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12章

作者:兴霸天

李彦也有些无语。

历史上金法敏进献给大唐的某次赔罪礼如下,银子33500分,铜钱33000分,金120分,针400枚,牛黄120分,四十升布6匹,三十升布60匹。

其中的“分”,根据后世的推算,大概10分等于1钱,10钱为1两,换算一下就少得可怜了,按照当时金法敏求饶的态度,应该不是故意少给,而是新罗真就穷酸,多赔也赔不起。

所以这种穷地方拿下来也挺尴尬,大唐此次出兵已经十分顺利,新罗顽抗到底的城池很少,损兵数目不多,堪称辉煌大胜,但考虑到粮草补给,辎重耗费,还有这些兵士原本在家中耕种一来一去的损失,就算这般大胜,恐怕还是亏的。

农耕王朝打仗实在是伤不起。

当然,且不说后续的政治影响,目前的收获也不止这些,比如入城后见到那些佛寺就挺豪华……

正思考着,郭元振、金良图和抱着草上飞的弓嗣光走了进来,齐齐行礼:“六郎!”

“都坐!”

李彦笑了笑,看向郭元振:“出身二馆的学子们表现得如何?”

郭元振道:“多亏六郎早有准备,他们此前就研究了不少辽东情况,如今上手很快。”

李彦道:“推行教化是很重要的,哪怕是羁縻府州,也不能一切维持原封不动,而是必须将大唐的思想传播下去,这点新罗其实很有优势,因为春秋公和金法敏两代君王亲唐,国内的风气就很不错。”

郭元振有些不屑:“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而已。”

李彦却正色道:“不能这么认为,要赞成这种态度,你看那吐蕃内的苏毗部落,由于一直保留着昔日的习俗,至今还想复国,新罗既然心慕王化,就要引导他们步上正轨。”

郭元振有所反省,立刻道:“六郎之意,我明白了。”

现在的亡国只是政治结构上的,什么时候新罗人将传统的习俗丢光了,全面实施大唐的风俗,那他们才是彻底的亡国。

李彦又看向金良图:“良图,此战你立功极大,若无你的动员,新罗不会有那么多官员弃暗投明,我会专门向陛下为你请功!”

千金买马骨的意义正在于此,如果不是有金良图这位五品绯袍起到的表率作用,新罗中层的官员虽然对于骨品制的压制不满,但让他们转而投向大唐,心头也是有顾忌的,现在一看他能受重用,对比自己立了功都没法升,直接选择投降。

金良图更是如愿以偿,精神焕发:“若无六郎提拔,我哪有今日的风光?我等将尽力安抚新罗遗民,让他们心向大唐,当真正的大唐人。”

李彦微微点头,新罗一灭,金良图对于昔日身份的敏感度顿时降低了许多:“那你是愿意留在鸡林道都督府?”

金良图知道现在留下立功机会更大,工作热情十足:“下官愿意留下!”

李彦满意地道:“好,底层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能过上温饱的日子就行,此地连年征战,也该休养生息了。”

金良图抱拳:“是!”

李彦最后看向弓嗣光:“嗣光,弓家商会接下来任务也挺重的。”

弓嗣光有些紧张起来:“六郎,你是知道我的,一些太难的事情,还是别交给我了。”

李彦道:“也不是太困难,只是内卫收到信报,新罗亡国后,各大奴隶商会闻风而动,将要掳掠大量新罗婢回去给高门享用,以前那些新罗婢不是我大唐人,我管不到,现在他们若再趁乱掳掠新罗婢,从中渔利,那就得好好查一查了!”

弓嗣光舒了口气:“明白明白,我商会一定好好配合内卫,那些奴隶贩子真就没一个好物,杀多少都不冤枉。”

别人见他把自己也给骂进去了,不禁莞尔,李彦则看着那到了辽东之地,居然还能活蹦乱跳的草上飞,觉得这位专门去卖宠物应该能发大财。

无论如何,各人都有安排,李彦凝声道:“善后的作用不在灭国之下,而且是一场更加漫长的交战,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懔然应命:“是!”

郭元振又想起一事:“六郎,倭国使者屡屡求见,我要不要见一见?”

李彦眉头一扬:“倭国使者来得这么快?看来是早就等着这里的战争分出胜负啊……他们的自称是倭国,还是日本?”

