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90章

作者:桃符

这时戚家军已经没有退路了,努尔哈赤也是动了真格的了,下达死命令,八旗轮番进攻,不计一切代价全歼戚家军。

双方大战继续,戚家军打着打着子弹没了,弹尽粮绝之下被满清杀入阵来,车阵被破,戚家军却不慌乱,直接组成闻名天下的鸳鸯阵,与敌人开始展开肉搏,满清士兵也终于见识到鸳鸯阵的可怕。

就这样鏖战了两天两夜,大地都被尸体铺满了,而戚家军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水米未进,体力严重不支,包围圈逐渐被缩小,满清围上来,最后戚家军只剩下几十名的士兵,不过这时他们还保持着鸳鸯阵的队形,丝毫不乱,犹如惊涛骇浪中坚固的磐石,无人可以撼动。

戚家军主帅喊了一句:大丈夫报国就在近日,带着众人一阵厮杀,这时满清已经吓破胆了,失去了再跟这群疯子肉搏的勇气。

最后所有人默默后退,万箭齐发……

威名赫赫的戚家军就这样被消灭了,这一战明军伤亡上万人,满清也伤亡了上万人,而戚家军在弹尽粮绝,大炮轰击下苦苦战斗数日,全军覆没。

后来史书之上,无论是明朝实录还是清朝修的明史,无一不对这场浑河之战表示崇高的敬意,称之为辽左用兵一来第一血战!

这一战过后,戚家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还有一些留守的戚家军,朝廷派人前来抚慰,问戚家军还有什么想要的,只要说,朝廷尽量满足。

结果这些戚家军只说了一句:不求赏赐,只求再上战阵,报仇雪恨!

十天后辽阳之战中,所有戚家军皆战死,无一生还,自此戚家军连最后的火种都没了。

后来朝廷有人想要重新组建这支神兵,不过浙江义乌与宁波等地的县令上书,连年征战,治下男丁十不存一,再无可战之兵,朝廷见状实在是招不到人了,从此戚家军不复存在。

“唉~壮哉,壮哉。”

李朝生看着忍不住感叹一声,这时空姐走过来道:“先生有什么事吗?”

李朝生摆摆手道;“没事,有水吗?给我来一点。”

“有的。”

空姐很快把水拿回来了,这时李朝生喝了口水,紧跟着开始研究,你说戚家军如此厉害,说是现在明朝第一军也不为过,为什么自从覆灭之后,就没有重组过呢?

从资料上显示说,朝廷曾经想要重新组建的,只是义务与宁波的男丁没了,所以不在组建,那不用义务兵不行吗?

为什么非要用义务兵呢,义务兵有什么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兵吗?

李朝生想着查资料,看了会儿,发现主要原因是,明军怕死,每临战阵多有畏缩者,而义务人不一样,团结好斗,甚至可以自发组织起来,抵抗跟他们抢银矿的外乡人。

所以这一带兵卒比较优秀,是戚家军的根基。

李朝生看着,却摇了摇头,这不是主要原因,探究根本,士兵为何怕死,这是有原因的,不是用地域来划分的,虽然地域也有关系。

可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利益,是归属感。

明军最多的使用是卫所制度,卫所制的弊端前面已经说过了,压迫性极强,士兵很多都是自己所在卫所百户,千户的奴隶,拿着微薄的粮饷,吃饱都是问题,我们还给你玩命,你是不是扯淡呢?

