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508章

作者:桃符

周延儒笑了笑对身后的陈新甲,汪乔年道:“二位先行,我随后跟上。”

二人怪异的看了看周延儒与曹化淳,平时两个势不两立的人今天怎么还走在一起了?

二人很好奇,不过却没有多说,拱拱手级急匆匆地离开了。

这时周延儒跟曹化淳并派走着,走了几步,周延儒道:“曹公公,以为杨嗣昌能平定李自成之乱吗?”

曹化淳闻言笑道:“杨嗣昌貌似与大人走的很近,此事大人为何还问起我来了?”

周延儒呵呵笑道:“曹公公为国辛劳几十年,眼光独到,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听听公公想法的。”

曹化淳听了这话脚步一顿道:“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周延儒一愣道:“真话呢?”

曹化淳道:“杨大人虽然贵为兵部上书,并且军事精通,可是对李自成还是有些勉强,向李自成这样的巨寇最起码需要两个能臣才能镇压,大人以为?”

周延儒听了这话点点头道:“公公所言甚是,那公公以为谁来帮助杨大人比较好呢?”

曹化淳笑道:“周公心中不已经了然了吗?”

紧跟着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道:“左良玉!”

下一刻二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没错确实是左良玉最合适,第一洪承畴肯定动不了,直接就把他排除了,那除了洪承畴剩下的就是孙传庭跟左良玉了。

孙传庭不说他宣大总督的职位与重要性,单说他与杨嗣昌的关系就不适合搭伙做事,首先孙传庭是卢象升的好朋友,卢象升的死,杨嗣昌是难辞其咎的,在这里二人就起了隔阂。

紧跟着就是当年鞑子入侵,杨嗣昌在巨鹿曾经还摆了孙传庭与杨嗣昌一道,所以这二人本身是有仇怨的,而两个有仇怨的人你硬要把他们两个往一块捏,这明显就是不合适的,所以这选来选去,最适合跟杨嗣昌搭班子的还是左良玉。

毕竟二人本身关系就不错,当年在吞并蓝田这件事上,他们曾经还是盟友,这时候合作起来自然是更加的合拍。

但是刚才二人谁也没说要动左良玉,原因也很简单,他们都知道蓝田在崇祯心中的分量,蓝田在崇祯这里那是比李自成更加凶残的存在,因此左良玉他们都不敢动,否则会触碰到崇祯脆弱的内心。

但是二人都是了解蓝田的,二人这些年通过各种手段,一直关注着蓝田,而随着越来越关注,他们惊骇的发现,蓝田的强大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制约蓝田向外扩张的并不是狗屁左良玉军团,而是李朝生的心!

如果李朝生想要出蓝田,别说左良玉,就是再加上孙传庭,杨嗣昌也根本阻拦不住,因此左良玉军团放在蓝田就是摆设,就是给崇祯去疑心病的。

周延儒与曹化淳都不说话了,向前走了几步,周延儒道:“曹公公,前段时间左良玉军团跟蓝田发生了个小冲突你知道吗?”

曹化淳闻言道:“听说了一点,好像是左良玉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左梦庚跟蓝田的一个民兵小队发生了冲突,结果还没打赢。”

“是啊,可笑,可笑,真是太可笑了,曹公公可知道,那样的民兵,蓝田现在足足有几十万人,您说这几十万人要是都武装上出了蓝田,左良玉能拦得住吗?”

周延儒看着曹化淳说道,曹化淳闻言呵呵笑道:“首辅你想说什么我都明白,我跟首辅说一个故事吧,南洋暹罗出大象,首辅可知?”

“知道一二。”

“我曾经跟天启爷见过暹罗的驯象人,他们训的大象如山岳一般高大,可是栓大象的绳子却只有手指粗细,这大象若想挣脱,轻易一拽就能挣脱,可是那大象就老老实实的被锁在这手指粗细的绳子上,不曾挣脱。”

“天启爷好奇啊,便追问,何以如此?”