郭元振失笑:“日本是什么?那群小矮子岂敢自称这个,当然还是自称倭奴。”

李彦微微点头。

光武帝刘秀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从此有了固定称呼,倭这个字起初没有贬义,是表示恭敬顺从之意,委是随从之意,加上人字偏旁,正好是顺从的人。

但到了如今,因为倭国人矮小丑陋的模样,让这个字与矮小丑陋挂钩,成了蔑视的词语。

历史上纣王的“纣”字也可能是相似的情况,纣王是谥号的可能性并不高,因为商朝没有标准意义上的谥号制度,纣本就是帝辛的称号,本来是没有贬义的,由于纣王才被定为残忍失义之意。

既然倭字贬义化了,倭国自然不愿意承认,就在前几年,这个国家已经正式更名为日本,可此次派遣使者,依旧自称为倭奴。

安忠敬道:“我也见过那矮小的使者,他们近来不得召见,怕是要自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般惧怕。”

李彦笑道:“这其实是怪百济,百济亡国时,去倭国都城大和州求援,他们那时说的话有所夸大‘新罗恃力作势,不亲于邻,引构唐人,倾覆百济,君臣总俘,略无嚼类’。”

众人听到前面并没有觉得什么,听到最后则十分无奈,纷纷摇头道:“‘略无嚼类’不是不留活口的意思么?甚至连牲畜都被杀了,突厥人都干不出那等事来,怪不得倭国怕到这般地步。”

李彦道:“那时的百济反抗军既然要向倭国请援,自然要把事情说得严重些,倭国也不见得真的信了,只是这个国家与百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国内还有不少扶余人和三韩人,最后还是出兵。”

“可能是出于义愤,也可能是生出了借机占据辽东之地的贪婪,真的派出了援军,然后他们就碰到了刘老将军,爆发了白江口之战……”

“这次攻灭新罗时,我唐军还防备倭国作妖,结果对方安静得就跟不存在一般,等到新罗被灭,才马上派出使者,看来是特别担心受到牵连。”

众人这才了然,却又对倭国那鬼地方完全不感兴趣。

新罗都穷成这样子,更别提那孤悬海外的岛国了。

但这还真是错误的认知。

日本别的资源不太行,金银矿产倒是不错。

尤其是银子,明朝时中国将日本称为“银群岛”,那段时期日本也掀起了矿产勘探热,许多地区都发现了银矿,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据说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流通的白银最初都产自日本。

同时金子也不少,历史上的宋朝时,就开始从日本进口大量砂金,就是那种细微如砂的金子,因为在北宋年间,日本那边的佛寺,更是奢侈到用金子建造了一座大殿,中国这边看得都很眼热。

当然矿产资源是一回事,怎么弄到手是另一回事,去灭了那个国家只为了挖矿,恐怕会得不偿失,大唐灯塔的作用这般使用就太浪费了,李彦的计划还是开放移民,到时候费用可以收得小贵亿点。

有鉴于此,李彦对着郭元振道:“元振你去见一见那个使者,听听对面求饶的诚意到底有多大,如果只是空口白话,就将金法敏的《乞罪书》给他们看看,问问是不是想变得和新罗一样。”

郭元振起身道:“那我便去了,怕去晚了,那没人愿意见的倭国使臣真的自尽~”

在众人的笑声中,李彦又吩咐内卫:“将金法敏带过来,有一个人的下落我要向他打听,正式向陛下谏言灭新罗,还是由那人而起……”

第438章 新罗王:灭国还要诛心?

前新罗国王金法敏和前新罗太子金政明,在内卫的看护下,被带进屋内。

两人来到面前,齐齐行礼:“李将军。”

李彦表情较为冷漠:“两位免礼。”

他已经为金智照举行了新罗仪式的葬礼,再看这群被俘虏的新罗王族,难免有些不顺眼,但心中也没有小觑,尤其是金法敏。

金春秋和金法敏,这两位对于新罗来说,也算是天降伟人了,历史上不仅成功借助大唐之力,灭掉了强过它的两个国家,实现弱者逆袭,后者还通过不断与大唐的周旋,侵吞掉胜利的果实,实现朝鲜半岛的首次大一统。

金法敏如今的惨败,完全是国力不及,情报又缺失,可以说全程被按在地上打,不代表他无能。

此时面对李彦的冷脸,金政明浑身不自在,尴尬中又有些惊惧,金法敏就很自然地道:“不知李将军唤我父子来,所为何事?”

李彦淡然:“有一位叫朴正恩的新罗人,新罗王有印象吗?”

金法敏怔了怔,他表面淡定,心中其实戒备十足,提防着这位唐人里的实权人物,要使用什么刁难的手段,谁料是这么个问题,谨慎地道:“并未听过此人。”

李彦看向金政明,这位末代太子也十分茫然地摇摇头。

李彦加大描述:“此人曾经犯罪,得到你的赦免,后安排到了质子金仁问身边做侍卫长,现在想起来了么?”

