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71章

作者:桃符

李朝生来到李进理家里,李进理媳妇儿,李朝生的大伯母身体好了很多,一见李朝生立刻笑着离开了:“你们聊,我给你们洗两个果子吃。”

大伯母忙活去了,这时李朝生看着正在搓草绳子的李进理道:“大伯,咋样,上次我让你请的先生?”

李进理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道:“人家不愿意来。”

听了这话李朝生道:“嗯,不愿意来?他不是跟大伯你有交情吗?”

李进理听了这话往绳子上续了根草道:“交情这年头值什么钱,他说他要造福自家族人,不肯背井离乡来咱们汤沟镇,说咱们想学,就带着束脩到他们那里学。”

“哎,这给脸不要脸啊。”

李朝生气坏了,这时李进理苦着脸道:“这年头读书人傲得很,不过朝生你也别着急,你想建私塾这个想法我是支持的,另外我也找了个人,不过水平,不行,自己连个童生也没考上,唯一的好处就是他是咱们的族人,很愿意帮族内做点事情。”

“哦,咱们族内还有认字的?”

李朝生有些惊讶,这时李进理道:“有倒是有,他叫李朝文,你二大伯(二族老)家老二,读过三年私塾,后来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了,他就去城里找了替人写书信的活,勉强糊口,这不听说咱们族里这些日子发展不错,你二大伯就叫回来了,前两天找我,希望给送军营当兵,不过你这兵都招完了,我就没跟你开的口。”

“现在那老秀才自持身份,不肯来咱们汤沟镇教咱们,我就想朝文认字,不行,就让他先教着。”

李进理说着,李朝生听了这话点点头道:“也可,抽空我见见他。”

听了这话李进理道:“抽啥空啊,你怪忙的,就今个吧,家里的,去叫一下老二,让朝文过来见见朝生。”

“哎。”

听了这话大伯母应了一声,没过一会儿,就听院里脚步声响起,这时门一开,二族老进来了,李朝生起身道:“二大伯。”

二族老满脸堆笑道:“行了,行了自家人,别搞这些了,对了朝文见过你朝生兄弟。”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李朝文一眼,只见李朝文身高一米七五左右,人很瘦,很白净,身上穿了一件破旧的袍子。

“见过朝生兄弟。”

李朝文对李朝生一拱手,李朝生看着二大伯道:“我俩谁大?”

二大伯听了这话道:“朝文今年二十四。”

李朝生听了这话一拱手道:“朝文堂兄。”

二人见礼完毕,李朝生就跟李朝文聊了起来,竟然发现李朝文谈吐文雅,身上有一股子书卷气,一点也不像只上了三年私塾的样子。

于是李朝生就跟李朝文细聊起来,原来李朝文自小身体羸弱,二大伯心疼这个二儿子,就让他念书,他也极其喜欢念书,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他认识了很多字,三年几乎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就是大学中庸论语诗经也都有涉猎,老师当时很看好他,说他很可能会考中童生。

可惜的是李家太穷了,二大伯努力了三年终于拿不出一年三十斤小米的束脩,无奈让李朝文归乡种地,可是李朝文不愿意种地,身体也种不了地,就跑到了城里,混在人堆里,打打零工,平时靠替人写书信过活。

可是这写书信也有个鄙视链,那就是秀才鄙视童生,童生比试无功名的,而李朝文就是写书信行业的最底层,无功名的。

秀才一封信要三文钱,童生要两文,他只能要一文。

这就跟说相声的,说学逗唱,少了几门功课一般,拿不了整份钱。

不过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李朝文这些年能在城里勉强过活,没有饿死的主要原因是,李朝文字写的漂亮,靠着这笔字,李朝文能给有些人家写写对联,人家给个仨瓜俩枣,勉强度日。

可是那也是一天一碗粥,两三天吃一回干的的生活,最后饿得实在没办法了,他还混过丐帮,差点饿死,怎一个凄惨了得。

不过这些年他一直没放弃读书,有时候要饭,或者在哪偶尔能看到几本烂书,他都拿起来看,时间长了,碎片化记忆逐渐组成,他竟然有了自己的文化见解,这不是八股文的那种见解,而是博览全书后的那种明悟。

不过他还是那个考不上童生的李朝文,因为他没有功名,可是没功名不代表没文化,很多人可能念书不多,但是他们看的书可能真的比普通秀才多,毕竟秀才他们只读四书五经,而李朝文是有字的就看,因此这些年读的书范围很广,知识很杂。

