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598章

作者:桃符

在这一刻蓝田人才发现,我们的钱也能不够花啊!

于是他们连忙来找县尊,这种大事必须县尊来掌舵,县尊要是不出来主持大局,他们恐怕内部就会产生分歧,针对这五省开发产生讨论。

开发外部省份,要不要牺牲蓝田百姓的生活质量,来扶持这五个省快速发展。

郭宝在总结了大家伙的意见之后,就带着今年的资料来找李朝生了,他们需要李朝生给他们一个方向。

他们现在很迷茫,需要一个领路人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方向,而李朝生就是蓝田的定海神针,这时候只要李朝生指出一个方向,那么蓝田人就会奔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哪怕再艰辛也绝不后悔抱怨,这就是李朝生在蓝田这十几年来积攒的人旺。

而郭宝此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李朝生给一个大方向,他们这些人也好干活啊。

李朝生看完了今年的财务报表,发现赤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才一千五百万银元的赤字,但是如果加上今年再接受山西或者河北的话,财政赤字会达到两千万,这个财政赤字就很多了。

这个问题如果是交给大明,那么大明肯定挠破头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大明,或者说崇祯手中并没有货币权,他干涉不了货币流通,当然对此事毫无办法了。

可是李朝生他不是崇祯啊,他是蓝田县尊,一个懂得现代经济学的现代人,而且经过他这十年的不断努力,他的蓝田已经打下了浓厚的基础。

这次赤字,不是说蓝田百姓支援不起其他几个省了,而是蓝田政府的税收,不足以支撑其他省的开发了,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解决方案李朝生这里便有好几种。

目前解决财政赤字,第一是动用往年结余经费,这一笔钱用不了,因为往年结余都被李朝生一股脑给投进军队了,扩充了蓝田五大军团,每个军团现在都有十万余人,蓝田现在主力军便有五十万之众。

所以往年结余就别想了,其次就是减少开支。

这个也行不通的,目前蓝田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衙门,你减少谁的开支啊?

还有就是开源,开源这件事李朝生正在做,目前最大的开源项目,就是李朝生已经跟日本的德川幕府进行了友好的沟通。

具体就是让施琅带着装备了蓝田最新火炮的战舰堵在膏药国的门口,跟膏药国进行了一场海战,效果很明显,德川幕府被打服了,愿意跟蓝田合作开发膏药国最大的银山,石见银山。

这座银山对蓝田来说可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根据蓝田矿业师预估,这座银山的含银量,比整个甘肃白银厂的含银量还高数倍,是一个真正取不尽,用不竭的宝地啊。

所以李朝生就跟德川幕府做起了买卖,银山开采权给蓝田,蓝田可以向德川幕府倾销一些廉价的布匹,火药,手工制品,价格非常低廉!

德川幕府对此非常感兴趣,询问了蓝田低廉的价格之后,直接就大规模采购,这没办法让德川幕府不激动,蓝田给的火药价格,给的布匹价格,手工制品价格,都是他们本国分三分之一,这个价格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他们能不开心吗?

于是乐呵呵的跟蓝田签订了协议,而蓝田使者把消息传给李朝生之后,李朝生都快笑抽过去了,这愚蠢的膏药国人啊!

不单让自己白得了石见银山的开采权,还允许自己大规模的向他们国家倾销工业品,这样的好人上哪找去啊?

很快德川幕府的行为就给膏药国萌芽期的手工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火药工坊,布匹,各种手工制品作坊全部开始倒闭,民生开始从根上糜烂。

没法不烂,蓝田的火药,布匹,那都是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就算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卖给膏药国也是赚钱的,并且这种成规模制作出来的东西,质量还好,比那些小作坊制作出来的好太多了。

膏药国百姓不是傻子,他们能不知道那个好,那个不好吗?

这从蓝田进口的又好又便宜,自己家做的这个又差又贵,作为一个正常人都知道买哪个,所以蓝田产品那叫一个畅销啊,而他们本土的手工业品,根本无人问津,这就导致本土手工业制品纷纷倒闭,店老板直接下地重新变成了农民,膏药国的工业启蒙直接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蓝田杀人诛心啊,日本这些火药厂什么的一倒闭,蓝田直接开启招工模式,把有技术的老师傅,老工匠全部一船打包送到济州岛了,给济州岛百姓们谋福利了。

这直接就导致了整个膏药国的工匠断层,没有工匠了,剩下的全是农民,德川幕府不是傻子啊,最开始没反应过来,可是过了一两年反应过来了,自己本国的工厂倒闭差不多了,这时候有一些人就想限制蓝田商品在蓝田倾销。

不过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因为蓝田聪明在什么地方,他聪明在他不直接在膏药国经商,而是寻找膏药国的贵族,把商品低价倾销给他们,他们作为代理商,再往外卖,但是蓝田规定,必须低于本地产品的成本价。

