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技崛起 第276章

作者:牛家一郎

第357章 传统与科技

宁城星海科技研究院,刘远的办公室内,星海农业科技集团的负责人冉浩、刘正正带着农业科技集团的科学家们向刘远汇报起农业科技集团的发展规划来。

冉浩和刘正也是非常年轻,仅仅只有20多岁,也是最早进入星海科技的研究员,早早的就成为了1级科学家,到了现在更是已经到了3级科学家的地步,算是国宝级的人才了。

这一次,刘远也是再次提拔他们,让他们来负责农业科技集团。

这也是星海科技一直以来的一个有意思的传统,那就是往往一个子集团公司的负责人都是搞科研出身的。

像航天集团的唐鹏、王辰、孙子龙,这都是搞科研出来的。

星海矿业集团的负责人万涵睿,那也是和冉浩、刘正他们同一批的,主要是研究材料、冶金领域的,所以他也是成为了大集团公司是负责人。

星海电子的李纯、江万年就不用说了,虚拟科技集团的徐云鹏、周同也都是玩技术出身的科学家。

可以说星海科技这边的一个特色,将搞科研的人放到管理的位置上来,目的自然也是为了让内行领导内行。

各个子集团公司下属都有自己的专业性的研究院和研究机构之类的,这些也是星海科技最为重要的科研力量,甚至于不会比刘远直接领导管辖的星海科学研究院差多少,里面的人才也是非常多,每年都可以涌现出大量的科研成果。

“老板,我们农业集团这边目前打算从两个领域出发,一个是种子领域,一个是太空农业领域,至于化肥和农药这两个领域,目前在我们看来,我们是完全没必要进入其中。”

“种子领域来说,目前全球范围农业种子发展的区域主要是两大类,一个转基因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是集中在大洋彼岸的公司,像猛山嘟,他们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

“另外一个领域就是杂交种子领域,像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之类的,这个领域主要是在我们这边,我们果家这边有着极为不错的基础和实力。”

冉浩现在也是挺激动的,熬了几年了,终于也是熬成了一个大子集团的负责人了,作为研究生物科技出身的冉浩,在生物科技领域自然是相当杰出。

说到种子的研究,他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详细的研究,力争能够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成就和业绩来。

“搞基因技术是我们的强项,猛山嘟的技术在我们面前就跟小孩子的技术一样。”

“转基因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没有任何的难度和问题。”

刘正也是非常自信的说道,星海科技连基因重组技术都已经玩的相当不错了,转基因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基因技术运用于农业自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但基因技术是否真的安全,是否会对我们人类的基因产生诱变,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我成立星海农业的目的,想必你们也是应该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各种各样的先进农业科技技术,尤其是生物基因技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自己先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起到重要的作用。”

刘远看看星海农业集团的众多管理,想了想开口说道。

基因技术肯定是要继续研究的,在农业领域更是如此,技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关键是看怎么去使用。

农业领域想要发展必然是少不了基因技术在其中起帮助,现代农业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向着基因科技领域前进,你不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传承种子之中也是可以知道,基因技术也是一条康庄大道,不研究基因技术怎么行?

地球上的科技还只是研究着利用基础来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提高抗病能力等等,还是非常初级的基因科技技术。

基因科技技术往高深领域发展,它所探索的是生命的终究奥义。

比如寿命,比如利用技术基因提高人的战斗力或者是获得一些特殊的能力等等。

这方面一直以来也算是一个禁忌领域,地球上是不允许在人体上去实验和研究这些基因技术的,甚至于连克隆人的研究都是禁忌和受到谴责的。

但是在星际之中,有很多的文明以发展生物科技技术为主,利用生物基因技术制造强大战斗生物出来。

这一类的文明其实都相当的可怕,因为往往可以制造出很多极其强悍的战斗生物出来,有些甚至于战斗力可以媲美宇宙战舰。

当然,这一类文明往往也是会朝着一个误区发展,那就是涉及改造自身文明种族基因上面去。

起初并不没有什么,但是时间久了,改来改去就会将自己种族的基因改的面目全非,再也回不去,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种族无法延续下去,又或者是因为种族基因的改变,内部分裂。

比如有的人基因里面融合了鸟类的基因,长出了翅膀可以天空之中飞行,而有的人则是融合了猛兽的基因,变的强壮而嗜血。

彼此时间一长了,必然之间会渐行渐远,进而逐渐的分裂。

还有就是基因改造和基因重组在一个文明之中不断的流行、普及之后,原本的基因就会丢失,最终导致整个文明的基因都变的面目全非,极有可能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一些东西,比如繁衍的功能,最终整个文明都逐渐崩溃掉。

基因技术肯定是要研究的,不研究不行。

因为如果你在这方面的技术不行的话,就等于是有了短板,在星际宇宙的残酷竞争当中,一旦被人发现了短板,极有可能就从这方面出手,轻易就能够灭掉你。

但是绝对不能走偏路了,一旦走偏路了,那就完蛋了,可能整个文明都会毁掉。

“嗯!”

冉浩、刘正等人一听,也是纷纷点头,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懂。

“除了研究生物基因技术之外,最重要的当然是保持我们现有的一些自然品种,自然的东西相对来说才是更安全、更健康的东西。”

“现在我们所吃的水稻是杂交水稻,玉米是转基因的玉米,连油有都是转基因的大豆、花生油。”

“尽管现在来看,我们尚且没有发现什么对人类有害的情况出现,可是时间久了呢?”

“谁都不知道将来会是怎么样的?”

