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技崛起 第389章

作者:牛家一郎

陆永很是自豪的向杨卫国、秦纲等人介绍起炎黄文明的农业发展情况来。

“这样的话,产量岂不是很低?”

秦纲一听,便问道。

“确实是很低,我们的亩产量只有不到500斤,连地球这边一半都不到,也幸亏是我们炎黄文明这边地广人稀,有足够的土地来耕种。”

“当然,我们在太空之中也有大量的太空农场,依靠高科技的农业种植技术来保证我们炎黄文明的粮食安全!”

陆永点点头,接着又提到了太空农场。

“原来如此!”

秦纲、杨卫国等人一听顿时就明白了。

这炎黄文明的农业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个是在星球上的农业,这个注重环境保护,讲究生态,禁止化肥和农药,产量低一些都没有关系,反正土地多,种的面积大粮食产量总数依然是可以满足炎黄文明需求的。

但也不能只是看眼前,未来炎黄文明的人口越来越多,需用更多粮食怎么办?

炎黄文明这边还注重农业科技的发展,都已经能够在太空之中发展农业了,利用高科技的技术发展农业,粮食安全是完全不需要担心什么的。

“那些娃娃们在田野里面干什么呢?”

秦纲看向眼前的田野,很快就看到田野之中有一处处地方有大人带着小孩子在田里面玩的很开心,似乎再找什么。

“他们再挖泥鳅、黄鳝之类的。”

陆永带着秦纲和杨卫国等人朝着一处田野走去。

“挖泥鳅和黄鳝啊~”

“我小时候也是经常在田野里面挖泥鳅和黄鳝,没想到这炎帝上也有泥鳅和黄鳝,这看起来和我们地球上的泥鳅黄鳝也差不了多少嘛。”

秦纲一听,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田野里面挖泥鳅的事情,再看看眼前这些玩的不亦乐乎,大呼小叫的小孩子,顿时就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了。

“真好,真好!”

“现在城里面的孩子就是太缺少这方面的经历了,可惜了,我们地球上的田地化肥和农药用的太多了,田野里面早已经没有什么泥鳅、黄鳝了。”

秦纲感叹连连。

这炎黄文明实在是太奢侈了,不用农药和化肥,土地还要轮着休息,这尼玛,实在是奢侈。

放在地球上来说,根本就是不敢相信的事情,十几亿人要吃饭,不用农药化肥的话,产量只有原先的一半不到,粮食要大幅度的减产。

土地要是实行休耕的话,这至少又要减半,粮食的产量还会更低。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没有什么是比养活十几亿人更重要的了。

但是炎黄文明可以,他们有着广袤的土地,人口仅仅只有1000万,随随便便都可以过的很轻松了。

“独占一颗星球真的是太爽了!”

秦纲心里面忍不住感叹起来。

……

“这里是我们炎黄文明的南云地区,也是现在虚拟世界上非常火爆地区,整个南云地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故而也是非常有利于真菌类的生命的生长。”

“整个地区面积庞大,各种各样的真菌种类有几万种,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真菌都是可以食用的。”

“这里的蘑菇、菌子随处可见,也是我们炎黄文明人最喜欢光顾的一个地方,几乎每周都要来这里捡菌子。”

南云地区的一处山头上,陆永带着秦纲、杨卫国在捡菌子。

南云地区现在是非常的火爆,随着星际通话和星际网络的开通,这里已经在地球上火爆起来。

人人都非常羡慕炎黄文明的人,能够有这样的一片广袤土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去捡菌子,每天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好吃的野生菌子。

“真不错啊,果然遍地都是菌子啊。”

秦纲和杨卫国来捡菌子自然是顺带的,真正的目的自然是要打卡下这个知名的地方,看看是不是真的。

结果发现竟然真的有这样的地方,什么菌子都有,到处都是。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个南云地区就是一个大粮仓啊。

别看这菌子好像不起眼的样子,但是其中有很多菌子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营养非常的丰富。

可以当成是一种蔬菜来看待,吃都吃不腻,因为种类实在是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轮着吃都吃不完。

而类似于南云地区这样的地方,炎帝星这里还有不少。

像万岛地区,这里是炎黄文明人的海鲜仓库,想要吃海鲜了,直接来这里捡就是了,鲍鱼、龙虾,各种螃蟹、各种鱼、各种贝壳等等,应有尽有,产量非常的庞大,种类又齐全。

此外整个炎帝星的开发其实还是非常低的。

炎帝星上面有大量自己漫长岁月进化衍变出来的植物、动物,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利用的,有的可以用来培育当成食物,有的可以入药等等。

目前炎黄文明这边对这些的开发和利用还很一般,相信在未来,必然会有大量炎帝星本土的动植物资源被利用起来,极大的丰富炎黄文明人的餐桌。

秦纲和杨卫国等人在炎帝星这边不断的参观、游玩。

去太空之中参观过炎黄文明的星际宇宙飞船制造的工厂,见识了太空工业时代的科技水平;去炎帝星上面诸多知名的地方、景点进行游玩,感受下原始星球的魅力。

见识炎帝星大草原上面的庞大动物群体,雄壮威武的泰坦狮王,也见识过炎帝星上面大雨林的广袤、庞大和各种各样奇特的动植物。

同时也是去炎帝星上面的一个个城市参观,社区、学校等等都去走了一遍,还顺带着去看望了下在炎黄文明这边这打工的农工民兄弟,嘘寒问暖了一番,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在炎黄文明这边过的比在地球上舒服多了。

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规定的八小时,节假日周末都是休息,工资待遇比地球这边好很多,衣食住行也是完全没有什么担心的。

这也是让秦纲杨卫国等人放心了很多,同时也是连连感叹。

这独占一颗生命星球就是爽啊!

