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54章

作者:兴霸天

“元芳,你文武双全,靠的是自身能力,别人之助只是锦上添花。”

丘英摇摇头,又低声道:“此时宫中来者是柴青,也是千牛备身,与我兄长素有旧怨,我不想连累你。”

李彦明白,这是对头来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尤其是皇帝身边,那竞争可太激烈了。

不过这种事还是问清楚为好,李彦道:“旧怨是指?”

丘英想到丘行恭的所作所为,有些无奈:“我兄长性烈如火,柴青曾被当众折辱,一直怀恨在心,难以化解。”

“何止是性烈,还生吃人心呢!”

李彦暗暗摇头。

丘行恭最臭名昭著的事情,莫过于带兵平叛,为了向太宗表达忠心,当众挖出叛逆的心肝,血淋淋的吃下去,结果不仅没有讨得欢心,还让李世民甚是不喜。

这家伙的奇葩操作还有不少,比如和嫡兄争葬所生之母,得罪的人极多,此时的柴青,应该也是反向人脉之一。

即便如此,李彦并不迟疑,依旧坚定。

内卫之中,他的根基尚浅,丘英无论是对他的恩情,还是身为内卫老人的影响力,支持丘英,都不会有错。

眼见李彦旗帜分明,丘英也老怀大慰,有了底气后,精神旺盛不少。

当李彦帮他穿上盔甲,龙行虎步的走出来时,俨然有了七分刚至凉州的雄姿。

这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儒雅端正,仪表堂堂的柴青面前时,柴青眼中明显闪过惊讶:“都怪旁人胡言,我竟以为丘兄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此时见丘兄健壮如初,就放心了啊!”

丘英道:“让柴兄挂念了,我辛苦劳碌,为圣人办差,不比柴兄在宫中享福啊!”

两人哈哈大笑,俨然一副老友相逢的场面,其实恨不得捅死对方。

柴青又看向李彦:“这位就是李六郎吧,少年大才,文武双全,初入内卫,就能有这般功绩,可把长安的才俊都比下去了。”

李彦一丝不苟的行礼:“彦有幸入内卫,只为报效国家,为上分忧,不敢与长安才俊妄作攀比。”

“哈哈,是我失言了……”

柴青目的没得逞,只能笑笑:“既如此,我们出发吧,圣人相招,刻不容缓!”

……

“驾!驾!!”

丘英、柴青、李彦、丘神绩一行数骑,雷厉风行,当即从岐州驿馆出发。

快马加鞭,当天晚上,就已赶到了长安。

长安外城,一共有十二座城门。

其中规格最高的,是雄伟壮丽的明德门,有五道门,其他都是三道门。

明德门别看规格高,其实很少有人走,百姓和官吏进出,一般是走东西两侧的城门。

比如使节团入京,就会走西边的金光门。

但此行,四人却是由北面的芳林门而入。

这座城门,平民百姓是禁入的,因为旁边就是太极宫内苑,鼎鼎大名的玄武门,也离芳林门不远。

入了城后,由于现在的李治和武后已经不住在太极宫,众人又骑马从太极宫外绕了一圈,才抵达东北角的大明宫。

柴青和丘英都取出千牛备身的铜制鱼符,李彦经过搜查,将随身的链子刀取下,经过重重盘查,丘神绩则直接被拒之门外。

四去一,在丘神绩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凄然目送下,李彦终于进入大明宫。

目的地,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宫中的第三大殿,地位仅次于外朝的含元殿,和常朝的宣政殿。

作为内朝殿堂,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

李治在这里召见丘英和李彦,无疑具备着政治意义。

以柴青千牛备身的身份,都是没资格进去的。

三去一,柴青目送两人入殿,冷哼一声,看了看宏伟的大殿,依依不舍的转身离开。

而李彦和丘英在内侍的引领下,走入紫宸殿内。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根根堂柱边上的宫灯。

一团团光晕在殿内摇曳,一路引向尽头的台阶。

路不长,但这样走下来,都难保不会生出一股敬畏之情。

等到两人站定,李彦偷偷往台阶上看了一眼,发现上面没有龙椅,而是一座巨大的御幄。

就是一个特别大的床榻,头顶笼罩着一层金色的帐幕,垂下薄薄的丝罗,里面若隐若现的端坐着两个人。

一道黄袍身影,一道高髻身影。

两道目光透过丝罗,高高在上,俯视过来。

李彦的呼吸都不禁一紧,有种见证历史的奇妙感。

他即将见到的,或许是历史上最传奇的一对夫妇了……

绝无仅有的皇帝夫妇。

第54章 全是套路,没有真诚

“臣丘英奉敕令,拜见天皇、天后!”

