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太刚了! 第66章

作者:聆夜者

“刘尚书,陛下唤你。”

刘霖精神一振,平复了心绪、整理好衣冠,随后便跟着内侍走入了内殿。

“陛下。”

看着软塌上端坐的夏敖,刘霖心中有些狐疑。

因为眼前的夏敖红光满面、目光炯炯,根本不像是刚刚从女人堆里走出来的样子。

“刘爱卿有何要事非要向朕面禀?”

夏敖看了眼刘霖,淡声问道。

他登基之后,已经将朝议改为了五日一次,平常的事务都交给两位丞相处理,御书台会审阅并归档。

只有大事才会呈上他的御案,由他最后拍板决策。

刘霖绕过两位丞相直接来找他,也让他有些好奇。

“陛下,国库…快要空了……”

刘霖苦着脸,咬牙禀道。

“嗯?”

夏敖眼睛微眯,面无表情的盯向刘霖。

“据朕所知,国库中本有三百万两黄金,元石存量之价值也在两百万两黄金左右。”

“再有此前抄没的那些谋逆之臣的产业,充入国库的财产足有三千万两黄金左右,顶得上我大夏一年的赋税所得。”

“如此海量的财富,你跟朕说,国库要空了?”

刘霖苦笑连连,哀叹道:“陛下,原本臣也想着不会有问题,尤其是在充入了那般庞大的进项之后。”

“可是,陛下,您不知道啊,两位丞相上位之后,提出了无比庞大的改革措施。”

“那些小的且先不说,臣就举几个巨型工程的例子。”

“其一,驰道遍及角落、甲车串联各城。按照这个计划,驰道被分为五级,不仅原先的驰道都要被大幅拓宽,而且还要将驰道铺设到所有村镇。”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甲车产业,初步目标是用大型飞行甲车将皇都及各方府城串联起来,开辟出固定的飞行路线及班次。”

“这一项计划无比庞大,单单是第一期工程便要投入千万两黄金!”

“其二,改组铸兵司、大扩丹药司。这一项工程的具体计划老臣甚至都不知道具体,但却需要投入八百万两黄金!而且两位丞相还都通过了!”

“此外还有梳理水利体系、增设粮仓、改革书院及武院体系、抚恤伤亡士卒、兵甲补充、增大战略物资储备等等。”

“若是真的要按照计划展开,光是眼下便需要投入足足五千万两黄金!”

一口气说完后,刘霖愁容更甚。

“陛下,国库中现在总共只有三千五百万两黄金左右,根本无法支撑、拿不出来,而且还需要留出起码三百万两黄金作为储备,以备大变。”

“所以,老臣建议陛下打回那几项最为庞大的工程,让他们缩减规模,又或者直接取消……”

夏敖皱了皱眉,手指轻叩着桌案没有说话。

李斯跟高熲这两个家伙明显是盯上了自己的内库,他们绝口不提国库即将亏空的事,而是逼得刘霖来,显然是害怕被训斥。

内库中的财富价值本就有八百万两黄金左右,此前抄没了丞相、太子、三公等权贵的家底,其中也有三成多归入了内库。

所以,内库中现在有两千三百万两左右的财富。

作为大夏的主宰,他虽喜欢享受,但却清楚只有大夏越强、自己才能越享受的道理。

因此,对于这种强国之基的大规模改革,他不可能拒绝。

十余息的寂静后,夏敖终于开口。

“此事,朕知道了,就按计划所需划拨吧。”

刘霖顿时一愣,瞪大了眼睛急道:“陛下,这……”

夏敖摆摆手,淡声道:“钱的事不用担心,为了增强我大夏各方面的综合底蕴,朕便是变卖宫中瑰宝也要支持。”

“这样,五日之内,朕会给国库充入价值两千万两黄金的财富。”

刘霖顿时愣住,眨着眼睛有些迷茫。

陛下从哪里弄来如此巨额的财富?内库中,有这么多?

变卖宫中瑰宝?

这位陛下可真是让人看不懂了,他到底是昏君,还是圣主?

