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33章

作者:兴霸天

只留下胸膛轻轻起伏的赞悉若,和泪流满面的勃伦赞刃。

原来我的二哥,也不是天下无敌……

……

次日。

积蓄了月余的吐蕃大军气势,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

被唐军反复修筑的军事重镇于阗,短短一个时辰未到,就成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岌岌可危。

钦陵端坐于马上,冷酷地指挥着部曲轮番上阵:“这于阗镇内,还是以前守卫的西域胡部,唐军主力未至!”

他的儿子弓仁振奋地道:“父亲,唐人国内忙着内斗,岂能调来多少军队?若只有几万之数,此战正好灭之,接下来进攻陇右就会轻松许多!”

钦陵不置可否,仔细看着墙头的西域众部奋力抵挡,自己调教出来的各部已经步步浴血,惨烈至极!

这还只是如今四镇最弱的于阗!

而他们的士气,他们的粮草,又能持续多久?

“蕃贼的士气,蕃贼的粮草,都持续不了多久了!”

安西都护府中,一身戎装的薛仁贵甚至没有拆开于阗的信报,只凭此镇沦陷的时间,就下了断言。

李彦立于边上,全程参与了最后决战的定计。

之前讨论是否要死守于阗镇时,是经过一番激烈讨论的,就连裴行俭都偏向于守卫此镇,令安西都护府的一寸土地都不沦入吐蕃手中。

但薛仁贵还是下达命令,于阗镇作为吐蕃军从天山冲下的第一站,无论是城防的级别,还是地理位置,都是难以守住,必须放弃。

而黑齿常之的挫敌锋芒也被其否定了,薛仁贵要的就是钦陵再接再厉,长途奔袭。

他敢肯定钦陵会这么做。

除了士气的考量,还有粮草的难以为继,根据对方的行军速度,他们哪怕大规模减员,粮草耗费的速度也更快,一旦入境,就必须快速扩大战果。

在种种情报的基础下,薛仁贵将吐蕃大军的每一步行进,都算得清清楚楚,甚至还考虑到了独特的地利。

正如昔日吐蕃军有着高原优势,唐军此次也拥有了环境优势。

从平原地带直上高原地区,会出现高原反应,结合这个时代的背景,称之为冷瘴。

从高原直下平原地带,其实也会感到不适,之前从吐谷浑返回关中的唐军也验证了这点,那是低原反应,又称醉氧,这个时代的词语还没归纳,毕竟中原地区不能用瘴。

于是乎,看到长驱直入,往安西都护府所在的龟兹镇狂袭而来的吐蕃军,薛仁贵顿时想到自己当年,把失败归结于星相,那是毕生的耻辱,但真正到了再战钦陵的时候,反倒是极度冷静,步步为营地定下了全灭吐蕃的计划。

一切的一切,都化作简短而激昂的战前宣言:“吐蕃狼子野心,贪我大唐物华富足,穷凶极恶,为害已经不是短年,此次正是披肝沥胆,一雪前耻的良时,当振奋国威,胜杀蕃贼,灭此贼邦!”

众将轰然应诺:“胜杀蕃贼,灭此贼邦!!”

杀出一个蕃贼胆寒!

杀出一个六夷宾服!

杀出一个大唐盛世!

第467章 吐蕃战神的末日

“走!走啊!”

“没力气,走不动了……”

“我想吐……唔!”

“我们被唾弃了!因为抛弃族人,被天神唾弃了!!”

吐蕃军的混乱,来得既在意料之中,又显得突如其来。

意料之中的是,自从进入安西,军中染病的人数就多了起来,虽然症状都不是特别严重,但为了确保战斗力,钦陵还是下令,让不适者留在于阗,确保三军至少有后援与退路。

突如其来的是,他拿下于阗后,几乎是马不停蹄地率军奔袭龟兹,结果路程刚刚过半,军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疾病,就连那些刚刚被提拔上来的中层将领,都陷入到浑身难受的境地。

当各部将领的消息汇总过来,确定了军医束手无策后,钦陵的嘴唇都轻轻颤抖起来,以微不可查的声音喃喃自语:“莫非天要亡我?”