“有些影响也可能是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之中的。”

“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别的我们管不了,但至少我们集团所有员工所吃的粮食、蔬菜之类的,我们尽可能的走纯自然、原生态的。”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等我们就用自古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古老品种,将这部分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财产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刘远看看他们,随即又说起自己的打算了。

基因技术要研究,但是古老的粮食、蔬菜种子之类也是要保存下来,这些东西是基础,也是最原始、最自然的东西,最安全的东西。

“现在要找这些东西可不容易了,大家种地基本上都是买种子了,已经没有人自己留种子了,估计着只有那些种子公司的手中还保留着古老的原始品种,可以一代代延续下去的品种。”

刘正一听,想了想连忙说道。

“所以说我们现在就要去收集,并且保留下来,还要将这些古老的品种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和扩大,以后我们就吃这些最古老、原生态的大米、小麦、玉米之类的,这样才更安全。”

刘远笑着点点头说道。

以前的时候听爷爷说起过这个事情,说以前的时候稻种都是自己去留种子的,一年又一年的留种子,根本不需要买种子。

但是自己留种的稻种产量低、一亩地最多也就是500斤的样子,而杂交水稻却是可以上千斤,所以大家也就慢慢的不再自己留种子了。

当然刘远现在还没有告诉他们,这是为以后迁移到其它外星球去做准备的。

这以后要是迁移到其它的外星球去,如果没有自己的种子,这肯定是不行的,到时候难道还要从地球这边进口种子不成?

现在自己去收集这些基础性的种子,不管是用来自己更加的放心,也更安全、健康,还是说为将来做准备,这都是有必要的。

总之关键性的东西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能让人掐脖子,否则会很难受的。

“是,老板~”

“我们明白了。”

“我也听我爷爷奶乃说过这个事情呢,说那个时候的大米比现在的大米更好吃,更香呢,这杂交的大米味道不如以前的,产量是高很多。”

“可能是那个时候的人没什么吃的,所以吃什么都香吧。”

“这也是有可能的,但以前各种各样的大米,香味、口感可是多种多样,现在就比较趋于单调、统一。”

第358章 太空农业的重要性

“老板,这个是我们关于太空农田的一些构想,请你看看。”

讨论完了种子和基因技术的事情,冉浩和刘正又通过虚拟机向刘远发送了一份太空农田的构想和设计过来。

“嗯,我先看下。”

刘远点点头。

太空之中发展农业是一个趋势,因为可以充分的利用太空之中的光照和空间,并且还可以远离病虫害,这将士星海农业未来重点研究的领域。

研究着如何在太空之中种田。

刘远佩戴的虚拟机很快就收到了一份文件,虚拟世界是星海科技打造的,星海科技内部有专门的虚拟世界用于工作,方便交流、工作和保密。

很多重要的东西那是连文件都没有,直接通过虚拟世界内部之间进行传递,以确保高度的安全和保密。

刘远的脑海中浮现出冉浩、刘正他们所设计出来的太空农田结构。

整个太空农田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太空城,先建造一个核心枢纽,再依托核心枢纽不断的进行扩张和延续,最终形成一个大面积、多层次、全自动化、智能化的太空农田。

根据这个设计,别看一个太空农田的规模可能并不是很大,仅仅只有100亩大小的样子,但是因为其是在太空之中,可以设计非常多的层,再加上太空之中的光照是24小时的,通过计算机的自动计算和调整,即便是设计很多层的农业种植区,一样可以充分的保证其对光照的需求。

算下来的话,可能一个设计面积只有100亩的太空农田,它可以媲美地球上几千亩,甚至于上万亩土地的效果出来。

因为如果是在地球上种植农作物的话,季节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像水稻的种植,越往南的地方种植水稻的次数就越多,有的地方只能够一年一熟,可是有的地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于一年三熟,东南亚地区还可以两年七熟。

这主要就是跟光热有很大的关系,温度太低的地方是没办法种植水稻的。

但是如果放到太空之中来,光热充足,水稻的种植时间就可以充分得到保证,没有什么季节之分,也就是全年都可以种植、生长,再加上24小时的充分光照,以及无限的空间。

这太空农田的效率将会非常的高,远不是地面上的农田所能够相比的。

这个就是太空农业最大的优势,光热和空间!

“这个太空农田设计的挺不错的嘛。”

刘远仔细的看完,也是表示了赞赏。

要说发展太空农业吧,以前只是理论上,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但反重力技术出现了就不一样了,反重力技术的出现让往返太空的成本大大的降低。

可以大规模的将海量的物资以极低的成本输送到太空之中去,建造太空农田的成本也是可以极大的降低,也就为太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如果没有反重力技术,太空相关的诸多产业都是发展不起来的。

月球采矿、太空农业、太空工业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廉价的往返太空的技术才可以实现、发展起来的。

“老板,以前的时候我还没有认真的去了解过太空农业,觉得这个就是一个随便提出来的概念性的东西,并无任何太大的意义。”

“但是,我们这些大家仔细的研究一番之后,觉得老板你的眼光是真的厉害,这个太空农业真的大有可为。”

冉浩和刘正等人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接着也是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刘远讲起太空农业的前景来了。

“是嘛!”

刘远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

废话,太空农业是文明发展的方向。

母星级文明发展到了恒星级文明之后,往往人口都会暴增,以一颗星球上的土地来养活越来越庞大的人口显然是会压力越来越大。

所以就必须要对外寻找土地,而太空之中的空间就是无限的,光热又是无限的,在太空之中发展农业,这几乎是所有恒星级文明都会选择的事情。

推荐阅读!