但就算这样,这些被蓝田选中的膏药国贵族也是一夜暴富啊,价格低不要紧,咱们走量啊,甚至好几个膏药国的小贵族,因为跟蓝田搭上了关系,直接就成为贵族中炙手可热的新贵了,所以蓝田在膏药国的商品被越来越多的贵族看重。

甚至连德川幕府德川家光的弟弟,儿子,甚至连德川家光的母亲都在这条利益链上,然后德川家光想要励精图治,想要限制蓝田商品的倾销,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部分贵族的抵制,就连儿子,弟弟,母亲都不支持他,真是欲哭无泪啊。

而由于蓝田在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商贸活动,这就引起了八闽之地的郑家不满,郑森气的直接带船队进攻济州岛,结果遇到了施琅,那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施琅,是被郑森杀了全家的,这时候眼珠子都绿了。

带着装备了蓝田最新火炮的战舰就跟郑氏老海盗干了起来,这一战役施琅沉了一艘战舰,损伤五艘战舰,全歼郑森带领的三十二艘郑家战舰,最后只剩下郑森的头舰跑得快,不然施琅就要让郑森饮恨济州岛海域。

这一战史称济州岛海战,也正是这一次海战,彻底奠定了蓝田海军的地位,同时也让郑家元气大伤,在这个过程中郑森还被击伤,回到八闽之后,便一蹶不振,郑芝豹甚至趁机吞并了郑森一半的队伍。

郑森知道此事之后,大怒,最后急火攻心,竟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从此八闽之地由郑芝豹代管,不过郑芝豹的军事水平那是有目共睹的菜啊,整个郑氏海盗只能在他的带领下龟缩八闽之地,等待济州岛海军壮大后,把他们吞并,或者是石大磊从江西起兵,南下八闽之地,拿下福建,广东,绝了郑氏海盗的根。

目前开源是个好办法,不过银矿开采需要时间的,所以李朝生不能着急。

但是开发这五省的经费却不能省,所以目前这个开源的办法解决不了眼前的麻烦。

李朝生想了想对郭宝道:“你回去后立刻开一个经济会议,让财政部,银行,等相关金融系统全部集中起来,我将会在会上提出解决方案。”

郭宝闻言道:“县尊,什么方案啊,这可是一千五百万的窟窿。”

李朝生看了郭宝一眼笑道:“这点钱就把你堂堂蓝田政治部长给难住了,没出息,我给你两个方案,第一,增发货币,第二发行国债!”

“增发货币,发行国债??”

郭宝一脸懵逼,李朝生知道这两个后世很简单的解决财政赤字的方法,对这个时代的人是超前的,于是道:“方法很简单,咱们蓝田现在已经全面普及纸币了,也就是说这个钱,咱们自己印出来就能用,你不就是差了一千五百万吗?印一千五百万就行啊。”

“啊,这么简单!不对县尊,咱们这么印货币,不会向洪武时期那样,把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纸币政策毁了吧!”

李朝生道:“不能,朱元璋的洪武宝钞之所以崩溃变成白纸的根本原因是信用崩塌,也就是说这钱兑换不出银子来了,可是咱们蓝田可以正常兑换,就不存在崩塌的危险。”

“但是增发货币确实是一个很伤百姓的事情,其实这就等于把这笔钱让百姓摊薄了,一千五百万银元的赤字,咱们现在大约有一千二百万人口,就相当于每个人多收了他们一块多钱的税钱,不过这不用他们交,咱们直接从货币源头,就把这钱摊派给他们身上了。”

一块多钱,就是一块银元,现在蓝田平均工资是每人每月三块五左右,说实话这样的大放水是有点伤民的。

李朝生想了想道:“百姓不容易,这增发货币不能太狠了,这样增发货币八百万吧,这样平均下来,物价上涨不了多少,至于剩下的窟窿,在发一千二百万的国债!”

“国债?”

郭宝皱眉,李朝生道:“就是国家向百姓借钱,利息5%向全民下发国债,这笔钱不用担心,咱们现在只是暂时困难,有了这两千万的银元,咱们五省开发就能进入快车道,到时候咱们能几十倍,几百倍的挣回来,这不叫事。”

李朝生这话没说错,这两千万砸下去,李朝生就能获得五个省的财富,别的不说,就算这五个省单种粮食,来年蓝田就能回一大波本,之后工业,畜牧业,林业,商业,各种措施一上去,把百姓的生活搞好,税收一年就能回本,再之后蓝田就无敌了。

有陕西,甘肃,青海,湖北,湖南,广西,河南七个省的财富加持,蓝田的根基便是固若金汤,而且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因为摊子铺的足够大了!

到时候剩下的地方想要发展,蓝田就调动七个省的财富去帮扶,那都不用发行国债,每年蓝田的税收就足够!

