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551章

作者:桃符

“那也不至于如此啊?”

昌瑜郡主还是不解,李朝生笑道:“另外还给他安排了官。”

“官?你给我王兄安排官职了?”

昌瑜郡主瞪大了眼睛,紧跟着说道:“夫君,我那王兄并没有理政能力,你不能为了照顾我的感受,就答应封他官职,若是他干不好,那岂不是误了夫君的大计?”

“不可,不可,夫君,不可如此啊。”

李朝生见昌瑜郡主紧张的样子道:“呵呵,你是不是也怕你王兄干不好,我到时候找个由头杀了他?”

昌瑜郡主摇头道:“夫君不是那残暴之人,而且我王兄若不是犯了必死不可的罪行,夫君也不会杀他,让我伤心的。”

李朝生闻言哈哈笑道:“还是我家郡主聪明,不过你也反省,你那兄长并没有你想象这般不堪,而且我给他的官职,他定可胜任。”

“哦,是何官职?”

昌瑜郡主闻言好奇的询问李朝生,李朝生听了这话笑道:“蓝田大礼官,主管蓝田宴请使者,主持典礼,等相关事务。”

“哦,这……”

昌瑜郡主闻言眼睛亮了几分,其他官职,比如行政一方,当个里长,中里长之类的,他那个哥哥能给干个稀巴烂,但是大礼官对秦王来说,简直就是专业对口了。

作为王室成员,礼仪这一关可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从小就要学,而蓝田一干文武,你要说治国能力,他们可能甩了秦王十万八千里,但是对礼仪,细扣下来就会发现,秦王这方面专业性远远高于这些所谓泥腿子出身的蓝田重臣。

这个职位,秦王还真的能胜任,想到这里昌瑜郡主看着李朝生道:“夫君,真是幸苦你了,王兄的事情,你费心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转头看着昌瑜郡主道:“哦,既然知道我费心了,夫人准备怎样报答我呢?”

听了这话昌瑜郡主脸腾一下子就红了,紧跟着用蚊子般声音道:“夫君,不好吧。”

“有何不好,你家夫君都一个月没碰你了,今日翻你的牌子。”

“那……那就谢夫君了,奴婢回屋等候夫君。”

昌瑜郡主说着掉头就跑,李朝生见了无奈的摇了摇头,都老夫老妻的,至于搞得这么刺激的吗?

想着便忍不住笑了,夫妻感情要保持,有时候还必须要用点小手段啊。

转身回到桌子前,还有五份文件要批,谁说当皇帝好的,除非当个昏君,想要当个明君,就算自己尽力放权了,但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也是海量的。

也幸好蓝田这些官员都经过良好的培训,一般都是有事说事,而不是向现在的皇帝以及未来的皇帝那般,每天要批一堆废话折子。

其实纵观明清皇帝批的折子,大约可以分为四类折子,一类是奏事折,一类是问安折,还有谢恩折,以及贺折。

其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除了第一个算是比较有用的折子,其余都是一堆废话折子。

奏事折,也就是电视剧里皇帝经常批阅的那种,比如弹劾哪个大臣了,那个地方发大水需要救助了,朝廷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了。

这都在奏事折里面写着。

而除了奏事折,其余折子就基本是她娘的扯淡。

比如问安折子,这是啥呢,就是大臣没事给皇帝上一个折子,内容是啥呢,总结起来,就是皇帝你好,我是谁谁谁~

当然这些大臣会引经据典把这段意思写的美轮美奂,疯狂的展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可是你通篇看下来,最后还是那几个字,皇上你好,我是谁谁谁……

说白了多是刷存在感。

而皇帝对于这样的奏折一般都会批三个字,知道了~

这个明清皇帝最多,目前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文物中,就有很多乾隆批的此类折子。

上面批文就是直白的知道了,也没有想像中的那般文言文,骈散结合的。

这是问安折,除了问安折之外还有,谢恩折。

也很简单,皇帝封你当某地巡抚了,你上个折子谢恩,大意就是,感谢皇帝的栽培,我一定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反正也是废话满篇。

最后就是贺折了,这个就直白了,皇帝过生日,太后过生日,过年了,中秋节,元宵节,大臣们为了表示一下,上一上贺折,恭喜一下皇帝,约等于贺卡。

反正也都是废话,因此经常看皇帝一天有上百封奏折要批,其中可能真正说事的也就十来封,或者更少,其余都是扯淡的折子。

而李朝生就没有那么多废话的折子,但是蓝田正在百废待兴的时候,需要李朝生处理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因此除了白天的一些正式公务之外,每天晚上差不多也会有各类文件十几封需要他来处理的。

对此他是深恶痛绝,咱们不说好了不加班的吗?

