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436章

作者:桃符

“是,是我的失职。”

古力台低下头颅,这时瓜尔佳氏大汉不悦的看着老阿吉道:“老阿吉,古力台已经尽力了,你何必呵斥于他,不就是放跑一个入侵者吗?他可是陛下亲封的射雕手,以你的地位还没有资格呵斥于他。”

老阿吉听了这话转头看向瓜尔佳氏大汉,大汉看着老阿吉道:“怎么有问题?”

老阿吉握了握拳头道:“没,没问题。”

瓜尔佳氏大汉听了这话看向古力台道:“古力台,没事,不就是一个入侵者吗?不必放在心上,来人,上酒,赐肉。”

古力台听了这话连忙躬身道:“谢过统领大人。”

瓜尔佳氏大汉哈哈大笑:“没事,你是陛下亲封的射雕手,是咱们大清的勇士,理应得到礼遇,不像某些人只会耍嘴皮子,要是论刀子,怕是连一个最弱小的哥是哈都打不过。”

说话瓜尔佳氏的大汉瞄了一眼老阿吉,这个出身低微的家伙,要不是睿亲王抬举,他也配与自己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讨论天下大事。

老阿吉听了瓜尔佳氏大汉的话,心中很是愤怒,不过还是微笑以对,因为在这个尊卑不可逾越的满清制度下,若是自己敢不敬血脉高贵的瓜尔佳氏,恐怕自己就要面对残酷的审判,要知道血脉在大清的制度中远远高于能力。

老阿吉压制了一下自己的怒气,看着喝的正起劲的瓜尔佳氏道:“统领大人,这逃跑的入侵者肯定把咱们大营的位置报告给了归化城的汉人,归化城的汉人可是咱们最大的敌人,他们知道咱们在这里积攒了大量的粮草辎重,肯定会袭击这里的,所以大人,咱们要想办法转移,不能继续呆在这里了。”

瓜尔佳氏大汉听了这话看着老阿吉道:“老阿吉,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你别忘了老阿吉,咱们这里可有五个牛录的兵马,一千五百个大清勇士,足够应对任何危机,而且咱们这里的辎重甚多,就算想要转移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而汉人想要袭击这里,也不会给咱们太长时间转移这里的物资,所以,老阿吉,战斗在所难免,不必杞人忧天。“

老阿吉听了这话不得不说,瓜尔佳氏大汉的话不无道理,现在转移确实已经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老阿吉道:“统领,就算来不及转移了,咱们也应该向喜峰口以及游骑求救啊,咱们这里太过重要了,可不能有任何意外。”

瓜尔佳氏大汉听了这话看了看老阿吉道:“老阿吉,你不要太杞人忧天,咱们这里有五个牛录的满清巴图鲁,还有射雕手古力台,以及我这个瓜尔佳氏的嫡系统领指挥,敌人若是没有五六千人根本不可能对咱们产生威胁。”

“而五六千人在草原上向咱们这里调动,咱们的斥候不可能看不出蛛丝马迹,所以,对方来的人没有那么多。”

瓜尔佳氏大汉很自信的说道,老阿吉却不这么想,蓝田可不是大明那群废物士兵,蓝田军队那绝对是能跟满清勇士正面扳手腕的存在,哪怕一对一的情况也不会落入下风。

而且他们的军事素养,也很高,老阿吉曾经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在归化城跟这群蓝田士兵打过交道,知道这是一群什么人,这群人的军事素质是非常高的。

那一战他记忆犹新,尤其是归化城可怕的火器,那连珠一般的炮火,现在想想老阿吉都不寒而栗,那一战他们正白旗损失惨重,甚至跟大明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没有那一场仗损失的多。

因此老阿吉对蓝田军队有着充分的认识,他知道这支部队是多么可怕。

可是这个瓜尔佳氏的大汉不知道啊。

他瓜尔佳氏乃是镶黄旗的,又不是他正白旗的,归化城那一战,他可没有参与,更不知道蓝田的可怕,因此在他以为蓝田军也就是比大明军厉害一点,比满清远远不如的一只三流军队而已。

