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49章

作者:兴霸天

“你去救他吧……现在能……能让我睡了吗……”

“Zz……唔!!”

阿史那环确实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数次弄醒,只求一睡,然后又被弄醒。

李彦要把握住这个大好机会,此人身上还是有许多秘密可以挖掘的,当务之急是江南的隐患:“你们与鄱阳王到底有没有联络?兰陵萧氏呢?”

阿史那环两个眼皮耷拉着,头一点一点,断断续续的道:“与鄱阳王有联络……兰陵萧氏没有……尝试接触过……萧氏不敢造反……”

李彦冷声道:“兰陵萧氏不敢造反再正常不过,那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隋末乱世里,被我祖父所灭的萧梁政权,是萧氏的最后一次挣扎。”

“萧梁政权失败之后,他们自然是选择安分守己,那鄱阳王呢?没了母族支持,他又凭什么造反?”

阿史那环迷糊地道:“鄱阳王……鄱阳王不知道那是造反……以为圣人是支持他……要清君侧……从武后和朝臣手中……夺回被窃取的权力……”

李彦眉头微扬:“清君侧?鄱阳王就算再天真,也不会相信这种鬼话,除非……”

他联想到关内山寨里的首级,脸色一沉:“你们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找人伪装成圣人?”

阿史那环嘴唇颤抖了一下,他终究装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京官,对于皇权也或多或少有敬畏之情,接下来的话不太敢说出口了。

李彦不跟他客气:“把他的眼皮撑开,三天三夜不给睡觉!”

阿史那环一个激灵,放声哀求:“我说!我说!”

“我确实在江南的一处山寨里……发现了一位长相酷似……酷似那位的山贼……花了数年时间……教那山贼口音仪态……勉强调教出一个模样……”

“鄱阳王……鄱阳王相信了……欣然于事成之后……会被立为太子……才准备起兵……先夺洛阳……再入关中!”

内卫心惊肉跳的记下,李彦则冷声道:“鄱阳王被逐出京城已经多年,你们苦心积虑,确实有蒙骗他的可能,后来那个人为何身死,连头颅都被斩下?”

阿史那环摇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关中山寨收到……收到那放着首级的盒子时……我也吓了一跳……赶紧下山躲避……”

李彦不信:“那样的人,在关键时刻会派上大用场,肯定会被你们妥善看守,能取其首级的,又有几人?被莫名杀了,砍下头颅送给你,你却连什么回事都不知道?看来又想三天三夜了……”

阿史那环大急:“我是真的不知道……只是怀疑江南的崇云观主和齐大寨主……”

李彦道:“说说这两人。”

阿史那环急切之下,说话都顺畅了:“这两人都与昔日的江南血案有关,如今在江南道一个经营狐神教,一个麾下有八大寨子,是最有势力的,当然这也与我背后的支持有关。”

李彦眼睛微微眯起:“他们杀人斩首,又是为了什么?”

阿史那环道:“因为这两人只是不甘心朝廷对江南的压迫,特别仇视官府,可真正造反,却又知道没有成功的希望,不愿看到家乡百姓遭劫,所以我才会猜测,是不是他们想要用这种方式,绝了鄱阳王的妄念……”

李彦沉默,暗暗叹息。

自从杨坚以北灭南,南方就饱受压制,建康城的遭遇就是最好说明。

这其实不奇怪,成王败寇,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地域也是如此,想要一视同仁并不现实。

但现在大唐中央对于江南的漕运越来越依赖,关内数度灾荒,都是靠江南漕运救济,吃着人家的,用着人家的,然后一脚踢开,这种态度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而润州的血案影响太过恶劣,那是金陵周围的繁华之地,一村尽灭,长安漠不关心,将江南的政治边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地之人自然难以接受。

如果这群人在反抗的同时,还能加以克制,这就真的很难得了。

李彦继续问道:“那你原定的计划中,何时策动江南造反?”

阿史那环硬着头皮道:“我们在等圣人驾崩。”

李彦又询问了一些细节,了然道:“以假的贼人为旗帜,在江南之地正式起事,这依旧成功不了,却可以造成一定规模的混乱,然后你再去北方的羁縻府州,兴风作浪,继续策反良民造反?”