可惜九九六福报对李朝生都是一个奢侈,李朝生要接受的是007福报啊,哪有什么休息日,自己想给自己放个假,需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把积压的公务提前处理处理,给自己省出一天假陪陪媳妇儿,孩子的。

继续批吧,尽管美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在卧房等候自己,可是自己却不能贪恋女色,公务要紧啊,想着李朝生就在此开始批改文件。

只不过速度明显的加快了几分。

……

蓝田小公子满月酒闹得沸沸扬扬,最开心的就是蓝田的财政部了,财政部长这时乐坏了,看着一箱箱搬进财政部的银子,那叫一个开心啊。

这些银子会第一时间送到造币厂进行回炉重造,把银子兑一些其他金属,制造成蓝田特有的蓝田银币,又称蓝田银元。

这银元的购买力,与一两银子相同,可是其中的银含量只有八钱左右,其余的就是其他金属,以前这种银元蓝田百姓是不咋认的,他们更喜欢含银量达到了十钱以上的蓝田老银元。

可是这些年随着蓝田发展越来越好,口碑越来越好,蓝田银元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有了蓝田银行的存在,这银元更是被蓝田百姓认可。

为何呢?

因为蓝田发行的银元,你拿到手可以在民间按照正常的银两交易,一银元就等于一两银子,而你拿着银元还可以去银行,到了银行,你可以直接用银元兑换成一两银子。

这就让老百姓们有了很高的信任度,而且蓝田税收时,也可以用这银元抵缴税收,蓝田政府也是认得。

有此两项,就让蓝田银元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市场,现在基本可以当做正常货币使用,完成了政府信用铺垫的第一步,也让蓝田政府从百姓手逐步拿回了印钞的权利。

有人看到这里会问,大明官府没有印钞的权利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大明官府没有印钞权利,并且不能以印钞手段操纵市场,而且这个权利还是大明官府自己拱手交给老百姓的。

大明因何而亡,有人说是建奴,有人说是农民起义,有人说是士绅兼并土地,都对,也都不全面,其实究根结底,大明亡于财政崩溃。

没错,明末这个年代,就是大明财政崩溃导致的,官场上,士绅勾结官员兼并土地,并且成功忽悠崇祯不收商业税,而与此同时,天灾不断,建奴扣关,藩王不断的吸着大明财政的血,导致整个大明财政玩崩塌了。

士绅勾结兼并土地,官员欺瞒崇祯,逼得崇祯不收商业税,结果就是大明税收锐减。

建奴扣关,大明需要编练军队,构建防线,需要钱。

当官的与商人不给钱,就只能向老百姓收,这就逼得一批自耕农,卖了田地交税,天灾再一来,直接变成流寇,要了大明的命。

那大明要是有铸币权会怎样呢?

那就很简单,直接大放水啊,加紧印钞票,直接把这难关度过去就行了。

可是大明就没有铸币权啊。

那铸币权哪去了?

其实大明建国之初是有铸币权的,朱元璋曾经就搞过大明宝钞,但是也正因为大明宝钞,导致了整个大明二百七十多年没了铸币权。

朱元璋初心是正确的,银子又沉又重拿起来很不方便,就不如用宝钞,携带方便,可是朱元璋也不知道是完全不懂经济,还是故意憋着坏呢,发行宝钞,却没有准备金,更没有向银行这样的反兑换机构。

也就是说,银子能兑换宝钞,但是宝钞兑换不成银子。

而且朱元璋还不加控制,疯狂的印发宝钞,结果就导致,宝钞成了津巴布韦币了,一摞宝钞在民间买不了一个烧饼。

而且朱元璋还规定,百姓交税的时候,只能用银子,铜钱,而不能用宝钞,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

老百姓再傻也反应过来了,这纯纯玩人,把我们当成大冤种了,于是老百姓直接抵制宝钞,再次恢复了用最原始的银子作为货币。

朱元璋把国家信用玩没了,开国你就玩的这么大,导致老百姓再也不相信什么国家印的钞票,还是实实在在的银子好,因此整个大明都以银子作为货币单位。

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不能铸币,想要增加银钱,只能靠银山产银子,而银山的产量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整个国家不能玩货币经济,从而让国家失去了对市场的操控,最后大明破财而亡。

