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12章

作者:兴霸天

李彦面色变了:“此言当真?贾氏族人为贾思博提供庇护,将他府上封禁,主犯审查流放,理所应当,可贾氏在武威商铺遍地,麾下雇员奴役众多,与西域胡商也多有往来,一旦全部牵连,若是被有心人挑唆,后果不堪设想!值此我们与吐蕃开战的关头,如此急切的将一个地方大族连根拔起,引发边州不稳,这责任谁来担?”

苗神客冷笑:“奈何啊,崔侍郎不是急了么,才摆出这副决绝的姿态!而且处理一群叛贼,就让地方生乱,不正说明裴尚书昔日都督凉州,并无那么好的功绩,也能作为攻讦借口啊……”

李彦放下茶杯。

苗神客在这件事上,不太可能说谎,他的心头终于生怒。

当时的担心还真没错,这群自私自利的官员乱来,死的都是下边人,他们拍拍屁股,照样身居高位。

凉州一旦生乱,波及甚大,居然只被拿来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如果此事当真,崔守业这种货色,还想当宰相?

李彦面色反倒愈发沉稳起来,问道:“这件事实施了吗?”

苗神客摇头:“裴尚书严辞反对,圣人对此也有顾虑,并未同意,崔侍郎就提议先将贾思博至亲押入京内,算算日子,应该要到了,但接下来如果贾思博始终闭口不言,那连累全族的大祸,就在眼前。”

“那就是还有机会!”

李彦缓缓点头:“无论如何,在我大唐胜了吐蕃之前,武威贾氏不能全动!”

苗神客看着李彦眉宇中的坚定,有些诧异。

他曾经分宰相之权,对于政事堂的所谓宰相嘴脸看得很清楚。

除去权势的光环,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对于地方的关心,远远不如对中央权势的关注。

此次要将武威贾氏连根拔起的害处,有几人看不明白?

很多事情,不是快意恩仇那么简单,尤其是治理地方大族,更要慎之又慎。

但为了争权夺利,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边州百姓的死活?

反倒是亲手抓捕贾思博,按理来说已经与贾氏结成死仇的李彦,准备力保。

苗神客有点佩服,却又担心他坏了武后的事,赶忙问道:“李机宜准备怎么做?”

李彦道:“我要去见一见贾思博。”

苗神客道:“李机宜一片好心,我是知道的,但此子不见得理解,我甚至听说此人因为科举落榜,心怀怨怼,以致于丧心病狂,一意想要陇右动荡,万一……”

李彦接着他的话头:“万一此人宁愿全族尽殁,也要出一口恶气对吧,这确实是最坏打算,但倘若真是如此,就说明贾思博无论如何都不会开口的,尝试一下也没有损失。”

苗神客点点头:“这倒也是。”

李彦行事向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直接起身:“那我就去了,劳苗佐郎稍候,如果有什么情况,我们再讨论。”

“好!好!”

苗神客连忙起身,目送李彦挺拔的背影离去,发出感叹:“年纪轻轻,身居高位,确非侥幸!”

……

李彦来到皇城,往内卫而去。

贾思博是要犯,就算是他,也不可能随便见,必须要办理好手续。

实际上,贾思博本来都要转入内卫审讯了,要见也不急于一时。

但苗神客既然给出了这个消息,就说明刑部很可能在最后的时间内发一次疯。

这个时代的通讯都有滞后性,一旦李治真的首肯,刑部下令把武威贾氏来个一锅端,案犯押送入京,到时候李彦也想阻止也办不到了。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李彦走了进去,正好就见到狄仁杰胖胖的身子,出声道:“怀英,你怎么还没下班?”

狄仁杰迎上,圆圆的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李机宜,我想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

午时已过,现在是嗨皮时间,皇城内各部门的官员,大部分都归家或者去接受考验了。

狄仁杰在并州可没有如此悠闲的待遇,县尉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就很不习惯。

李彦看着狄仁杰,默默感叹。

我是假卷王,一天真正干活一个时辰就嫌累,你才是真厉害啊!

狄仁杰为大理寺丞时,岁断滞狱一万七,是什么概念?

并不是说一年亲自审问了一万七千件案子,那没人能做的了。

而是审核案件的流程结果,看看是否有遗漏出错,这样搞定了一万七千件案子。

这也不轻松啊,平均一天要核实五十多起案子,如此工作量,想想就恐怖。

不然的话,也不会是“滞狱”,早就被其他人搞定了。

想到这里,李彦既感有趣,又突然觉得狄胖胖在身边,就有几分安心,大手一挥:

“怀英,你不必在这里虚度时间,随我一起来,我俩联手破案!”

