丁润前几日答应了来皇城司任提点,如今又擒了西贼,简直喜不自禁。

李彦提醒道:“此人意志坚定,想要从他嘴里撬出秘密,怕是需要些时日。”

高俅冷笑道:“这等人我原本确实没什么经验,但经历明尊邪教事后,确实有了对付的法子了,重刑之下,不怕不开口。”

李彦道:“西夏贼子不比寻常,要小心其他司部盯上,最好要在五日之内结束。”

高俅面色微变,想到每每上朝,那一个个如看眼中钉肉中刺般的眼神,立刻请教:“那我该怎么办?”

凌振有些奇怪,高青天也太听林二郎的话了吧,却不知道这位一天跑书院八趟,就差把补习班直接安排在书院里面。

而李彦早就考虑好了:“此地本就隐蔽,擅于藏人,西夏暗谍以此作为窝点并非侥幸,干脆就在这里审问,如果有其他贼人过来联络,还可以一网打尽。”

高俅深以为然:“林公子考虑果然周到,就在此处好好审问!”

李彦又关照了几句后,带着凌振离开。

两人回到外城门时,凌振打了个哈欠,看着李彦精神奕奕,毫不疲倦的模样,由衷地道:“林兄真是厉害!”

李彦自从来到大宋世界,就再也没有过通宵查案的经历,生活节奏都慢了许多,倒是挺喜欢这种忙碌的,可惜对方的能力还是没能逼迫出他的上限,眼见凌振难掩倦色:“你要不要休息一下?”

凌振晃了晃脑袋,努力抛开睡意:“不必!接下来是要见叔父了么?”

李彦点点头:“我正准备去见一见这位凌道人,对了,我之前没来得及问,你们金精山和金华山是不是关系较为密切?”

凌振解释道:“我们两门其实原本出自一派,后来由于炼器和炼法互有见解,干脆分成两脉,彼此之间并未反目,依旧关系密切。”

“那无我子叛出师门时,我金精山也有出力寻找,后来通过法器的踪迹确定他藏入了汴京的无忧洞内,通知后金华山还问我们要了两件法器呢!”

李彦想到洞云子下山时,师门长辈赐予他两件法器,没想到是出自金精山,微笑道:“这是个好消息。”

相同的话语和节奏,出自陌生人口中和熟人的口中,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无我子死在他的手中,凌道人的态度肯定会好些。

凌振却不这么想,低声道:“林兄,我叔父这个人脾气极为执拗,认准的事情我也劝不住他,你要做好准备。”

李彦确实做好了准备:“凌道人希望证明自己发明的雷火子,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那他对外贼的态度,是主战派了?”

凌振毫不迟疑:“我叔父痛恨辽贼,对于辽国境内那几个宗门尤其不屑。”

李彦眉头微动,想到了辽军的二十八宿,继续问道:“那对于一个与外贼相通的权贵,凌道人是不是会异常敌视?”

凌振先是点头,然后脸色变了:“这是当然……林兄之意,是刚刚那些西夏谍细,有权贵与之相通?”

李彦笑笑:“你不奇怪,我手中的交子是从哪里来的吗?走,去见一见你叔父吧!”

……

当两人来到凌道人面前,这位金精山的老道士并未休息,正在打坐运功。

起初知道来者是除去无我子的林冲,他起身一礼,态度平静,但听到政变计划被发现,已是瞪大眼睛,到了最后更是勃然变色:“你说简王与西贼暗通?绝不可能!简王不是奸佞之徒,老道一眼就能看出,才愿助他,阁下休得污蔑!”

李彦平和地道:“道长不必误会,我说的是,这西夏谍细持有的交子,是从简王府中所获。”

凌道人皱眉:“这又有什么区别……等等,阁下之意,是有人故意污蔑简王?就凭几张交子,能污蔑得了亲王?”

李彦看了看他:“道长莫不是忘了,你们要做什么?”

凌道人一滞,凌厉的脸色白了白。

凌振也明白了:“如果简王政变失败,再从他府邸中搜出西夏暗谍提供的交子,顺藤摸瓜,抓住贼人,那岂不是百口莫辩?”

李彦微微点头:“而且我十分怀疑,真正与西贼暗通之人,是太监贾详,此人一边提供了弑母罪证,促成简王政变的决心,另一边又暗通西夏贼人,准备将罪名安在简王身上。”

凌道人身躯轻颤,皱眉道:“这只是你的一人之言,老道如何信你?”