“驯象人答:这大象从最小之时,便用这绳索锁住,大象小时不曾挣脱,大了心就被锁住了,就不会再想着挣脱。”

“哦,原来如此。”

周延儒点点头,曹化淳道:“而蓝田现在就是那只大象,大明的武力对它来说就是一根细细的绳索,他若是愿意轻易就能挣脱,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为何?”

“公公是说,蓝田的心也被锁住了?”

周延儒眯缝着眼睛说道。

曹化淳道:“不错,曾经有人言,陛下不死,蓝田不反,我以为是无稽之谈,乃是蓝田对朝廷释放的麻痹信号,想要迷惑朝廷,从而减少对他的针对,可是这几年我觉得此言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更像是锁住蓝田的那把锁,若不然以左良玉那点手段,早就让蓝田吞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周公以为然否?”

周延儒道:“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困住蓝田的不是大明的军队,而是蓝田人或者说是李朝生此人对陛下的几分尊重,因为他尊重陛下,所以才不出兵,所以左良玉这些年才能死死的看住蓝田不曾出乱子。”

曹化淳点点头道:“如此说来,不用左良玉,随便派几个人过去,甚至都不用派,李朝生都不会随意出兵蓝田,也就是说这些年左良玉其实是被闲置了。”

“有猛将而不得用,周公以为浪费否?”

曹化淳笑呵呵的看着周延儒,周延儒点点头道:“曹公公,此言甚是,蓝田现在已经不是武力可以征服的了,所以现在对蓝田不应该以武力,而应该想办法影响李朝生个人,或是施加恩惠,或是影响其心智,只要李朝生不想打大明,则蓝田终生将要困守一域,曹公公以为我之言可对。”

“呵呵呵……周公不愧是国之梁柱,深的兵法之奥义,上善伐谋其次伐交最次伐兵,对于蓝田用武是不可取的,咱们应当转移思想,改用恩惠,方可再次锁住蓝田这条蛟龙,只要锁住李朝生,那么蓝田不单不会是大明之负担,说不得还能成为陛下之助力,若是得到蓝田之助,大明中兴有望啊!”

曹化淳感慨道,听了这话周延儒笑道:“公公所言甚是,可是公公咱们又该如何锁住李朝生这只蛟龙之心呢?给他封官加爵?”

曹化淳摇摇头道:“不好用,陛下封李朝生为候,李朝生丝毫没有反应,说明这打动不了这个枭雄啊。”

“那公公之意?”

曹化淳道:“我一个阉人哪能想的了那么多,还是要周公来想。”

周延儒闻言眯缝起眼睛,看着曹化淳,这老混蛋狡猾的很,他若是没想到办法,怎么会提一句他是个阉人,这句话明显就想让自己往这方面来想,只是有些话不能说而已。

想到这里周延儒看着曹化淳,曹化淳也看着周延儒,二人对视半天,周延儒仿佛说了一句闲话般,自言自语道:“咱们的长平公主好像到了出嫁的年纪了吧。”

第579章 李朝生:他李自成再牛也就是个打工的

长平公主朱媺娖就是崇祯上吊前砍掉一只胳膊的那位公主,也就是鹿鼎记里的九难师太。

不过她现在还是长公主,还是崇祯最大的女儿,崇祯最喜欢的女儿。

周延儒与曹化淳的主意打的飞起,想要把长公主嫁给李朝生从而迟缓李朝生的心,让李朝生对大明更下不去手,甚至他们可能还会计划,让朱媺娖吹吹耳边风,让李朝生不顾自己的个人得失,来帮助大明,帮助崇祯。

不得不说这两个老狐狸的如意算盘打的是叮当直响,可是他们谁都不想向崇祯出此计谋,原因无二,不敢啊。

崇祯虽然能力不行,可是脾气还是有的,现在想让他牺牲女儿换自己的江山,这已经违背老朱家的祖训了。

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这不是一句空话,这也不是随便说说不负责任的,这是刻在老朱家人的骨子里的东西,而有明一朝以来,就没有一个帝王违背这份祖训。

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矛盾,毕竟李朝生再怎么说也不算是外族,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还是崇祯的臣子,所以崇祯把女儿嫁给李朝生不算是和亲。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朱媺娖过去算什么,李朝生已经有两个夫人了,难道你让堂堂的大明公主去给李朝生做小的?