阿史那环点点头,然后心口一疼。

一切说来容易,真正实施千头万绪,需要花费无数心血。

就因为加了几天班,结果全完了。

前功尽弃。

他现在真的恨不得以头抢地,当时直接把振法干掉,然后远遁出去,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么,自己想那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李彦觉得挺好,这回是真的收获满满,问明白杨再威和法明所在,弄清楚江南的情况,他神情更加郑重起来:

“睡前最后一个问题,你的师父‘佐命’是谁?”

……

安神感一行回到少林寺。

法明抬到厢房内安置,杨再威则来到临时审讯的房间内。

里面没有任何严刑拷打的声音,已经结束咧。

杨再威头探了进去,就见师弟吊着,眼睛紧闭,胸膛有节奏的起伏,嘴角勾起一抹心满意足的弧度。

他是笑着交代的。

这一梦很甜。

第353章 “佐命”到底是谁

就在杨再威打量着自己熟睡的师弟时,李彦正向刚刚赶到的明崇俨,传达江南平乱的要点。

在前日确定了江南之地的暗流涌动,与当年的云丹案有关时,李彦就派内卫回洛阳,将明崇俨唤来。

今夜他揭穿阿史那环的真面目,一方面是觉得火候到了,另一方面也是这位云丹案的当事人到了。

此时明崇俨听了前因后果,叹息道:“没想到竟是如此!”

“六郎曾经有言,玄膏剂量适合,就可以作为药用,那狐神教的高层,如果是崇云观中人,显然就是拿来这般使用了……”

“贫道责无旁贷,愿去江南,平此余波!”

李彦点头:“这确实符合百姓有病,不求医,只求狐神祭祀的特点。”

“罂粟不能治本,但暂时压制病情,减缓痛苦,比其他汤剂都灵验。”

“狐神教有此手段,百姓当然对狐神深信不疑,别说江南百姓,就算是长安权贵,还不是疯狂追捧过云丹?”

明崇俨皱眉:“可如此一来,他们会不会也有大片的成瘾性?拿人可以,这类事贫道实在不擅长。”

李彦沉声道:“这就要看那崇云观的道士是不是在仇恨的驱策下,拿无辜者泄愤了,如果他们有所底线,辅以医术,治病镇痛,那情况还不算太坏……”

罂粟后世听了人人畏惧,其实并不好传播,历史上此物早就从西方传到了中国,之前一直作为观赏和药用,为什么到清朝开始疯狂泛滥?就是因为吸食方式的不同。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鸦片已经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有钱人喜闻乐见的好东西,这些人会在力不从心的时候,啃上一口鸦片壮阳。

是的,那个时候鸦片是用嘴啃的,口感像牛胶,啃起来十分费劲,味道又苦又辣,还有一股恶臭,很难被肠道吸收,价格还高,所以只供少数为了坚挺能豁得出去的有钱人使用,影响范围很小。

直到一百多年后,鸦片的烧烟吸食法,从印度传到了中国,一切都不同了。

鸦片烟的出现,解决了鸦片在摄入和味道上的缺点,还极大提高了成瘾性,两者配合,顿时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也是同理。

李彦道:“就算罂粟大规模种植,直接嘴啃或者泡水,危害性很有限,除非炼成之前的云丹。”

“但丹药又不可能大规模提供给百姓,毕竟其他药材类似于五石散,价格高昂。”

“唯独这狐仙教是例外,它是带着几分复仇性质出现的,如果此教鱼肉百姓,为祸一方,那就犁庭扫穴,务必要清除干净,如果他们还顾及当地百姓,你此行江南,可以选择招安他们。”

明崇俨听到最后,有些不解:“他们深恨朝廷,若提出招安,岂非侮辱?”

李彦心想未来的宋江就特别喜欢这份侮辱,解释道:“这些云丹案的受害者,恨的不是朝廷,而是手握大权又不受监管的宰相李敬玄,你可以用梅花内卫副阁领的身份招揽。”

明崇俨恍然:“别的官职他们不会愿意,梅花内卫却是监察百官,若是希望不再出现李敬玄,这些人确实会动心……”

李彦很清楚,李治用梅花内卫监察百官的目的,从来不是让百官清廉,为民做主,而是不让这些官员与自己抢夺权力。

圣人爱民,吏治清明,御史台就足够了,否则设置再多的监察机构,也是争权夺利的工具,根本于事无补。

但他确实想给这些受害者一个机会,也有个目标需要监察:“李敬玄恶贯满盈,已遭处斩,朝野风气大有改善,不过此前我去周国公府时,所见的武氏子弟,家风邪氛,恐成祸患,他们终究是外戚,单靠县衙管辖不太现实,正适合梅花内卫出面。”