凌振拉了拉他的道袍:“叔父,林兄若要害我们,只要去官府举报,我们就完了,何苦说这些?”

凌道人冷冷地道:“那为何不是他也图谋不轨,准备利用我们呢?除非见到实证,不然的话,凭什么让老道相信一个刚刚见面之人呢?”

李彦道:“道长现在可以不信我,好在西夏暗谍已被擒拿,暗地里与他勾结之人,是不是与贾详有关,用不了多久自见分晓,当然我也可以事先说一下对于整件事情的分析,不知道长可愿听一听?”

凌道人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冷哼一声:“阁下高见,老道洗耳恭听!”

李彦道:“相信令叔侄来到京师,也听到坊间有些不利于官家的传闻,真真假假,难以辨别,高提举还未执掌皇城司时,两位内侍省的太监杨戬和蓝从熙,任皇城司公事,还曾经因此大肆抓捕百姓,弄得人心惶惶……”

凌道人冷冷地道:“不过是做贼心虚罢了,如果是假的,何必如此作为?”

李彦道:“倒也不能这般说,弑母之罪,是任何一位天子都无法承受的恶名,如果没有做过,被这般污蔑,肯定也会龙颜大怒,单从禁绝传言的反应来看,并不能证明什么,直到贾详拿出了宫婢的实证,证明了宫内有不少亲历者,我们才能确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并非谣传。”

凌道人闻言微微点头:“阁下所言,确实严谨,那之后呢?”

李彦道:“之后当然是想方设法地要揭过这件惊世丑闻了,或许两位不知,前一阵京内议论的,一度转向太学案和明尊教贼子,可传着传着,再度回到了弑母的话题,这件事情显然是揭不过去了……当强压不行,转移话题也不行,两位能想到什么另外的方法么?”

凌振眼睛瞪大:“找替罪之人?”

凌道人的道袍拂动起来:“而且这个替罪之人,身份地位也要足够高,才能取信于民!”

两人齐齐看向简王府的方向。

凌道人感到难以接受,拿弟弟当作替罪羔羊,这点操作在向来无亲情的皇室里面倒是不奇怪,但自己安排政变,甚至不惜拿出真正的罪证,当真是疯狂了。

凌振更是脱口而出:“这就不怕弄假成真?”

李彦道:“两位恐怕不了解目前的朝局,章惇章相公不久前获罪被贬,如果这位相公还在,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因为确实有弄假成真的可能,但现在……你们成真不了!”

凌道人冷哼一声,傲然道:“阁下恐怕是不知我雷火子的威力,配合两千禁军,如何不能成事?难不成那禁军也都是假的?”

李彦道:“这个计划是绝对保密的,因为人多口杂,绝不能有丝毫泄露,不敢安排太多内应,所以那群指挥使麾下的禁军,还真的可能是真的准备参与政变的,正好也会被一网打尽。”

“当然,凡事都有变化,道长的出现恐怕就是他们预料不到的,所以这段时间,贾详是不是安排道长出售了不少法器?”

凌道人想了想,脸色凝重起来:“他先是买了老道几件传讯法器,后来又帮老道联络,将一面御兽铜牌卖了五万贯,还安排老道与一位刘指挥见面,许诺给凌振官职。”

对于太监雁过拔毛的贪婪,李彦也是服气了,这样也能赚五万:“这件事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探明道长的虚实,看看你所言的法器,到底有没有奇效。”

“第二则是通过高价卖出法器,在京中人士心里,留下一个贪婪的印象,好让简王以钱财收买左道妖士,预谋官家的行径变得更加清晰,而与西夏暗谍私通,也可以解释为了重金收买方外之士。”

“如此一来,你们各人的行为动机,就全都能够解释了。”

凌道人听得心头冰凉,缓缓地道:“那老道原本明日要在那位将军面前演示一番雷火子……”

李彦颔首:“这是要验证雷火子的威力,如果虚有其名,那他们就放心了,如果真的有偌大神威,那么道长的性命怕是难保!”

凌振呻吟道:“之前林兄所言的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我还奇怪为什么叔父根本没有攻击宫城的机会,而是直接会被谋害,原来其中有这么多算计?”

