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56章

作者:兴霸天

殿内又沉寂下去。

明崇俨看不见隐藏在金色帷帐后圣人的表情,也听不出来语调的变化,只觉得圣人声音还很平静。

但武后看着李治额头上暴起的青筋,脸色都变了。

因为自从长孙无忌死后,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治如此暴怒。

不过李治终究是李治,声音上居然没有太大的起伏:“朕听你说过,你的五云丹和那云丹,有些关联?”

明崇俨赶忙道:“是的,臣此丹得传师父,师父也是由云丹启发,呕心沥血,造出此丹,在遗命中让臣进献给陛下,以期陛下万寿!”

李治点头:“你师父是有心人,你的丹药也得了尚药局的认可,朕才会服用!”

他声调微微上扬:“朕乃天子,坐拥四海,太医院汇聚天下名医,朕需要拿百姓试药吗?”

明崇俨赶紧道:“陛下仁心宽厚,泽被苍生,此等言论,荒谬至极!”

李治淡淡的道:“可惜百姓是不会明白的,他们只爱听些耸人听闻的故事,对吗?”

明崇俨不敢答话。

李治道:“谣言传多久了?”

明崇俨道:“仅仅是这一两日,还未扩散到民间。”

李治的表情微微放松,还没到民间,就还有挽回的机会,又问道:“源头在哪?控制住了吗?”

明崇俨叩首:“只知在士林学士口中流传,还未查出源头,人已在控制之中!”

梅花内卫发挥的就是这个作用,李治有些欣慰,却又冷声道:“其实还用查么?他们当年编排先帝游地府,诸多丑态,种种不堪,现在又来污朕的名声了!”

这是指着山东士族的鼻子骂了。

没办法,前车之鉴。

编排故事,恶心皇帝,这还不是山东士子的先例,以前多了去了。

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起因就是一些方士儒生,非议诽谤,造谣生事。

而此事现在不会消失,以后也根本禁绝不了。

后世网络上各种层出不穷的谣言一大堆,又有什么新鲜的……

李治此时切身感受到了谣言的可怕,气得胸口发闷。

他最爱惜名声,无论是慈悲纯孝,还是文治武功,都希望得到后人颂扬。

而现在!

竟说他人生最辉煌的泰山封禅之时,试图长生不老,拿百姓试药炼丹?

这要是被记入史册,哪怕被编入野史……

想着想着,李治的头又疼了起来,手掐住自己腿上的肉,也丝毫不觉。

正在这时,一只手伸过来,握住了李治的手。

是武后。

她刚刚旁观,眼神深处全是幸灾乐祸。

但此时的目光中,又是柔情与关怀,紧紧握住夫郎的手。

两人十指相扣。

武后低声道:“陛下,不妨想想为何有此谣言!”

李治经此提醒,马上反应过来:“不错,这其中必有缘由!”

山东士族当年传李世民入地府,种种狼狈不堪,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杀,他们入仕的机会顿时大大降低,官位大部分都被关陇勋贵把持。

但现在到了李治一朝,关陇世族被压制,山东士族入仕的人越来越多,虽然比例还是失衡,却也看到了希望,为什么要做这等事情呢?

下方的明崇俨欲言又止。

李治冷冷的道:“想到什么!说!”

明崇俨道:“江南之案正在被查,谣言传出,会不会……”

一语点醒冤枉人。

李敬玄……山东士族……士林邀名……其子李思冲的嫌疑……

李治五官瞬间变得狰狞:“怪不得李元芳不再继续往下查了,好啊,好啊,臣子受不住调查,担心恶事被揭,居然拿朕当挡箭牌?”

从来都是臣子为圣人背锅!

何时见过圣人为臣子背锅?

当意识到这点,城府极深的天皇陛下,终于还是破防了。

李治身子前倾,双手撑住,青筋直暴:“反了!反了啊!!咳咳!咳咳咳咳!!”

听到连串剧烈的咳嗽声,明崇俨赶忙拜下,不敢动弹,眼底深处却露出喜色。

果不其然。

李治断然下旨:“拟诏!命内卫机宜使李彦,彻查江南之案,一切从速,便宜行事,无论涉及何等凶犯,都严惩到底,绝不姑息!!”