“臣李彦奉敕令,拜见天皇、天后!”

前方内侍顿足,侧身让到一旁,丘英和李彦上前行礼。

距离历史上,朝廷正式下诏尊李治为天皇,武媚为天后,其实还有一两年时间,但身边亲近之人,已经开始这么称呼了。

李彦跟着丘英,沾了亲信的光。

“免礼!赐座!”

一道中气不足的男子声音,从御幄内传出:“四郎,你被逆贼所伤,该好好休养,快马赶来,身体可有碍?”

丘英家中排行第四,这声四郎显得亲近,关切之言更让丘英眼眶一红,顿首道:“圣心抬爱,臣万死不辞,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四郎一腔忠心,朕是知道的,但身体是根本呐!”

相比起端坐在御幄内的高高在上,李治说话很家常,有种贴心的温和感:“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朕等着你康复后,继续为朕分忧呢!”

丘英激动得浑身轻颤,忙不迭的应道:“是!是!”

“咳咳!”

李治轻轻咳嗽了声:“坐吧!”

此时宫婢已经走了出来,手捧两张毯子,来到身前铺好。

等到丘英和李彦跪坐下去,李治才继续道:“将凉州之事,详细说一遍。”

丘英开始仔细叙述。

李彦听着,发现丘英并没有为侄子丘神绩添加功劳,反而将萧翎每日审问丽娘的事情也如实禀报。

显然,身为武德卫的萧翎,叛变倒戈是大事,丘英不敢有丝毫隐瞒。

御幄内的二圣静静聆听,中途并没有询问。

直到查出崔县令是吐蕃大使遇害案的凶手时,女子清脆的冷哼声,才从帐内传出。

那声音,就象一柄无形的长刀,凌空一挥,让丘英都下意识顿了顿,瞳孔收缩。

不过除了冷哼外,自始至终,武后没有开口一言。

足足讲了半个时辰,等到丘英将所有细节讲完,殿内沉默下来。

片刻后,李治有气无力的声音才重新响起:“高祖开基,太宗肇业,我唐家三代受命,忧勤百姓,经邦帝业,乃享太平,不想边州危情,到了如此地步,吐蕃竟成大患!”

这位天子的语气里,带着沉重。

大非川之战,是唐军开国以来第一场惨败,震惊内外。

对于野心勃勃,想要超越太宗功绩的李治来说,是当头一棒。

总章元年(668),也就是三年前,大唐终灭高句丽,李治那时是志得意满。

他完成了自隋文帝杨坚开始,到唐太宗李世民都未能完成的伟业,将大唐的疆域扩充到了极致。

那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趁着大唐全力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吐蕃抓住机会,吞并吐谷浑,国力大增。

大非川之战,吐蕃号称投入兵力四十多万,实际上其中至少有二十万人,是吐谷浑人。

太宗时期,吐谷浑被李靖所灭,可汗都被逼得自杀,后来虽然重新立国,但可汗已经是大唐的狗,李世民还和亲嫁了个女儿过去,方便控制。

作为大唐的藩国,这二十万吐谷浑人,本该是为大唐打仗的。

如今此消彼长,吐蕃吞并吐谷浑的地盘,正式成为高原强国,威震西域,大唐则盛名受创,影响深远。

朝中有识之士众多,自然不难看出国家战略出现了问题,虽然不敢直言,但李治过得也是相当难受。

而凉州围绕使节团的数场凶案,也是两国争端的一个缩影。

县令叛国,内卫倒戈,当地望族子弟,居然是幕后策划者。

如此种种,触目惊心。

证明在细作谍报方面,大唐完全落后于对方。

好在最后,总算是挫败了对方的阴谋,让使节团灰头土脸,否则实在难以收场。

李治感叹之后,看向丘英的目光柔和许多,正色道:“四郎,你此行不辞辛苦,戎马西行,勤在缉捕,洞察敌谋,与国大功,授壮武将军!”

壮武将军是武散官,正四品下,这正是为了与内卫阁领相配,接下来还会调职,获得实权。

“谢恩圣!”

丘英大喜,从此以后,他可以称为丘将军了,立刻站起身来,热情满满的开始蹈舞。

圣人升你的官,不跳舞怎么能表示出内心丰富的感激之情呢!

而丘英这一舞,与往常还不一样,背部开龙脊,双手有节奏的摇摆起来。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