这方方面面都爽,几乎是没有什么压力,炎黄文明本身没压力,这炎黄文明的人也没有什么压力,这日子过的太舒服了。

第64章 去外星球探亲

地球,老钟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房子。

这套房子是自己努力了一辈子才打拼下来的,尽管现在房价降了很多,但是因为学区房又是一线大城市核心地段的缘故,它依然可以价值几百万果币。

这次是直接卖了,并且以后也不会再回来了。

他即将出发前往炎黄星系,从此以后在炎黄星系这边定居下来,给自己的女儿女婿代代孩子,做做饭什么的。

炎黄文明这边出了新的法律法规,允许地球这边的亲朋好友前往炎黄文明这边探亲、长期定居、旅游等等。

甚至于只要在炎黄文明定居期间没有什么不文明、违法犯罪的行为,还可以在五年之后申请移民炎黄文明,成为炎黄文明的公民。

当然,对于老钟夫妻两个人来说,移民不移民的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都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原本是打算安安心心的享受养老生活。

但谁知道女儿和女婿一家人移民去了炎黄文明,对女儿和外孙女是无比的思念,现在女儿又生了二胎,还准备生三胎、四胎、五胎的。

这没有人照顾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又有了政策,这自然是干脆也去炎黄文明这边生活,帮帮女儿带孩子,做家务什么的。

“真的就这样卖了?”

老钟的老伴看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那是非常的不舍。

“卖了,卖了~”

“走吧,该出发了。”

“以后就专心在炎黄文明这边带孩子了。”

老钟点点头,提起自己的行礼转身离去。

相比起这个房子来,还是人更重要,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外孙女、外孙女,还有即将出生的将会跟自己姓的外孙,这一切比起这个房子都要重要百倍、千倍。

一家反重力飞行器准时降落到了小区门口,将老钟夫妻两个接走。

与此同时,在一处山村这里,老田夫妻两个也是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家的老房子,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现在却是要离开了。

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

这里的每一处地方都有着大量的回忆,老田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小时候的土房子,爷爷奶奶,父母,接着自己慢慢的长大,在这里成家,生了孩子,后来又随着打工潮去了外面打工。

赚到钱之后又将老家的土房子给拆了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原本意味着自己可以和自己的祖祖辈辈一样,在这里老去,谁知道现在竟然要去外星球了。

世界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到竟然已经可以去外星球了。

“唉~”

“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回来。”

老田依依不舍,看来看去始终舍不得。

“以后又不是不回来了,等孙子孙女大一些了,我们就再回来就是了。”

老田的老伴倒是很急,已经迫不及待的前往炎黄文明这边见见自己的儿子、孙子和孙女。

很快,一架飞行器从天际之间降临过来,载着老田夫妻两个飞向天际之间。

地球的外太空,庞大的征途号宇宙飞船静静的停泊着,一个个舱门全部打开,一艘艘宇宙飞船在为这个庞大的星际宇宙飞船进行货物补给。

同时也能够看到征途号上面的一处处飞行器停泊平台这里非常的忙碌。

征途号宇宙飞船很快就要再次返回炎黄星系,返回炎帝星。

征途号宇宙飞船的一处大厅处这里,几个导游正在对着几百个游客讲解着星际宇宙飞行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伴随着炎黄文明这边开放了星际探亲、旅游、留学等,这前往炎黄文明探亲和旅游也是一下子就变的火爆起来。

各大旅游公司也是纷纷在第一时间内就推出了星级旅游的服务,前往炎黄文明炎帝星这边游玩一个月包括来回往返的星际船票,开价是200万果币。

如果昂贵的价格依然还是非常的火爆,想要前往炎黄文明这边旅游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让这些旅游公司既开心又烦恼。

开心的事情是这钱很好赚,烦恼的是炎黄文明这边目前的旅游签证只对自己人开放,果外的游客目前无法获得炎黄文明这边的旅游签证,这意味着果外的巨大市场是暂时无缘了。

“大家听我说,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乘坐的是星际宇宙飞船,它不是普通的宇宙飞船,它进行夸星际宇宙飞行的时候,速度是超越光速的。”

“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要随时随地的关注飞船上面的广播,积极的配合。”

“否则,如果出了什么事情的话,那就要自行负责,并且飞船因此而造成什么损失或者延续之类的,到时候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炎黄文明虽然也和我们一样,都是炎黄子孙,但它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文明国家,其有着独特的法律法规。”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鞭刑!”

“从大家踏上征途号宇宙飞船的这一刻开始就算是踏上了炎黄文明的国土,必须要遵守炎黄文明的法律法规。”

“如果出现了不文明或者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到时候我们是没办法为你们做什么的,该处罚的处罚,该受鞭刑的受鞭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