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542章

作者:桃符

听了这话周延儒直接开口道:“臣以为,陛下此举,当真是大明之幸啊,陛下不计个人荣辱,为了大明,愿意让公主下嫁蓝田,犒赏国之栋梁,此乃明君所为,臣以为,陛下此举甚对,跟个人荣誉比起来,大明江山永固,才是陛下应该考虑的事情。”

“臣附议,陛下能不计个人荣辱,让公主二嫁蓝田,这是付出了大毅力的,臣以为陛下所为真乃千古名君典范,若是真的能用公主换回蓝田的效忠,绝对是大明之幸,是陛下之幸啊。”

陈新甲这时在一旁也拍起了马屁,而且要多露骨有多露骨,几乎就是明着给崇祯歌功颂德,而崇祯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毕竟自己都把女儿送出去了,如此忍辱负重,你们还不说我两句好话,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说白了崇祯现在自我感动了,当一个人自我感动的时候,别人对他的所有感觉不切实际的恭维他都敢接受。

因为他感觉自己做到了忍辱负重,所以他就应该有好的结果,就好像现在崇祯,他感觉自己已经放下了自尊,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再次送给了李朝生,李朝生就应该感动的稀里哗啦,感觉皇恩浩荡,就应该甘心的供崇祯驱驰,就应该帮助崇祯收服天下。

毕竟他为了李朝生都放下尊严了,而且也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了李朝生,李朝生凭什么不接受呢?

这一刻崇祯就像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舔狗一般,认为自己把自己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了女神,女神就会感动,跟他在一起一样。

其实他们不知道,女人从来就不是追来的,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女人是会上杆子追你的,而且当一个男人把一个女人视为女神的时候,就不自觉的把自己矮化了,神只能跟神在一起,怎么可能跟自己这些普通男人在一起。

所以追女人也好,工作也好,都最忌讳自我感动,就好像在工作之中,你抖个机灵,任劳任怨的给老板加班,认为老板肯定能看得到自己的付出,将来肯定会回报自己的。

可是在老板眼里,你只是一个好用的劳动力而已,而你加班那是你自愿的,想要加工资,捞好处,等下辈子吧。

所以自我感动是最可取的,帝王也是一样,当崇祯自我感动后,就感觉自己做的很多,你李朝生拒绝一次,你还会拒绝第二次吗?

我堂堂大明的皇帝都如此卑躬屈膝了,你不应该感动的五体投地,恨不得纳头便拜,就算不纳头便拜,你是不是应该娶了我的女儿,乖乖给我当女婿,老老实实呆在蓝田,感谢皇恩浩荡,莫要在这个时候给我整幺蛾子了。

因此崇祯也觉得自己挺伟大的,不单伟大还忍辱负重,堪比大明勾践,卧薪尝胆,而且总有一日,自己将会带领大明大军,扫平西北,活捉李朝生,一血今日之耻,让他知道这天下最好的皇帝就是自己。

崇祯在自我感动,以及文武群臣的吹捧下,下达了第二道旨意,命令曹化淳带领三百锦衣卫护送公主前往蓝田慰问蓝田县尊李朝生,并且带上皇帝赏赐的一些不是很值钱的皇家御用之物。

毕竟值钱的崇祯都准备冲进内库,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可没有闲钱赏赐给李朝生,而之所以还让公主带点东西去蓝田,主要是崇祯都觉得朱媺娖这个闺女太懂事了,自己应该给闺女带点东西,不然到了蓝田会被蓝田小觑的。

因此崇祯是咬着牙把让长平公主带一些东西去蓝田的。

圣旨下达,公主一日准备,两日离京,就这样两日过了,在大太监曹化淳的陪同下,长平公主朱媺娖第一次离开了京城。

在紫禁城内,周皇后拉着朱媺娖的手死死不舍得松开,仿佛要送女儿上刑场一般。

“母后,时辰到了。”

朱媺娖看着周皇后双眼眼泪朦胧,周皇后闻言默默垂泪道:“女儿啊,此去蓝田多加小心,那李朝生我听人说是个残暴之人,蓝田境内很多大户人家都被没收了财产,土地赶了出去,要是稍有不同意,就会被砍头,你这次去啊,一定要小心,莫要触怒那凶徒,要是不成,就赶紧逃回来,千万莫要想着什么跟他同归于尽的想法,你要记住,你什么时候都有母后在呢。”

朱媺娖道:“是母后,我知道了,那我上车了。”

“媺娖,姐姐!”