他当然不知道,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重返平原居住后,觉得特别懒洋洋,人会晕乎乎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称为醉氧。

这其实是一种必须经历的过程,人的机体适应了高原地区的低氧环境,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就会发生不适,症状严重些的,更会出现疲倦无力、嗜睡头昏、胸闷腹泻等反应。

所以历史上,大唐和吐蕃早期的边境,是沿着中国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来分布的,古人虽然不懂这些病症背后的原因,却也能吸取教训,根据自然规律来决定彼此的地盘。

薛仁贵当年犯错,就是率领从内地来的唐军,上了青藏高原就狂飙突进,根本没有歇息的时间。

那是上高原的一个大忌讳。

现在轮到钦陵军犯错,则率领从高原来的吐蕃军攻克下于阗后,一路在狂飙突进,同样不给休息的时间。

这是下高原的一个大忌讳。

所幸安西都护府这片区域的海拔也不低,与青藏高原的落差在两千米左右,如果一下子冲到陇右乃至关中之地,海拔落差在三四千米,那钦陵这样行军,士兵早就无法动弹了。

即便如此,当症状集体爆发开来,对于军中士气也是巨大的打击。

初唐的社会风气是争强好胜,吐蕃的风气更是尚武恃强,以野蛮凶恶为美,所以钦陵之前举起屠刀,在军中实施优胜劣汰的杀戮制度,反倒得到了相当一部分蕃人的拥护。

可此时此刻,他们就觉得受到了神灵的惩罚,惶恐到极点。

眼见军心溃散,一下子沦为待宰的羔羊,钦陵逐渐压住心头的惊惧,突然想到昔日大非川之战,薛仁贵的手下任由自己屠戮,对着左右沉声道:“这是上天在助我,如果现在是与唐军交锋的时候,我们哪还有命在?”

周围的将领本来都变了脸色,听了这话愣了愣,不禁附和起来:“大将军战无不胜,得天庇佑,必能大胜唐军!”

钦陵道:“今日不再行军,安营扎寨,做好工事防御,不得松懈!”

经他调教的将领自然知道安营扎寨的种种要求,但很快又传来反馈,军中难受不已,希望能取消杂事,简单扎营。

勃伦赞刃也策马过来劝道:“二哥,唐军就算有支援,肯定在龟兹那里,是不可能攻来此处野战的,此乃特殊时期,还是免了那些麻烦事情吧!”

钦陵冷冷地回应:“战场之上没有不可能,传令下去,各营做好工事,违抗者斩!”

勃伦赞刃无奈退下。

接下来钦陵又回绝了几名心腹的请求,甚至于巡视各营,亲自斩杀了几名消极怠工的中层将领,才让局势表面平静下来。

钦陵身体其实也有些不适,但他硬生生忍住,又下令道:“派出斥候,放出雄鹰,巡查四方!”

斥候自不必说,巨大的铁笼抬出,将一头头顾盼生威的雄鹰放了出去。

自从上次李元芳的神鹰,在天空中为所欲为之后,钦陵就命人去西域高价收购鹰儿,回来训练。

十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培养出那种会做假动作躲避箭矢的神鹰,只能由专门的驯鹰人调教,勉强用来可以勘察敌情。

将一切安排好,钦陵再也压不住身体涌来的疲惫感,进入到帐内休息。

不知睡了多久,耳边突然传来儿子弓仁的声音:“父亲!父亲!”

钦陵猛然睁开眼睛,翻身而起:“怎么了?”

弓仁急急地道:“鹰受伤了,很严重!”

钦陵听到是鹰的问题,不禁有些恼怒:“这等小事也来打扰我?我要养精蓄锐,才能大胜唐军!”

