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69章

作者:兴霸天

猫爪子将他拍翻在地!

小黑气愤地咧开嘴。

这么难听的匪号,我才不要喵!

第513章 长胡子的太监

夕阳西下。

开封府衙中,丘仵作走出牢狱,步履轻快,准备下班了。

迎面就见公孙昭走过来,疲惫之色消退不少,只是依旧冷着脸,锁着眉头,思考着什么。

丘仵作自从认识这位,就觉得对方的眉头没有舒展过,也从来没见到他笑过,倒也不以为意,自己微笑道:“三郎,这几日是否感觉轻松多了?”

公孙昭嗯了一声。

丘仵作道:“这都是多亏了林公子,真没想到他调派起人手来那般老到,近些时日的案子有他提点,捕快们连连擒凶成功,范龙图都大为欣然,这也是三郎举荐之功,可以设宴邀请他,你们多多走动,加深交情……”

公孙昭又嗯了声。

丘仵仔细打量了这位好友,看了看他手中的案录,故意重重咳嗽了一声。

公孙昭终于回过神来:“你刚刚说……设宴邀请是么?确该如此,劳你费心安排了!”

丘仵作皱起眉头,不再出衙门,反倒是跟着这位好友一路进了屋子,低声道:“三郎,你又在查什么?”

公孙昭知道瞒不过,眼见天色暗了,点燃了烛火,将案卷摊开。

丘仵作大致扫了几眼,就瞳孔收缩:“你又开始查四凶之案了?”

公孙昭冷声道:“李宪就李宪,何必以四凶代之,我畏惧这等宦官不成?”

丘仵作头疼地道:“前唐宦官之祸极重,自本朝开祖以来,宦官就被压制,李宪可是唯独一个以监军起家,最终执掌兵权的太监啊!等到李宪死了,先帝先是赐其谥号为‘敏恪’,三年前又改谥‘忠敏’,这人动不得!”

公孙昭的政治格局终究不是丘仵作这位吏胥可比,解释道:“你不必担心,李宪最大的过错,不是贪功图名,于边疆滋生事端,而是他恃宠骄恣。”

“得意时对将士们颐指气使,临事时又把自己的失误推个一千二净,所以不但不得西北将士之心,也不得朝臣之心,才会受御史弹劾,最终受贬,老死陈州。”

“先帝赐谥改谥,是为了推行战事,而非对李宪有何看重……”

丘仵作恍然,却又奇怪地道:“即便如此,李宪都死了,已是盖棺定论,你查旧案又有何用?”

公孙昭目光凌厉起来:“如何无用?执法严明,维护的是大宋律法,哪怕李宪病死,哪怕受害者的亲属早已离京,该查也得查!尤其是两件案子不能放过,一个是李宪贪污的巨款,另一个是八年前的那场大火!”

丘仵作奇道:“四凶贪污巨款之说是真的?不是什么都没查出来么?”

公孙昭道:“阉人最是贪财,李宪是不是如御史口中贪了那么多,我确实不知道,但后续发生的种种,让我偏向于这件事是真的,尤其是八年京中的那场大火,更惹人生疑!”

丘仵作变得严肃起来:“那年你刚入开封府衙吧,就经历了前朝最严重的大火,死伤数百人啊!”

公孙昭眉宇间首次露出惧意,瞳孔中倒映着烛火,仿佛燃起张牙舞爪的烈焰:“但凡火势一起,都太惨烈了,荣王宫火如是,元祐大火也如是!”

荣王就是八大王赵元俨,即民间传说中的八贤王,真实历史上的这位,自幼得父兄宠爱,养成张扬个性,不太讲究礼数,或许没做什么大的坏事,但也称不上贤王。

而他留给后世最值得关注的一件事,就是他的侍婢韩氏,纵起的一场滔天大火。

那女子因与情郎联手盗窃露馅,本来只是想放一把小火,趁乱私奔,结果当夜风向变化,一把火烧了荣王府不说,火势还蔓延向皇宫,将左藏库、内藏库、崇文院、密阁统统付之一炬。

前两个是北宋的国库与内库,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搜刮天下,都储放在其中,金帛如山,香药成库,总价值数千万贯的各种财物,结果被烧了个干干净净,“时焚诸库,香闻十余里”,可以想象真宗当时多崩溃,“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后两个崇文院和密阁,则珍藏着从唐朝、五代开始,直到宋代的各色孤本珍本的书籍,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档案,同样被烧得干干净净,许多历史谜团就此无法寻找真相。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暴怒的真宗亲自下旨,砍断韩氏的手足状如人彘,游街示众三日,再凌迟处死,这点是否为真并不知晓,但无论如何,这一个婢女造成的损失可谓惨重到了极点,从此朝廷对于火灾的关注度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专业消防队。

