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66章

作者:兴霸天

丘仵作听了这个答复,反倒舒了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坑了好人。

但李彦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是峰回路转:“不过我很佩服公孙判官的所作所为,他处境如此艰难,我也该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接下来若有案情疑难,丘孔目可以尽管来问我,我会尽力协助你们调查,就当一位无职的破案顾问吧……”

丘仵作先是怔住,然后才反应过来,大为动容。

李彦又问:“至于透露些案情细节,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吧?”

如果是别的朝代,还真的不敢胡乱透露,但皇宫的消息都传得跟筛子一样,当年宋辽谍战,辽人的暗谍直接在开封抄情报,一批批大宋的奏章往辽国送,区区案情细节又算什么,丘仵作毫不迟疑地道:“当然不麻烦!不麻烦!”

想着这位在了解种种困境后,反倒愿意无偿相助,他眼眶大红,恭敬行礼:“林公子高义,我……我都不知该怎么说,唯有一颗敬服之心!”

李彦还礼:“不必如此,侠义之士,本该为国为民,我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好一句侠义之士,本该为国为民!”

开封府衙内,得到消息的公孙昭猛然站起,一贯冰冷的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又多了一位为大宋尽忠,为百姓抱薪者,吾道不孤!”

第509章 林冲的养望之法

“这就是开封府目前的滞狱案卷副录,劳烦林公子了。”

“不劳烦,搬进书房即可。”

林元景远远看着丘仵作带着快班弓手,将一摞摞案卷抬进书房,不禁啧啧称奇。

等到缩回脑袋,来到夫人李氏边上时,他又换上了一家之主的淡定:“开封府衙确实有眼光,慧眼识英才!”

李氏在旁边乐了:“官人高兴,笑出来便是,何必这般憋着呢?”

林元景轻咳两声,想忍一忍,终究没忍住,抚须笑道:“二郎有出息,我就放心了,哈哈!”

李氏知道自从收了嵩阳书院的信件后,林元景就一直闷闷不乐,见他开心起来,也露出笑颜来。

不过想了想,她又有些遗憾:“听林三说,开封府衙的公孙判官是想要邀请二郎去任职的,能在开封府衙谋一个差遣,是大好机会,他为什么拒绝呢?”

林元景道:“这拒绝得不无道理,近来太后垂帘,又要开始清理新党了,朝局不稳,倒不如养一养望。”

李氏轻咦一声,不仅是因为夫郎居然关心起朝廷局势来了,还觉得养望这个词跟自家画风搭不上:“二郎不是武人么?武人也可养望?”

林元景笑道:“养的是名望,与文武何干?只要才能之辈,以正当原因拒绝朝廷邀约,都可提升名望,但终究还是要得名儒认可……如果二郎能科举及第,那前途就远大了!”

李氏大为心动:“那你与二郎说一说啊,考上进士,光宗耀祖!”

林元景想了想,颔首道:“我确实要与他谈谈往后的发展,不可迷失在短期的虚荣之中。”

……

“父亲,我亥时再去练枪。”

眼见林元景出现在书房门口,李彦起身行礼,坐回去后,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开封府这些年的滞狱案卷。

林元景走了过来,到了对面坐下,摆出一副长谈的姿态:“二郎,我不是来督促你练武的,而是来和你聊一聊。”

李彦心中一奇,将案卷放到旁边:“父亲请说。”

林元景道:“近来我在京营禁军训阅,屡屡听到有人提及你,你在京中已是有不小的名声了。”

李彦道:“那是因为禁军传话较快,实际上我在汴京的名气,还只是小规模传播。”

林元景道:“二郎谦虚了,为父原本在禁军中人缘平平,旁人提及我来,也就是个教习枪棒的提辖,如今倒是多了几分敬意,都是因为你的缘故啊!”

李彦笑道:“既然如此,父亲可以聚拢一些有上进心的禁军,好好传授武艺,加以点拨调教。”

林元景没听明白让他收买人心的深意,叹了口气:“我传授枪棒一向是尽心尽力的,只是武人升职往往不在于武艺强弱,出生入死,也不及文人登科及第……”

李彦一听就懂,原来是来给自己做职业规划来了,这个世界毕竟不比唐朝,唐朝他入长安时就已经是内卫武德,后面按部就班的升官,李德謇起初还挺担心内卫的凶险,后来又担心权势膨胀得太厉害不得善终,忧心来忧心去,他潇洒飞升了。

而现在林元景一开始就想让林冲先得了九品官职的出身,后面再慢慢熬资历,如今显然又有了新想法,李彦不会按照别人给自己定的路走,倒也不排斥这份关心,顺着话头问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呢?”