朱媺娖转身想要上马车,这时周皇后再次叫了一声,两个小皇子也叫了一声,朱媺娖笑着道:“行了,你们都回去吧,还有你们俩个,用功读书,莫要惹母后生气,知道吗?”

“知道了。”

朱慈烺与朱慈炯这时应道,说完这话朱媺娖回头看看自己住过的皇宫,以及自己想要见到的父皇,可是今日崇祯皇帝竟然没有来送,朱媺娖失望挡上了马车帘,对曹化淳道:“曹公公,咱们走吧。”

“是。”

第621章 李朝生:什么,还来?

马车在三百锦衣卫的保护下,缓缓驶出紫禁城,这时紫禁城,御书房内,崇祯心绪不宁的把笔放在了桌案上,一旁的王承恩立刻过来躬身道:“皇爷?”

崇祯抬头看了看房门道:“去吧房门给朕打开。”

“诺。”

王承恩应了一声,挥挥手,自然有小太监把书房大门打开,崇祯坐在椅子上看着外面的天空道:“长平公主出发城了吗?”

王承恩闻言立刻回道:“刚走。”

“哦。”

崇祯不说话了,王承恩在一旁看着道:“皇爷今日公务也不慎繁忙,为何不送送公主呢?”

崇祯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不能送,朕怕。”

王承恩一愣,他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大明帝王说怕,自从崇祯登基以来,王承恩见惯了故作坚强的皇帝,何时见过这个自称怕的皇帝呢?

可是崇祯这一句怕,王承恩却明白了崇祯的心理,陛下是怕自己不忍心看着公主远嫁,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比如取销公主远嫁的打算。

同时陛下也是怕看到母女离别那令人伤心的场面,可是陛下对此也无能为力,最是无情帝王家,既然成了帝王家的女儿,就要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对此,谁也阻止不了,就算自己是帝王也阻止不了。

崇祯起身道:“王大伴,走,陪朕走走,今日这屋子憋屈。”

“诺。”

王承恩应了一声,就跟崇祯离开了御书房,来到后花园散心,可是在这里却遇到了正在哭泣的周皇后,以往崇祯这时候都会过去安慰安慰周皇后,可是这一次,崇祯却默默的带着王承恩离开了。

长平公主远嫁蓝田,这对整个大明皇室都是一个打击。

这让高高在上的大明皇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界已经不是他们朱家一家说的算的了,蓝田敢拒婚,自己却要忍辱负重,陪着笑把公主再次送到蓝田,这对整个皇室都是奇耻大辱,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这就是王朝末年的无奈,从前高高在上的存在,一旦跌入凡间,他们往往会跌的最惨,最为狼狈。

……

蓝田县尊办公室,李朝生最近心情很不错,自家的大儿子越来越可爱了,这长了这么多天,那皱皱巴巴跟沙皮狗一样的皮肤终于长开了,现在看起来那叫一个可爱,今天早上出门,那小家伙还冲着自己嘎嘎直笑呢。

想想李朝生就感觉挺有意思的,连带着李朝生今天的心情都比以往好了几分。

李朝生拿起文件看了起来,目前蓝田的各项发展都很均衡,工业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已经在蓝田周围的几个县城准备扩张工业园区,修建炼钢厂,等这些炼钢厂投产成功,蓝田每年的钢产量可以突破五千吨的大关,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神话了。

这样蓝田一年的钢产量,相当于全大明十年产量还要多,等这些钢厂建好之后,随着技术的革新,工人水平的提升,相信不久后,蓝田就可能会突破万吨大关。

到那时候蓝田钢铁厂的规模肯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数倍,甚至十倍,到时候能给蓝田解决很大一部分就业问题,到时候蓝田百姓的日子就更加好过了。