那正是汴京大街小巷,每隔三百步设立的军巡铺,每间军巡铺的铺兵,最初就是专门负责夜间巡视烟火,后来才加上了缉捕贼匪的责任。

即便如此,元祐七年的那场大火也是残酷至极,未能波及皇宫,却烧毁了众多民宅,直接导致数百人身亡,烧伤的、流离失所的更是数千。

那年公孙昭刚入开封府衙,记忆犹新,更是觉得不堪回首。

他轻轻摇头,将往事暂时抛开,又将一沓案卷取出:“我将汴京十年内关于火灾的案子全部调出,你看看。”

丘仵作先拿起最上面一份,喃喃道:“三个月之前,凶犯石铁在脚店纵火,被军巡铺发现,得以及时扑救,这案子我还有印象,几句口角就杀人纵火,那贼人罪该万死,可惜被其逃入无忧洞了……”

他再翻看后面,大概浏览了一遍,就明白了这位的意思:“军巡铺很尽责!”

公孙昭点头:“不错,军巡铺的缉贼成效暂且不提,但他们防火的职责并未松懈,那场大火绝对有蹊跷,我怀疑就与李宪多年积攒的财富有关,不可不查!”

丘仵作明白了,想到现在开封府衙有特别厉害的外援了,腰杆都直了:“此案也转告林公子,让他一起帮忙破案如何?”

公孙昭抿了抿嘴:“不可告知!”

丘仵作一怔,不解道:“这案子过去那么久,若是能破,三郎也早就破了,现在遭遇困难,以林公子的聪明才智,理应请他出手才对!”

公孙昭稍稍压低声音:“我也希望他能帮我们,但此案会害了他,你难道忘了我的遭遇么?”

丘仵作脸色变了:“三郎的意思是,你遭到贼人刺杀,是因为这件案子?”

公孙昭沉声道:“自从那金华山的道士被转入刑部之后,我失去了线索,只能纯粹从动机推断。”

“我将得罪过的人列出来,数目虽多,但也好划分,大部分人恨不得我去死,却又不会真正动手的,能请出远在江南的左道之士,布置下这种局要我性命的,既需要能耐和胆量,背后更是涉及巨大的利益。”

“思来想去,与李宪相关的人最符合这种情况,他在朝中虽然遭到唾弃,但宫内残留的势力极大,那些阉人更是行径狂悖,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丘仵作恍然:“怪不得你要重查此案,不愧是三郎,直指源头啊!”

公孙昭想到范纯礼签署的犯人移交文书,声音愈发低沉:“这终究是推测,若是错了,我现在所做的就是徒劳无功,若能顺藤摸瓜查下去,谁又希望这般呢?”

丘仵作也叹了口气:“确实可惜,那金华山的洞云道人,明日就要午后问斩了。”

公孙昭冷哼一声:“这就更说明他们做贼心虚,刑部审问案件,哪有这般快的?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杀人灭口!”

丘仵作问:“那你去观看行刑么?”

公孙昭毫不迟疑地摇头:“那道士只是背后之人的一把刀罢了,亲眼见得他死,又有何意义?不如多翻阅几遍案卷,总能从中推敲出蛛丝马迹,我就不信查不出背后弄鬼之人!”

丘仵作点头道:“我信三郎!那我……走了?”

公孙昭低下头去。

脚步声逐渐远去,但过了片刻,又重新走了回来,丘仵作哀叹着趴在桌上:“谁让你就我这一个至交好友呢,我回去都感到于心不安啊,陪你一起看案卷,找线索便是!”

公孙昭嘴角微不可查地勾了勾:“多谢!”

烛火的光亮透出屋外,直至深夜,也未熄灭。

……

同样的深夜。

月色洒落进刑部大牢,照在清清爽爽,完全没有受拷打的道士身上。

他正闭目养神,突然眉头一动,睁开眼睛,看着两个狱卒将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拖了进来。

然后一个披着斗篷,将浑身包裹严实的人走入,低声道:“请洞云道长出狱!”

洞云子却不动弹:“这是何意?”

狱卒道:“还请洞云道长脱下道袍,与他换一换!”