林元景精神一振:“二郎以前不读经史典籍,是没有那份心思,如今样样皆能,可见天资聪慧,为何不登科入仕,走科举正道呢?”

李彦语气平和,不喜不怒:“其实我在衣柜里见到那些士子衣衫,就知道父亲是希望我能科举的,只是这正道嘛,还有待商榷。”

林元景皱起眉头:“这话又是怎么说的?进士出身,向来是日后高官显贵的基础,为了家族着想,那些富裕的大户,还会想方设法地求一个进士女婿来支撑门面呢!”

李彦道:“那是为了带契家中子侄,一族里的税赋劳役,都打个折扣,确实是好福利……”

“毕竟百多年来,大宋上下一直在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年累月的思想灌输,进士所受到的尊敬,已经远远超过他们真实的能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宗皇帝的亲笔,真是没有半点夸大!”

林元景奇道:“你既然知道这些,为什么不愿意发挥聪明才智,苦读经史典籍呢?”

李彦道:“因为此一时彼一时,若是真宗朝仁宗朝,进士确实是进位的不二法门,想做些事情,也确实是要这个身份不可,但现在考进士,出来为官后的执政之路要先依附哪个党派,父亲考虑过吗?”

林元景愣住。

能考上就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了,你现在一本书还没看呢,都想着当上进士后,要如何为官执政了?

不过看着儿子淡然自若,侃侃而谈的姿态,他张了张嘴,还是低声道:“所以你想要先行养望,观望时局?”

李彦愣了愣:“养望?”

林元景道:“你谢辞官职,又愿意做事,施展才华,这正是士人养望的法子啊!”

李彦恍然,原来自己的行为,在这个年代人的心中,会是这样的看法么?

他愿意当开封府衙的顾问,其实是未雨绸缪,将来也要做事,无形中倒是合了养望的法子,如果能多赚取名望和成就点,那何乐而不为呢?

李彦立刻道:“请父亲详说。”

林元景涌起了被需要的感动,赶忙分析起来:“如今新旧党争激烈,朝局不稳,你有所顾虑确实应该,只是养望要靠士林支持,也要多读六经,参加文会,若能融入士大夫中,你有三分声名,也会变成十分的!”

李彦失笑:“父亲这话真是实在,不过有王文公的前车之鉴在,还是不要把希望放在士林身上。”

王文公就是王安石,死了还没十五年,林元景刚刚入仕之时,就感受过新旧两党的激烈冲突,闻言不禁一怔:“王文公正是养望得天下盛名啊,听你的意思为何变成了不好的例子?”

李彦道:“王文公养望三十载,屡屡拒绝朝廷的升官任命,到了‘士大夫恨不识其面’的地步,为人不识王文公,便称士人也枉然,‘朝廷尝欲授以美官,又患其不肯就’,而等到王文公及赴是职,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莫不喜悦,结果如何?”

林元景自然知道结果,隐隐明白了:“二郎的意思,是王文公后来逆了士大夫的意,名望顿时一落千丈?”

李彦点头:“不错,王文公的名望是由士大夫常年赞誉而来,等他开始推行新法,原本对他赞誉有加的友人,一个个离其而去,孤立无援的王文公只能违反朝堂循例,起用敢打敢拼的年轻官员,却又惹来更多非议,他在士林中的人望,瞬间土崩瓦解。”

“王文公本身的能力和作为摆在那里,为何如此大起大落?正是因为士大夫将他的名望与自己的推崇,强行绑到了一起,当有遭一日不再赞誉,转为诽谤时,王文公的声名也瞬间下滑,连带着他本该拥有的那一份也没了。”

“这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相同的道理……”

林元景心头发寒:“竟是如此可怕,但如果不走士大夫的路,你又能怎么办呢?”

