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209章

作者:兴霸天

杨再思冷笑:“这是害怕噶尔家族狗急跳墙,想将我们接入宫内,以大唐的威名加以震慑。”

沈巨源傲然道:“我大唐确实有这般威严,这群蕃贼还敢放肆不成?”

杨再思摇头:“别忘了,吐蕃正使念曾古死在凉州,引发群情激奋,但现在的吐蕃王城内,好似根本没有这件事发生,听不见半点议论,我怀疑噶尔家族故意将消息压下去了。”

李彦点头:“按压得越厉害,反弹起来就越强烈。”

李义琰问:“元芳,依你之见,噶尔家族会放肆到什么程度?”

李彦组织了一下言辞:“委婉点说吧,我觉得他们会肆无忌惮!”

李义琰:“……”

没办法,根据历史上的发展,目前这位芒松芒赞,四年后病逝,噶尔家族居然以前线与大唐开战为由,秘不发丧,直到死了三年后,才把他的尸体拖出来,公开祭拜。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只适用于掌权者突然死亡,继承人威望不足的情况,芒松芒赞久病不治,再加上国内本来就是噶尔家族掌权,这一拖三年与其说是维稳,还不如讲是顺势打击下一任赞普的权威。

历史上的芒松芒赞一直很乖,死了都不得安生,现在他想要反抗,赞悉若更不会允许。

“我等进入王宫,肯定会刺激噶尔家族,去不去?”

四人对视,异口同声的道:“当然去。”

内卫出使的目的正在于此,为他国鸣内部的不公鸣不平,他们最爱管这类事了。

如今两国前线隐隐对立,后方更要尽可能创造机会,狠狠拖吐蕃军队的后腿。

决定之后,杨再思和沈巨源去做入宫的准备,李彦轻声道:“叔公,有件事我要征求你的意见……”

李义琰细细聆听,目露诧异:“竟有如此巧合?”

李彦道:“我也是听婉儿说的,具体有几成把握,要亲眼见到赞普后,才能知晓。”

李义琰抚须:“不妨一试!”

李彦点头,回到自己屋内。

已经认真洗了脸,眼睛明亮的上官婉儿迎了过来:“师父师父,我现在向你汇报今天宫内的事情?”

李彦道:“先不急,上次我让你跟珠娘她们,学习一下化妆技巧,你学得怎么样了?”

上官婉儿语气轻巧:“不难啊,看几遍就学会了,我以前在宫内看到许多姐姐都化妆的,连那些内侍都化呢!”

李彦见她提及宫内不再惧怕,微微一笑:“这几日你正好动手尝试尝试,我给你找了一个试验对象……孝杰!”

王孝杰走了进来:“六郎,你找我何事?”

李彦道:“是有一件大事,婉儿,你再仔细看看他,像不像?”

在王孝杰的莫名其妙下,上官婉儿绕着他细细转了两圈:“师父,你上次不问我,我都没有发现,如果忽略年龄和胡子,现在真的越看越像啊!只是你又没见过赞普,怎会知道……”

李彦道:“一位见过赞普的凉州商人告诉我的。”

上官婉儿嘟囔:“凉州商人什么都知道呢,师父太敷衍人了!”

李彦用力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把疑惑物理消除:“好好化妆,等到我们入宫后,要让赞普看出孝杰的特殊,但也不要特别明显,明白吗?”

上官婉儿点头:“我办事,请师父放心!”

王孝杰听得一头雾水:“六郎,你和你这小徒弟在说什么啊,我怎么一句话都听不懂?”

李彦乐了:“孝杰,你是颜值党,带着一张脸就够了,到时候你会明白的!”

……

五日之后。

大论府放行,大唐使节团带着长长的礼物车队,终于正式进入布达拉宫。

见惯了大明宫的宏伟,再入吐蕃王宫,使节团上下都十分淡定,眼中带着淡淡的高傲。

李彦则有另一番感触。

毕竟大明宫在后世彻底烟消云散,而布达拉宫哪怕经历了战火损坏,却保存了下去。

脚踏在青灰色的砖石上,穿过空阔的长廊,有种莫名的历史感。

不过李彦专业病发作,又想到后世所传,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

这十分存疑。

松赞干布十几岁就吞并周边,实现统一,开创高原帝国,走上人生巅峰,如果直到准备迎娶文成公主,才开始建此宫殿,考虑到施工时间,那基本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自个儿根本没住上。

比较而言,另一种说法更可信,文成公主入藏前,布达拉宫早就建好住上,只是换了个女主人罢了。

前段时间,李义琰去拜访了那位在大唐中没什么地位,到了吐蕃却变成宝的文成公主,得知公主身体还行,也就不再打扰。

如果文成公主希望回归大唐,李彦是想帮她实现愿望的,不过似乎文成公主并没有那样的想法。

其实也正常,在吐蕃住了三十年,早已习惯了环境,还是不要替别人做决定,贸然折腾得好。

很快,众人来到了大殿前。

就见赞普端坐,王妃立于下首,等待着使节团觐见。

李义琰持节,率先上前见礼:“大唐正使李义琰,奉大唐圣人之命,出使吐蕃,为赞普献礼!”