而且士兵完全没有归属感,打仗完全就是跟着混,反正打赢了,拿奖赏的是当官的,我们拼啥拼命,能摸鱼就摸鱼,能跑就跑吧。

而戚继光的戚家军不一样,用的是募兵制,当兵是拿工资的,而且还不低,每人每年十八两银子。

有了钱,那就有动力了,外加义务兵源确实优秀,所以才能练成戚家军。

说白了朝廷练不出戚家军,主要是明末财政不支持了,而且戚家军的装备,也贼耗钱,戚家军在当时已经大规模用上火铳,甚至是更加先进的鸟铳了。

要知道一根火铳,从材料费到人工费制作完成后最起码需要四两银子,而当时的朝廷只拨一两银子,朝廷工部接了这活一看,好家伙一两银子,连材料费都不够,更何况还用工匠们的工资啊,无奈之下,工部就只能偷工减料,高质量的燃料贵,那就用便宜的,高品质的铁矿石贵,买最便宜的,还有什么都买最便宜的。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造出来的火铳质量就很感人了,铳管里面含硫量严重超标,异常容易炸膛。

士兵们点燃火铳那就是跟死神赌命,炸了就是你没玩过死神,没炸算你命好。

这种情况下,士兵们甚至都不愿意用火铳,宁肯用大刀片子玩命,这就是为啥,老四李贵祥说他们不愿意用火铳的原因,因为每用一次都要做好被炸死的准备。

这还是普通的火铳,但是戚继光部队可是有很多人装备了更加高级的鸟铳(火绳枪),戚继光那时朝廷有人的,当年张居正在位,戚继光可是张居正的左膀右臂,因此给戚家军装备的都是质量过关的鸟铳,这才是戚继光部队强大的原因之一。

而这样的戚家军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当年戚继光就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的军备改良计划,以及南方的鸟铳来到河北练军的时候,当地军人可能是被以前的火铳搞出阴影了,直接拒绝使用先进的火铳。

无奈之下,戚继光只能选择带着旧部来到河北充当火器部队的主力,这些没有挨过炸的戚继光嫡系成了唯一一批敢玩鸟铳的,而在戚继光练兵主政的时候,军队满编四万人,其中一万人都是从南方抽调过来的。

不得不说这很讽刺,其实华夏在当时已经完全有可能再进一步,从鸟铳的基础上安装上打火石,进化为燧发枪,如果明朝进化出燧发枪,那对历史绝对有重要意义的。

可是这并不符合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或者说士大夫阶层拒绝任何进步,与社会变更,因为任何变更对这些既得利益集团都是巨大的威胁。

为了稳固他们的利益,他们拒绝任何进步,只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不要说明朝,其实清朝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清朝发展到清中期,乾隆时期,英国为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就在1792年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使团出使中国,英国使团当时带了许多当时的科技产品,如天体运行仪,帕克透镜,赫歇尔望远镜,蒸汽机,连发步枪,速射火炮等等,而且随行的还有杰出的学者,工程师,医生,等等七百余人,目的就是让华夏看看科技,可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如果这次乾隆认真的学习一下西方的技术,说不定就能避免后来屈辱的历史,而在史书上记载这次访华,乾隆的态度是极其傲慢自大,一副瞧不起西方的样子,而且处处以天朝上国自居,最后导致了华夏错失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其实真的真的这样吗?不,从史书上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乾隆其实已经被西方科技震惊到了,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是傲慢,掩饰自己的不安。

乾隆其实是非常关注以及了解国际局势的,清朝也一直与法国保持着往来,乾隆甚至跟法国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有书信往来,因此乾隆对欧洲还是有了解的。

不过就在乾隆准备在深入了解一下,结果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这可把乾隆吓坏了,认为科技带来的变革,会导致国家政权不稳,路易十六就是前车之鉴啊。

所以乾隆开始对科技开始抵触,虽然他知道这科技产物很厉害,会对世界造成改变,可是他更知道科技可能会带来人心浮动,造成政权动荡,会让他失去皇位,所以为了他的利益,他坚决抵制科技。

因此他在参观英国使团带来的科技产物时才会表现得异常傲慢,看了一圈之后,丢下一句:这些东西只配给小儿玩耍。

乾隆不是傻子,相反他是聪明人,他真的能看不出这些东西的先进,与颠覆性吗?