第85章 昏招即妙招

等到刘霖心绪激动而又复杂的离去,夏敖正准备返回闻泰殿继续享乐时,一名内侍自殿外走入。

“启禀陛下,吏部右侍郎赖永清求见。”

赖永清?这厮跑来做什么?

他知道这家伙最近成了朝官中的香饽饽,收礼收到手软。

不过他一直故作不知,没有理会。

因为重用这厮给他带来了300霸道值的收获,眼下也还没有养肥,不到宰的时候。

“宣。”

未几,赖永清弓着腰、低着头走入,等到站定,赖永清毕恭毕敬的匍匐在地。

“微臣赖永清,叩见陛下!”

夏敖抬了抬眼皮,淡声道:“赖卿,何以行如此大礼?”

“陛下,微臣有罪,微臣惶恐!”

赖永清颤声说着,似乎很害怕。

“哦?赖卿有何罪?朕怎么不知道?”

夏敖轻轻笑了笑,饶有兴致的看向赖永清。

“陛下,近日来,一直有朝官为了私利不断向微臣送礼,微臣想着待他们都冒了出来,再向您检举。因此,臣有瞒报、迟报之罪,恳请陛下宽恕!”

赖永清诚惶诚恐的说完,重重磕了一记响头。

听闻此言,一直纹丝不动、好似树干的赵高愕然抬头,深深地看了眼赖永清后,又低下头去。

夏敖同样一愣,神色有些古怪。

不对啊,依着赖永清贪婪的本性,他怎么可能主动交代罪责?

事实上,赖永清也是有苦说不出。

若不是夏柳峰将他逼到了墙角,他哪里肯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

可他清楚,只要他将夏柳峰给他送礼的事抖露出来,那陛下肯定会让人彻查。

到时候,大规模送礼、收礼的事,根本瞒不住!

所以,他只能咬牙将大部分礼都拿出来,只保留那些几乎不可能被查到的送礼。

他同样清楚,一旦他这样做了,他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而且日后也很少有人再敢给他送礼。

但是没办法,为了保住小命,他只能这样做。

至于日后的事,只能日后再说。

以他的智慧,想来还是能找到补救之策的……

“赖卿,你没让朕失望。很好,朕需要的便是你这样清廉老实的忠臣!”

夏敖称赞一句,随后问道:“给你送礼的人有多少?价值几何?”

“回陛下,大小官员、权贵等,总共有四十五人,赃物总价值应在二十万两黄金之上……”

赖永清颤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薄册子双手捧过头顶。

“陛下,这是名册。”

赵高轻轻抖了下拂尘,那册子便到了他的手中。

其后,赵高恭敬的将册子摆到了夏敖的御案上。

夏敖摊开名册,饶有兴致的翻看着,并轻声宣读。

“吏部考功司司主,送珍宝一箱、字画五幅,价值万金。”

“兵部武选司员外郎,送黄金一箱、中等元石一箱,价值六千金。”

“户部仓廪司司主,送上等元石五枚、祭祀玉器一套,价值六千金。”

“……”

“礼部祠祭司郎中,送玉源元殿一尊,价值数万金…嗯?”

看到最后一项,夏敖眼睛微眯,似乎明白了赖永清要主动交代的原因。

这最后一位夏柳峰,乃是皇族中人,而且是德王夏永德的儿子。

德王作为宗令,作为宗人府的二把手,曾经是前三皇子的人,而且曾经在候宣殿与他言语争吵过。

夏柳峰作为德王的儿子,哪里用得着向赖永清送礼?

“说吧,怎么回事。”

夏敖抛下名册,冷声问道。

“陛下明鉴!夏郎中送此大礼,说是想让微臣在您面前帮德王说说好话……”

赖永清惶恐禀道。

夏敖挑了挑眉,彻底明白过来。

看来这赖永清还真不傻……

“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夏敖感叹一声,听起来似乎没有多少怒气,但在赖永清看来,这种无形的怒才是最吓人的。

上一篇: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