第109章 升官快到让贾思博破防

大理寺。

李彦带着狄仁杰,走了进去。

一路上的司直、主簿、评事、录事等人,见了他赶忙上前见礼。

没办法,整个大理寺,也就一位大理寺卿,两位大理少卿,官位在李彦之上。

这些吏员见到绯袍大员,当然要速速上前,只是他们的脸色,就都不太好看,带着抗拒。

皇城各大部门都冷冷清清的,大理寺是少数人员进进出出的地方,结果是为了抢功,就很无奈……

李彦原本对于这种事并不排斥。

人人都想立功升官,这无可厚非。

可不能为了争功,明知道有巨大后患的事情也去做,真就是京官一拍脑袋,外州天翻地覆呗!

走到里面,眼见都是小吏来去,李彦询问道:“你们管事的人呢?”

众人支支吾吾,都不说话。

李彦继续往里走,目光一扫,看到远处一个想要闪到角落的人,立刻喊道:“这不是李寺丞嘛,躲什么啊!”

李谦孺手脚僵硬的走了出来,谄笑道:“李机宜,下官绝非躲避,只是有事在身……”

李彦自从当了机宜使,就不再低调,遇到这种昔日的仇人更不会放过:“我记得,那一日李寺丞在我面前据马问话,还要将丘武卫抓入大理寺狱,很是威风啊,怎么今日如此姿态?”

狄仁杰听到据马问话几个字,动了动眉头,心想这人真够跋扈的。

李谦孺冷汗瞬间下来了,赶忙躬身道:“以前是卑职有眼无珠,请李机宜恕罪!恕罪!”

李彦淡淡的道:“李寺丞言重了,你我各司其职,谈何恕罪?倒是丘武卫一直对你念念不忘呢……”

想到丘神绩近来越来越盛的疯狗名声,多少权贵看他不爽却又暂时无可奈何,李谦孺更是悔不当初。

谁想到昔日得罪的两个小小武德卫,现在一个是皇后太子面前的红人,另一个则是行事最不留余地的内卫!

反观武敏之那位天后外戚,一品国公,倒台倒得那么快,还作死的牵连那么多人!

他也是差点受牵连入狱,是背后赵郡李氏使了力气,才将他保住。

而这件事的代价就是,李谦孺沦为家族的走狗,再也没有自主权利,气焰瞬间消失,只想夹着尾巴做人。

李彦见他如此胆怯,取出内卫文书,递了过去:“带我们去见贾思博。”

李谦孺接过,手微微颤抖:“可交接犯人的时间不是今日……”

李彦道:“我知道不是今日,此行并不是正式提审,只是问几句话,你在旁边录事吧!”

李谦孺知道这件事有多么得罪同僚,一时间停住了,满满的不愿意。

直到李彦淡淡的道:“要么我让丘武卫去你府上,跟你谈谈话?”

李谦孺浑身一激灵,想到自己在府上念叨多了,如今孩子一哭闹,只要讲到丘神绩之名,就可止其啼哭,如果丘神绩真的上门了……

他咬了咬牙:“好,我为李机宜录事!”

眼见李彦三言两语搞定了一位大理寺丞,狄仁杰振奋之余,心中又不免叹息。

他曾经理想的官职,就是大理寺丞,身处其位,负责审理复核案件,不让冤案错案发生。

现在看来不免失望,如李谦孺这样的人,岂会用心工作?不知大理寺要积累多少滞狱了……

收拾心情,狄仁杰跟在李彦身后,一路来到大理寺狱最深处。

相较于凉州内狱,这里的护卫更加严密。

明面上的卫士就有足足十六人,几乎是毫无死角的监视着贾思博的一举一动。

同时,他们也在互相监视着彼此。

显然是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于内卫萧翎倒戈的事件,防止有人来杀人灭口。

哪怕有李谦孺带队,当他们一接近,护卫也警惕起来。

同时脚步声响起,一人从旁边的屋子内转了出来,拦在面前:“你们要做什么?”

李谦孺对其他人可不客气,走上前去道:“宋员外,内卫李机宜要问犯人几句话,这是文书,你看看吧!”

那人根本不接,语气冷硬:“我受崔侍郎之命,在此审问要犯,内卫要提审,等七日后转接。”

李谦孺沟通了几句,居然无法说服对方,回来对李彦道:“李机宜,此人是刑部员外郎宋慈,故意拒绝我们……”

“宋慈?”

李彦一怔。

小小的一间牢狱,何德何能,居然汇聚了三大名侦探?

当然他也知道是重名,询问道:“此人破案水平如何?”

李谦孺摇头,露出嫌弃:“没听他破过什么案子,若非崔侍郎的亲信,怎可能成为员外郎?”

刑部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两人,正四品上。

一位是兼领内卫阁领的崔守业,另一位是武敏之一案中为李彦速速办理手续的刘侍郎,李彦后来登府道谢,彼此间还有些交情。

其下则是两位刑部郎中,从五品上,两位刑部员外郎,从六品上。

这些都是领导层,下面的四位主事,十九位令史,三十八位书令史,才是真正干活的。

李谦孺再趋炎附势,也是真正有断案能力的,否则也没办法以庶出的身世做到这个官职,只是人品不行。

相较起来,这宋员外连断案能力都不行,也难怪连李谦孺都看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