到时候,膏药国的资金也可以回流,而且蓝田还能去棒子国发展,这钱早晚都得是蓝田的。

所以财政危机只是暂时的,渡过这一段就好了。

郭宝是垂头丧气进来的,不过走的时候却满脸的笑容,不愧是县尊,如此轻松就把自己苦恼了多少天的事情解决了,蓝田有县尊,何愁不强大!

想着郭宝就看到了谷子手里那里一堆军事情报,二人打了个招呼,谷子就进了屋子见到县尊道:“县尊,北方有变!”

第690章 朱媺娖:我要回京

北方有变,李朝生是知道的,前些日子松锦大战,他是得到了奏报的,知道洪承畴兵败被俘,所以他不知道谷子说的北方有变到底指的什么,李朝生看着谷子,谷子稍微沉吟片刻道:“皇帝想要迁都。”

“什么!”

李朝生闻言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崇祯要跑?

这是李朝生没想到的,毕竟历史上崇祯没跑啊,李朝生想着看了看谷子道:“朝中文武都同意了吗?”

谷子摇头道:“南方派系的官员皆不同意,不过皇帝还挺坚持的。”

李朝生眯缝起眼睛,他的野心已经控制不住了,所以在这最后收官的时候,绝对不能再出幺蛾子,横生枝节了,所以崇祯绝对不能跑,他跑了,跑到南方,自己再想收复南方花费的精力会更大,这是李朝生不愿意的。

虽然就算崇祯逃到南方,他也可以打败南方小朝廷,不会像满清那般让南明存活那么久,可是崇祯如果逃过去了,指望李自成干掉他就费劲了,说不定蓝田要亲自出手,这就不符合李朝生一贯竖立的大明忠臣形象。

李朝生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这种破坏他完美计划的感觉,李朝生想了想道:“谷子,通知河北与北京潜伏的密谍司,如果崇祯他真的南逃,不想体面,那就让他们帮着崇祯体面,崇祯绝不能离开京城!”

李朝生经过这么多年执掌权柄,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了,而是一个合格的执政者,而执政者就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而放弃个人利益,为了利益做一些违背大众良知的事情,也是可以的。

李朝生大部分时候是绝对善良,公平,诚心的,这么说把所有美好的品质往他身上靠,都不为过,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但若是触及他的核心利益,那么他可以做一些很残忍的事情。

当然了这种能触及李朝生核心利益的事情并不多,而老百姓更是根本触及不到这个级别,因此李朝生在百姓面前是足够善良与伟大的,这不是装的!

一个人不是一个二极管,要么无限的伟大,一点坏处也没有,要么就无限的坏,一点好处也没有,这都是不对的。

见义勇为的英雄平常日子里可能也是个出口成脏,随地吐痰的人。

而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可能也曾经扶过老太太过马路。

人的善恶,都是在一个特殊时间段,心态的变化决定的,李朝生是个善良的人,这不假,但是在争天下这一方面,如果有人威胁到李朝生,李朝生是不会介意干掉他们的。

而百姓,那是李朝生的根基,对待根基,李朝生一贯是伟大的,善良的,充满包容性的。

谷子听了李朝生的话道:“县尊,暂时恐怕不用派人暗杀崇祯了,因为这件事没成,崇祯短时间内不能跑了。”

李朝生闻言一愣看着谷子道:“怎么回事?”

“崇祯想要南逃,可是又不愿意背负骂名,于是就想让大臣率先提出南迁,然后他借机同意,到时候既能完成他南迁的目的,又能不担负毁了祖宗基业的骂名,可谓一举多得,奈何崇祯所托非人,而是找到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可能崇祯也是觉得陈新甲不是江南人,与江南同僚的联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深,于是就想让陈新甲提出南迁,而且还许下重利,言说,如果陈新甲愿意提出南迁,那么内阁首辅的位置就留给陈新甲。”

“可是那曾想,这陈新甲并不满意崇祯的许诺,也可能是不敢担负这率先提出迁都的骂名,亦或者是不想得罪江南系官员,于是玩了一手绝的,他竟然把如此重要的密信放在桌子上,然后离开了书房,后来家丁们去打扫书房,无意之间看到了密信,然后这个消息就洋洋洒洒的被传播出去了,闹得现在满城皆知!”

“崇祯他挂不住面子了,大怒之下就把陈新甲抓起来了,关进了诏狱之中,并且想要给定一个诽谤圣上的罪名处死,但是朝中文武却积极营救,而内阁首辅周延儒更是率先启禀皇帝,此事一看就是陈新甲的府内家丁乱传言,导致陛下圣名有辱,此事当严办陈新甲府中传此谣言的家丁,而陈新甲完全不知道此事,更没有什么密信,陈新甲乃是御下不严之罪,不应该处死!”