那连发步枪,那速射火炮,对比大清的火铳,火炮,差距他看不出来?怎么可能,只是他怕了,路易十六的前车之鉴啊。

所以他开始抵制科技,抵制外国人,他就像一只缩头乌龟一般,把脑袋缩的更紧了,开始了更严格的闭关锁国。

对王朝当权者来说,科技不重要,甚至科技带来的财富都不是很重要,他们最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政权稳固不稳固,只要稳固,一切都不重要。

当一个王国拒绝与外界交流的时候,也就是他衰落的时候,而同样的在明朝也有同样的问题,鸟铳先进吗?

先进,可是他对稳固既得利益者有帮助吗?没有太大帮助,甚至还有害,毕竟明朝文武还是两个对立面,文人统治阶层会允许武人的地位上升,实力增强吗?

明显不会,所以当戚继光把鸟铳带到北方之后,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支持,于是戚继光只能无奈的说出一句:北方风大,鸟铳很难点燃,算是给自己留点脸。

这就是明末军人的悲哀,他们没有朝廷诸公的支持,根本完不成自己升级。

而朝廷诸公只关心自己能挣多少钱,自己的权利会不会损失,根本不会从国家层面考虑,所以戚继光失败了。

而同样的原因,组建戚家军对明朝为什么会特别难,甚至难以复制,首先是募兵制,那一年十八两的军费,朝廷拿不出来。

其次作为戚家军,如果组建,就肯定要恢复鸟铳等装备,一只普通火铳造价四两银子,那鸟铳的造价更高,朝廷还不能用残次品对付,毕竟戚家军都不敢用火器,那大明脸上没光啊。

以戚家军的声望,天下,皇帝,都会关注,官员们没有太大的猫腻可以耍,所以不如不来。

而这笔军费朝廷也拿不出来,所以综上所述,戚家军不能重组,主要原因是钱。

甚至别说戚家军,大明最后灭亡也是灭在这个钱上了,没钱啊!

那钱哪去了,不好意思都到了朝廷衮衮诸公的家里,穷了百姓,富了王公,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啊。

不过这些对李朝生来说不叫问题,李朝生有把握复制戚家军,不就是士兵怕死吗?

然后军饷跟上,最起码不能让士兵饿肚子啊,后勤保障给足了,士兵才能用命,才能无后顾之忧,这样自己陕西兵未必就比义务兵差。

然后就是武器装备上,鸟铳目前没有技术搞,或者大规模生产,但是自己可以想办法搞一批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武器,ak47能比不上鸟铳吗?

其实以现在国内厂家的技术,仿制鸟铳甚至是手枪,步枪都不是太大问题,有车床,有图纸就能干了,这个对车床工人并不难。

这多尴尬,得不偿失有没有。

李朝生想着,目前自己已经具备组建鸳鸯阵的初级条件了,一群勇敢有着自己信仰的士兵,一些并不难复制的武器,狼筅南方有毛竹,北方也有啊,不用说别的,就是自己汤沟镇临近的黑山之上便有竹林,而且离蓝田不远的秦岭竹子多的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制造狼筅并不难,除了狼筅之外,盾牌有了,长枪有不锈钢长枪也有了,至于镗钯,也很容易复制,不就是短小一些的三股叉吗?

最后就是自己如果想要高配版的鸳鸯阵还应该填充火力,不过目前鸟铳很难复制,不过自己有弓弩啊,近距离射击,自己的弓弩杀伤力并不会弱于手枪。

而且这种近距离战争对撞,属于短兵相接,这时候弓弩在不到十米的距离,扎透皮甲绝对没问题。

想着开始规划,首先鸳鸯阵,队长手持长枪,发号施令,另外配备弓弩负责近距离狙杀。

然后是左右盾兵,左边重盾兵,用弹道盾,负责抵挡敌人弓箭射击,以及遏制敌人冲锋,弹道盾足够大,如果需要整个小队的人都能躲在弹道盾后面。

旁边配合一个手持短刀,与警用防暴盾的近距离收割士兵,防暴盾可用来弥补弹道盾可能露出来的死角,而短刀是如果有漏网之鱼,到了近距离,可以用短刀杀之。

后面跟两个狼筅兵,起到大阵的遏制作用,遇到骑兵也可以用三四米长的狼筅把人捅下来,然后四个长枪兵作为主要伤害,两个镗钯兵负责补充控制与伤害。

如此一个十一人的鸳鸯阵就算组建成功了,想到这里,李朝生拿出手机发了一个在网上下载的镗钯图片发给了曹经理道:“曹经理,又来活了,帮我联系厂家,做一百把这种镗钯。”