洞云子脸色微变:“你们不是说能放贫道出去么,为何要用这替死之法?”

狱卒无奈地道:“这里是刑部大牢,不是外州的县衙,你明日午后就要问斩了,放了你如何交代?”

身披斗篷的人则道:“洞云道长难道还想回开封府衙?”

洞云子脸色微变,开封府衙他倒是不惧,但想到抓住自己的,那个也不知道是练武还是修道,反正极度可怕的人,终于徐徐脱下道袍。

狱卒收拾现场,他跟着斗篷人走了出去,当离开刑部大牢,恢复自由,又是忍不住冷哼一声:“别伪装了,贫道识得你,长胡子的内官!”

第514章 链子刀现于大宋

斗篷人不答,依旧往前走,直到一处皇城边缘,才去了伪装,露出庐山真面目。

此人中年模样,穿着内官的袍服,看品阶并不高,但形貌出众,威猛高大,颌下胡须飘飘,若是披上一身甲胄,简直就像是个威风凛凛的沙场战将。

洞云子更是感受到对方身上透出的气血阳刚,让他这种专修道法的人不太舒服,所幸与此前那位的浩大凝实相比,威胁性终究小了许多。

想到这位身躯残缺,却能练到这般地步,已是足够了不起,洞云子也没有放松警惕,以进为退:“阁下要杀贫道灭口么?”

内官开口,声音里没有半分尖利,有股雄浑之感:“道长说笑了,我若是要对道长不利,早在刑部就做了,何必要救道长出来,多此一举呢?”

洞云子怒道:“替死之法,承负极重,这便是你们相救?贫道是前路无望,若是换一位道友来,岂会干休?”

内官歉然:“这确实是我等不周,也是那开封府衙的公孙昭咄咄逼人,死死盯着这案子不放,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洞云子冷冷地道:“那公孙昭如何,由你们头疼去吧,贫道此来汴京,本是为了清理门户,结果倒是牵扯进了你们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你此前许诺将那人找出来,现在可以实现承诺了!”

内官道:“我此前已经告知,道长的师门叛徒逃进无忧洞内,想要寻人,必须要由开封府衙出面,还是要除去公孙昭的!”

洞云子面色沉下。

内官继续道:“这公孙昭号冷面判官,表面公正,大仁大义,赢得百姓交口称赞,实则哪有这般一心为公的?根本是卑劣虚伪,包庇太后外戚,此前郑氏兄妹的惨状,道长亦是亲眼目睹,那郑涛宁愿自尽,也要诛杀狗官!”

“此人更是欺弱怕强,纵容凶犯逃入无忧洞内,为的就是让开封府衙离不开他,道长的师门叛徒,实则也是被此人庇护!”

“于公于私,道长都该诛杀公孙昭!”

洞云子哼了声:“若能诛杀,贫道当日就杀了这狗官,此人武功不俗,又有昔年皇城司留下的手段,连血符阵都没能困得住他,有了上次的戒备,势必更难对他下手,你们就不能多多调派些人手么?”

内官叹息:“道长不知,公孙昭奸诈至极,在新旧两党之间左右摇摆,让两党之人都对他抱有期许,我若要动他,就是要与两党官员为敌,实在是难啊!”

洞云子皱眉:“如此说来,贫道刺杀此人,打草惊蛇,岂非引发轩然大波?”

内官早有准备:“请道长放心,御史台同样察觉到此贼异样,虽然没有抓到实证,但也没有给公孙昭发难的机会,将刺杀之事压了下去,刑部早早结案,也是有好官,知晓道长所为乃公义之举,故意配合。”

洞云子道:“阁下的意思是?”

内官道:“明日午后,刑部就将行刑,公孙昭听闻消息后,必定会放松警惕,这就是道长再下手的最好时机!”

洞云子冷冷地道:“贫道刚才有言,上次设伏,有阵法优势,都未能拿下公孙昭,再加以行刺,如何能得手?”

内官笑道:“请道长放心,此番准备自是不同,不知道长可通御器之道?”

洞云子傲然道:“我金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所传源远流长,贫道虽不得正法真传,但在御器之道上也颇为精通!”

内官大喜:“那便好,请道长稍候!”

他转身离去,步伐似缓实急,几个闪身就没了踪影。

洞云子立于原地等待,突然眉头一动,掐诀念咒:“气发乎御,托承吾体,揽风神行!起!”

随着咒法生效,轻风承托起他的身躯,往上面飘动,很快就见一道黑影静静地趴在宫墙之上。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