所以他并不是很在意自己这里的根据地暴露,甚至内心中还隐隐有几分开心。

毕竟后勤是一个很难出战功的地方,眼瞅着多尔衮带着大军出发,他一个瓜尔佳氏的嫡系却要留守后勤,这明显就是针对自己啊,不给自己建功立业,获得军功的机会啊。

可是如果有人来攻击基地,自己带着手下这五个牛录的人马,把敌人打退,保住了对大军极其重要的粮草,如此一来,自己的功劳就非常大了。

想着瓜尔佳氏大汉还有几分自得,这就是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老阿吉见瓜尔佳氏大汉这不以为意的样子,心中也猜出几分这家伙心中的想法,不由苦笑,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混蛋明显是在作死啊。

事实证明,谁敢小瞧蓝田军,谁就是自己活腻歪了。

不过老阿吉也没多说什么,他的斥候已经跑出去了,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把这里的情报送给喜峰口的守军,以及游荡在这附近的游骑额真那里。

而喜峰口现在管事的是王爷的心腹,范文程,范文程此人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而且对汉人也足够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求救信号,应该会尽快派人前来吧。

至于游骑额真,是跟瓜尔佳氏大汉同属上三旗的钮钴禄氏,他们两族世代交好,看到这边的求救肯定会第一时间前来救援的,如此有了这两部分的兵马救援,自己这里还真的可以保证无忧。

等挡住了敌人这一波进攻,自己也可也以说服瓜尔佳氏大汉,然后把基地迁移,从而保证补给基地的安全。

老阿吉心中盘算着,眼睛看看那个毫不在乎,还在喝酒的瓜尔佳氏大汉心中叹息,若是没有此僚,自己绝对可以做的更好。

可是这个高傲且自大的家伙,却成了自己最大的阻碍,唉~为之奈何啊。

老阿吉叹了口气,默默的出了营帐,准备做好防御工作。

……

李定国骑着马带着两个亲卫很快就来到了王贵祥的驻扎地,见到王贵祥,李定国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王贵祥闻言道:“你们骑兵团是好样的,不愧是我蓝田好儿郎啊,没给咱们蓝田丢人,你们骑兵三班都是英雄。”

李定国闻言道:“我准备给骑兵三班死去的人申请烈士,活着的曹小军我想给他申请一等功,这方面我不是很熟悉,王旅给我把把关。“

王贵祥听了这话道:“三班死去的兄弟烈士身份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不过曹小军一等功就要看审核部门的了,咱们蓝田的一等功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要知道立了一等功,首先曹小军县里的大里长会亲自带人敲锣打鼓的送上一等功臣的牌匾,紧跟着曹小军会被送到军校进修,回来之后直接会被提拔为连级干部,如果再表现的好一些,直到营团级提干,都会优先考虑他的。”

“这么厉害?”

李定国对这个待遇也是一惊,王贵祥道:“所以一等功在蓝田授予是很慎重的,目前蓝田审批的一等功还不到五十个,所以这件事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一等功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其对蓝田的贡献大小。”

“何意?”

“三班这次是侦查了鞑子后勤补给地的位置,但是侦查出来并不是很大的功劳,但是你们骑兵团若是根据这个情报,捣毁了鞑子的后勤补给地,在战场层面上给于鞑子巨大的打击,甚至导致鞑子从中原撤兵,那么这个功劳可就大了,足够评上一等功。”

“而死掉的三班兄弟,也都可以评得上一等功臣,可以铭刻在蓝田即将建成的蓝田英雄纪念碑的前列。”

王贵祥看着李定国说道,李定国闻言道:“我明白了王旅,那咱们赶紧商量一下进攻鞑子后勤补给地的战略吧。”

王贵祥道:“嗯,是这样的,根据曹小军提供情报,鞑子在后勤补给地大约有六七个牛录人马的样子,所以这次战斗你们骑兵团主攻,我们骑兵旅策应。”

王贵祥这话一说完,李定国就微微皱眉,王贵祥这么安排明显是准备让功啊,这让李定国很不适应,要知道他在张献忠那里,有功劳那都是抢着上,有危险都玩命的推给别人,可是没想到王贵祥竟然会直接让功劳。

“王旅,这?”