不过很快李朝生就在文件中发现一个跟现在主流观点相反的文件,这里面主要是向李朝生反应了一件事,那就是钢铁厂污染的问题。

没错,就是污染问题,这份文件是钢铁厂所在的蓝关镇里长上报的,其中主要反应的是蓝关镇钢铁厂的排污问题,其中说到钢铁厂的排污已经影响了当地百姓饮用水问题,其中大约有十来户人家居住在钢铁厂下游附近,发现他们以前饮用的井水,最近多出了一股浓浓的铁锈味。

更严重的是还有百姓因为喝污染后的水住院了,因为事情严重,所以当地里长直接把文件上报给了李朝生,毕竟蓝关镇属于蓝田下属的镇,李朝生又是名义上的蓝田县尊,属于他们的正牌大领导,所以要把文件直接递给李朝生。

要是别的县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第一个上报的人是当地的中里长,中里长上报大里长,最后才能到李朝生手里。

不过蓝田下属的几个镇可不一样,虽然他们是里长,可是级别堪比中里长,而且还能直接向李朝生报告,因此蓝田县下属的几个镇,都是蓝田重点培养对象,别的地方干得好的中里长,才能平调回蓝田县任里长,如果表现再好一点,就能进中枢了。

因此这些镇长也是真干事情,发现什么问题从来不推诿,而是勇往直前,毕竟在他们升职文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指标,那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需要阐述他们在这任职的三年里,做出什么功绩,并且是否得到衙门嘉奖,如果有考评成绩可以给个优,那么进中枢就是板上钉钉的,如果不行,给个差,那么很有可能直接调出蓝田县,去其他县里担任中里长职务,这就属于贬官了。

因此蓝关镇里长发现了这个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就写报告上报李朝生,这明显就是一个刷功劳的好机会啊。

李朝生看着文件上的报告,心中对此事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一个社会想要发展,肯定是有过程的,从原始的农耕社会,一步步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工业社会,肯定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环境污染是肯定必不可免的,虽然环境污染确实是不对的,可是也分时候,现在蓝田的工业基础基本等于零,这时候显然就不是要保护环境的时候,而是要想着怎么发展蓝田。

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都是需要经历先污染,再治理的过程,你污染都不污染,那你哪来的工业基础,连工业基础都没有,那你永远不会进步,永远要困在农耕社会。

所以想要发展,瞻前顾后是不可以的,想着,李朝生给这位蓝关镇里长进行了批复,第一,扩大蓝关镇工业园区的范围,确保污染不要扩展的太厉害,第二对已经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把该区域的住户进行搬迁,愿意进城的,可以在城内安排住房,不愿意,可以就进起宅基地,盖房子的钱由政府财政出。

做好了指示之后,李朝生又给炼钢厂去了一份命令,既对工厂废水要进行统一处理,不可排放进附近的河道之中,污染河水。

这样做虽然不能让污染不存在,但是只要不污染河道,就能让污染最小化,至于污染了当地土地,倒是没关系,反正那片土地也不准种庄稼了,将来不行就盖房子呗,炼钢厂职工小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

而且炼钢厂的污染不是化学试剂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做好了这相关方面的指示,李朝生就不在关心这件事了,现在的蓝田官员,工人还都很淳朴,对自己的命令还不敢阳奉阴违,因此李朝生觉得目前这样做已经可以了。

至于有人说着污染还存在,这对李朝生来说不算事,而且李朝生还会修建更多这样在后世看来绝对达不到环保标准的工厂,解决更多蓝田百姓的就业问题。

提前让蓝田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准备阶段。

咚咚……

李朝生正在看相关的文件,这时门突然被敲响了,李朝生一愣,转头去看,就见谷子这时拿着两份电报走了进来。

如何能看出是两份电报呢,因为谷子一手拿了一张,李朝生看向谷子,谷子笑道:“县尊,两份情报,一份京城传来的,一份甘肃传来的,你先看哪个?”

李朝生听了这话眉头一挑道:“京城来的情报?先听京城的。”

听了这话谷子拿出情报道:“哈哈,京城方面主要说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崇祯决定插手八闽事物,于前日下旨,册封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郑森接替父职,就任福建总兵,接管十八芝。”

“哦?”

