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36章

作者:兴霸天

三人对江南血案极为震惊,郭元振首先提出疑点:“死者张阳本就是江南道润州人士,既有血案在前,此次为何还会劝众服丹?”

狄仁杰更有阅历,叹息道:“人心复杂,或许也正是往事刺激了张阳,才让他误入歧途,对丹药深信不疑。”

李彦点头:“怀英说的对,恰恰是因为出身润州,才让屡试不中的张阳,将考中的最后希望,押在这个上面,然后被凶手利用。”

郭元振苦笑:“我不太能理解……”

李彦冷哼:“窦德成不也是如此么,他明知此丹曾经害死过许多人,干系重大,还将丹药的名字改成少阳丹,偷偷贩卖,哼,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狄仁杰想要出力:“李机宜,窦氏商会内丹药账簿,下官能看一看吗?”

李彦摇头:“窦德成没交出来,内卫在商会搜查,也没有发现账簿。”

狄仁杰皱眉思索片刻,缓缓的道:“窦掌事这事做得不妥。”

郭元振道:“没问题啊,保护客户资料,商人才有信誉,那些偷偷买丹药的权贵,应该是窦氏商会的关键人脉,窦德成还希望那些人能护他周全呢!”

李彦本来只是听着,突然脸色也变了:“怀英提醒的对,窦德成这件事做的很奇怪,在这个案子里,相比起保护客户资料,交出名单才更好!”

郭元振不解。

李彦开始习惯性的踱步分析,狄仁杰和郭元振左右跟上:

“窦德成明知道云丹与六年前的江南血案有关,这些年还一直偷偷贩卖,持续将丹药供应给京中权贵,这件事的责任在他。”

“因为窦德成给丹药改了名字,那些买药的人并不知道此药的来历。”

“退一步说,知道了又如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触犯《唐律》不成?”

“而现在窦氏商会总部都被查封了,对头李氏商会趁机传播消息,要给它致命一击。”

“那些消息灵通的权贵,应该也知道他们买的丹药,和士子中毒服用的丹药是同一种。”

“这个时候保护名单,才会造成恐慌吧?”

“相反,交出买药的名单,内卫自会调查服丹者。”

“如果服丹的人这些年都无事,不也恰恰证明了,窦氏商会的丹药没有问题么?”

听到这里,郭元振恍然,但又道:“也许窦德成当时是彻底慌了,按照商人的职业本能,下意识隐瞒呢?”

狄仁杰也点头:“不无这个可能性。”

李彦却摇头道:“你们没有参与缉捕过程,不了解窦德成,此人手段了得,行事果决,我若不是得了明道长相助,恐怕也没办法捉贼捉赃!这样的人,一时的慌张必不可少,但此时也该反应过来了……”

李彦转头,看向傻站在边上,智慧格格不入的彭博通:“博通,你持我信物,去内狱旁观审讯。”

彭博通挠了挠脑袋:“啊?”

李彦道:“你曾经跟随窦机宜,他也对你有过恩情,此次也可以趁机偿还。”

“其实窦机宜对我不太好……”

彭博通这些天早就被羊肉收买,也感受到李彦对自己看重。

他的曾祖本就是韩擒虎的亲卫,以韩擒虎与李靖的关系,早将李彦视作阿郎。

而对于曾经对他十分轻视,完全当成打手对待的窦静,印象并不好。

但李彦既然说了,彭博通重重点头:“好,我这就去!”

……

彭博通去了,李彦将案卷取出,三人分析讨论。

时间过得很快,正午到了。

这次众人都在加班,因此公厨堂食很快送了进来。

看着丰盛的公家饭,李彦微微点头。

从这些小细节中,也能看出内卫地位的与日俱增。

他为彭博通留了三人份的,正想着如何保温呢,那大块头就走了回来。

李彦诧异的道:“窦德成交代了?”

彭博通来到面前,脸色有些发白:“没有,黄机宜好狠,窦掌事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一直咬着牙没说,是好汉子!”

李彦目光微动:“这就很古怪了,博通,你还吃得下吗?要不先缓缓?”

“吃得下,吃得下!”

彭博通看到美食,食指大动,马上将那些血腥的事抛之脑后,开始干饭。

李彦失笑,自己也吃了起来。

不料彭博通吃了一份,肚子垫了底,突然想起来了:“窦机宜也带了好多人过去,我走的时候,黄机宜已经停止了行刑。”

李彦筷子顿了顿,喃喃低语:“来的好快啊!”