第148章 上宰相府,抓人!!

“臣领旨!”

内卫之中,李彦双手接过诏书。

不是简单的口头敕令,而是一道正式的诏书。

在这种指向性极为明确的事件里,臣子拿着,就相当于尚方宝剑。

负责传达旨意的内侍中,有武后的亲信高太监。

两人曾经在武敏之一案里关系颇近,临走时低声道:“李机宜,圣人震怒,此案一定要速速查办!”

李彦微微点头:“多谢高内侍,我明白!”

圣人诏书至,显然瞒不过其他人,几乎是半刻钟不到,在内狱审问的崔守业就知道了。

听到消息,他断然起身,失声惊呼:“圣人亲自下旨,彻查江南之案?这不可能!”

李治是什么凉薄的性情,朝中的高官哪个不清楚?

如果真是爱民如子,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崔守业当年也不敢瞒报。

可现在突然态度大变,这是什么道理?

“李机宜!”“李机宜!!”

正不解呢,就听到行礼声由远及近,亲热中带着巴结。

就连黄震的声音都透出几分畏惧,主动上前道:“李机宜!”

没办法,李元芳手里握着的诏书。

也不收起来,就这样明晃晃的一手托着。

崔守业看得心头一堵。

这家伙以前就够嚣张了,如今得了圣旨,那还不上天?

李彦并没有上天,语气甚至都没有多大变化,淡然道:“崔阁领,圣人命我彻查江南血案,我此来是重新提审窦德成的。”

听到彻查两个字,崔守业就皱眉,身体产生不适感。

但听到窦德成的名字后,他冷笑一声,让了开来:“李机宜请!”

李彦往牢房内一看,不禁微微一愣:“这是窦掌事?”

短短两天多的时间,窦德成已经不成人形了。

倒不是肢体的残疾,崔守业负责行刑逼供,刑部这方面相当专业,能予以最大的痛苦,却又不至于一次伤残,而是可持续性的折磨。

关键是豆卢钦望等人负责喂药,一枚枚云丹喂下去,又快又狠,就是泄愤,完全不讲可持续发展。

于是乎,窦德成就成现在这副模样了,四肢扭曲,眼神呆痴,嘴唇颤抖着,似乎在说着什么。

李彦凑近了,才听明白窦德成说的是:“药……药……”

你还切克闹呢!

李彦心头快意。

每个贩毒的,都该得到这般下场!

当然崔守业的嘴角,也溢出冷笑。

他此时已经看出,那云丹有巨大的问题。

但并不在乎。

别人不来寻根问底,崔守业自然也不去探寻别人的秘密。

他如今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宰相之位。

如果江南血案的真相被揭露,他这个刑部侍郎,也许就永远没有机会再进一步,成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了!

好在现在,窦德成已经闭嘴,你李元芳再是断案如神,又如何去追查那千里之外的线索?

这边李彦尝试了几下,一无所获,目光转了过来,沉声道:“你们这样审问犯人,是要掩盖事实真相吗?”

崔守业挥了挥手,黄震将证词取出,递了过去:“请李机宜过目。”

李彦接过一看,都被逗笑了:“这就是你们审问的结果?窦德成因昔日在江南青阳村内与一女相恋,女子遭毒丹所害,案子迟迟不破,故产生报复心理,一边指使学子张阳,向众士子投毒,希望案件重查,一边四处攀咬污蔑,毁人声誉,连李侍郎之子李思冲都不放过?”

崔守业不说,黄震只能硬着头皮道:“李机宜误会了,这是窦贼招供的结果,我们之所以不结案,也是不认可这番言辞,觉得其中颇多狡诈,但窦贼装疯卖傻,不说实情……”

李彦点头:“是吗?我看这份供词已经签字画押,那我就带走作为参考了,如何?”

黄震脸色微变,看向崔守业。

崔守业眼皮跳了跳,这种审问简直是在侮辱人的智慧,傻子都看出来有问题。

但没办法,有些事情总要有个台阶下,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现在李彦要取,又有诏书在手,他知道阻拦不得,微微点了点下巴。

李彦取走了证词,随口问道:“窦机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