李朝生听了这话眉头一挑,眼睛就亮了几分,笑道:“咱们这个陛下,这是一步好棋子啊,不费一兵一卒,就在十八芝内部挑起风雨,郑芝豹现在已经实际上接管十八芝了,郑森只能屈居人下,可是有了皇帝这一张圣旨,郑森就成了名义上十八芝的统领了。”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皇帝一张圣旨算是彻底把十八芝内部的两大势力搞成了势同水火,咱们这个陛下何时变得如此聪明了,哈哈哈,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啊。”

李朝生哈哈大笑,对崇祯所作所为甚是赞赏,崇祯要是能一直保持这么睿智,这大明帝国也不至于被他搞得如此这般不堪啊。

谷子见李朝生心情大好,不由皱眉道:“县尊,崇祯这般贸然插手,会不会对咱们在十八芝的布置有影响啊?”

李朝生闻言笑道:“有影响是肯定有影响的,不过是好的方面的影响。”

“好的方面,县尊,崇祯这一旨圣旨到了十八芝,那郑森就有翻身的机会了,本来摇摆的中立派很可能会被郑森拉过去,到时候郑芝豹岂不是要落入下风。”

“呵呵呵……对啊,我要的就是郑芝豹落入下风,谷子啊,你别觉得郑芝豹是个傻子,这家伙也是个白眼狼,吃人不吐骨头的主,连亲哥哥都能下得去杀手,你还指望他真的一心一意的跟咱们合作?”

“不可能的,等他在十八芝彻底掌权,那就会开始想办法控制咱们在八闽之地的扩张,他是一只独狼,是不会允许他嘴里的肉被咱们大块叼走的,甚至等他真的斗赢了郑森,说不得这厮还会转过头对付咱们,所以咱们在八闽之地的盈利模式,是需要郑芝豹跟郑森不断斗争的,郑芝豹跟郑森不断斗,咱们才能从中渔利,等他们斗的两败俱伤,咱们就可以把他们一口吞下。”

“可是目前情况来看,郑森被压制的太惨,本来我还想这不行咱们偷偷放水,给他点机会,可是现在崇祯这个圣旨下得好,直接在大义上给了郑森机会,而以郑森的能力,只要给他一点点机会,他肯定可以搞出一个大大的幺蛾子的。”

李朝生笑呵呵的说道,谷子闻言道:“郑森,他有这个能力吗?”

李朝生闻言笑了笑,看着谷子道:“他有,他啊,可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李朝生想着目光深邃的看着远方,郑森啊,那可是他小时候崇拜的英雄人物,他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他另一个名字却家喻户晓,那就是郑成功!

没错,郑森就是郑成功,那个收复弯弯的民族英雄。

对于这个人李朝生是有着复杂情绪的,因为他小时候看了好多关于郑成功的故事,小时候李朝生住在海边,对大海有着很深的向往,就很喜欢看海盗相关的电影,从加勒比海盗,到动漫海贼王,看的都是如痴如醉,再然后就喜欢看这方面的史料,历史人物,其中明朝有两个人李朝生还是很喜欢的,一个是下西洋的郑和,另一个就是打败荷兰人,收复弯弯的郑成功。

郑和比自己早太多了,自己无缘的见,郑成功倒是能看到,可是李朝生却不能见,李朝生知道这是一个很难收复的人,比卢象升还难收复。

郑成功就是一头桀骜不逊的蛟龙,他是不会臣服在自己这个西北猛虎脚下的,所以李朝生也绝了收揽之心,既然不能收揽,那只能做敌人了,这对李朝生来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但是李朝生却不后悔,为了这天下,就应当有取舍,作为一个合格的政客,当只看利益,少一些意气用事。

“嗯,对了,谷子,京城来的第二个消息是什么?”

李朝生想了想看向谷子,谷子闻言道:“哦,县尊,第二消息是,崇祯决定亲自把长平公主送到蓝田慰问县尊,目前人已经出京了。”

“什么?还来?”

李朝生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第622章 崇祯就这么相当我老丈人吗?

“什么?还来?”

李朝生一脸黑线,自己都拒绝过一次了,这崇祯怎么还锲而不舍的想把女儿嫁给自己,这是疯了吗?还要脸吗?

还是说崇祯觉得争天下上玩不过自己,就不如直接给自己当岳父!

李朝生都有点服崇祯了,这是多么执着的想给自己当爹啊!

不过自己对他那个烫手的女儿却没有什么兴趣,李朝生道:“大约需要多久能来蓝田?”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