弓仁脸色难看:“父亲,这不是小事,九头从草原买来的雄鹰,都被不同程度的抓伤,根据爪痕,驯鹰人判断是同一头鹰所为,我们怀疑是李元芳的神鹰!”

钦陵愣了愣。

九打一被反杀?

关键在于,他也明白了弓仁脸色为什么这般难看。

李元芳的鹰在这里,那么唐军又在何处?

钦陵立刻起身着甲:“令各营戒备,今夜唐人可能袭营!”

不用他传令了,亲卫惶急的脚步与声音一起传来:“大将军!斥候来报!唐军已达二十里外!”

钦陵的动作陡然一顿。

不是今夜袭营!

唐军已经来了?

弓仁原本对于袭营都有些半信半疑,此时听了干脆尖叫起来:“明明可以守城,他们却要野战?唐军这是疯了吗!”

钦陵不发一言,匆匆将甲胄穿好,猛然冲出帐内,就见外面已经乱成一团。

不仅是因为醉氧反应引发的病症恐慌,还在于吐蕃军根本没有半途遭遇敌人的准备,吐蕃上下都认为争夺安西的关键战役,会在龟兹镇爆发。

下面的人想法很简单,安西都护府就在那里,龟兹镇也是安西四镇里面最难攻克的军事要地,而上面的将领则受到了高昌遗民的复国行动影响,至今勃伦赞刃还认为那不是陷阱,不必过于高看李元芳。

对于高昌复国,钦陵的内心深处也免不了抱着几分希望,如果这片土地的旧民能够反抗大唐,那么吐蕃军只要将唐军歼灭,就有了扎根此地的政治根基,就能趁着唐人内乱,自顾不暇,要求他们割地。

历史上钦陵就是占下安西四镇后,要求武则天割地,但武则天再怎么说,也比慈禧强出一百个甄嬛,怎么可能答应割地,直接否决,钦陵也没有办法,只能退回吐蕃,毕竟军事夺取是一回事,能不能占据统治是另一回事。

无论那是不是唐人内卫所设的陷阱,都不自觉的定下了那里是争夺地点的错觉,结果距离龟兹还有上千里地,唐军就主动杀过来了。

先锋军首先抵达。

上千骑兵奔驰,所造成的声势已经不弱,马蹄重重敲击在地面上,激起的烟尘如泥龙般冲天而起。

其后是刀甲汇聚成的洪流,同时有鼓声自天地间炸响起来,伴随着激亢声响,几道烟柱从四周方位直冲起来。

斥候报告的显然不准确,唐军根本不止是从一处进攻过来。

各个方位接连有烟号升起,每道直冲天空的狼烟,都意味着一场即将惨烈厮杀的战场。

而就在钦陵翻身上马,抵达前线的防御工事之前,这短短的一刻钟时间,就有三四场战斗同时打响。

弓仁已经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倒是勃伦赞刃冲了过来:“二哥,现在怎么办?”

钦陵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放弃一切辎重器械,集合一批没有犯病的将士,准备突围!”

勃伦赞刃愣住:“攻城器械倒也罢了,粮草岂能放弃?”

钦陵抓起弟弟,以快速而清晰,却又不让四周太多人听到的声音道:“还不明白么?高昌复国不是引诱我们入城的陷阱,而是误导我们以为唐军会守城应战的战术!”

“他们自始至终谋求的就是野外决战,这是不惜伤亡,也要全歼我吐蕃精锐!”

“这已经是决战了,这一战必败无疑,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尽可能保下蕃国的勇士,以图将来!”

勃伦赞刃听明白了,却难以接受:“怎会如此……”

不接受也无用,唐军先锋已经杀到。

薛仁贵没有身先士卒,六十岁的身体再加上之前的打击,已经无法支持他冲锋陷阵在第一线了。

但这位战神冲锋陷阵,势不可挡的悍勇精神,却被另一位同样修炼弓弦劲的忠勇将军发扬光大。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