明崇俨此时已经知道,武后曾经派杨再威去暗杀自己,眼中闪过寒意:“贫道明白了。”

李彦又关照道:“来侍郎被太子殿下派去江南,此人本是江都人士,在江南之地有根基,确实是平叛的最佳人选,但那狐神教已经成了气候,而江南系的官员对于这位来侍郎似乎颇有微词,你也要注意一二。”

明崇俨心领神会:“请六郎放心,贫道会处理与江南士族的关系。”

两人又探讨了一些细节,明崇俨刚告别,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道凄厉的哭号。

声音之悲惨,连离去的明崇俨都不禁驻足停了一下,往那边看了看。

李彦也是走过去才明白,原来是杨再威想要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别的内卫又故意不说,他就把阿史那环给摇醒了。

只能说不愧是五识全开的强者,阿史那环睡得跟死猪一样,杨再威居然按了几下,就把他给弄醒:“阿史那环,你这几日到底如何了?”

阿史那环五官扭曲,勃然大怒:“杨再威,此仇不共戴天!不共戴天!!Zzz……”

杨再威莫名其妙,刚要问话,谁料阿史那环骂到一半,头猛然一歪,再度睡了过去。

整个过程既突兀,又有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杨再威轻咦一声,好奇心再度上来,手又按了过去:“阿史那环,你到底是怎么了,倒是说清楚啊!”

于是乎,在安神感等人的偷笑声中,之前那道带着哭腔的凄厉叫声,就是第二次被弄醒的阿史那环发出的。

李彦进来时,这位正在用突厥语破口大骂。

杨再威听不懂突厥语,也不惯着他,用吐蕃话跟其对骂。

同门师兄弟其乐融融,李彦并不打扰,在边上欣赏了起来。

可惜阿史那环骂着骂着,又自动睡了过去,这次杨再威的目光转了过来:“到底怎么回事?”

李彦笑道:“那个你可以过会儿继续问,现在重要的是,关于你师父‘佐命’的情况,阿史那环刚刚已经告诉我了。”

杨再威脸色一沉,倒也不感到意外,冷哼道:“这个叛徒,真是个白眼狼,他自己学不会唯识劲,反以为师父藏私,师父在传授唯识劲上,从来都是倾囊相授!”

李彦听了有些奇怪:“阿史那氏是突厥王族姓氏,此人所谋,应该也是策反河北的羁縻府州,为祸边境,趁机让突厥死灰复燃……唯识劲再精妙,也只是一门武学,他居然为此敌视能给他带来大量复国资本的‘佐命’?”

杨再威看着睡得死沉的阿史那环,不屑地道:“这志大才疏、主次不分的蠢物,也想复突厥汗国?做梦去吧!”

李彦其实在问完后,就想到了慕容复,明明是复国却埋头扎进武功里,类似的例子还真不少,自己收的二弟子也被“佐命”看中过,只是后来太熊被放弃。

至于突厥死灰复燃,原本是不可能,可历史上武则天一心只顾掌权,擅杀边境大将,又派出愚蠢如猪的武氏子弟带兵,结果还真给后突厥兴起,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但也着实恶心了大唐一阵子。

所以只要自身不出大问题,敌人就不会有可趁之机,李彦此时就要除去大唐内部的隐患:“根据阿史那环之言,‘佐命’是长孙氏中人的身份已经确定无疑,昔年长孙氏千人流放于岭南,结果生了一场疫病,身体溃烂,人人哀嚎,凄惨死去,那其实并非疫病,而是中毒身亡?”

杨再威恨声道:“不错,这种毒你应该也听说过,内卫第一任大阁领齐国公,在突厥之地就是用过这种剧毒,投入水源,令下游人畜皆亡,名为万毒散,乃是毒中极致。”

“此前弓嗣业所用的五绝散,只是从中稀化而出,服食者用了,就会五脏溃烂,绝无幸免之理,这万毒散更是沾者即毙,连即刻催吐都无法救治。”

李彦皱眉:“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世上真有如此剧毒吗?”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