“崇祯听了尤不解气,可是最后还是大太监王承恩跟他说了一句:陛下,陈新甲大人从来没有接到过这子虚乌有的密信,只是那多嘴的下人胡乱编造,便导致如今京城人心惶惶,陛下若是因此事斩杀陈新甲,反倒做实了,陛下给陈新甲写过密信这诬告之言,所以陈大人就是一个御下不严之罪,虽然造成的后果很恶劣,但是罪不至死!”

“崇祯皇帝闻言一愣,感觉王承恩说的对啊,自己若杀陈新甲反倒有掩耳盗铃的嫌疑啊,想到这里崇祯杀意渐渐消,但是陈新甲却被崇祯以御下不严的罪名,一撸到底,贬为庶民。”

“而且崇祯还下令,他崇祯愿意与大明朝共存亡,虽然现在朝廷事艰,但也难掩他护卫祖宗基业的决心,所以以后但凡敢擅言迁都江南者,严惩不贷!”

“这口号一喊出去,以周延儒为首的江南官员,全都跪地,大呼陛下圣明!”

听了这话李朝生冷笑道:“呵,能不圣明吗?现在江南的土地,利益基本被这些江南官员瓜分一空,这凭空降下来一个皇帝,那对他们的利益损害实在是太大的了,他们岂能愿意自己的利益有如此大的损失?现在皇帝不去了,他们利益稳固了,又岂能说皇帝不圣明,真是一群尸位素餐之辈,可耻!”

谷子在一旁听了这话呵呵笑道:“县尊此言甚是。”

李朝生想了想道:“李自成那边如何?”

谷子道:“李自成已经把山东富户搜刮的差不多了,百姓倒是没动,朝龙大哥的第一军团已经陈兵河南边界,只要李自成离开山东,咱们就能进入山东,占领山东全境,山东若是占领,咱们就能直接连通济州岛,到时候,咱们再往济州岛运东西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李朝生这时揉了揉眉心道:“同知郭宝,加紧向咱们即将开发的省分派里长,然后进行人口清点造册,分发土地,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建设基础民生工程,这些都不能耽搁,其中尤其是清点人口,乃是重中之重,这五省虽然遭了灾难,但是百姓基础还在,必须立刻清点人数,绝对不允许以前的隐户,家奴这些人员不登记造册,不算人口的局面。”

李朝生现在很忙,蓝田更忙,蓝田现在一千二百万人口,指的是陕西本土八百万左右,剩余的就是甘肃几个地区,湖北几个地区加一起四百来万,可是还有很多人口没有清点清楚,另外,青海,湖南,广西,河南等蓝田已经实际占据地区的人口加起来,李朝生预估不能少于三千五百万人。

到时候再加上山东,最起码有四千万人口等着自己救济,恢复民生。

可是现在蓝田竟然连一个详细的户籍册都没统计出来,这就很过分了,至于缴获的大明的户籍册,那就是废纸一张,别说战乱之前大明的大户人家,官宦人家就喜欢隐藏户籍少交税,就出现了大量的隐户。

更别提后面灾荒,战乱,那人口流逝的非常严重,所以这曾经大明的户籍,现在连点参考价值都不剩了,信户籍的不如随手瞎填一个数靠谱。

因此现在蓝田非常的忙,但是重中之重还是要搞清楚,李朝生全面接手的省份到底有多少人,这个至关重要,毕竟当年刘邦能一统天下,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萧何进了咸阳后,封锁了大秦宰相府,拿到了大秦的户籍,知道了大秦当年的产值,这才是后来刘邦定鼎天下的最重要的基础。

而蓝田户籍现在也要搞上来了,各地的里长应该率先搞清楚当地到底有多少百姓,要一五一十的记录在册,分发土地,然后再以此为根基进行农具,耕牛等生产资料的分配,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恢复生产,恢复民生等一系列事情。

李朝生想着对谷子道:“把我的想法立刻通知政治部,郭宝这厮刚来的时候,我还没想到,人口数都没搞出来,就过来要钱,给我斥责他!”

郭宝也是惨,刚高兴没多久,刚回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李朝生的斥责就到了,郭宝听了李朝生的斥责也知道是自己疏忽了,这些天光顾着跟同僚们研究怎么搞钱了,却把这最重要的人口普查给忘了,这是万万不该啊!

想着郭宝就下发政治部文件,要求各级里长统计所在辖区的人口,不能有任何隐瞒,所有隐户都要第一时间报备,不报备就不给他们分田地,这件事一定要严格查办,绝对不能有任何姑息!

政策下发,蓝田的大机器疯狂的转动。

李朝生继续跟谷子聊起了京城,现在崇祯可以算是焦头烂额了,整个京城也是风声鹤唳,现在每日都有富户想要逃亡江南,不过却大半都在半途遇到了土匪,死了一些人,就很少有人再敢逃了。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