李朝生发过去,很快曹经理回了过来:“老板,你不是坐飞机吗?怎么还能发微信?”

李朝生见状直接回了句;“国际航班有wifi,对了,东西抓紧时间做。”

“知道了老板,放心。”

曹经理回了一句,紧跟着后面跟了个ok的手势,这还跟李朝生皮上了。

李朝生想着起身,这时空姐过来道:“先生有什么需要的吗?”

李朝生看了空姐一眼道:“你们厕所在哪?”

空姐听了这话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厕所,这架飞机上有四个厕所,其中经济舱两个,头等舱两个,经济舱的两个在飞机尾部,头等舱的就在飞机侧面。

这时李朝生起身,向厕所走去,进了厕所,关上厕所门,发现这小厕所真小啊,李朝生这时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直接召唤出时空门。

时空门也就是正常门的大小,高2米,宽0.8米,正因为这时空门的大小限制,李朝生才一直没有往明末运送大型设备,不然开一辆越野车进去,稍微改装一下,就是撞也能把明末的人撞得人仰马翻的。

时空门召唤出来,李朝生一步迈进去,下一刻回到了仓库之中,这时李朝生出来看到了谷子:“谷子。”

“哎,营长。”

谷子应了一声,这时李朝生道:“去把一连长找来。”

“是。”

谷子说着,很快李朝龙被找过来,这时李朝生对李朝龙道:“大堂兄,快过来,时间有限,你抽时间发动一下乡亲们,给我做一样兵器。”

“兵器?什么兵器?”

李朝龙有些疑惑,什么兵器是一群农民能够做出来的,李朝龙好奇,李朝生道:“狼筅!”

“狼筅?”

李朝龙微微皱眉,这时李朝生道:“其实就是竹子,来来,堂兄我给你边画边讲解。”

李朝生说着,这时对李朝龙道:“这狼筅制作很简单,挑选三到四米长的两年左右毛竹子,砍断之后,不用任何处理,比如去掉枝枝蔓蔓全都不要,只需要在竹子头和这些分支上固定一些铁刺,或者倒刺钩就算完成了制作。”

听了这话李朝龙一愣:“这么简单?”

李朝生点点头:“就这么简单。”

李朝龙道:“那能行吗,这兵器别说杀人了,就是猪都捅不死吧?最多也就造成点擦伤。”

李朝生道:“擦伤就够了,这主要不是用来杀敌的,而是用来遏制敌人进攻的,三四米长的狼筅捅出去,可以格挡住敌人大部分进攻,这时藏在狼筅后面的长枪兵才是杀手……”

李朝生开始跟李朝龙讲解鸳鸯阵与狼筅,听完这话李朝龙眼睛都瞪圆了:“这简直无懈可击。”

其实竹子枝枝蔓蔓是很难砍断的,用刀一砍,竹子枝就会把刀滑到一旁,而且更过分的是,狼筅每次用之前都会浸泡桐油,那是更加滑了,刀子砍上去,基本是很难砍断的,而且闹不好还会反抽在脸上,这时狼筅上的倒刺钩与尖刺,一下子就会给你身上添加一个血印子。

这就是狼筅的可怕,其实小时候见过用毛竹副枝做成的大扫帚,对竹子枝的弹性就应该有印象,那东西用刀是很难砍断的,动不动还抽脸,狼筅就是加强版的大扫帚。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