你这不是在狠狠的抽大明帝国的嘴巴子吗?崇祯如何能够答应呢?

因此虽然二人都看到了这步棋,但是周延儒与曹化淳都没有选择在崇祯面前说出来,相反却互相推委,希望对方做这个出头鸟。

可是二人互相试探,都知道了,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什么聊斋啊。

于是两人都沉默了,这时看着皇宫外的月亮,曹化淳道:“周公,你我这算是初步达成共识了,至于这件事具体怎么操作,等日后再说吧,最好赶在咱们皇爷高兴的时候。”

周延儒闻言道:“亦或者是生死存亡之时。”

听了这话二人互相对视一眼,紧跟着三缄其口,做了个请的手势,就各自离开了。

这大明未来怎样,已经变得扑朔迷离了,他们也不知道未来大明会如何,但是他们只能做天下这盘大棋的棋子,而真正的棋手,只有少数的几个人。

蓝田,县尊办公室,李朝生正在看一份甘肃来的军报。

军报内容是李定国驱赶大贼杨六,一路势如破竹,目前已经逼近甘肃宁夏了,而前往甘肃的各地大里长,里长也都纷纷传来情报,言说今年甘肃形势一片大好,夏粮已经被种下地了,只要收了夏粮,甘肃地的粮食就不需要蓝田千里迢迢的运输了。

而有了粮食,他们就可以额外发动劳动力,进行水库等灌溉系统的修建,搞好整个地区的基础建设,只要基础建设完成了甘肃就能从以前的不毛之地,变成蓝田的另一个富饶之所。

李朝生看着军报上的内容心情很高兴,他最喜欢看的就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百姓日子过得越好,就代表着他的治理越好,这是对他的最高的礼赞。

“县尊河南急报,另外还有一份京城的奏报。”

李朝生听了这话放下手中的军报,看着谷子道:“李自成动手了?”

“嗯,这一次李自成算是发了,淹了开封城,一夜之间鸟枪换炮,从几千人迅速膨胀到几十万人,现在河南遍地义军啊。”

李朝生闻言接过奏报,看了起来。

李朝生知道地球不会永远围绕一个人转,也知道一个人不会永远走背字,李自成是个有能耐的人,虽然他的那些能耐在李朝生看来就是臭狗屎,不会治理地方,只会激化矛盾,登高一呼,便有几十万义军蜂拥相随,说实话,李朝生都很羡慕李自成装逼的那一刻。

可是李朝生一想到李自成以开封府几十万百姓的性命作为跳板完成这一切,李朝生就不欣赏李自成了,相反内心中更加认可这个人是一坨臭狗屎。

他的成功不会给大明百姓带来幸福,而是无尽的苦难,一个不事生产只知道抢劫的队伍,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等他们发现无人可抢的时候,他们只会活活饿死。

李朝生看着情报上报告的内容:李自成从年初就开始筹划这件事,他们偷偷的加高堤坝,堵住黄河水,直到五月份这一次,他们掘开了黄河大堤,大堤摧毁了开封,也摧毁了开封周围无数府县百姓的农田,房屋,摧毁了百姓们生活的希望。

没了目标,没了生存希望的百姓被迫只能拿起武器,加入李自成的农民武装,李自成利用这一次民变华丽的转身,从一个臭要饭的变成了坐拥几十万人的大老板,从一个躲在山沟里的臭虫,变成了大明心腹之患的枭雄李闯王,继而成了现在全大明最耀眼的仔。

对此李朝生都不得不佩服李自成,区区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躲在山沟里不敢露头的失败者,摇身一变成为拥兵数十万的枭雄。