第122章 我字难看?微软雅黑了解一下

李朝生对李朝文很满意,他要找的是一个认真,有着正能量价值观,或者说不是反人类性格的老师就行。

至于所谓的八股取士,对不起,李朝生不需要,经过无数年的总结,这些八股文人治理国家还不如让普通人治理,明朝要是没有文化人,怎么可能败亡的如此快。

一个人别管文化有多好,如果人品不好,都不可取。

“很好,朝文堂兄,我就聘请你为咱们汤沟镇私塾的教课老师,主管语文,与历史课的教授,每月粮食一百五十斤,另外每个月奖励烧鸡一只。”

李朝生对李朝文说道,李朝文听了这话眨了眨眼道:“这,这么多,我教书,我,我能行吗?我不会八股。”

“我也不用你教孩子们八股,咱们李家的孩子不学八股文,只要明辨事理,懂得是非,认字就行。”

听了这话李朝文点点头:“要是如此,我倒是可以一试。”

李朝生笑着点头,这时李朝文看着李朝生道:“不过朝生兄弟,我还有一事相求,咱们能不能把每个月一只鸡给我换成一本书啊。”

李朝文看着李朝生说道,李朝生听了这话一愣紧跟着哈哈笑道:“哈哈哈……好,堂兄果然是爱书之人,既然如此,我每个月便再给堂兄加本书,不知堂兄对这书有什么要求啊?”

李朝文听了这话道:“是书就行,不论是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儒道大作,道家经典,佛门经文,都可。”

听了李朝文的话,李朝生道:“你这不看杂了吗?”

听了这话李朝文笑道:“开卷有益,多看看各类书籍,可以互相印证,不会因一叶而障目。”

李朝生点点头,很认可李朝文的话,多学点,跟谁都有共同话题,也不至于偏听偏信。

二人聊着,这时一旁的族长放下手里的草绳子,看着李朝生道:“朝生啊,这私塾的束脩,如何算啊,咱们族人穷的厉害,恐怕拿不出足够的束脩来上私塾啊。”

李朝生听了这话点点头道:“大伯,我办私塾是为了扶照族人,帮助咱们李家后人快快成才,这束脩一文不取,相反所有来私塾念书的李家族人,每日中午管午饭一顿。”

“还管饭!”

听了这话二大伯的眼睛瞪起来了,你这不收钱已经很过分了,还管一顿午饭这简直有些败家啊。

二大伯想着,李朝生道:“李家既我家,李家孩童,就是我的侄儿,晚辈,管晚辈一顿午饭算什么。”

李朝生说着,二大伯道:“这可是每天一顿午饭啊。”

李朝生笑了笑没说话,紧跟着开始写私塾的策划书,首先私塾教室,需要新盖一个,李朝生决定在盖一个水泥青砖房,就叫李家小学堂。

李朝生想着,紧跟着现在已经是八月中旬,眼瞅着就要到九月份了,正好用半个月时间把房子盖一下,回头找一下泥瓦匠。

九月一号正式开学,至于入学儿童的年纪,满六岁小于十四岁皆可入学,毕业后可以寻找自己给与工作,年龄幼小者可以继续研读。

另外学校整体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每天一个时辰的军事操练,李家的学生绝不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

最后就是课程,除了早就准备好的历史,语文,数学之外,每个星期还会安排一节思想品德课程,这课程将会由杨书白进行任教,主要是洗脑,让他们对李朝生的忠诚度变高。

另外学时按照,每七天一个星期,平时上课时间为早八点,晚五点,一周六天,星期日可以休息一日。

至于学校的架构,目前包括校长李朝生,语文老师,李朝文,历史老师,李朝文,数学老师李朝生,思想品德老师杨书白,军事操练李朝猛。

至于军事操练为啥找李朝猛,不是因为李朝猛军事理论好,主要是李朝生只要来学校授课,李朝猛肯定跟着,索性就让李朝猛兼职,如果李朝猛没时间,李德珍,李德宝,李朝水,甚至李朝龙,这些人都可以担任。

这方面的人才李朝生还是挺富裕的。

所有都规划好了,李朝生找来了上次盖军营的工匠,这一找来不要紧,李朝生竟然在里面找到了一个大才。

“朝生兄弟。”

这是李家本族的一个工匠,叫做李朝工,长得黑黑瘦瘦的,他找李朝生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跟水泥非常像的东西,草木灰泥。

他说自从上次见过水泥之后,李朝生说愿意出一百两作为研制出水泥的费用,他就回去认真思考,思考许久,他想起了李朝生说的一句话:这水泥是烧出来的。

于是他就思考,是什么烧出来的呢?后来他想到了水泥的颜色,那是跟草木灰一样的颜色,那会不会就是用草木灰烧出来的呢?