金法敏露出沉思之色,期间眉头微不可查地动了一动,最后还是摇头道:“李阁领所言,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吧?小王曾也是一国之主,国务繁忙,这等多年前的小事,实在是记不清楚了。”

李彦开启眼识后,稍纵即逝的面部微表情早已瞒不过他,知道金法敏肯定是想到了什么,却不愿说。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既然对方偏要复杂化,他也不客气了:“既如此,我就容新罗王慢慢想!关于献罪的舞曲,新罗王这些日子练好了么?等上路后,车马劳顿,恐怕就没时间了……”

金法敏面无表情:“多谢李阁领关心,然小王并不擅舞蹈,恐怕难以向唐皇献舞,到时候愿意叩首请罪,以求饶恕!”

李彦摆了摆手:“此言差矣,正因为新罗王不擅舞蹈,才要学习,蹈舞本就是我大唐的正规礼节,得到封赏后都要一舞以谢圣恩,用最热情的舞姿,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当然真要不跳,也无法强逼,阁下终究是新罗国王,入了洛阳后,还是能富贵养老,正如昔日的颉利可汗那般,馆于太仆,禀食之,但阁下的臣子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想必颉利可汗也有类似的顾虑,才会起舞一曲,令高祖和太宗龙颜大悦,去世后还能追赠为归义王,依我之见,新罗王为了旧日的臣民考虑,这件事要上上心啊!”

反复提及的归义王,让金法敏的脸颊肌肉微微抽动,关键是他要复国自然得取得旧臣民的支持,这话一出是不想跳也得跳,脸上还得堆起感激之色:“多谢李阁领提醒,我一定好好起舞,向圣人表达悔过和感恩之情。”

李彦微笑:“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金法敏:“……”

这还远远不是结束,李彦又问道:“新罗王对我大唐的大曲有多少了解?”

金法敏这次倒是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小王曾经出使大唐,在长安有幸得见大曲,真是惊为天人,至今难以忘怀!”

李彦颔首:“那就好办,接下来的时间,新罗王最好挑选一首大曲,以舞入曲。”

金法敏想到大曲的恢宏华美,参与的舞者人数众多,皱眉道:“这……未免太难了吧?”

李彦道:“并不难,吐蕃降将勃伦赞刃也是从头开始学习,短短半年时间就能成为领舞,屡屡献舞,向陛下表达感恩之情,新罗王或许年岁偏大,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你是可以成功的。”

金法敏脑海中浮现出金智照那时的劝告,目光微闪,他此时已经意识到新罗的传统文化,确实不能被大唐风俗取代,趁机提出:“小王可否跳新罗本土的舞蹈,想必圣人会更感兴趣?”

然而李彦反问:“贵国若有可与我大唐大曲相媲美的舞曲,倒是可以选择,请问新罗有么?”

金法敏:“……”

你说话还能再刺人一些么?

李彦根本不给他选择的余地,拍板道:“就这么定了,不仅是新罗王,还有即将去往洛阳的众新罗臣子,也可以共舞一曲,以表达蕃属的悔过之情。”

金法敏脸色终于变了:“李阁领的意思是,让小王与群臣一起练舞?”

李彦点头:“不错。”

金政明一直聆听,不敢插话,闻言却心头暗喜,这不是与旧臣民接触的大好时机么?

金法敏的冷汗则下来了,他们就算要复国,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赶忙道:“我等亡国之人,此事恐怕不太方便……”

李彦摆了摆手:“新罗王多虑了,我大唐自有天朝上国的气度,不会无故疑你,你看那百济和高丽亡国后的君臣,都在东都和西京安住,岂会特意对你新罗如何?”

金法敏真的怕了。

他原本有几分有恃无恐,认定这位或许会言语羞辱几句,但肯定不敢杀害他们,否则不利于接下来对新罗乃至辽东之地的统治。

但此时经过李彦提醒,他突然意识到,有了高丽和百济的遗民,自己的重要性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真要有个罪名,该行刑的肯定决不轻饶。

他愈发不敢与旧的臣子混在一起,以免没事也被栽赃出罪名,沉声道:“此事真的不便,还望李阁领宽宏大量,让我父子能够免于受难!”

李彦看了看他:“新罗王还是没有改变观念,对我大唐十分提防啊,也罢,那你就自己练吧。”

听了这诛心之言,金法敏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再也不敢多留:“多谢李阁领,小王身体略感不适,若没有别的事情,便告退了……”

眼见这位新罗王的血压,确实升到一定程度,李彦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上面:“新罗王尽管去休息便是,不过太子留一下,关于朴正恩的情况,我还是有些事情要仔细问一问的。”

金政明怔住,身体瑟缩了一下,金法敏瞳孔收缩,腰都弯了下来,拱手拜了拜:“还望李阁领宽宏,小儿二十年前还是个稚子,如何能知道那朴正恩的事情?”

李彦道:“新罗王莫要以为我是故意为难,此案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如今的线索就断在这朴正恩身上,不得不查!”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