李彦持节,稍候一步见礼:“大唐副使李彦,奉大唐圣人之命,出使吐蕃,为赞普献礼!”

使节团上下三十六人,随着两位使节一起行礼。

赞普强打精神,却依旧显得中气不足的声音响起:“诸位唐人使节免礼!多谢唐皇!”

众人抬头,看向赞普。

其他人倒还好,王孝杰却是一怔,凝神看了看,猛然意识到自己失礼,垂下头去。

可紧接着,他又忍不住抬起头来。

好怪哦,再看一眼!

这个赞普……

长得好眼熟啊!

第197章 真-靠颜值上位

使节团内三十六人,再加上一群苏毗女子,小王子等吐谷浑旧族,也在殿中站了好多排。

王孝杰位置靠前,但赞普起初没有注意,在细细打量李彦。

正在看着这位上官婉儿整日念叨的师父,到底是何等人杰时,一道目光频频望向自己。

赞普下意识望过去,与王孝杰一对眼,都怔住了。

这个唐人,长得好眼熟啊!

很快王妃也发现了异样,看着王孝杰,同样愣了愣。

但她反应极快,立刻提醒道:“王上,使节正在敬献礼物。”

赞普如梦初醒,将视线移开,转回礼物上面。

礼物足足有九车,物品齐全,彰显泱泱大国气度的同时,又颇有深意。

李治早年他登基,松赞干布派人祝贺,这位圣人就赏赐了一些贵族工匠过去,让吐蕃自给自足。

想要什么贵族的享乐,可以自己造嘛,也算是授人以渔了。

这回礼物也挺有意思,书籍不少,其中还有完整的《臣轨》。

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

完整的十章,厚厚的几大摞书卷,告诫臣子如何安分守己,听圣人的话。

赞普:“……”

突然觉得礼物不香了。

献礼完毕,赞普抬手:“多谢唐皇美意,诸位使者远道而来,多有辛劳,请入席!”

宫婢上前,铺好地毯,席案陈列,美酒佳肴送上。

赞普遥遥劝酒,特意先饮了几杯,姿态放低:“诸位使者请!”

“谢赞普盛情!”

众人起身痛饮,王孝杰也不再多想,开始专门对付起面前的好酒好菜。

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相比起李治的皇权威仪,这位吐蕃的赞普显然给不了什么压力,使节团上下颇为放松。

赞普等到时机成熟,缓缓开口道:“李正使,我有意效仿唐国言官,在吐蕃设立御史一职,你以为如何?”

李义琰回答:“赞普圣明,御史掌纠察朝仪,以卑参尊,有肃政之用,实乃朝中要职,必不可缺。”

赞普虽然早已了解,但还是禁不住称赞起来:“以卑参尊,百官但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都会遭到御史弹劾,真是好制度!”

大赞之后,赞普又凝声问道:“可权臣当道,想要以御史之位遏制其权力,又该用何手段压制呢?”

李义琰抚了抚须。

他也经历过李治被长孙无忌掌控朝局的时期,再加上中原王朝历代也有不少被权臣架空的天子,倒没什么瞧不起对方的。

只是作为大唐正使,该摆的架子绝对不能少。

沉吟了半响,李义琰才淡然道:“在我天朝,御史不仅监察百官,对于圣人之过,也能劝诫。”

赞普惊了:“连唐皇都被御史管辖?”

李义琰摇头:“圣人至高无上,自然不可能受御史管辖,只是御史能对圣人加以规劝,历代明君虚心纳谏者,如先帝与文贞公(魏征),君臣相得,始有贞观盛世!”

赞普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愿闻其详!”

李义琰将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佳话一一道出。

李彦在旁聆听。

李义琰同样是直言上谏,一心为公,令李治颇为敬重,对于魏征自然大为认可。

而李义琰也非一味吹嘘,十分公允的道:“先帝太子谋逆,文贞公生前推举的两位宰相之才都随之造反,先帝一怒之下,将自己给文贞公立下的碑推倒,后来灭高句丽未成,念及文贞公劝谏的好处,又将碑重新立起,文贞公也有识人不明之过,实乃先帝包容,不予计较!”

赞普深感佩服:“如此胸襟气度,令人敬佩!”

李义琰又开始举反例:“而前朝隋炀,刚愎自用,不喜谏言,朝臣有不合意者,构其罪而族灭之,久而久之,麾下全是阿谀之辈,终至丧身灭国!”

赞普点头:“由此可见,君主实该接受谏言批评,吐蕃改制,势在必行!”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