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09章

作者:兴霸天

羊肉固然膻味大,但相比起这个年代没有阉割过的猪肉,那滋味真的胜出许多。

尤其在这里,还能配上胡椒去味。

以胡椒的价格,普通人家根本享受不到,以前彭博通哪吃过这么好的?

但以他这样大快朵颐,食器内的肉很快见底,正觉得可惜,就见郭元振递过来一大块,不禁喜孜孜的接过。

堂内用食的,以康县尉一家最是拘谨,吃的也最少,很快被狄仁杰慢条斯理的赶超。

其中又以丘神绩心思最重,眼角余光频频飘向李彦,几乎是与李彦以相同速度吃完,抬起头来。

众人很快放下食具,神色一正,开始议事。

只是这回,李彦给丘神绩丢了个眼色,让他等一等,看向康县尉:“武威贾氏如今怎样了?”

康县尉赶忙起身道:“禀李机宜,贾氏至今正处于闭门思过的状态,上下全都看守在府内,包括之前出嫁的女子,也勒令归府,不允外出。”

这其实就是被夫家和离了,日后不可能再回去。

世道如此,高门士族一荣俱荣,身为同一个家族,就没有无辜之说。

贾思博如果不是背靠贾氏,也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危害。

李彦又问道:“除此之外,我离开后,关于吐蕃暗谍案件,还有没有什么事情?”

康县尉谨慎的道:“没有,凉州细作被李机宜一网打尽,至少在数年间,肯定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间谍网。”

这时,康猛在身侧低声提醒,康县尉顿时想起来,赶忙道:“倒是还有一事,新上任的卢县令搜查了贾思博的内院,发现了一间炼丹房。”

李彦眉头一扬:“炼丹?”

唐朝最流行的养生保健品是什么?

毫无疑问,丹药。

现代人知道,吃那玩意会引起重金属中毒,但古人不知道,还指望延年益寿呢。

就连李世民去世的说法里面,都与丹药相关,有一说他就是吃下婆罗门僧配置的丹药,中毒身亡。

后面历代唐朝皇帝基本都有吃,武则天也磕丹药,那体质是真好。

或者说,服丹不仅是老年人需要,还是一种社会潮流,诗人才子中吃的更多。

这个时期的,初唐四杰里面的卢照邻和王勃,稍后面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等,都痴迷于炼丹。

其中韩愈最绝,他列举了很多丹药害死人的案例,结果并不否定丹药本身,而是认为别人吃丹药的方式不对。

因此韩愈不直接吃,而是喂鸡吃,自己再吃鸡。

真是逻辑鬼才。

结果还是死于慢性的硫磺中毒。

李彦曾经有好几次,见到太子取来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将里面的东西含在嘴里,不久后咽下。

他怀疑那就是丹药,想劝一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现在贾思博居然也与炼丹有关,倒是引发李彦的好奇心:“贾府下人可有供述?贾思博是自己炼丹,还是请道士上家里来炼?”

康县尉道:“贾府没请过道士,是他自己炼丹,不过他炼丹时禁止下人接近,也不需仆从看炉,全是亲力亲为。”

李彦道:“那炼出来的丹药呢?”

康县尉摇头:“从未给别人服用过,似乎也不见他自己服用,卢县令反复盘问过贾府下人,并无收获。”

“有意思……”

李彦目露思索,看向狄仁杰,称呼变得自然许多:“怀英,你怎么看?”

第106章 李元芳真乃奇人也!

狄仁杰愣住。

康德是凉州法曹,李彦询问他凉州案件,理所当然。

自己远在并州啊,凉州那起大案,也只是稍稍有所耳闻,为什么问自己?

不过下一刻,李彦笑道:“两位都是法曹,经年累月,经手各类案子,尤其是怀英,遍观天下各州县,数你处理的案件从无错漏,偏居一县,实在太过屈才,我才请命,调你入京城。”

狄仁杰这才恍然,自己是凭工作能力得到赏识,起身道:“多谢李机宜!”

他很感激这份看重,但关于贾思博一案,信息真的太少了,一时真的看不出什么。

无奈之下,狄仁杰只能回答:“依下官之见,此事颇有蹊跷!”

李彦险些笑出声。

就是你这胖胖的家伙,每次遇到案件,线索还不清晰呢,就问元芳你怎么看?

除了回答事有蹊跷,我还能怎么办?

现在风水轮流转了吧!

爽过之后,李彦让狄仁杰坐下:“怀英说的不错,此事背后定有秘密,贾思博心机深沉,行事滴水不漏,不会故意做惹人注目的举动,关于这丹房,你们都记下,说不定就是一条关键线索。”

众人应声:“是!”

李彦微笑:“上茶吧!”

