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033章

作者:兴霸天

严嵩的头更疼了,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严世蕃就算再受刺激,也不该是这般模样,毕竟前几日还好好的,准备施以诡计,好好反击清流,怎么今日又是杀赵文华,又是带风尘女子回府的……

“莫不是中邪了?”

但他还在思索,外面已经爆发出了激烈的声响。

却是当严世蕃走回院中,怒发冲冠地看到,一道身影伏于地上,披头散发。

“是她自己倒下的,我们根本没有动手……”

四周的妾室急急地上前解释,严世蕃却半句都没有听进去,只看到那湿漉漉的头发下,是我见犹怜的眼神,心立刻揪了起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痛充斥胸腔。

眼见这位夫君的表情瞬间狰狞起来,姬妾们吓得面无人色,一位排众而出的女子令众人如蒙大赦。

那是严世蕃的妻子吴氏。

严嵩在正德朝就高中进士,虽然前五十年一直不显贵,后来才斗倒夏言,趁势而起,但国子监任职的官位一直是不低的,为儿子张罗的正妻,自是大家闺秀。

吴氏的相貌并不妖娆,却端庄大气,饱读诗书,对于经史子集也颇有研究,宋史更是如数家珍,对内也持家有方,只看后宅二十几房姬妾,平日里素来不乱,就知这位的能耐。

眼见严世蕃的架势,就知这位风尘女与以前的妾室尽皆不同,她也没有表现出半点失态,而是平和地道:“夫君,这位姑娘先在外宅,择日迎入府中如何?”

这个处置不可谓不妥当,但严世蕃此时的眼睛里只有琴凤,将她缓缓扶起,突然郑重地道:“让你受委屈了,不过你尽管放心,我要娶你为妻!”

四周猛然静下。

别说众妾愣住,吴氏的身子也僵住,不可思议地看了过来。

自从严世蕃回府,主打的就是一个意外。

但这个意外实在太意外了。

休了正妻,娶个妓子?

即便这是一句冲动的话语,事后并不作数,能够说出口,就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真要做了的话……

严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都被丢尽了!

“老爷!!老爷!!”

正在院内鸦雀无声,一向稳重大方的吴氏身子也摇摇欲坠之际,后面传来惊惶的呼声。

连嘉靖的丹药都能挺住的严阁老,听到这个消息后,倒下去了。

……

就在严府内一片哭喊之际,李彦同样来到这里。

这位大明天师的周身符咒环绕,观察着魔头最初降临的位置。

九叶则看着天眼罗汉大闹严府。

好怪哦……再多看几眼!

不过严嵩的动静,还是引发了两者的注意,九叶啧啧称奇:“魔头附身当真可怕,严府这是要被折腾垮了!”

李彦百忙之中目光扫了下,就做出判断:“严嵩确实受了刺激,但倒下是以退为进,故意为之。”

九叶不明白:“这是为何?”

李彦道:“严世蕃刚愎自用,严嵩了解他这个儿子的性格,知道强压压不住,才会假装倒下,此法平日里确实有效,但严世蕃此时的状态不能以常理度之,却是要弄巧成拙了!”

九叶很是不喜欢严党,自家老爷那么大能耐,都如此低调,凭什么他们那般嚣张,眼珠滴溜溜转了转,提议道:“既如此,老爷何不让严氏父子自食恶果,早得报应呢?”

李彦目光微动,点了点头:“善!”

九叶精神大振。

严党这艘大船想要乘风破浪,驰骋政坛,严氏父子缺一不可。

但相对而言,严世蕃胡作非为,严嵩还能拉回来,让严党继续存活,只是声势弱了……

倘若严嵩假戏真做,真的倒下,那就是大厦将倾了。

如此亦是抑浊扬清,先从世俗开始……

让大明变天!

第1213章 明世宗夜游地府?快去请天师!

“都督,赵文华死因不明……”

朱七上前,将仵作的尸格奉上。

陆炳仔细看了一遍,按了按眉心,有些头疼。

前段时间,白莲教活动频频,锦衣卫戒备非常,近来好不容易消停下去,没想到又死了一位朝廷大员……

关键是经验最老道的仵作,连到底是突发恶疾,还是被人谋害,都弄不清楚。

当然,查案的方向还是有的,锦衣卫很快从赵文华的妻子口中,得知了他近来的作为,之前在背后捅了严氏父子一刀的,居然是此人。

动机有了。

严党和清流,成为最大的嫌疑者。

严党自不必说,杀之以儆效尤,让其他官员看看赵文华的下场,不敢再有二心,清流则是不忿严党安然过关,想要再启事端。

不过这其中也有蹊跷:“严党要赵文华惨死,有的让他万劫不复的法子,清流更不像是敢谋害朝廷命官的,莫不是有人浑水摸鱼,搅乱时局?死时悄无声息,死状毫无伤口,是修行之士为之么?”

朱七提议道:“要不要请教一下李天师?以他的修为,定能看出……”

陆炳微微摇头:“不妥!”