李定国不好意思的看着王贵祥,王贵祥闻言笑道:“哈哈哈,可千万别以为我是在让功,我只是敬佩三班的兄弟,这次功劳是小,能让他们评上一等功才是重重之中,这样的英雄不能让他们白白埋没在这草原上,英雄就要有英雄的待遇。”

王贵祥看着李定国缓缓说道,李定国听了这话愣了半天,紧跟着一抱拳道:“王兄,高义!我替三班的兄弟谢过了。”

第488章 范文程:我感觉你在骂我

李定国跟王贵祥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商谈,对这次出兵,二人都阐述了各自的想法,彼此之间算是更加熟悉了,王贵祥也算知道为啥县尊会那么用心的去招揽这个李定国了,这个李定国确实是有些本事的,战略思想,以及一些战略规划确实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贵祥发现李定国特别擅长用奇兵,而且不是那种歪门邪道的奇兵,而是那种堂堂正正的奇兵,是在规矩中的一些突变,这种变化很厉害,往往会给敌人意想不到的打击。

而李定国再跟王贵祥交流一下之后,发现王贵祥是个实干派,他的战斗方式很直接,很有效,战斗之中缺少变化,可是却硬实力出众。

二人一番相互了解,最后的总结是,李定国大局之中可以进行微妙的变化,有奇变,可以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有帅才之资。

王贵祥,勇猛无双,铁骑驰骋,可为一方大将,现在这个骑兵旅旅长的职位就非常适合他,他缺乏从大局着手的大局观,但是在局部战场,以骑兵对战,绝不会轻易落下风。

这一点,李定国都承认王贵祥的强大,王贵祥可以做到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因此他麾下的骑兵凝聚力更强,而且战斗的时候,王贵祥还敢身先士卒,因此部队的战斗力极其强大,这就是所谓的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啊。

而且确定了战斗方向,王贵祥的骑兵旅负责外围辅攻,主攻的任务交给李定国的骑兵团,做好了详细的战略计划,二人直接就准备整合兵马开拔。

而这边情报也飞快的被骑兵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喜峰口。

喜峰口是满清这次入寇的两大破关之地,在这里多尔衮留下了八千满清精锐,交给了范文程负责镇守,这算是给满清留下了后路,如果关内情况变得复杂,他们可以第一时间从喜峰口撤出。

不容易被大明的官军直接断了后路,包了饺子,给自己留一个活路。

另外这一只八千人部队,还肩负着守护后面后勤部基地的重要作用。

这时喜峰口的府衙之内,范文程正在宴请附近的大明士绅。

这些士绅都是早就心有异心的,因此鞑子一进关来,立刻就前来投怀送抱,而满清呢,也对大明的人才如饥似渴。

皇太极是心有沟壑之人,他有自己的王图霸业的构想,而想要完成自己的王图霸业就必须吸纳天下人才,他满清的人才,大多都是杀才,你要让他们打仗,提着刀子砍人,一个可以抵大明十个人,可是你让他们治理国家,那就啥也不懂。

因此治国还是需要大明投靠过来的人才,大明的人才真是太多了,这些年投靠满清的范文程,宁完我,等等都是有大才的,给满清的霸业出谋划策。

而且这些人还给皇太极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大明的读书人,心中早就没有什么国家民族大义了,只要陛下许以高官厚禄,想要投靠满清的人才,那还不如过江之鲫。