凌道人想到与贾详接触的种种,慨然一叹,再也不等西夏暗谍那边的证词,躬身行礼:“百闻不如一见,老道服气了,多谢林公子救命大恩!”

凌振也赶忙道:“可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望林兄救救叔父啊!”

凌道人脸色灰败,和李格非想的一样,他现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哪怕逃跑,都可能连累整个金精山,当真是后悔莫及。

李彦却是微微一笑:“两位不必焦急,若是政变已经结束,简王被拿,罪证搜出,那说什么都晚了,我也无能为力,所幸现在还未发生……你们听说过荣王宫火吗?”

第687章 让赵佶过个“好年”

“啪!啪!啪——”

汴京郊外,种师浩和贾详远远站着,看着凌道人挥手抛出七八颗雷火子,砸在地上,发出过年时常常听到的声响。

种师浩眉宇间闪过失望之色,这种威力和动静,比起爆竹强得有限,这道人之前自信满满,结果就这?

贾详则微不可查的舒了一口气,他之前就不信能有山摇地动的炮火,果然夸大居多。

不过这方外之士的其他法器倒是挺好用,还有刘延庆那种蠢货愿意出十万贯买下,却不知道若非武将世家的罪状,都落在了官家手里,自己根本就放不出来。

想到自己轻轻松松捞了五万贯,贾详就遏制不住喜意,上前安慰道:“道长不必在意,这等声威还是能相助一二的。”

凌道人强行压制雷火子的威力,弄得法力翻腾,灰头土脸,再加上不会演戏,干脆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种师浩摇了摇头,不再理会这虚有其表的左道之士,对着贾详抱了抱拳:“宫内之事还要贾押班配合,拜托了!”

贾详笑道:“好说!好说!将军出身种氏,不求家中援手么?”

种师浩很清楚两千禁军,要完成一场政变,即便占着大义名分,也有相当大的失败可能,立刻道:“此事乃我一力为之,与族内无关。”

贾详心里嗤笑,就算不去求其他族人相帮,但你的姓氏就是种,以为事发之后,种氏能逃得了干系?

再假惺惺的跟种师浩探讨了一番具体细节后,贾详翻身上马,往内城返回。

一路上,就见不少行人置办着年货,车水马龙,喜气洋洋。

还有四天,就要过年了。

过年时要敬天祭祖,各种礼仪,宫内有忙不完的事情,碰上大度的官家,还会下发赏钱,与众同乐。

贾详不在乎那点小钱,对于官家接下来分派给内侍的大权,涌起满满的期待感。

显然有了太后的事后,赵佶对内官的信任度,要远远超过外臣,这正是太监得势的最好时机,说不定能重回汉唐风采。

所以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反赵佶呢,换一个新帝上来,若是再采纳士大夫之言,压制阉人权势,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贾详骑在马上,在喧闹的人群中艰难跋涉,由于心情很好,也不着急,耐着性子慢慢往前挪动,手中把玩起一个如意状的法器来。

这是他从凌道人那里买来,跟侄子联络用的法器,安排了与西贼的交易。

等西夏暗谍提供的交子,放入简王府中,他再安排简王府内收买的侍从,去川峡行会取钱,形成完整的罪证。

简王谋反,绝对是震动朝野的头等大案,三司会审,这些证据都要列出,公之于众,自然是越详细越好。

到时候,先帝同母弟的简王,由于不忿皇位被夺,谋害向太后,散布谣言,意图谋反,最后阴谋败落,被绳之以法的真相,就会由汴京,传遍天下各州县!

官家依旧是英明圣武的大宋天子,受万民敬仰爱戴!

确定了法器内并没有侄子传来的紧急联络,说明一切顺利,贾详放下心来,正在这时,一名心腹手下过来禀告:“押班,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今日没有上朝,称病在家!”

贾详眯起眼睛,看了看不远处的府邸,认出正是李格非的家:“此人一向以刚正著称,年纪大了,生病倒也不奇怪,不过还是派几人,仔细盯着些!”

手下领命:“是!”

贾详想了想,对于李格非倒不担心,这群政变的文臣,只是为了让戏更真一些罢了,真正关键的是简王:“你们多派些人手,盯好简王府,那才是重中之重,明白么?”

手下领命:“明白!”

李府之外,贾详一行在人群中路过。

李府之内,小黑优雅地跃了进来,来到书房外。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