不得不承认,李自成的确是把民变这一手玩明白了,李朝生都不得不佩服,李自成是有自己人格魅力的。

而且这一次李自成的起义跟以往完全不懂,这一次李自成竟然搞出了自己的起义纲领——均田免赋。

这一下子性质就变了,有起义纲领的流寇,那就是义军了,而没有起义纲领的流寇,那就是单纯的流寇,也就是大规模的土匪作乱呗。

以前的李自成包括高迎祥等人都是这样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起义纲领,做什么是就显得很没有目的性,起义也很不成熟,所以被剿灭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是现在一个似是而非的均田免赋口号,直接盘活了李自成这只流寇,让他们这只队伍有了灵魂,让他们这只队伍更加有凝聚性与目的性。

虽然这个口号在明眼人的眼里压根就是个笑话,均田免赋?统治者不收赋税?这可能吗?统治者维护统治不收赋税吃啥喝啥,拿什么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均田免赋,这不就是骗傻子呢吗?

可是这天下傻子太多了,多的不可置信,仅仅河南一地,就有数十万,上百万的老百姓相信了这套鬼说辞,高喊着: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挥舞着锄头,镰刀就加入了起义军。

一夜之间就把李自成捧上了天,也许这些人是被朝廷压在的太狠了,或者说他们内心之中太希望出现了一个让他们不纳粮的存在,所以当李自成喊出了口号,你别管是忽悠是骗,反正从者如云。

李自成就这样一瞬间就被百万人追捧,成了真正的闯王。

“李自成这次真是成长了啊,对了这均田免赋的口号是谁给李自成出的?”

李朝生看向一旁的谷子,谷子道:“初步想法是李自成的,后来是李自成的军师李信帮助完善的。”

“李信?红娘子的那个姘头?”

李朝生微微皱眉,谷子点点头道:“正是此人。”

李朝生微微颔首道:“看来这穷秀才还是有一肚子坏水的啊,这个口号算是把李自成这杆大旗立起来了。”

李朝生说着打开第二份从京城传来的情报:“咱们的皇帝陛下是怎么处理这突发情况啊?”

李朝生说着打开情报看着,谷子道:“咱们陛下急火攻心,据说直接气晕了过去,然后召集了兵部,内阁,还有曹化淳等心腹在尚书房议事,最后决定调远在湖北的杨嗣昌前往河南平叛。”

“动杨嗣昌?”

李朝生微微皱眉,紧跟着道:“杨嗣昌此人我虽然不喜,可是却是有点本事的,他在湖北可保张献忠不做大,若是调往河南?那湖北的张献忠不管了?”

谷子道:“现在的大明千疮百孔,咱们的那位皇爷也是没人可以用了,洪承畴经略辽东,孙传庭守护宣府,左良玉还要在潼关外守着县尊您,所以两害之间取其轻,放了张献忠,调杨嗣昌平叛还是很正确的。”

李朝生闻言道:“这么看来张献忠进四川的脚步是挡不住了,如此也好,四川秦老夫人可不好对付啊,而且对咱们蓝田很有敌意啊,前些日子咱们进川经商的商队,都被秦老夫人扣了,一百车盐被没收,商人给咱们放了回来,我找人跟她交涉,她闭门不见,真是令人生气啊。”

谷子闻言道:“县尊也是,明知道蜀中缺盐巴,还不加掩饰的去贩卖盐巴,更加可恶的是县尊你的盐巴还比蜀中本地盐巴便宜,要知道蜀中的盐巴可是秦老夫人白杆军的重要军资,你把盐巴生意抢了,你让人家白杆军喝西北风去啊。”

谷子看着李朝生说道,李朝生闻言道:“这能怪我吗?还不是白杆军的盐卖的太贵了,导致蜀中百姓,还有很多人在吃望望盐,我心不忍,所以才让商队去蜀中,给老百姓卖点便宜盐巴,谷子啊,县尊我是好心啊,人不吃盐可是不行的。”

“对了,谷子,你知不知道啥叫望望盐啊?”

李朝生一副我是为国为民的样子,你不应该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额,这个情报当初好像还是我读给县尊你听的,望望盐,不就是百姓吃不起盐,只能买一块盐巴用绳子吊起来,吃饭的时候看一眼,吃一口饭吗?”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