因此这次入寇,皇太极就给了范文程一个任务,可以适当的吸引关内的人才进入满清,如果真的有大才,满清绝不吝啬高官厚禄。

甚至只是普通之才,满清也愿意以官位相赠,只要这个人愿意真心投靠满清。

所以范文程留在喜峰口除了军事目的之外,另一个任务就是吸引附近的大明读书人,士绅前往满清效力。

说白了这场入寇除了抢劫这个有前途的事情之外,其更重要的政治目的就是人才引进。

满清一群土著出身,人才匮乏,可是大明人才很多啊,因此人才引进很重要,而对于人才,满清的定义不单单是读书人,还有普通的工匠,商人,甚至百姓都是人才,满清都需要。

像读书人,满清需要他们为官,商人需要用他们繁荣经济,而百姓,满清还需要大量的奴隶。

因此这次入寇,财货倒是其次,人才是根本。

对待百姓可以用刀子,不来一杀了之,可是对于读书人,士绅,就需要摆出一些姿态了,让对方心甘情愿,不然就算绑到了辽东,恐怕也不能专心为满清效力。

当然了满清这只是一种姿态,如果这些被满清看上的人真的不愿意去辽东,他们的下场很可能是从被请去,变成被绑去,甚至就地杀掉。

这也是满清的一个战略,这些年,满清也不是看上去的那样的祥和安泰,内部也早就怨声载道了。

满清连年动兵,穷兵黩武,导致建州内部疲惫不堪,女真人也是人,也需要休养生息,跟大明打仗,他们也有损伤,也有物资消耗,可是他们又不敢休养生息,因为他们如果军事上放弃对大明的压迫,让大明缓过劲来,那么满清的局面可就非常被动了。

比起地盘,潜力,土地的肥沃程度,满清各方面都不是大明的对手,要不是这些年大明的流寇在内部祸祸,朝中大臣也只想着中饱私囊。

大明早就反过劲来了,而且大明一旦反过劲来,满清可就危险了。

毕竟满清现在人口满打满算不过百万人,可是大明人口已经几千万了,这巨大的体量差距,想要弥补可就真的太难了。

满清想要吃掉大明,就仿佛蛇吞大象,如果不是天时地利人和,撑死是他最大的下场。

说实在的,这时候皇太极也没有能取大明而代之的想法,毕竟不过百万的满人,想要统治几千万人的汉民族,是真的太异想天开了。

其实历史上满清能入关成功,那真的是老天开得玩笑,更是汉民族的悲哀,若是没有那么多卖国贼,满清累死他也统一不了华夏啊。

其实满清是被汉奸们抬着进入了北京城,进而南下,统一华夏的,说大明是满清打下来的,不如说是汉奸们自己打下来的。

也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满清上位之后的忧患意识拉满了。

首先是封闭关外,辽东之地不允许汉人随意进入,什么意思?

满清对外说法是保护龙兴之地,更有甚者提出了龙脉宝藏这种无稽之谈。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这就是满清对汉民族的一种防备啊。

一个人员稀少的民族,统一了十倍百倍于自己的民族,这任谁心里都很慌啊。

就好像一只狼被一百头牛包围了,是平时很怕你,可是如果真的把人家惹急眼了,人真的顶你啊。

因此满清入关之后,已经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而封闭辽东不允许汉人进入,就是怕汉人把自己老家给占了,到时候想回关外都回不去了,那不完犊子了吗?

因此在满清前几代对辽东的封锁都是不遗余力的,可是后来等他们发现自己真正的可以掌控汉民族,或者说他们本身已经融入汉民族的时候,他们就放开了对辽东的封锁。

这时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闯关东。

因为这时候,他们与汉民族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了。

人才这才是决定天下走向的重要因素,蓝田为什么强盛,论人口,他远远不如大明,论土地面积,也远远不如,可是蓝田的人才多啊。

如果说蓝田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有人说是军队,有人说是政府机构,可是李朝生要说,最重要的还是蓝田书院。

书院就是人才培训基地,给蓝田源源不断的输送各个类型的先进人才,不论是军事,行政,科研,医学,农学,矿产学,等等蓝田书院都在疯狂的输出。

而这些人才进入蓝田社会之后,开始飞快的建设蓝田,这才是蓝田与大明与流寇,与建奴拉开差距的地方。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