赵文华身份敏感,死得蹊跷,参与进来,指不定就是一身骚。

何况除非有极为详实的证据,否则就算是天师,一旦做证,都有政治斗争的嫌疑。

朱七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是属下考虑不周……”

陆炳道:“先将赵文华生前有何病症记下,让他妻子作证,再言其他。”

朱七明白了,反正没有外伤,这是先保个底,至于死因如何,还要看朝局发展,怎么懂事怎么个死法。

陆炳干起这些自然驾轻就熟,不过他还有底线:“看护好他的家人,留点钱财送回浙江。”

赵文华极为贪婪,家中宅邸奢靡富贵,这些日子匆匆变卖的家产,更是怀璧其罪,活着都不见得能保住这样的巨富,死了后更别提了,锦衣卫当然不会客气。

正琢磨着吞下后,给各方分配多少,朱四匆匆来到身后:“都督,宫内被惊动了!”

陆炳并不奇怪,嘉靖看似一心清修,实则对于朝廷上下大事都有掌控,但接下来朱四禀告的严府之乱,让他错愕非常:“严东楼要休妻娶名妓,严阁老被气得倒下了?”

朱四也觉得荒谬,但这确实是真消息:“现在严府已经大乱,严阁老一病倒,各方都闻风而动……”

陆炳连连摇头:“太骄狂了,这是真将自己当成小阁老了,一朝去职,居然失态至此!”

他和严世蕃还是儿女亲家,严世蕃的正妻吴氏是见过面的,很端庄贤淑的内人,对于休妻娶妓的行径,完全看成是一种发泄,根本不考虑真的看上那名妓的可能……

如此一来,再看赵文华的案情,陆炳倒是轻松了许多:“这件事一出,没人再会关注这件案子了。”

倘若严氏父子没出事,赵文华之死无疑是重中之重,但现在朝野上下的关注点,肯定转到那上面去了,此案的真相不再重要。

陆炳很快带着朱三和朱七离去,剩下的锦衣卫开始清点财物,至于那盖好布的尸体,再也无人问津,自是察觉不到,一道魂魄徘徊在周围,始终不愿离去。

神色起初是茫然,渐渐变为痛苦,最终化作狰狞,辨别了一下方向,朝着西苑而去。

……

“严世蕃当真胡闹!”

西苑之中,嘉靖眉头挑起。

如此始料未及的闹剧,谁听了不乐呵一下?

他努力压抑住幸灾乐祸的笑容:“让太医院派御医,为严阁老看一看,别被气坏了身体……”

只不过开心之后,嘉靖的脸色又渐渐沉了下去。

严嵩在这个时候倒下,其实并不适宜。

正如严嵩教育鄢懋卿和罗龙文的话语,如今国库空虚的关头,解决的法子莫过于开源节流。

重启江南织造局,将丝绸卖到西洋去,就是开源。

至于节流嘛,那就是削减用度,尤其是宫中用度了……

嘉靖对此是很恼火的,他的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何等朴素,还要如何省吃俭用?

所以他才会应允严嵩的揍请,让鄢懋卿南下巡盐,清厘盐税,充作国用。

可现在,严嵩一病倒,清流肯定要冒头,恐怕又是一轮倒严风波,真正的国事无人在意。

想到这里,嘉靖冷冷地道:“严世蕃这不孝子,若能学到他父亲三分顾全大局的本事,也不至于闹到这般地步,朕昔日真是太过纵容他了!”

今日服侍的秉笔太监是杨金水,眼见嘉靖发怒,却是谨记着吕芳的关照,不敢跟着附和,只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做事。

嘉靖却注意到他,突然发问:“江南织造局如何了?”

杨金水赶忙拜下:“回主子的话,前期筹备已毕,只待海路通畅,便可与西洋商人买卖。”

嘉靖不吃画大饼那一套,直接道:“接下来还要用国库多少两银子?”

杨金水脸色微变,却又不敢虚言以对,只能声音稍稍低沉地道:“要五十万两……”

嘉靖身为大明的户部尚书,对于这些用度了如指掌,知道这个数目并不多:“织造局、市舶司都已荒废多年,重新启用,没有五十万两银子确实是不行的,这个窟窿,只有靠秋税添补,紧着点花,或许能度过时艰,只怕再有灾情,更有人祸啊……”

杨金水本想说“主子如天之德,定能庇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听到人祸两字,马上意识到这位意有所指,赶紧闭上了嘴。

嘉靖确实有目标,他记得很清楚,《太祖实录》中有言,“海道可通外邦,苟不禁戒,则人皆惑利而陷于刑宪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就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必须禁止。

事实上朱元璋确实下令,可以逮捕不事农事,专为商业之人,《大明会典》里更载有明文,商人不许着纻罗绸缎,但终究还是控制不住商人崛起的势头。

尤其是沿海地区,倭寇闹得那般凶猛,背后最大的推动者是哪些人,以为他这位大明天子不清楚么?

玉熙宫内的气氛越发凝重,杨金水静悄悄地跪着,周围的内侍更是大气也不敢出,直到嘉靖沉吟良久,缓缓开口:“江南织造局办好喽,不要令朕失望!”

可惜了,他终究不是太祖,没有那份大杀四方的狠辣与决心,国家如今的局势也容不得那么做,真要向士绅商贾动手,那赋税重地江南恐怕立刻就要乱了……

杨金水赶忙叩首:“奴婢定竭尽全力,为主子分忧!”

嘉靖微微颔首。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