在他的判断中,窦静回去搬救兵,至少要到明天吧,结果才过了几个时辰,就将黄震逼得不敢继续行刑逼供了?

旁边的郭元振放下筷子,兴奋起来了:“照这样看来,窦德成选择隐瞒名单,那些权贵还真全力帮他了啊,里面肯定有事!”

狄仁杰若有所思,干饭速度不紧不慢,很快伸向第二份。

李彦则微微点头,吃完后,招来内卫:“把证物拿来。”

内卫将云丹取来,李彦打开锦盒,打量着丹药,凝声道:

“我突然有个想法,你们说,窦氏商会冒着风险偷偷出售这个丹药,到底是窦德成想卖呢,还是那些权贵要买?”

第132章 果然是这样!

李彦出于后世的认知,认为资本家逐利的欲望,会毫无原则的突破底线。

所以窦德成这类人,在明知风险的情况下出售云丹,也不稀奇。

但此时随着案件的进展,回头重新审视后,他觉得,自己可能先入为主了。

李彦道:“我们需要重新调查一下,窦德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元振,你跑一趟,让神感来内卫。”

郭元振起身出去,很快带来了安神感。

安神感这段时间在学舍照顾安忠敬,李彦先是关切的道:“忠敬现在怎么样了?”

安神感道:“陈御医诊断的没错,九弟已无大碍,接下来好好休养便可恢复。”

李彦松了口气:“那就好。”

安神感振奋了精神:“六郎,听说你已经将疑犯抓住了?问出来为什么下毒了吗?”

李彦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末了道:“我们对于窦氏商会的认识不全面,你与西市的胡商结社熟悉,通过那些人,能助我们了解一下,窦德成到底是怎样的经商风格。”

安神感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武威安氏盘踞凉州,掌握着商路的咽喉,胡商对于安氏自然是极为巴结,问这点事是小菜一碟。

安神感离去,李彦让狄仁杰和郭元振继续研究案卷,彭博通继续干饭,自己则往内狱而去。

他要亲眼看看,窦静拉来了怎样的后援团。

“崔侍郎!崔侍郎!!”

果然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还没到内狱门口,李彦就看到崔守业匆匆而来,立刻遥遥招呼。

崔守业假装听不见,理都不理他,步伐加快,进入内狱。

“没礼貌!”

李彦十分大度地乐了,特意缓了缓,才走了进去。

相比起大理寺狱,内狱更加宽敞,环境更加出众,刑具更加齐全。

窦德成被关押在最里面,好像他逮捕的犯人,基本都能享受到这个顶级待遇。

而此时,过道刚刚走了大半,就能看到前面满满当当站了二十多人。

“这阵容!”

李彦目光一扫,都有些震惊。

十二位机宜使,来了八位,剩下的也都是武德卫里面的佼佼者。

泾渭分明的两边。

一边是窦静带来的后援团。

另一边是崔守业的亲信黄震和他的同盟。

也不用盟了,站在黄震身边的,只有一人。

兵部郎中郑经。

此人是当年宰相崔敦礼提拔的骨干,曾经追随崔敦礼出使突厥、铁勒等北方部落,立下功勋,后来灭薛延陀时也在军中。

这些年有崔氏的支持,逐步升到了兵部郎中的位置,前途光明。

所以郑经站在黄震这边,毫不意外。

而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另一位机宜使豆卢钦望,居然与窦静并肩。

这个人的长女,嫁给了崔守业的四子为妻,双方是亲家,且一直来往紧密,政见相合。

完全没道理帮窦静的。

连李彦都如此惊讶,更别提崔守业了。

这位老侍郎目光森寒,死死的瞪着豆卢钦望,表情都狰狞起来。

豆卢钦望避开眼神,不敢跟其对视,但态度依旧明确。

“崔侍郎!”

其他人纷纷问好,然后露出揶揄的神色。

黄震、郑经、豆卢钦望,这三位机宜使,是崔守业的铁杆支持者。

实际上,原本包括窦静在内的另外三人,也都持支持态度。

有了这份根基,崔守业认为内卫五大阁领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内卫是立功的踏板,外征吐蕃时,肯定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结果现在还没出征呢,人没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