因此蓝田在不断地竖立蓝田的货币权威,先以银币代替银子,再以纸币代替银币,等纸币在市场占有主要流通地位的时候,蓝田的铸币权就回归了,李朝生就可以以此控制市场了。

第633章 发行纸币的难点

经历过后世的经济战,以及漂亮国的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这些恐怖的手段之后,造币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李朝生在解决了蓝田百姓温饱问题之后,最迫切想要解决的就是百姓的货币问题。

朱元璋当年的一步错棋,导致整个大明失去了铸币权,百姓宁可信任又重又笨的银子,也不信国家信用,这就是可悲的。

而且丧失了货币权之后,甚至大明制作的铜钱都不在占据主要的流通地位,在蓝田造币厂造出新式铜钱之前,整个蓝田市场流通的铜钱简直五花八门。

有大明造出的铜钱,有元朝的小铜钱,甚至还能看到宋朝的铜钱,这东西不应该算古董吗?

而且最可气的还有粗制滥造的铁钱那真是一塌糊涂,导致的就是民间经济一度进入了以物换物的场景。

所以李朝生在造币厂正式工作之后,除了银币,最常做的就是铜钱了,蓝田铜钱大小形状,制作精美程度都远爆这个时代。

并且在蓝田强制使用铜钱之后,蓝田的经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也是蓝田这几年经济飞速腾飞的主要原因。

李朝生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竖立政府的口碑与信心。

而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蓝田的口碑已经达到了可以初步试错的程度了。

于是在看着这大量白银的入库,财政部的主管激动莫名,他觉得他们县尊的新计划可以施行了。

……

蓝田,高级会议一号厅。

今日李朝生召唤各部成员前来开大会,本次大会主要议题蓝田货币改革。

今天与会人员。

蓝田县尊李朝生,蓝田政治部长郭宝,秘书监左三思,蓝田财政部长,财政部下属银行管理局,局长。

会议在早上十点钟开始。

主持会议的是蓝田县尊贴身秘书李朝谷。

“咳咳,各位,今日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蓝田的新形货币政策,各位也知道自从蓝田造币厂投产以来,经过大家伙数年的努力,蓝田的货币已经有了非一般的改变,以前老百姓用的是什么钱?”

“银子,铜钱,前朝的铜钱,铁钱,整个市场是一塌糊涂,导致了百姓对银钱的不信任,民间最常见的付费方式竟然是以物换物,这对经济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当时民间还一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银子不够,大家都知道,咱们大明缺少银子,咱们本身就不产银子,还用银子当货币,其后果是什么,银价居高不下,同时导致民间银子稀缺。”

“而民间银子变少了,货币流通就不方便,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后来在咱们县尊的积极改革下,咱们如履薄冰的进行了币制改革,推出了蓝田银币,蓝田铜币,分别为一银元,一文铜币,五文铜币,十文铜币,二十文铜币,五十文铜币,一百文铜币,五百文铜币多个面额,进而导致了整个蓝田的经济突飞猛进。”

“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客商,向咱们蓝田兑换银币,购买蓝田货物,而在这基础上,咱们建立了银行部门,完善了咱们蓝田的基础金融体系。”

“整体来说,这几年咱们蓝田在金融货币一道,是取得了成绩,这主要得力于县尊的英明领导,以及诸位同僚的通力合作,感谢大家。”

啪啪啪!

掌声雷动,谷子等众人掌声停止了,这时谷子继续道;“当然,咱们的行程还未结束,咱们的工作还要继续,在咱们已经取得成就之上,咱们还要进一步的加强,BR县尊指出的货币纸面化,各位以为如何?”

听了这话,在场的众多大佬沉默了,一个个看向坐在主位上的李朝生一言不发,李朝生这时表情淡然,微笑着看着众人,众人互相对视一眼。

财政部长站起来道:“关于货币纸面化,我认为是可行的,目前咱们财政部接受了秦王将近八百万的现银,还有前段时间从福王那里运回来的将近五百万现银,海南李朝水,甘肃李定国他们分批发回来的银子,加在一起,林林总总大约能有将近两千万两,交给银行部门,制作成银元,就是四千万银元,有这一笔银子当做储备金,纸币发行的基础,咱们已经具备了,我同意县尊的想法,可以试着发行纸币。”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