李彦想了想道:“父亲所言确实提醒了我,士大夫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名望这一块还真的要提防。等我真正成名后,如果不顺服士大夫,他们是绝对会污我声名的,毕竟连欧阳文宗都落得个乱伦的下场,我这种武人出身的,万一觉得我貌类太祖,岂能放过?”

林元景原本是来劝科举的,给儿子这一番话说得都快恐文了,低声道:“士大夫的争斗确实无所不用其极,我们林家还是安生度日,不要招惹是非了……”

李彦失笑,只能说不愧是你,到了最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在刚刚说出名望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考虑好了应对的办法,眼见林元景坐立不安,干脆道:“父亲既然来了,就帮我整理一下案卷吧。”

林元景一怔:“你要怎么整理?”

李彦道:“这些都是滞狱,我刚刚大致翻阅了十几份,发现有公孙判官在,没有发现案件真相的很少,大部分未结案滞留的原因,是因为犯人跑了,其中以逃入了无忧洞最多,父亲帮我将这些案件找出来,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遍。”

林元景点点头:“好!”

父子两人还有林三等仆从一起,将案卷一一整理,最后十七份近一年逃入无忧洞的贼人案录,放在了李彦面前。

他开始翻阅,再度进行了一次筛选,不出意外地发现,受害者的亲属里面,基本都是平民百姓和武人。

这并不是说无忧洞也畏惧士大夫的权势,那些亡命徒连公主都敢绑,士大夫又算什么呢,只是涉及到士大夫家的案子,有御史为他们打抱不平,都派给了执法力量更加雄厚的刑部,留在开封府衙的自然就是弱势群体。

李彦觉得挺好,他的个人精力有限,当然是先关心那些为国家出生入死的武者,以及有冤难伸的百姓。

“父亲,我去练功了,你们先行安歇吧!”

他将恢复咸鱼状态的林元景送走,来到练武场,练了片刻枪后,抬起头来,与从墙头优雅行来的小黑对望。

一人一猫相视而笑,李彦轻抚寒寂枪:

“今夜心情不错,再去无忧洞练功……并且养望!”

第510章 死神经常光临

“人再也不来此处,锅却能完整地带走,无忧洞内果然有严格的纪律。”

李彦站在之前试演寒星夺魂刺的地点,目光扫过周遭的尸骨,再落在中间空了一块的地方。

距离那一夜清理贼子后,他又来练了三次功,收割的亡命徒数目已经破两百。

但遇敌的地点也越来越深入,效率更是逐渐降低。

很明显能感觉到,那些贼人开始往深处缩了,进了此前舆图无法到达的范围。

所幸这一刻,当李彦重新展开舆图时,这幅图已经更新了许多新的区域,同样往内部深入了许多。

小黑在他身边转悠,叫声中带着请赏的味道:“喵呜呜!”

李彦笑道:“多亏有你这些日子辛苦,你可是大功臣!”

小黑得意地昂起脖子:“嗷呜!”

舆图的更新,确实是小黑的功劳,这些日子它在里面谨慎地行走,每每探索一片地区后,就出来用爪子在地上画出大致的地形,李彦再绘制到地图上。

这个法子也只有小黑能够办到,不单单是敏锐的嗅觉和灵性,还要有着相当的战斗力和鬼魅般的速度。

猞猁本来就是帮助贵族子弟狩猎的宠物,而非纯粹扮可爱的观赏性宠物,跟狮虎都是能够周旋的,小黑强化后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再加上足够聪明,当真是无往而不利。

当然,真正到了深处的核心区域,李彦就不让小黑探索了,避免危险,换成他亲自出马。

不过他也没有依仗武力,横冲直撞,依旧保持着警惕,往深处而去。

每走一段,就将舆图更新一点,同时寻找就近的出入口。

这般稳稳推进了一个多时辰,李彦的鼻子耸动,突然闻到一股甜腻的味道。

他眉头一动,眼神凌厉起来:“上面是小甜水巷?”

犹记得之前走过那青楼一条街时,空气里就弥漫出这种味道,这是胭脂水粉用多了,必然残留的气味。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隐约觉得有点香,还以为是心理作用,对于开了鼻识的李彦来说,却是清晰至极。

他能断定,附近的一个通风口外,肯定是连接那烟花柳巷。

如果有出入口的话,这里极有可能是无忧洞的关键通道。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