如今在长安各大寺院,他的饮茶方式都已流行。

在民间,尤其是那一日崇佛的百姓眼中,李元芳是佛敌,亵渎佛祖。

但自从晋升为五品权贵后,大师们对于他的态度比以前还好。

作恶的都是武敏之,李机宜刀斩如来?完全没有的事啊!千万不要传谣!

于是乎,李彦时不时去寺院带一带货,无论是早茶口味的改变,还是看在他的面子上,长安的寺院基本都改变了饮茶方式。

这份习惯也影响周边,不断扩散,使得街头巷尾,茶品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一旦有了市场,自然有人开始尝试进一步的改良,虽然还没有出现炒茶的思路,但茶饮的口感越来越好了。

此时吃了羊肉,李彦端起茶,去去味,润润喉。

接下来一道道菜端上来。

康氏一家很快吃不下了,羊肉实在顶饱。

但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肉类都是多多益善,王孝杰、彭博通、郭元振吃的都挺满足。

就连狄仁杰,由于刚刚被考验了,都觉得胃口大开,以恒定的速度吃菜。

期间李彦略略饮酒,权当助兴,等到真正酒饱饭足,舞女们上来例行跳了一段。

这是对于宾客的尊重,不走这流程,人家以为你看不起他。

但此时李彦看着那些舞姿,莫名觉得有些眼熟,和平常所见的风格不一样。

安神感看出他的奇怪,笑道:“六郎还不知?圣人说你蹈舞特别热情,坊间就有舞姬专门模仿你的舞蹈,很受欢迎呢!”

李彦:“……”

敌视李治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我不想扇起这样的蝴蝶翅膀啊!

其他人却看得津津有味,就连狄仁杰都十分诧异。

这位上官也太多才多艺了!

“跳得不错,下次不要这样跳了。”

李彦等众女跳完,无奈的摆了摆手,正好对安神感道:“我让你安排的商路,如何了?”

安神感笑道:“六郎放心,这件事情我们安氏可在行了,等去了安西四镇,至少有六支商队为我们提供补给!”

李彦叮嘱道:“多多益善,如今吐蕃威震西域诸国,商人逐利,要小心那些人反复,巡察卒的名额不要吝啬,可赐予商人子弟,让他们尽力,在商队上投资一二,也可以作为内卫收益,作为财政来源。”

安神感有些奇怪:“六郎,圣人给予我们内卫便宜行事之权,包括财物支出,何必舍近求远?”

李彦笑道:“圣人宽宏,我等为人臣的,要本本分分。”

屁!

就因为那是李治!

对于这位圣人的放权,李彦警惕非常。

内卫灵活的财政手段,形式有些像宋朝的公使钱。

公使钱,原本是朝廷批给地方政府,用于招待过往官员的行政经费,后来使用范围逐渐变大,到了宋夏战争时期,种世衡、狄青、张亢、滕宗谅等人,都有把这些钱花在了收买间谍,资助商贾等方面,用钱收买人心,砸重金鼓舞士卒。

在一线做事需要便宜行事,原本无可厚非,但这里面自然有许多不清不楚的地方。

于是乎,由于范仲淹新政改革,朝廷改革保守两派斗争,四位边关大员,一起遭到弹劾。

御史弹劾四将贪污腐败,范仲淹不得不下场,欧阳修和稀泥。

即便如此,最后除了被定义为不通法律的武夫狄青,反倒引发高层注意因祸得福外,其他三位都很惨。

《岳阳楼记》的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是讲滕宗谅因此案导致的政治生命结束。

学历史就是有这好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参考各个时代的情况,总有类似的参照对应。

李彦毫不怀疑,内卫一旦也使用类似于公使钱这样灵活变通的钱财,日后李治绝对会从这条入手。

再有功劳,一个贪腐罪责,也能把人撸下去。

这位圣人在规则之内坑臣子的手段,炉火纯青。

所以既然安氏有胡商的路子,他当然要好好运用起来,手下不该碰的钱不要碰,宁愿自己去赚。

叮嘱完安神感后,李彦看向郭元振:“元振,你也是今科赶考的士子,我的同窗好友康达,就交给你了。”

郭元振微笑起身:“请李机宜放心,我打听了不少考官的喜好,还以为用不上呢,康小郎君来了可太好了!”

李彦笑道:“你的科举水平,我是相信的。”

这话真不假,郭元振出身平平,文化水平也一般,可历史上的两年后,他会以十八岁的年纪考中进士。

那不是明经科,是几乎轮不到外地人染指的进士科!

贾思博知道了,得羡慕死,大唐无数诗人才子知道了,除了王勃外,都要捶胸顿足。

凭什么啊!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