于是他就开始实验,他实验了很多灰,后来发现如杂草类烧完的根茎有残留,想用的时候还要挑出来,十分不方便。

于是在实验了一堆可以烧的东西之后,他发现用树皮与树叶烧成的草木灰,最为纯净,不存在杂质。

然后他继续往草木灰里面倒水,搅拌,然后放在那里沉淀,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倒掉上面清水层,留下来的就是合格的草木灰。

然后把这些草木灰倒出来,沥干水分,自然晾干,这时候就完成整个过程的一半了。

李朝工介绍,接下来是最重要一步,二次煅烧,把这些草木灰再放入炉子里煅烧,直到把这些草木灰再次烧成橘红色,给它烧透了。

拿出来加水降温,搅拌好了在混入砂土,当然黏土的效果更佳,就制作成了这样一盆,类似于水泥的的东西。

李朝工给李朝生展示了一下自己制作的土水泥,紧跟着说:“这土水泥凝固后硬度很强,不过使用年限不知道如何,另外这可能还有改进空间,不过他们家的一些墙角,漏缝的地方,他全都给用这种水泥糊上了,防水防漏效果超好。”

李朝生看着这东西,不由感叹,这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很惊人啊,想着李朝生肯定了李朝工的成就,不过这草木灰水泥到底跟现在石灰水泥是有差别的,李朝生这时看着李朝工道:“你干的很好,也很有天赋,这样我给你两种奖励方式,第一种是你这种草木灰泥虽然很接近水泥,不过跟真水泥还有些差距,所以我不能算你完成任务,但是我可以奖励你三十两银子,等级发明出真正的水泥,还奖励你一百两银子。”

李朝生说着李朝工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潮红,紧跟着李朝生道:“第二,我聘请你为保安军第一连附属工程队队长,每年可以在我这里领取粮食一百五十斤,另外可以进入军队食堂吃饭,平时除了接一些修建任务外,你还可以继续研究水泥,我们军队可以给于资金与人员上支持,如果成功,继续奖励你一百两银子。”

“所以李朝工,你选哪一个?”

李朝生看着李朝工,李朝工有些纠结,三十两银子是很多,这辈子他都没见过这么些钱,有了这些钱他肯定可以过上好酒好肉的生活。

但是钱这种东西肯定有花光的时候,如果花光,自己不就喝西北风了吗?

要是当这个工程队长,貌似可以每年都有粮食可以领,而且还管饭,等于长期饭票。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知道要从长计议,要有长远的眼光,暴富永远比不上有一个铁饭碗,可以一直有饭吃。

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看看那些鼓励孩子一定要考公务员的老人就能看出,这个思想是多么根深蒂固。

所以李朝工很顺利的选择了第二个,成为一名光荣的,在编的,保安军工程队队长。

接下来就是以李朝工为主的工程队组建,李朝工的手艺在瓦匠队伍里也算是拔尖的了,因此很能服众,当李朝生说选他为工程队队长的时候,下面的泥瓦匠竟然没有反对的,全都同意了。

而且其余这些泥瓦匠李朝生全部不招收,允许他们去做一些外面的活,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李朝工招聘为固定员工。

之后就是李家小学堂的建设,建设使用材料是李朝生运来的水泥,另外外加青砖,几乎跟军营建筑风格一模一样,一脉相承。

建好了之后,全村上下要求李朝生为李家小学堂题字,这简直就是为难李朝生,李朝生这手字怎么形容呢?

一言难尽啊。

于是李朝生找到李朝文这个‘书法大家’认真求教,学了十天,然后,李朝生放弃了,我可去你的吧,这一笔狗爬字啊。

李朝文看着一脸生无可恋的李朝生认真劝说道:“校长啊,你还是认真练吧,咱们小学堂开门,肯定会吸引一群人来的,到时候门上挂这你这幅字,你让李家人如何抬头啊?”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了一眼李朝文道:“会有很多人来?”

李朝文这时看着李朝生道:“族长大伯,昨日发请帖,请了附近所有村镇的私塾夫子前来观礼,咱们汤沟镇李家有学堂,这是大事,马虎不得。”

“额……”

听了这话李朝生一脸懵逼,开个小学这么点的事也要通报同行,我的天啊,大伯你不知道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吗?

就我这一手字挂在门口,这不是招同行嘲笑吗?

看着李朝生这个样子,李朝文道:“来吧,校长,您继续。”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李朝文道:“我说朝文堂兄,你字很好,要不你来写?”

听了这话李朝文道:“不可,来观礼的张老夫子是我恩师,我的字他认识。”

“张老夫子,就是那个不肯来咱们这里教书那个?”

李朝生问道听了这话李朝文点点头:“正是。”

“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